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研晶片,微軟卻與英特爾分道揚鑣,中國揚眉吐氣的機會到了

2020-12-25 騰訊網

Win-Tel體系的崩塌

2020年,在國內某次重要會議上,聯想的老闆楊元慶表示:電腦乃是國家戰略性產品,應有補貼措施。雖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電腦確實十分重要,其作為信息社會的基石,在軍事、航空、科研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可只有實現了電腦產業的國產化,才能算是國家戰略,比如國產「九章」量子電腦,遠超美國谷歌公司2019年發布的量子計算成果,打破國外「量子霸權」;然而,在個人電腦領域,美國Win-Tel(微軟和英特爾)體系牢不可破,國產化遙遙無期。

如今,Win-Tel正在崩塌,中國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機會來了,是時候揚眉吐氣了。

微軟與英特爾分道揚鑣

1976年,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沃茲於車庫中組裝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業化的個人電腦;1981年,科技界赫赫有名的「藍色巨人」IBM公司後發制人,使用英特爾公司的8088處理器晶片和微軟的DOS(磁碟作業系統)製造出IBM-PC,一舉佔領了四分之三的市場。

簡而言之,美國在個人電腦領域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這種優勢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被無限放大。1993年,英特爾Intel奔騰處理器晶片上市,同年微軟Windows NT 3.1版本最終發布,英特爾在硬體底層,微軟在軟體上遊,Win-Tel體系制霸個人電腦工業生態鏈。

俗話說得好,「跨得過微軟,跳不過英特爾」,使用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只能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晶片,AMD則是英特爾的「族弟」;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晶片,也只能使用Windows系統(蘋果跟英特爾合作),否則無法使用大量的應用軟體,系統面臨崩潰。

2020年則大為不同,蘋果宣布將結束對英特爾近15年的晶片依賴,未來的兩年將全面使用自研晶片,而年底的Mac筆記本如約使用M1自研晶片;不僅如此,英特爾的盟友微軟也將減少對英特爾晶片的依賴,準備基於英國Arm公司的架構自主研發晶片。

龍芯和銀河麒麟

英國Arm公司是英特爾的老對手,前者的晶片採用精簡指令集,後者則是複雜指令集,如今能源短缺,Arm晶片以低功耗的優勢,在伺服器和手機晶片領域擊敗英特爾(伺服器需24小時運行,而手機散熱是大問題)。

微軟的自研晶片將用於伺服器(微軟有伺服器作業系統的產品)和Surface(微軟筆記本),微軟和英特爾分道揚鑣已成定局,Win-Tel體系土崩瓦解,此後的個人電腦領域將再次進入「寒武紀」,迎來「大爆發」(在上個世紀80年代,系統和晶片等五花八門)。

國內電腦領域的成就很多,比如國產晶片「龍芯」和國產作業系統「銀河麒麟」,如今微軟和英特爾將各自為政,「跨得過微軟,跳不過英特爾」或將成為過去式,如果中國能夠把握住機會,那麼揚眉吐氣的機會就到了!

結語:中芯內訌

國產作業系統問題不大,基於Linux內核打造的「銀河麒麟」如倪光南院士所說,能夠解決生活辦公問題,可是晶片製造卻有些許麻煩;國內的中芯國際有梁孟松相助,晶片製造工藝已節節攀升,如今蔣尚義回歸,中芯內部將帥不和。

