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嬰兒聽力障礙,孩子聽力語言發育遲緩不是小事

2020-10-28 半島晨報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來形容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但如果寶寶是先天性耳聾,拖延下去甚至會導致語言障礙! 所以寶寶對聲音不敏感,學說話比同齡人晚,家長一定要警惕,別因「貴人語遲」耽誤孩子的一生!

8個月嬰兒先天耳聾

父母皆有聽力障礙

在病床上的陽陽只有8個月大,一般來說,對這麼大的孩子,家長可能不會太在意他對於聲音是否有正常反應,覺得孩子會慢慢發育,但是陽陽的姥姥對孩子聽力這方面則是格外的重視。


患者家屬 陽陽的姥姥

就是他爸爸的原因,他爸爸和他大爺都是這種耳聾,他母親也是藥物中毒導致的聽力障礙,所以說我就非常擔心他的聽力不正常。

可偏偏怕什麼來什麼,陽陽在出生後的數次聽力篩查中都沒有通過,這意味著陽陽確實存在聽力障礙。無奈之下,一家人最後帶著陽陽來到了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耳鼻喉科。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耳鼻喉二科主任 王志強

我們檢查了一下發現孩子的內耳結構是有問題的,然後加上聽力學的結果,得出他是一個重度的感應神經性的耳聾,所以說我們就確診他是一個先天性的耳聾。

聽到這個結果,陽陽的家人們都非常擔心,先天性耳聾是不是就意味著陽陽以後都聽不到聲音了呢?就算要治療,家裡又能否承擔得起呢?好在醫生告訴陽陽的家人不用擔心。

患者家屬 陽陽的姥姥

大夫就告訴我說不用害怕,現在國家有這個政策,可以給植入人工耳蝸報銷費用,我們一想國家的政策的確是好,這樣的話就可以馬上治療,醫生也告訴我們越早做越好。

但是陽陽只有8個月大,這麼小的孩子可以進行手術嗎?及時手術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我們聽聽專家的介紹:

人工耳蝸植入

讓寶寶聽到世界的聲音

在明確了陽陽的病情之後,人工耳蝸植入就成為了唯一的治療手段。雖然陽陽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在大連市殘聯「重度聽障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搶救性康復項目」的支持資助下,人工耳蝸的費用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患者家屬 陽陽的姥姥

要不是有資助政策,以家裡的情況根本就沒法給孩子治病。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耳鼻喉二科主任 王志強

我們準備給他做一個手術,從耳朵後邊開一個口子,然後我們把一個電極埋藏在皮下,用這22個電極來代替我們耳蝸裡邊的3萬個毛細胞的功能。等到半個月以後傷口完全癒合了,我們就會讓他帶人工耳蝸的體外機。

萬事俱備,今年的9月底,陽陽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手術室接受了人工耳蝸的植入手術,手術過程一切順利。只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陽陽就會重回有聲世界。


雖然植入了人工耳蝸,但是還需要長期專門的訓練和學習,才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影響聽力和語言能力的建立,所以需要家長做好「持久戰」的客觀預期;另外很多家長擔心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否安全,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專家說

孩子多年不說話,家長千萬要重視!

因為陽陽家裡長輩多有聽力障礙,所以陽陽的姥姥非常重視並且及時帶孩子進行檢查和治療,但是哈爾濱有一個五歲的小患者慧慧就因家長的忽視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慧慧目前正在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進行治療,同樣病情的孩子有好幾位。他們既聽不清別人說話,別人也聽不懂他們的話。


醫生

就是因為他聽力有障礙所以他聽不清楚,他聽到的東西就跟我們聽到的是不一樣的,所以他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醫生診斷,這些孩子得的是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是內耳的一種先天性畸形,屬於遺傳性疾病。但由於很多孩子出生時並不發病,常常被家長忽視。

醫生

往往孩子生下來聽力篩查是通過的,但是隨著孩子長到大概三歲了,大人才發現孩子說話怎麼那麼晚,還以為「貴人語遲」,其實這是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典型的特點。

慧慧的爸爸說,慧慧到三歲的時,還不能說出一句整話,他們開始也沒太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更壞的事情發生了。

患者家屬 慧慧的父親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孩子能不能讓她恢復聽力,當時去醫院的時候,是完全聽不到的,一點兒聽力都沒有,我想孩子以後會不會就聾了,我非常的擔心。

好在醫生在慧慧耳內植入了人工耳蝸,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後,慧慧不但逐漸恢復了聽力,語言表達也慢慢流暢了,這讓大家都非常欣慰。

