Win-Tel體系的崩塌
2020年,在國內某次重要會議上,聯想的老闆楊元慶表示:電腦乃是國家戰略性產品,應有補貼措施。雖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電腦確實十分重要,其作為信息社會的基石,在軍事、航空、科研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可只有實現了電腦產業的國產化,才能算是國家戰略,比如國產「九章」量子電腦,遠超美國谷歌公司2019年發布的量子計算成果,打破國外「量子霸權」;然而,在個人電腦領域,美國Win-Tel(微軟和英特爾)體系牢不可破,國產化遙遙無期。
如今,Win-Tel正在崩塌,中國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機會來了,是時候揚眉吐氣了。
微軟與英特爾分道揚鑣
1976年,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沃茲於車庫中組裝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業化的個人電腦;1981年,科技界赫赫有名的「藍色巨人」IBM公司後發制人,使用英特爾公司的8088處理器晶片和微軟的DOS(磁碟作業系統)製造出IBM-PC,一舉佔領了四分之三的市場。
簡而言之,美國在個人電腦領域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這種優勢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被無限放大。1993年,英特爾Intel奔騰處理器晶片上市,同年微軟Windows NT 3.1版本最終發布,英特爾在硬體底層,微軟在軟體上遊,Win-Tel體系制霸個人電腦工業生態鏈。
俗話說得好,「跨得過微軟,跳不過英特爾」,使用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只能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晶片,AMD則是英特爾的「族弟」;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晶片,也只能使用Windows系統(蘋果跟英特爾合作),否則無法使用大量的應用軟體,系統面臨崩潰。
2020年則大為不同,蘋果宣布將結束對英特爾近15年的晶片依賴,未來的兩年將全面使用自研晶片,而年底的Mac筆記本如約使用M1自研晶片;不僅如此,英特爾的盟友微軟也將減少對英特爾晶片的依賴,準備基於英國Arm公司的架構自主研發晶片。
龍芯和銀河麒麟
英國Arm公司是英特爾的老對手,前者的晶片採用精簡指令集,後者則是複雜指令集,如今能源短缺,Arm晶片以低功耗的優勢,在伺服器和手機晶片領域擊敗英特爾(伺服器需24小時運行,而手機散熱是大問題)。
微軟的自研晶片將用於伺服器(微軟有伺服器作業系統的產品)和Surface(微軟筆記本),微軟和英特爾分道揚鑣已成定局,Win-Tel體系土崩瓦解,此後的個人電腦領域將再次進入「寒武紀」,迎來「大爆發」(在上個世紀80年代,系統和晶片等五花八門)。
國內電腦領域的成就很多,比如國產晶片「龍芯」和國產作業系統「銀河麒麟」,如今微軟和英特爾將各自為政,「跨得過微軟,跳不過英特爾」或將成為過去式,如果中國能夠把握住機會,那麼揚眉吐氣的機會就到了!
結語:中芯內訌
國產作業系統問題不大,基於Linux內核打造的「銀河麒麟」如倪光南院士所說,能夠解決生活辦公問題,可是晶片製造卻有些許麻煩;國內的中芯國際有梁孟松相助,晶片製造工藝已節節攀升,如今蔣尚義回歸,中芯內部將帥不和。
蘋果自研晶片,微軟又與英特爾分道揚鑣,應是中國揚眉吐氣之時,中芯卻橫生變數,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