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

2020-12-10 杭州匯聽聽覺平衡中心

「我的孩子上個月新生兒篩查沒通過,被轉診到大醫院去了,我該怎麼辦?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的檢查?有必要做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也是所有的寶寶出生後必經歷的一種檢查。寶寶沒通過篩查,父母就會特別著急,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接下來一系列的檢查診斷。

- 為什麼要做這些檢查?- 這些檢查的意義在哪?- 哪些是我寶寶該做的檢查?

這些都是很多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

如圖為國家最新指南的聽力損失診斷與幹預流程圖,在新生兒篩查未通過時,便進入上圖中的一系列流程,下面我們將圍繞這前三個流程,為您逐一解答。

一、病史詢問

首先是病史採集,這部分醫生會詢問家長一系列的問題,初步掌握聽力損失的一些可能病因,提問內容包括:

母親妊娠期的感染情況、用藥史孩子出生時情況、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監護人觀察嬰幼兒日常對聲音的反應情況、言語發育智力和肢體運動發育情況家族史和其他聽力損失的高危因素其他等等

二、體格檢查

包括常規體檢和耳鼻咽喉專科檢查。

常規體檢:一般情況、生長發育、伴隨畸形。專科體檢:耳、耳道、鼓膜和軟硬顎等。

這些是為了排除各種伴有聽力損失的症候群,了解寶寶的一些基本情況,為後期的聽力檢查打下基礎。

三、聽力學測試

不同年齡的寶寶,因為生長發育的程度不同,相應的聽力測試也有些差異。

1、出生~6月齡的嬰兒:

①ABR:包括短聲ABR和短純音ABR,ASSR為輔;

②OAE測試;

③聲導抗測試:1KHz、226Hz探測音;

④行為觀察測試BOA。

2、6~36月齡的嬰幼兒:

①行為測聽:

大於6月齡:視覺強化測聽VRA;2.5歲以上:遊戲測聽PA;②OAE測試:條件允許,最好進行DPOAE和TEOAE測試;

③聲導抗測試:鼓室圖測試,同時進行鐙骨肌聲反射測試;

④ABR測試,ASSR測試為輔。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寶爸寶媽就會困惑:

這些測試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呢?

ABR(聽覺腦幹反應測試):能客觀反映外耳到低級腦幹聽覺通路的完整功能,是目前最為成熟的聽覺電生理測試。但客觀結果跟實際的主觀聽閾仍有些差別,因此需要行為測聽BOA/視覺強化測聽VRA/遊戲測聽PA這些主觀測試,來進一步確認實際聽閾。ASSR(聽覺穩態誘發反應):跟ABR相似,當ABR的結果存在疑點時,會用到ASSR作為輔助測試。OAE(耳聲發射):客觀評估內耳耳蝸及外周聽功能。聲導抗測試:客觀評估中耳和聽覺通路功能。

因此,醫生通過這樣的一個聽力組合檢查,就能多方面的評估寶寶的耳朵生理結構及功能情況,來確定寶寶是否有聽力損失,定量、定性、定位地給出準確的診斷結果。

四、其他檢查

當然,還有其他測試是需要醫生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家屬的意願來選擇。

1、影像學檢查

(1)顳骨CT:一般用高解析度CT薄層掃描,了解有無中耳、內耳及內聽道畸形

雙側聽力損失患兒建議常規行此檢查6月齡以下不常規推薦,減少放射線對嬰幼兒的輻射損傷

(2)MRI:了解內耳膜迷路、蝸神經及腦發育情況

對內耳高分辨CT掃描無異常發現的單側或雙側極重度聾兒,推薦行此檢查。如果家長有意向為寶寶行人工耳蝸手術,那麼該檢查在術前評估上具有重要價值。

2、實驗室檢查

檢查母親和嬰幼兒的血、尿,有助於發現先天性或早期的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梅毒和弓形體等感染。

如果寶寶的聽力損失涉及症候群型,就需要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來幫助確診。

3、耳聾基因檢測

遺傳因素約佔先天性聽力損失的50%以上,有條件和意願時,可以進行耳聾基因檢測和相關病因學診斷,進一步確認。

碎碎念

以上是關於嬰幼兒聽力損失的檢查診斷的介紹,希望能對寶爸寶媽們有些幫助。

最後再千叮囑萬叮囑一句:

如果寶寶聽力篩查沒通過,

在出生後【3個月】內接受全面的聽力檢查診斷;

確診為永久性聽力損失的應在【6個月內】儘快接受幹預。

由於考慮到嬰幼兒的聽覺系統處於發育期,

3歲之前需要每3~6個月隨訪1次,之後每年隨訪1次,直至6歲。

發現聽力損失不可怕,

可怕的是,發現了卻錯過了康復的黃金時間!