蘋果自研晶片,微軟又與英特爾分道揚鑣,應是中國揚眉吐氣之時,中芯卻橫生變數,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英特爾蒸發850億,微軟為何要自研晶片
    ,微軟公司正在自主設計晶片,用於運行該公司雲服務的伺服器和個人電腦,加入全行業減少對英特爾依賴的趨勢。英特爾迎來困難時刻。 2020年,隨著蘋果使用自研的ARM晶片替代英特爾處理器,各個巨頭紛紛開始自己研發晶片。這次微軟出手意義重大。 那麼,微軟為何要自研晶片,未來微軟晶片的前景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 微軟能夠自研晶片嗎?
  • 自研晶片亮相 蘋果與英特爾正式分手
    合作了15年,蘋果終於正式向英特爾提出了「分手」:新款Mac發布,且全部搭載蘋果自研的M1晶片處理器。從iPad到iPhone再到如今的Mac,蘋果在硬體產品上的「芯」計劃已經十分明了。對蘋果來說,與其讓英特爾晶片處處掣肘,不如主動出擊,只是對英特爾來說,情況就沒那麼簡單了。
  • 蘋果自研晶片Mac登場,「諷刺」英特爾,定義PC下個十年?
    因為這次發布會,真的就是「One More Thing」:蘋果正式推出ARM架構的自研桌面計算晶片,以及搭載自研晶片的三款全新Mac電腦:Macbook Air、Mac mini和13英寸的Macbook Pro。更何況這次發布會,官方連中文字幕都沒有準備。
  • 微軟將自研晶片,英特爾一夜蒸發850億,市值與英偉達相差8000億
    僅僅7月24日公布2020年第二財季業績後,雖然營收穩健,但7nm晶片推遲使得季報後股價大跌16.24%,僅僅一夜間市值就縮水400億美元。上周五,因有消息稱微軟也將考慮設計自己的晶片,受到這一消息影響,上周五英特爾下跌超6%,一夜之間是市值蒸發130億美元(人民幣850億元)。
  • 打響晶片爭奪戰!蘋果自研晶片M1登場!能否撼動英特爾霸主地位
    【蘋果換芯史】 從蘋果自研芯M1來看,蘋果衝破了英特爾的束縛,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也不妨來回顧一下蘋果的換芯史。Apple II 的後續改款產品一直賣到 90 年代,採用的晶片也一直都是 6502 的衍生產品。 1984 年,蘋果推出了 Macintosh 電腦,它開創了很多歷史,搭載了首版的 macOS(當時叫 System 1.0),和文件管理應用「訪達」(Finder)。
  • 踢開英特爾,自研Mac晶片高調登場,蘋果「大一統」徵程正式啟航
    文|機器之心參與:四月、微胖、徐丹昨夜,庫克帶著蘋果首款桌面級自研晶片如期而至,奏響了蘋果下一個十年的篇章——它將是蘋果逐步脫離英特爾生態的基石,同時也是蘋果改寫桌面電腦行業規則的起點。開場一個多小時裡,蘋果依次介紹了 iPhone、iPad、Mac 在系統與功能層面的「微創新」,說實話挺無趣的,作為中國的時差觀眾不免困意襲來,好在真正的彩蛋在後邊——蘋果首款桌面級自研晶片揭開幕布,同時也奏響了蘋果下一個十年的篇章——它將是蘋果逐步脫離英特爾生態的基石,也是蘋果改寫桌面電腦行業規則的起點。
  •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什麼作用時間:2020-12-11 19:0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真的假的 蘋果自研移動晶片有什麼作用 蘋果將用自研移動晶片取代高通產品,是不是真的?
  • 蘋果出人意料地改用自研電腦晶片,到底在下一盤多大的棋?
    與此同時,最新的MacOS Big Sur系統已經平穩、無縫地過渡到了Mac晶片,發布會演示是基於此前iPad Pro上用過的A12Z晶片,搭配16GB內存。此晶片可協同適配所有蘋果原生App。根據現場演示,無論是Final Cut Pro等蘋果原生App,還是PPT等微軟Office系列軟體,都能十分順暢、遊刃有餘地運行在蘋果自研晶片上。對於「MacOS作業系統+自研Apple Silicon晶片」,蘋果在2019年開發者大會上推出的iPadOS作業系統+自研A系列晶片便可見端倪。
  • 蘋果自研電腦晶片來了!現場飆性能,首次展示秘密實驗室
    庫克說,採用蘋果自研晶片的Mac將於今年年底上市,預計從英特爾晶片到蘋果自研晶片的過渡期為兩年。蘋果也沒有立即放棄老夥計英特爾,庫克特意提到,蘋果正在醞釀一些新的基於英特爾晶片的Mac,敬請期待。說起來,蘋果和英特爾從2005年公開宣布合作,至今已有15年。從種種跡象來看,蘋果構建的自研晶片版圖已初具規模,蘋果似乎遲早要拋棄這個處理器晶片老夥計了。
  • 傳微軟自研Arm處理器,用於伺服器和Surface設備
