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嬰幼兒聽力是否正常,不要錯過前期的聽力篩查

2020-12-10 陽光語言矯正

判斷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最保險的渠道,我覺得還是專業的聽力篩查比較靠譜。

很多文章介紹過,判斷嬰兒的聽力是否正常,從嬰兒的開口說話時間,對外界聲音的反饋,與同齡嬰兒對比。

這些日常觀察,雖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弊端;

1、嬰兒開口說話時間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聽力障礙並不是唯一可能原因。比如語言環境的刺激不足,比如其他發音器官異常等。

2、很多嬰兒開口說話的時間缺失比較晚,這可能是孩子本身發育的特殊性,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趨於正常水平。

3、嬰兒對外界聲音的刺激反應,或對突然出現聲音的應激反應,也需要謹慎判斷,需要長期觀察,有環境對嬰兒的幹擾因素,也有嬰兒本身情緒特徵,更有嬰兒本身興趣和喜好的特徵。 這些都可能會干擾父母對嬰兒的聽力觀察。

4、最大的弊端是後知後覺,當你通過日常積累的觀察,終於發現孩子聽力不正常,這個時候,估計孩子可能已經1歲或1歲半了,是不是有些晚了呢?正常孩子4-5個月就需要一個聆聽期的發育,可能這個關鍵期就被錯過了。接下來是補償聽力和幹預訓練,還會不斷耽誤時間和精力。

所以,還是剛出生時,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早做聽力篩查,相信科學和專業才是對孩子負責。

聽力篩查:

第一階段:一般在出生後七十二小時內,如果通過就沒問題。如果沒通過一般在出院前,再做一次複查。仍然沒通過,第42天時可以再次複查,不要嫌麻煩,復篩查一定要去,篩查日齡越大,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假陽性率越低,結果也更準確。

第二階段:主要是特殊檢查,針對初篩、復篩都沒過,這時需要做聽性腦幹反應,一般是三個月後的情況,這個時候,可能會對家長有些建設性的撫養建議,父母一定要用心。

第三階段:一般在六個月以內,六個月內做進一步檢查,如果聽力仍是受損,要考慮到耳鼻喉科進行幹預,這個時候,估計孩子的聽障可能性就比較大,父母不要焦慮,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早為孩子打算,總之不要耽擱了語言發育,因為大齡聾兒的語言康復並非易事。

最後補充,為啥聽力篩查更準確?

其實回答到這裡有些畫蛇添足了,專業人士加上專業器械,總歸比靠目測來得靠譜吧?

實際上,聽力篩查是對聽覺的生理檢測,檢查耳部器官各個小零件是否健全,功能是否完備,例如耳蝸是不是有先天性的損傷,鼓膜是不是有畸變,聽覺神經的傳輸和反饋是不是暢通。這些測試是不受聽覺神經中樞成熟度的影響的,比成熟後孩子才反饋出來的結果,要早得多。當然還有其他對聽力的檢測,過於繁冗不做介紹。

最後重申聽力篩查的重要性

對於新生兒來說,可篩查的異常中,聽力障礙的發病率最高(全國聽力障礙總體發生率也居高不下),達0.1%-0.3%,在特殊情況下(如其他異常引起的並發)的發生率高達2%~3%。

新生兒時期的聽力障礙可直接影響聽覺神經系統的發育,語前聾兒童由於缺乏語言刺激,不能在8-11個月前進入學語期,在語言發育最重要和關鍵的2~3歲內不能建立正常的語言學習,可能導致語言和言語能力障礙,甚至聾啞,出現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最終對患兒自身、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