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諮詢!

匯聽有幸,伴您幸福一生!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診斷治療組.嬰幼兒聽力損失診斷與幹預指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8,53(3):181-188.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關於印發「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範(2010年版)」的通知.衛婦社發[2010]96號[S].2010.

[3]黃治物,吳皓.先天性聽力損失的早期診斷評估[J].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13,28(1):13-15.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
    其實每一個寶寶在出生後都會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這個篩查,一般是在寶寶出生後的3到5天內進行,醫生會用專業的儀器來檢測寶寶的聽力是否有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寶寶聽力異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新生兒出生以後必須做的檢查。
  • 寶寶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教你「三早」原則,恢復寶寶聽力
    在孩子剛出生後不久就會在醫院進行許多項目的篩查,來確定孩子出生時是否健康。在進行聽力篩查的時候,許多父母面對檢查單上大大的「不通過」,都會陷入一片驚恐慌亂之中。其實許多新手爸媽都不知道,初次聽力篩查不通過並不代表孩子的聽力有問題,家長的後續操作才是關鍵。
  • 孩子聽力篩查沒通過
    從事聽力行業這些年,我常常遇到因為聽力篩查未通過而慌亂的爸爸媽媽們,也接觸過許多令人惋惜的案例。聽力篩查沒通過怎麼辦?孩子的聽力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是不是以後就要配助聽器了?這些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1、為什麼要做新生兒聽力篩查?科學研究表明,從出生到3歲是大腦可塑性最大的階段,這個時期的言語可以使大腦達到最高的語言認知。
  • 吉大一院母嬰保健護理中心程德強:寶寶聽力篩查未通過,怎麼辦?
    寶寶出生72小時後,都有一個新生兒聽力篩查,但每當醫生告知寶媽孩子的聽力篩查未通過的時候,家長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很擔心,下面不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曾經,大部分人都認為新生兒是聽不見聲音的。
  • 寶寶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就是聽力存在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寶寶聽力異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新生兒出生以後必須做的檢查。關注寶寶聽力健康,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篩選出有聽力損傷的寶寶並及早幹預,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OAE)以及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等電生理學檢查手段,對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的新生兒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聽力學檢查。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孩子聽力就一定有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系列之一
    寶爸寶媽對於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不陌生。一般寶寶在出生後3天左右就會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說這是寶寶呱呱墜地後要接受的人生第一場考試,而且當場就能知道成績。確實,當聽到聽力篩查沒通過這樣的結果時,很多新手爸媽會慌了神。這樣的結果是不是說明我的孩子聽力有問題?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焦粵龍指出,初篩未通過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如寶寶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內復篩乃至於3月齡進行聽力診斷評估時仍有問題,此時即可診斷並提前幹預。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
  • 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1、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在正常新生兒中,雙側先天性耳聾發生率約在1‰—3‰。 由於聽力篩查的儀器比較敏感,下列因素都會影響篩查結果: 篩查時,周圍環境噪聲的改變 寶寶的安靜程度(如體動) 寶寶外耳道(如殘存羊水) 中耳有分泌物 鼻堵呼吸不暢等。
  • 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1、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在正常新生兒中,雙側先天性耳聾發生率約在1‰—3‰。 由於聽力篩查的儀器比較敏感,下列因素都會影響篩查結果: 篩查時,周圍環境噪聲的改變 寶寶的安靜程度(如體動) 寶寶外耳道(如殘存羊水) 中耳有分泌物 鼻堵呼吸不暢等。
  • 寶寶聽力篩查沒過不要擔心
    我家寶寶出生後42天做聽力篩查,做了好幾次兩個耳朵都沒有過,醫生叫給寶寶三個月後再給寶寶做聽力篩查,我們三個月又去給寶寶做聽力篩查還是做了好幾次兩個耳朵還是沒過,問醫生聽力篩查有沒有兩個耳朵都沒有過的,多不多,醫生說也多,我們一家人都擔心的要死
