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也許不是性格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聽力障礙

2020-09-19 北京清語教育

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父母就在一直擔憂孩子的健康狀況,奶粉要喝最好的,作為母乳的來源——母親的飲食水平也隨之提高了。等到孩子長大一點開始會說話了,家長又開始擔心起寶貝的語言發育了,早點說話、能多說一點是每位父母的夙願。

隨著身體的發育趨於平穩,能說會道、活蹦亂跳的寶貝又要進入幼兒園開始系統性學習了。可這個時候,有一件事著實讓父母頭痛——孩子不聽話。你說東,他到西;你逗狗,他捉雞,總是跟你對著幹。批評好幾次也不管用,即使忍不住出手教訓一下,爺爺奶奶還要攔著。孩子有恃無恐,依然我行我素,在外忙碌一天的父母真的是有苦難言。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孩子對父母指令的充耳不聞也許不是性格問題,也不是過度寵溺的後果,而是另有緣由?如果我說可能是因為孩子聽不清你說的話,甚至完全聽不見分貝過低的聲音呢?不要懷疑小編說的話,這種情況是完全存在的。

孩子為啥聽不清家長的話呢?原因無他,一定是聽力障礙作祟。我國有聽力障礙人群2057萬,佔全國人口的16.79%,其中七歲以下聽障兒童可達80萬,每年還將新產生聽障兒童3萬餘名。這裡所說的聽力障礙並不是指完全聽不見,而是包括輕度到極重度所有程度的人群。

聽力障礙兒童並不是全都聽不見,有些孩子能聽到聲音,但分貝較低的聲音是聽不清的;有些孩子只能聽見分貝較高的聲音,有時父母在不遠處喊他的名字,他都是無動於衷的;還有些孩子則是幾乎聽不到聲音,即使趴在耳邊大喊,在他們聽來也如同蚊子叫。


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先別著急,首先回憶一下孩子的新生兒檢查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再回憶一下寶貝開口說話的時間晚沒晚,如果晚於同齡人半年以上才說話,那就說明語言發育確實出現了紕漏。最後,家長可以做一兩個小測試,觀察孩子的聽覺狀態如何。

一般來說,聽力障礙給孩子帶來的是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而這兩類語言問題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個孩子身上,這是需要家長十分注意的。聽力障礙兒童由於長期聽不清語言,對語言的敏感度絕對不像健聽兒童一樣高,甚至會出現4歲仍然聽不懂複雜指令的情況。

語後聾的情況還好,尤其是語前聾兒童在語言矯正上更是需要父母的關注。語後聾兒童起碼在語言理解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語前聾從根本就在語言發育上有極其明顯的滯後。但是語前聾的症狀是可以在醫院的檢查中檢測出來並及時幹預的,而語後聾由於是後天原因導致的聽力障礙,非常容易被父母忽視,以為孩子是因為不聽話、性格不良而故意為之的。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對聽力障礙人士的關注並不到位,尤其是未成年聽力障礙人群。我們對他們的需求也不及時回應,聽障患者自己好像也適應了這個並不適應他們存在的社會。無論是無知者還是網絡上的鍵盤俠,一些人總在說「我們平時也沒見到多少『聾子』,他們作為少數群體本就不該佔用社會資源。」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聽障患者之所以不經常在外走動,一是因為基礎設施並不會給他們帶來便利,二是他們經常遭受別人的白眼。如果我們施以援手,並給予足夠的愛心和耐心,社會是不是會美得多?