對於新生兒的聽力問題,篩查很重要,但後期撫養中,注意幼兒的聽力訓練、聽力保護,養成健康用耳的習慣,更重要。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必須篩查!
    許多家長對新生兒聽力篩查都不以為意,認為孩子剛生下來這麼小就做檢查,對孩子不好,我們以前也沒查過聽力,不是也好好的嗎?    這種想法是不科學、錯誤的,我們不能僅通過觀察就去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而是需要客觀的檢查來確保寶寶的聽力是正常的。因為只有聽力正常才能慢慢習得語言。
  • 兒童聽力篩查方法
    同年齡兒童(從新生嬰幼兒到中學學生)的聽力篩查方法有很大的差異。由於目前沒有哪種方法能夠有效地發現所有類型的聽力損失,所以根據篩查目的不同,應對各種方法進行聯合應用。 一、發育調查問卷。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孩子聽力就一定有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系列之一
    因此篩查「未通過」還要考慮其它可能的幹擾原因,不代表孩子聽力就一定存在異常。此時,無論耳蝸功能是否正常,都會導致信號在傳導入外耳道的過程中受阻礙,最後導致OAE無法通過。不少研究表明,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中,中耳積液佔了很大比例。不少由於中耳積液導致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寶寶,隨著中耳積液吸收後出現「陽轉陰」的結果。4、存在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OAE之所以成為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首選項目,是因為它對耳蝸外毛細胞的功能具有高度靈敏性。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最佳時間 聽力篩檢助孩子遠離聽障!
    一般來說在孩子出生後,為了檢查新生兒聽力是否正常,需要進行聽力篩查。那聽力篩查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治療先天聽損兒把握黃金療育期出生後24至60小時的新生兒應接受聽力初篩,透過篩檢提早發現新生兒是否有先天性聽力缺損問題,若初篩未通過,則安排復篩,若仍未通過,就需經一系列檢查確認聽力損失的類型及程度,及早接受助聽器選配及聽語療育課程治療。
  • 嬰兒聽力篩查 嬰兒聽力篩查不做可以嗎
    我國大多數醫院採用耳聲發射進行聽力篩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主要用於重症監護病房(NICU)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正常耳蝸可以產生一種很輕柔的聲音,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並可以被檢測到。如果嬰兒有蝸性聽力損失,就不會產生耳聲發射,用耳聲發射(OAE)檢測就通不過。
  • 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國內外數據表明,初次(出生後第3天到出院前進行)聽力篩查未通過的比例在10%左右。初次篩查未通過,至後被診斷有聽力問題的可能性僅為1%—3%。多數「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寶寶,經過診斷性聽力檢查後,並未發現明確的聽力損失問題,原因多在於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後,聽力就會恢復正常。
  • 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國內外數據表明,初次(出生後第3天到出院前進行)聽力篩查未通過的比例在10%左右。初次篩查未通過,至後被診斷有聽力問題的可能性僅為1%—3%。多數「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寶寶,經過診斷性聽力檢查後,並未發現明確的聽力損失問題,原因多在於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後,聽力就會恢復正常。 2、初篩沒過,怎麼辦?
  • 寶寶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就是聽力存在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寶寶聽力異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新生兒出生以後必須做的檢查。關注寶寶聽力健康,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篩選出有聽力損傷的寶寶並及早幹預,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OAE)以及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等電生理學檢查手段,對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的新生兒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聽力學檢查。
  • 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很必要
    ■新快報記者 梁 瑜 通訊員 簡文楊 戴希安 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非常必要 父母都聽力正常的潮汕家庭,女兒和兒子卻是重度聽力損失,已分別植入人工耳蝸和佩戴助聽器。孩子出生後聽力正常,但她成人後擇偶要有所選擇。今年寶寶準備上小學了,聽力一直正常。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官萍教授表示,在大家的認識中,只有兩個聾人結合生出孩子才可能會聾。然而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正常人群,耳聾基因攜帶率接近6%。
  • 寶寶為什麼要做聽力篩查#真相來了#
    ,往往會錯過最佳幹預的時間。多數醫院採用耳聲發射進行聽力篩查,新生兒正常耳蝸可以產生一種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的很輕柔的聲音,並且這種聲音可以被儀器檢測到。新生兒的聽力測試是有專門的儀器進行測試的,很簡單的,放耳朵上面一下子就可以出結果了。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聽力一定有問題嗎?
    「我家寶寶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中,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或影響說話?其實不用過於擔心!」焦粵龍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
  • 新手爸媽請查收,聽力篩查早知道!
    「孩子聽力篩查未通過,怎麼辦?」 「孩子3歲了,一直不說話,是不是有自閉症呀?」 「孩子出生的時候聽力檢查通過,以後是不是就不會有聽力問題了?」在臨床上,經常會聽到家長有這些疑問,嬰幼兒的聽力問題常常困擾新手爸媽。
  • 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是聽力有問題嗎?
    焦粵龍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聽力的發育和語言的學習緊密相關,一般來說,孩子重要的語言技能學習會在3歲前完成,對於聽力有障礙的寶寶,未能及時發現,可能會錯過了兒童語言迅速發育時期。聽力篩查的目的便是對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在預防聾啞和語言發育障礙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 為什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
    其實,如果寶寶聽力不正常,就會缺乏足夠的語言刺激和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接下來,在語言發育最重要和關鍵的2-3歲內,寶寶就不能建立正常的語言學習途徑,嚴重者導致既聾又啞,輕者導致語言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一生。
  • 新生兒聽力篩查,你錯過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你喲身處小鄉鎮,也能感覺到國家越來越體恤百姓,各種優惠政策接踵而來,我們衛生院剛開始的免費檢查項目僅僅針對老年人和孕婦,而如今,新生兒也能享受到實惠了,新生兒的免費檢查項目包括新生兒兩病篩查和新生兒聽力篩查,這裡的兩病指的是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 專家提醒:忽視聽力篩查 可能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專家提醒:忽視聽力篩查 可能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來源:紅網 作者:洪雷 李俞辰 韓旭 編輯:李豔華 2016-03-02 21:09:46
  • 科普:新生兒聽力篩查
    2010年衛生部頒布的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中,包括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至此,新生兒聽力篩查正式在我國實行,是每一位新生兒的常規檢查項目。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電生理方法的聽力檢查,其根本目的是對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以最大限度的使兒童、家庭和社會受益。 我國現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流程分為初篩和復篩兩個階段。
  • 寶寶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
    「我的孩子上個月新生兒篩查沒通過,被轉診到大醫院去了,我該怎麼辦?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的檢查?有必要做嗎?」新生兒聽力篩查,也是所有的寶寶出生後必經歷的一種檢查。寶寶沒通過篩查,父母就會特別著急,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接下來一系列的檢查診斷。
  • 新生兒聽力篩查要重視!
    一個新生兒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天賜的寶貝,而寶寶的健康更是拴著全家人的心,從懷孕時的每次孕檢,聽到醫生說的一切正常,都會感到很欣慰。在孩子剛出生時就會有很多種檢查,檢查寶寶是否健康,而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項。聽力篩查主要就是檢查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從而判斷是否有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所以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是很有必要的。
  • 為什麼夫妻聽力正常,卻會生出聾兒?
    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科獲悉,許多聾兒的父母往往是聽力正常者,一聽說孩子存在聽力障礙,他們往往無法理解,更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實際上,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正常人群的耳聾基因攜帶率接近6%,即使是聽力正常的夫妻,也可能因雙方攜帶有耳聾基因而生下聾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