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寶寶因聾致啞,新生兒聽力篩查很重要

2020-09-05 中國家庭報

鄰家姐姐結婚4年一直未孕,去年秋天終於有喜了,經歷十月懷胎的辛苦,今年喜得千金,全家人喜出望外。當大家還沉浸在喜悅中時,醫生告知「寶寶的聽力可能有問題」,頓時家人深感詫異。


新生兒聽力障礙的危害

新生兒聽力障礙屬於出生缺陷。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新生兒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為1.4‰-1.8‰。如果新生兒因早產、疾病,或經歷過ICU搶救,其聽力障礙發生率則會更高。

人們常說「十聾九啞」,因為正常的聽力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礎。嬰兒學說話是先聽再學,邊說邊聽。如果根本聽不到自己發出的聲音,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因此,患有聽力障礙的不僅聾還啞。

醫學研究發現,兒童聽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3歲。研究證實,聽力障礙兒童的語言發育水平並不取決於聽力障礙的嚴重程度,而是其被發現和幹預的早晚。不管聽力損害的程度如何,若能在新生兒出生後的6個月內被發現,通過適當的幹預,語言能力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聽力發育與兒童的智商以及社交能力有密切關係,早期發現兒童聽力障礙並及時幹預,會使語言發育不受或少受損害,並且使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患兒可以達到聾而不啞,從而減輕家庭、社會的經濟負擔。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查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對於提高我國出生人口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先天聽力障礙須通過專業檢測篩查

一般來說,新生兒聽力較弱,需要較強的聲音刺激才能引起反應。當新生兒3-4個月時其頭部可以轉向聲源;6個月時嬰兒能夠辨別父母的聲音;8個月時則能夠辨別聲音的來源。

但是,臨床數據表明,單憑父母的觀察並不能辨別出年齡小於1歲患有輕度或中度聽力障礙的嬰幼兒。在20世紀90年代,歐美國家就開始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的研究。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範(2010版)》要求新生兒出生後48-72小時內,由專門機構、專業人員在專門的場所進行篩查。

常用方法是,新生兒處在靜息狀態且安靜的環境中,由專人用耳聲發射或腦幹聽覺誘發電位的方法對其進行聽力篩查。主要原理是,運用微音器檢測耳蝸對聲音刺激產生的聲波。研究表明,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新生兒約有80%能通過此篩查被發現。


寶寶沒有通過測試怎麼辦

如果新生兒沒有通過聽力篩查,這隻表明他的聽力可能存在問題,但並非一定有問題。因為影響篩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外耳道留有胎脂、羊水、分泌物;中耳道有積液;寶寶沒有進入靜息狀態;檢測環境有噪聲幹擾等。

那麼,可以在寶寶出生後30天或42天左右再次接受聽力復篩。若新生兒聽力復篩仍未通過,就要在3個月內轉診至兒童聽力診斷中心進行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力損傷後,需要明確損傷的程度和性質,及時進行相應的醫學幹預和康復訓練。

早期治療可使用助聽器進行聽覺以及言語訓練;假如是傳導性耳聾,如先天性外耳道閉鎖、中耳畸形、耳硬化症、外淋巴瘻等,多數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進行矯正;感音性耳聾患者,可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但術後仍須加強語言訓練。另外,提升言語識別率和言語跟蹤率,可以通過相應訓練獲得明顯效果。

新生兒須警惕後天聽力損傷

有的孩子出生時聽力篩查沒發現問題,但在成長過程中,家長發現在孩子旁邊搖鈴或者呼喚他,都沒有任何反應;或者孩子逐漸出現反應遲鈍、不愛說話等情況,一定要到醫院給孩子做聽力篩查,很可能是孩子的聽力受到了後天因素的影響造成了損傷。

疾病感染是引起兒童後天耳聾的因素之一。如,腮腺炎易侵犯聽覺神經,發病前、發病中或發病後會出現耳聾的現象,常表現為單側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甚至全聾,但大多數為一側耳聾;外傷、噪音等同樣會引起兒童後天耳聾。

