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篩查多重要?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才發覺,不會說話成問題

2020-10-12 北京清語教育

新生兒聽力篩查至關重要,這是醫學界共同認可的結論。我國有約13.7萬0-6歲的聽力障礙兒童,而這個數字大概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仍有許多孩子的聽力問題未被檢測出來。

可以這麼說,兒童聽力障礙的測出率是比較低的,但聽障的致殘比例是超過其他任何先天性疾病的。聽力障礙的隱蔽性較高,甚至早期檢測都是發覺不了的。但是,新生兒聽力檢測是唯一一種能早期檢出嬰兒聽力障礙的方法,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庭、社會,它還是十分重要的。

早在幾年前,我國就開展了貧困地區免費新生兒聽力檢測活動。直至今日,數以十萬計的嬰幼兒得到免費的聽力檢查,其中不乏有很多3歲以上的孩子雖然患有聽力障礙,卻仍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案例。究其原因,無非是科學知識的普及度不高。


不久前,3歲的寧寧被媽媽帶到我們機構諮詢語言矯正的事情。媽媽和矯正老師說,他們兩口子的身體都很棒,妊娠期間的不良反應也不多,孩子也是順利在預產期降生的。因為這樣,本來醫生建議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就被他們駁回了。

孩子18月齡時仍未有開口說話的跡象,父母就有些慌張了。但在老人的勸解下才慢慢放下心,時不時地教孩子說話。可是近一年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沒有多少進步,對父母的話好像也充耳不聞,這才急忙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一出爐,兩口子就傻了。孩子只能聽到52分貝以上的聲音,屬於中度聽力障礙,不僅需要佩戴助聽儀器,還有參加語言康復訓練的必要。媽媽聽完後悔不已,悔不當初進行聽力篩查。

有些孩子表面看上去身體健康、沒有問題,但並不代表孩子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就像聽力障礙這種依靠專業檢測都不一定能檢查出來的疾病,更要對其提高關注度。聽力障礙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聽覺系統,對兒童的語言、學習、社交、心理和性格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語言能力。聽力障礙兒童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諸如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等問題。這些問題是隨著聽力障礙產生的,卻不會隨著聽力障礙的消失而消失。錯誤的語言系統一旦形成,想根治是非常困難的,是家庭力所不能及的領域。


語言發育遲緩是聽力障礙引起最多的語言障礙,也是比較棘手的一類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最大的表現就是不會說話或說話晚,這就是由於語言接收-處理-應用的這套連結崩潰造成的。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孩子聽不到外界聲音,無法有效處理聲音信息,孩子不能理解聲音的特定意義,也無法通過模仿來學習說話,也就沒有流暢的語言表達了。另外,聽力障礙兒童多伴有情緒缺乏問題,看似喜怒不形於色,其實是無法對外界做出有效情緒反饋。

語言表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是很多家長認為的理所當然的事情。可以確定的是,兒童良好的語言發育離不開各個器官的健康完整和協同配合,還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語言教育方式。

人一生的成長非常不容易,作為父母的我們更要把所有的愛獻給我們的孩子。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不想看到他們因為某些無端的疾病而遭受苦痛。對於聽力障礙兒童來說,我們對他們的關注不僅要放在聽障的治療和語言的矯正上,更應該在心理層面多加疏導,不要讓本應來到世上快樂生活的孩子盛行而來、悻悻而去。