  • 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是聽力有問題嗎?
    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剛出生的寶寶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常與其他因素影響有關「我家寶寶出院前做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沒通過,怎麼辦?」在臨床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焦粵龍總不免時常接到家長類似的諮詢,「當聽到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家人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聽力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會不會耳聾,影響說話等等。」
  • 寶寶沒通過聽力篩查,不用驚慌!出現這些異常反應,才需警惕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先別驚慌,並不一定就是聾寶寶。通過了聽力篩查,也別大意,得關注孩子的聽力狀況,避免潛伏的異常。 每一個在正規醫院出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要做聽力篩查。這是個被納入了婦幼保健的常規檢查項目,也是讓每個新生兒父母揪心的一關。
  • 新生兒什麼時候做聽力篩查和複查,不通過怎麼辦?
    生完寶寶的家長都知道,寶寶出生後醫院會給寶寶做聽力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分為初篩和復篩,檢查結果為通過或未通過兩種,通過聽力篩查可以及早發現有聽力障礙的新生兒。新生兒聽力篩查都有明確的篩查時間,最好嚴格按照篩查時間去檢查,萬一發現寶寶聽力有損傷,要及早的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幹預。1、第一階段:聽力篩查階段初篩:在嬰兒出生後72小時內進行聽力篩查;對沒有通過的嬰兒,可在出院前再複查1次。
  • 愛耳日|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該怎麼辦?
    十多年過去了,「耳聾」「聽力篩查」等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家庭的關注,大多數新生兒能夠進行聽力普遍篩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簡稱UNHS),但是很多家長在拿到一份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報告之後卻無所適從,到底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 什麼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必須篩查!
    許多家長對新生兒聽力篩查都不以為意,認為孩子剛生下來這麼小就做檢查,對孩子不好,我們以前也沒查過聽力,不是也好好的嗎?    這種想法是不科學、錯誤的,我們不能僅通過觀察就去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而是需要客觀的檢查來確保寶寶的聽力是正常的。因為只有聽力正常才能慢慢習得語言。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通過先別急,做好這四件事才能真正幫到寶寶
    一般而言,第一次聽力篩查會在寶寶出生之後兩天之後到出院之前的這段時間進行檢查,但是這個時候寶寶還比較小,出現誤診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因而初次篩查不過關的寶寶可以在出生後42天進行複診。如果42天的複診寶寶仍然還沒有通過檢查,那麼就需要寶媽在寶寶3個月時帶寶寶去省級醫院進行再次檢查。
  • 寶寶42天聽力篩查沒過千萬別大意 未通過的娃近8成有聽力損失
    寶寶出生後的聽力篩查沒通過,你會帶ta去做後續的篩查嗎?還是安慰自己「這麼倒黴的事不會發生在我家寶寶身上」,然後就把聽篩的事置之腦後了?合肥市婦幼保健所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所新篩中心2015年完成聽力診斷性篩查檢測334人,其中存在不同程度聽力損失兒童257人,異常率為76.95%。事實上這並非聽力損失寶寶的全部,因為還有近300位聽力復篩未通過的新生兒並未按照要求去做診斷性篩查,這些寶寶中很有可能就有人因為錯過最佳幹預時期而永遠聽不到聲音。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 聽力有問題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廖溫勃、江林藍)對於爸媽來說,剛出生寶寶的每一項檢查,就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場「考試」,家裡人都滿懷期待地希望寶寶能拿滿分,聽力篩查就是其中一場。新生兒聽力篩查沒有通過,就意味著聽力有問題嗎?
  • 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白胖紅潤,剛升級為人母的我甚是欣喜。然而,這個人生一大喜悅沒過多久,就被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徹底吞滅。  出生後第三天,醫生讓我們帶著寶寶做一個聽力檢查,我們剛開始也不懂,以為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常規檢查,應該不會出問題。誰知道,護士告知,我們的寶寶兩邊耳朵聽力篩查不過關!那豈不是意味著寶寶耳朵聽不見?!這是我第一時間的想法。
  • 避免寶寶因聾致啞,新生兒聽力篩查很重要
    常用方法是,新生兒處在靜息狀態且安靜的環境中,由專人用耳聲發射或腦幹聽覺誘發電位的方法對其進行聽力篩查。主要原理是,運用微音器檢測耳蝸對聲音刺激產生的聲波。研究表明,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新生兒約有80%能通過此篩查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