為了寶寶的耳聰目明,家長不僅要重視新生兒時期的各項篩查,更要時刻留心觀察寶寶的耳朵「靈不靈」,規避可能損傷寶寶聽力的有害因素。

文/南昌大學醫學部 紀淳望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很必要
    專家表示,聽力障礙重者導致聾啞,輕者導致語言和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有助於早發現、早幹預,幹預後多數孩子能獲得較好的聽覺和語言能力。
  • 寶寶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就是聽力存在問題嗎?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寶寶聽力異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個新生兒出生以後必須做的檢查。關注寶寶聽力健康,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篩選出有聽力損傷的寶寶並及早幹預,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OAE)以及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等電生理學檢查手段,對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的新生兒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聽力學檢查。
  • 為什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
    國內、外研究表明,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在0.1%-0.3%,其中,極重度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為0.1%。兒童聽力健康問題若未得到及時幹預,影響孩子的一生,「十聾九啞」的慘痛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給敲響警鐘。  那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嗎?有這個必要嗎?據悉,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對剛出生的寶寶,聽力如果出現問題,不像肢體殘疾、先天性心臟病等此類疾病這麼容易被發現。
  • 科普:新生兒聽力篩查
    2010年衛生部頒布的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中,包括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至此,新生兒聽力篩查正式在我國實行,是每一位新生兒的常規檢查項目。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客觀的、電生理方法的聽力檢查,其根本目的是對先天性的聽力障礙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以最大限度的使兒童、家庭和社會受益。 我國現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流程分為初篩和復篩兩個階段。
  • 寶寶沒通過聽力篩查,不用驚慌!出現這些異常反應,才需警惕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過關,先別驚慌,並不一定就是聾寶寶。通過了聽力篩查,也別大意,得關注孩子的聽力狀況,避免潛伏的異常。 每一個在正規醫院出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要做聽力篩查。這是個被納入了婦幼保健的常規檢查項目,也是讓每個新生兒父母揪心的一關。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孩子聽力就一定有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系列之一
    寶爸寶媽對於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不陌生。一般寶寶在出生後3天左右就會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說這是寶寶呱呱墜地後要接受的人生第一場考試,而且當場就能知道成績。別急,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還真不能說明寶寶聽力就有問題了。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基本原理。↓目前國內新生兒聽力篩查大多使用耳聲發射(OAE)測試。
  • 遼寧4月1日起為新生兒實施免費疾病篩查
    來源標題:遼寧省為新生兒實施免費疾病篩查4月1日起,遼寧省全省範圍內同步啟動新生兒免費疾病篩查工作,即2020年4月1日(含)以後在遼寧省助產機構出生的所有新生兒,均可享受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
  • 今年的新生兒 有福了 全省實施 免費疾病篩查
    今年,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我省將著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其中之一就是為全省新生兒實施免費疾病篩查。1月15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從遼寧省衛生健康委獲悉,今年我省助產機構出生的所有新生兒將實施免費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和聽力障礙4種疾病篩查。
  • 新生兒什麼時候做聽力篩查和複查,不通過怎麼辦?
    生完寶寶的家長都知道,寶寶出生後醫院會給寶寶做聽力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分為初篩和復篩,檢查結果為通過或未通過兩種,通過聽力篩查可以及早發現有聽力障礙的新生兒。新生兒聽力篩查都有明確的篩查時間,最好嚴格按照篩查時間去檢查,萬一發現寶寶聽力有損傷,要及早的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幹預。1、第一階段:聽力篩查階段初篩:在嬰兒出生後72小時內進行聽力篩查;對沒有通過的嬰兒,可在出院前再複查1次。