相關焦點

  • 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無察覺,語言發育遲緩自動找上門
    他們,就是聽力障礙患者。一般來說,聽力障礙多為先天發生,很少由於後天外傷、藥物等原因發生。由於導致聽力障礙的原因眾多且複雜,目前仍舊沒有一個好方法來提前預防,只能是父母在孕前和孕中把能想到的危險因素全部滅絕。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有必要嗎?先天性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有多大?
    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有很多種檢查,檢查寶寶是否健康,而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項。聽力篩查主要就是檢查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從而判斷是否有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所以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是很有必要的。不會說話、說話晚、構音障礙和語言理解能力缺失是他們的主要症狀。聽力障礙也分為先天和後天,比起因為外傷、藥物等原因導致的後天聽力缺失,先天聽力障礙帶給孩子的影響更為嚴重和緊迫。
  • 明年起新生兒聽力篩查免8成費用
    原標題:明年起新生兒聽力篩查免8成費用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餘海蓉 通訊員 深衛信)政府又發公共衛生服務大紅包了!2017年1月1日起,深圳市將在新生兒聽力篩查(初篩)服務中,為每名新生兒減免8成篩查費用。據悉,凡是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出生的新生兒,一名新生兒可享受財政補助一次新生兒聽力篩查(初篩)。
  • 怎麼才能讓聽力障礙的孩子說話?也許矯正很管用
    那些被我們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信息被輸送到大腦之中,而後經過重新加工、編譯讓孩子能夠輕易理解。母語環境的學習、說話發音的清楚準確其實都來自於這幾個方面。而這些感官中最重要的方面,莫過於聽力對孩子的影響。而聽力的高低,也影響著孩子獲取外界信息範圍的大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語言能力的高低。
  • 新生兒聽力篩查要重視!
    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有很多種檢查,檢查寶寶是否健康,而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項。聽力篩查主要就是檢查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從而判斷是否有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所以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是很有必要的。在聽力篩查中,有很多媽媽表示自己寶寶在出生時的聽力篩查不通過,很沮喪,覺得寶寶不健康。
  • 怎樣判斷嬰幼兒聽力是否正常,不要錯過前期的聽力篩查
    這些日常觀察,雖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弊端;1、嬰兒開口說話時間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聽力障礙並不是唯一可能原因。比如語言環境的刺激不足,比如其他發音器官異常等。2、很多嬰兒開口說話的時間缺失比較晚,這可能是孩子本身發育的特殊性,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趨於正常水平。
  • 預防嬰兒聽力障礙,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關鍵
    【預防嬰兒聽力障礙,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關鍵】對於一歲以內的嬰兒,由於尚未開始學說話,不會自我表達,所以聽力發育情況是家長比較難以準確辨別的。家長能做的就是按時進行新生兒聽力及耳聾基因篩查,如未通過,則應嚴格按照流程進行複測與診斷。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聽力一定有問題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廖溫勃 江林藍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都像一場「考試」,聽力篩查就像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我家寶寶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中,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或影響說話?其實不用過於擔心!」焦粵龍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
  • 擔心先天聽力障礙,一定要做的新生兒聽力篩檢,有多重要?
    我們寶寶剛出生第三天,就有醫生推著儀器來房間給寶寶檢查聽力,剛好寶寶睡著了,醫生說睡著了好,不會有幹擾,篩查起來更準確,這一次是初篩,如果沒有通過,滿月後還要來復篩。醫生擺弄了一陣子儀器,寶寶左耳順利通過,右耳又重測了兩次才過。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孩子聽力就一定有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系列之一
    確實,當聽到聽力篩查沒通過這樣的結果時,很多新手爸媽會慌了神。這樣的結果是不是說明我的孩子聽力有問題?他是不是就聽不見聲音了?我又該怎麼辦呢?別急,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還真不能說明寶寶聽力就有問題了。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 聽力有問題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廖溫勃、江林藍)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 小孩三四歲還不開口說話或吐字不清 可能是聽力障礙
    主辦方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為的是儘早發現是否存在聽力障礙。但即便新生兒聽力篩查正常,父母也不能掉以輕心,忽視孩子的聽力問題。「第三屆基層醫院兒童聽力篩查技術培訓班暨全科醫師技能強化學習班」今天(21日)在上海舉行。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在臨床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焦粵龍總不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影響說話等。」焦粵龍介紹,聽力的發育和語言的學習緊密相關,一般來說,孩子重要的語言技能學習會在3歲前完成,對於聽力有障礙的寶寶,未能及時發現,可能會錯過了兒童語言迅速發育時期。
  • 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是聽力有問題嗎?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焦粵龍總不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影響說話等等。」
  • 寶寶的聽力篩查及影響因素
    有許多人對新生兒聽力篩查都不了解,現在一些大醫院對新生兒都能做這項檢查,查出可能患有先天性耳聾的患兒,但人們對先天性耳聾認識不足,檢查出來懷疑可能患病的孩子,家長們都不接受:「咱們家裡人也沒有這種遺傳?」,那些沒有做過檢查的孩子父母更不會想到孩子會有問題。
  • 嬰兒聽力篩查 嬰兒聽力篩查不做可以嗎
    我國大多數醫院採用耳聲發射進行聽力篩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主要用於重症監護病房(NICU)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正常耳蝸可以產生一種很輕柔的聲音,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並可以被檢測到。如果嬰兒有蝸性聽力損失,就不會產生耳聲發射,用耳聲發射(OAE)檢測就通不過。
  • 避免寶寶因聾致啞,新生兒聽力篩查很重要
    當大家還沉浸在喜悅中時,醫生告知「寶寶的聽力可能有問題」,頓時家人深感詫異。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新生兒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為1.4‰-1.8‰。如果新生兒因早產、疾病,或經歷過ICU搶救,其聽力障礙發生率則會更高。人們常說「十聾九啞」,因為正常的聽力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礎。嬰兒學說話是先聽再學,邊說邊聽。如果根本聽不到自己發出的聲音,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因此,患有聽力障礙的不僅聾還啞。醫學研究發現,兒童聽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3歲。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有多重要?好多媽媽看完嚇一跳!
    醫生還告訴她:孩子發音不標準,說話慢,語言發展比其他同齡小朋友慢很多,都是因為聽力障礙問題!朵朵媽這才想起來,朵朵剛出生時是做過一次「新生兒聽力篩查」,當時初篩的結果顯示「不通過」,但聽身邊的寶媽說去複查一般都能過,加上自己當時又忙,所以就覺得復不複查沒關係。當然是看娃的聽力正不正常啦!有什麼問題的話,早發現才能早治療!我國聽力殘疾佔殘疾人的33.51%。不重視聽力篩查,可能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遺漏孩子的聽力問題。
  • 8個月嬰兒聽力障礙,孩子聽力語言發育遲緩不是小事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來形容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但如果寶寶是先天性耳聾,拖延下去甚至會導致語言障礙! 所以寶寶對聲音不敏感,學說話比同齡人晚,家長一定要警惕,別因「貴人語遲」耽誤孩子的一生!8個月嬰兒先天耳聾父母皆有聽力障礙在病床上的陽陽只有8個月大,一般來說,對這麼大的孩子,家長可能不會太在意他對於聲音是否有正常反應,覺得孩子會慢慢發育,但是陽陽的姥姥對孩子聽力這方面則是格外的重視
  • 寶寶沒通過聽力篩查,不用驚慌!出現這些異常反應,才需警惕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先別驚慌,並不一定就是聾寶寶。通過了聽力篩查,也別大意,得關注孩子的聽力狀況,避免潛伏的異常。 每一個在正規醫院出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要做聽力篩查。這是個被納入了婦幼保健的常規檢查項目,也是讓每個新生兒父母揪心的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