來源:大連有三套

相關焦點

  • 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無察覺,語言發育遲緩自動找上門
    聽力障礙帶給新生兒的不只是聽力的缺失,更多的是對語言、學習、社交、工作等方面產生的阻礙。海倫•凱勒說過:「聾,隔絕了人與人。」聽力障礙直接造成的語言能力缺失是最致命的。雖然中國近百萬聽力障礙兒童中,完全聽不到聲音的孩子佔少數,可仍有一大部分患兒的聽力障礙等級是重度和極重度。
  • 聽力障礙帶來的和普通版語言發育遲緩的差別在哪裡?會更嚴重嗎?
    輕度聽障難查清,聽覺能力是基礎像朋友家孩子這種情況在聽障個案中算是比較常見的,輕度聽力障礙本就不容易在新生兒檢查中檢測出來,這些沒有被檢查出來的聽覺系統問題,就是日後孩子罹患語言發育遲緩的基礎。不只是聽力障礙,很多由不明顯的生理異常引發的語遲都曾經被家長僅僅看作是「說話晚一點」而已。
  • 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比你想像得更大
    語言障礙是大多數聽力障礙兒童在進行聽覺語言康復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語言矯正是聽力障礙兒童全面康復內容的必要組成部分。很多人以為聽力障礙導致的語言障礙只是不會說話或說話不清楚,其實聽力障礙對於語言的影響要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
  • 聽力障礙兒童的語言矯正入門難度為啥這麼高?
    聽力和語言的關係是給予人類的語言依賴健康的聽覺,從妊娠期6個月開始,嬰兒的聽力系統基本發育成熟,逐漸能接收來自外界的聲音。即使孩子在出生後,也會在一定時期內仰仗耳朵的功能,因為嬰兒的視力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處於十分模糊的狀態,他們更多地依靠聽覺和觸覺來感受媽媽的存在。
  • 聽力篩查多重要?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才發覺,不會說話成問題
    但是,新生兒聽力檢測是唯一一種能早期檢出嬰兒聽力障礙的方法,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庭、社會,它還是十分重要的。早在幾年前,我國就開展了貧困地區免費新生兒聽力檢測活動。直至今日,數以十萬計的嬰幼兒得到免費的聽力檢查,其中不乏有很多3歲以上的孩子雖然患有聽力障礙,卻仍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案例。究其原因,無非是科學知識的普及度不高。
  • 案例:全面發育遲緩,伴隨聽力障礙,令人興奮地在轉好
    前兩天有個家長在群裡向大家反饋,全面發育遲緩的孩子在大便和聽力等方面都有改善。今天分享給大家。 案例描述:全面發育遲緩 男孩,四歲。
  • 語言障礙?聽力障礙?自閉症?家長初判的3種依據
    然而,有一些語言發育遲緩、聽力存在障礙以及自閉症的寶寶,由於家長的疏忽及相關知識的欠缺等原因,被他們列為「說話晚」的寶寶行列中,結果耽誤了病情的最佳治療時間,個個悔不當初。那麼哪些症狀屬於語言發育遲緩?哪些症狀屬於聽力障礙?自閉症的狀態又是什麼樣的?家長如何來做最初的判斷,以便及時就醫呢?接下來我將一一揭開答案。
  • 嬰兒聽力篩查 嬰兒聽力篩查不做可以嗎
    嬰兒聽力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就是通過一種客觀、簡單和快速的方法,將可能有聽力障礙的新生寶寶篩查出來,並進一步確診和追蹤觀察。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常用方法有耳聲發射(OAE)和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兩種技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都是無創性的。
  • 孩子聽力障礙的語言矯正最重要的就是邁出第一步
    在我們父母那代人的幼年,誰家要是有個聽力障礙孩子,那就基本註定孩子一輩子都不會說話了。那個時節不像現在,手語並不普及,科學的聾啞兒童學校也是少之又少,聽障孩子的生活異常艱辛。如今醫學發展神速,聽力障礙的康復技術也是愈發先進,幾十年前只能認命學手語的他們如今可以通過佩戴助聽儀器恢復原本的聽力健康。既然聽力恢復了,語言功能也會跟著回來吧?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嬰兒聽力發育指標及嬰兒聽力發育遲鈍的表現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嬰兒聽力發育?你知道嗎,在我國每年約有20萬個先天性耳聾的嬰兒出生,也就是說,每100個新生寶寶中就有一例,這可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事先了解多一些嬰兒聽力發育的信息,也許就能早點發現自己的寶寶是否存在聽力方面的障礙,及早發現勢必會對治療和康復有很大功勞,這就是我們關心的原因!
  • 3歲半語言發育遲緩如何治療 語言發育遲緩的3個防治對策