  • 愛耳日|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該怎麼辦?
    十多年過去了,「耳聾」「聽力篩查」等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家庭的關注,大多數新生兒能夠進行聽力普遍篩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簡稱UNHS),但是很多家長在拿到一份聽力篩查「未通過」的報告之後卻無所適從,到底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 為什麼夫妻聽力正常,卻會生出聾兒?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聾兒儘管出生時聽力和其他孩子一樣,但由於攜帶線粒體12SrRNA基因,小時候感冒發燒,一旦注射了慶大黴素等藥物後,就會導致耳聾。張官萍指出,如果他們出生時,家長能夠通過基因檢測了解孩子攜帶這種基因,只要在生活中避免使用氨基糖甙類藥物,就可以避免耳聾的發生。 新生兒聽力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是聽力篩查。不過,傳統的聽力篩查無法發現遲髮型耳聾兒童。
  • 什麼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必須篩查!
    聽力篩查是一種簡單無痛苦,無創傷,無任何副作用的檢查。測試時只需放個耳塞在寶寶耳朵裡即可。新生兒聽力篩查時間1:初步篩查過程( 初篩):即新生兒生後3-5天住院期間的聽力篩查。2.初篩是發現新生兒聽力異常的重要檢查手段,但不是診斷標準。3:  初篩結果用「通過」和「未通過」來表示。4:  初篩結果為「未通過」,或者存在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寶寶需要在出生42天左右進行聽力篩查復篩,對孩子進行自動腦幹誘發電位診斷。
  • 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1、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在正常新生兒中,雙側先天性耳聾發生率約在1‰—3‰。 由於聽力篩查的儀器比較敏感,下列因素都會影響篩查結果: 篩查時,周圍環境噪聲的改變 寶寶的安靜程度(如體動) 寶寶外耳道(如殘存羊水) 中耳有分泌物 鼻堵呼吸不暢等。
  • 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1、聽力篩查未通過,就是聾嗎? 在正常新生兒中,雙側先天性耳聾發生率約在1‰—3‰。 由於聽力篩查的儀器比較敏感,下列因素都會影響篩查結果: 篩查時,周圍環境噪聲的改變 寶寶的安靜程度(如體動) 寶寶外耳道(如殘存羊水) 中耳有分泌物 鼻堵呼吸不暢等。
  • 你的寶寶做過聽力篩查嗎 三招測孩子的聽力/圖
    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心醫務人員在給新生寶寶做聽力篩查。唐江澎 蔡小龍 攝  本報訊(記者 匡春林 唐江澎 實習生 馬玲玲)今日是第十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是「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目前,我省每年新生兒聽力殘疾兒童約2.3萬人。專家提醒,新生兒出生3天後就應該接受聽力篩查,最晚不超過3個月。家長切勿因自以為新生兒聽力篩查沒用而省略,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影響。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過關,是寶寶聽力不行嗎?爸媽可以自己測試一下
    文|福林媽咪新生兒寶寶會做各項篩查,一般在產後第三天,出院之前,需要對寶寶進行聽力篩查,有一部分寶寶聽力篩查不過關。很多新媽媽新爸爸聽到這個結果時,心裡都「咯噔」一下,我的孩子不會聽力有問題吧?不會聾吧?
  • 今起,荊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及新生兒聽力篩查免費
    從2020年7月1日起,全市的新生兒一律實行五種遺傳代謝病免費篩查及新生兒聽力免費篩查,將為每個寶寶家長省200多元。五種遺傳代謝病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地中海貧血。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看完你就明白了
    央廣網合肥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徐軍楊 馬慶慶)新生兒在未出生前就要經過數次檢查來確保健康,剛出生三天後,還要經歷一次「採足跟血」。聽著孩子的哭聲很多家長十分揪心,花錢看寶寶遭罪,真的值嗎?
  • 菏澤市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培訓班圓滿閉幕
    6月20日,菏澤市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培訓班在菏澤市婦幼保健院四樓學術報告廳開班,菏澤市婦幼保健院作為菏澤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質量管理中心,承辦了本次培訓工作。菏澤市婦幼保健院院長陳超、菏澤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助理徐龍芳、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聽覺植入科主任徐磊、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整形科主任陳東、兒保科主任房振楠、聽力篩查中心蔡喜運出席了會議,還有來自全市各縣區共計110餘名從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
  • 孩子出生後沒做過聽力篩查,4歲了說話還含糊不清
    檢查結果令媽媽大吃一驚,兒子的發音器官是正常的,問題出在聽力上。今天(3月3日)是第20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據統計,我國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3個存在聽力障礙。如果夫妻雙方患有聽力障礙,生下的寶寶存在聽力障礙的機率高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