    微軟(Microsoft)在雲端業務的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去年推出一款自研Arm架構數據中心處理器Gravition2;蘋果(Apple)也在今年推出搭載自研M1
  • 蘋果自研 M1 晶片 Mac 電腦降世,能否打破傳統 PC 格局
    今年 6 月的 WWDC 上,蘋果首次宣布了將於年底前推出基於自研的 「Apple Silicon」晶片家族處理器的計劃。這標誌著蘋果已決定放棄英特爾的 x86 架構,轉投 ARM。採用 x86 架構英特爾處理器的較輕負載設備 MacBook 成為這一歷史性變革的重要 「親歷者」。
  • 苦等36年終迎首顆自研晶片!蘋果正式發布搭載M1晶片Mac
    然而凡事沒有絕對,美中不足的是,在重要的大屏設備 Mac 系列上,蘋果一直未能使用自研晶片,從最初 1984 年的摩託羅拉 68K,到 1994 年的 PowerPC,再到 2006 年的英特爾,Mac 在歷史上已經更換過兩次核心,但無一不是供應商的產品。
  • 蘋果投入十多年終於推出自研電腦晶片,但這為什麼利好華為?
    撰文/麻策今天凌晨,在各大電商的「超級夜」,蘋果又搶戲搞了一場發布會。這已經是蘋果今年秋季的第三場線上發布,亮相的是其自研的PC處理器。這意味著蘋果將與合作14年之久的英特爾分手。而蘋果轉投Arm陣營,將重塑PC筆記本處理器市場。也有人士認為,新的競爭將給國內晶片帶來機會。
  • 別了,英特爾!蘋果凌晨放大招:自研電腦處理器來了,iOS14超大變動...
    蘋果自研電腦處理器終於來了今年的WWDC,除了一系列iOS 14、macOS等軟硬體更新宣布,最重磅的莫過於蘋果電腦Mac未來將使用自研的ARM架構晶片,逐步替代現有的英特爾晶片。蘋果CEO庫克表示:「今年將會是Mac產品線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
  • 同樣是ARM晶片,蘋果和微軟筆記本差距就是這麼大!
    這年頭最氣人的不是你什麼都比不過別人,而是雙方處在同一基礎條件下做同一件事,對方就是做得比你好,微軟和蘋果就碰到這樣的尷尬,前不久,蘋果推出了基於ARM架構的M1晶片,並將其用在了新MacBook上,原以為蘋果首款PC自研晶片多多少少在性能上會有些瑕疵,可沒想到M1的表現近乎完美。
  • 蘋果補齊晶片版圖短板,兩年過渡期後要與英特爾說「再見」
    按照蘋果的規劃,全新系列晶片的過渡將在兩年內完成,這個消息對蘋果目前的合作夥伴英特爾來說,或許不是一個好消息……11月11日,蘋果帶來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三場發布會,雖然整場發布會時長還不到50分鐘,但內容一點兒不簡單——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M1亮相,同時還發布了三款全新的
  • 「重壓」之下,英特爾在蘋果自研筆電晶片亮相同日發布一款顯卡
    像是一種回應,英特爾於北京時間 11 月 11 日晚些時候發布了一款用於數據中心的 GPU 產品(代號 SG1)和 oneAPI Gold 版本。而就在同一天的十幾個小時以前,蘋果全新的自研 SoC M1 亮相,正式替換掉了英特爾 X86 CPU,媒體對其一片唱衰之聲。
  • 晶片轉向定製化!雲計算廠商自行設計晶片,英特爾「out」了?
    最近,情況似乎正在發生變化——亞馬遜、微軟等原有的晶片終端用戶,正向晶片設計領域伸出「觸角」,企圖從自己曾經的供應商手中「分一杯羹」。外媒華爾街日報針對此現象撰文分析,認為這是由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全球計算需求猛增的雙重因素所導致。這一背景下,雲計算廠商、消費電子廠商專向定製化的處理器,將為英特爾等老牌晶片設計玩家帶來挑戰。
  • 蘋果推出自研M1晶片後,英特爾再也不能隨意「擠牙膏」了
    一步慢,步步慢和 Apple M1 晶片、AMD 最新的 Ryzen 晶片系列相比,英特爾被調侃最多的就是 CPU 工藝製程落後。蘋果 M1 晶片已經用上了 5nm 製程,AMD 的桌面級的處理器 Ryzen 系列也用上了 7nm 製程。
  • 被M1晶片徹底取代 蘋果官網已停售三款Mac的英特爾晶片版本
    鳳凰網科技訊(作者/閻爍)隨著今天凌晨蘋果冬季發布會的召開,搭載M1自研晶片的Mac電腦正式登場,新品包含Mac mini、MacBook Air以及兩雷靂接口的13寸MacBook Pro,同時這些型號的英特爾版本機型,目前已經從蘋果官網下架,不再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