    嚶智優營養素 一、3歲半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臨床上分為表達性語言障礙和感受性語言障礙二種。這類患兒能聽到聲音,但對語言卻不理解,給以手勢、表情時有反應。聽力檢查雖有輕度聽力減退,但與臨床上所見到的,對語言的毫無反應極不相稱。電測聽檢查的聽力曲線常很不穩定,波動大。 主要對語言進行特殊訓練。表達性語言障礙者預後良好。不經治療也能隨年齡增長逐漸獲得語言能力,但早期幹預仍然是必要的。語言訓練的重點是模仿他人講話,父母最好也參與訓練。
  • 面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語言發育遲緩,自然是相對於正常的語言發育而言的。讓我們先看一下正常的語言發育過程。當然,不同的兒童語言發育有早有晚,輕微的差別也屬於正常現象,只有明顯落後於這個過程的兒童才屬於語言發育遲緩。其實,面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確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
  • 孩子總是「慢半拍」?提醒:可能存在聽力障礙,爸媽們別忽視
    一、6個月以內的嬰兒6個月以內的嬰兒對外界突發的聲音有著明顯的生理反射,比如眨眼、轉頭以及停止吸吮等生理動作。特別是在睡眠時,稍微大點的聲響就有可能驚醒嬰兒。父母可以通過拍手或開大音樂聲音來觀察嬰兒的反應,如果嬰兒反應遲緩,則有可能存在著聽力障礙。
  • 孩子遲遲不開口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自閉症和語言發育遲緩都是兒童發育期的異常情況。但語言發育遲緩與孤獨症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通俗的講,其表現就是一個不想說,一個不會說。語言發育遲緩主要是聽力障礙,聽覺系統的不正常表現,或者是神經中樞系統語言中樞系統的不正常發育造成的,是指幼兒語言學習能力、表達能力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表現。
  • 兒童聽力障礙的病因
    聽力障礙可導致兒童在接受語言和語言表達技能的終身損害.障礙的嚴重程度有幾個因素決定:發生聽力喪失的年齡;聽力喪失的性質---它的持續時間,受損的頻率,喪失的程度和每個兒童的易感度(包括共同存在的病毒損害,智力發育落後,基本語言缺陷),聽力的精確評價---受損的頻率,空氣和骨傳導的喪失---均可獲得,並不受年齡和障礙程度的影響(參見第256節兒童聽力測定).
  • 為何我家孩子被查出「聽力障礙」?早期這些現象,家長們別不在意
    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觀察,如果寶寶總是出現慢半拍的情況,很有可能存在著聽力障礙,需要及時幹預:一、6個月以內的嬰兒6個月以內的嬰兒對外界突發的聲音有著明顯的生理反射,比如眨眼、轉頭以及停止吸吮等生理動作。
  • 語言發育遲緩之「聽力障礙」訓練案例
    每當查出孩子有聽力障礙2個多月的時間,莉莉現在語言表達和認知至少進步了一歲,也願意開始與人交流了。發音問題得到改善,莉莉認識常見的事物,能進行日常對話,能回答覆雜問題、自主表達須繼續加強。聽力問題是兒童成長發育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尤其對語言發育的影響,但卻常常被家長忽略,這一點我們在上一期的內容也有提到→
  • 孩子不聽話,也許不是性格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聽力障礙
    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父母就在一直擔憂孩子的健康狀況,奶粉要喝最好的,作為母乳的來源——母親的飲食水平也隨之提高了。等到孩子長大一點開始會說話了,家長又開始擔心起寶貝的語言發育了,早點說話、能多說一點是每位父母的夙願。隨著身體的發育趨於平穩,能說會道、活蹦亂跳的寶貝又要進入幼兒園開始系統性學習了。可這個時候,有一件事著實讓父母頭痛——孩子不聽話。
  •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來源:網絡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的概述  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因素均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病因,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應積極尋找病因,語言發育遲緩可影響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
  • 正常的孩子也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嗎?如何發現孩子說話晚?
    語言學習是每個孩子的天賦,但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並不都一帆風順,所以父母有必要了解寶寶正常兒童語言發育規律,以及語言發育異常,用來預防語言障礙的出現。為了讓調研結果適用於普通大眾,這些參與評估的孩子,都排除了早產、低出生體重、各種先天畸形和神經系統異常、聽力障礙、構音障礙、智力異常兒童。但是依然出現了這麼多語言發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