相關焦點

  • 怎麼才能讓聽力障礙的孩子說話?也許矯正很管用
    聽力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些人的社會交往和個人生活質量。由於成年聽力障礙人群數量眾多,因此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他們身上,於是忽略了聽力障礙兒童的存在。事實上有不少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還有部分恢復的可能性,如果今天放棄,那孩子的未來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 孩子越來越沉默不語,可能不是性格原因,家長要警惕這一現象
    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的性格就像樹葉,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因此,每個人孩子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孩子的性格活潑開朗,有些孩子的性格安靜,可人等等……在眾多各種各樣的性格當中有一些孩子的性格是屬於比較沉默寡言的。雖然說嘴上沉默,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其實也非常的豐富,擁有很多我們都想像不到的東西。
  • 孩子聽力障礙的語言矯正最重要的就是邁出第一步
    在我們父母那代人的幼年,誰家要是有個聽力障礙孩子,那就基本註定孩子一輩子都不會說話了。那個時節不像現在,手語並不普及,科學的聾啞兒童學校也是少之又少,聽障孩子的生活異常艱辛。如今醫學發展神速,聽力障礙的康復技術也是愈發先進,幾十年前只能認命學手語的他們如今可以通過佩戴助聽儀器恢復原本的聽力健康。既然聽力恢復了,語言功能也會跟著回來吧?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先別急著批評,興許是聽力障礙的緣故
    媽媽這下急了,懷疑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孩子因為中耳炎而導致的聽覺衰退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怎麼會有這麼粗心的父母呢?孩子的身體情況不應該是了如指掌才對嗎?其實,這也不能責怪家長大意,聽力障礙中的輕度聽障確實是容易被忽視的一類。
  • 為何我家孩子被查出「聽力障礙」?早期這些現象,家長們別不在意
    其實,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我國每年平均新增2~3萬患有聽力障礙新生兒,他們天生不能對聲音做出反應。很多父母認為孕期排畸檢查能夠篩查出胎兒天生聽力缺陷這一問題。其實並不是。後期還會通過多種方式或評估做多次篩查,最後由專業人士評估新生兒聽力。當然,因為篩查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有些家長出於客觀原因沒能及時帶寶寶檢測。
  • 聽力篩查多重要?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才發覺,不會說話成問題
    新生兒聽力篩查至關重要,這是醫學界共同認可的結論。我國有約13.7萬0-6歲的聽力障礙兒童,而這個數字大概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仍有許多孩子的聽力問題未被檢測出來。可以這麼說,兒童聽力障礙的測出率是比較低的,但聽障的致殘比例是超過其他任何先天性疾病的。聽力障礙的隱蔽性較高,甚至早期檢測都是發覺不了的。
  • 8個月嬰兒聽力障礙,孩子聽力語言發育遲緩不是小事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來形容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但如果寶寶是先天性耳聾,拖延下去甚至會導致語言障礙! 所以寶寶對聲音不敏感,學說話比同齡人晚,家長一定要警惕,別因「貴人語遲」耽誤孩子的一生!8個月嬰兒先天耳聾父母皆有聽力障礙在病床上的陽陽只有8個月大,一般來說,對這麼大的孩子,家長可能不會太在意他對於聲音是否有正常反應,覺得孩子會慢慢發育,但是陽陽的姥姥對孩子聽力這方面則是格外的重視
  • 孩子任性不聽話?家長別太擔心,找對原因是關鍵
    當然因為任性孩子的性格以及人緣也不是太好所以家長更為擔心的是他們的將來,要知道人際關係的孩子,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不會太順利。可能家長覺得眼下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聽話,糾正他們任性的行為。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凡事有因才有果,所以當下找到孩子任性的原因才是關鍵。只有找到讓孩子任性的原因,才有可能根據原因逐一擊破,然後為家長解決心頭的一大難題。
  • 你的社交障礙,不是因為性格內向,而是因為危險的人格
    很多人想突破自己迴避社交的障礙,但在面臨一些問題的時候卻是無能為力,只好用自己性格內向來做完美的藉口。性格內向是指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願意表現自己。而這種「內向」也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如何表達,一種是不屑表達。
  • 孩子總是「慢半拍」?提醒:可能存在聽力障礙,爸媽們別忽視
    其實並不是。因此,2010年衛生部正式將新生兒聽力篩查列為新生兒常規檢查,並實行。醫院會在新生兒出生3~5天做聽力篩查,如果沒有通過,也並不能代表寶寶就有聽力障礙。後期還會通過多種方式或評估做多次篩查,最後由專業人士評估新生兒聽力。當然,因為篩查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有些家長出於客觀原因沒能及時帶寶寶檢測。
  • 聽力障礙,如何才能更好地說話呢?
    聽力障礙,已經是影響全世界最多人的一種生理問題,而它導致的語言問題更是影響著很多孩子的語言發育。就在中國,聽障兒童以每年三萬的速度增加,這些孩子中有的是一出生就已經被檢查出來是聽力障礙,他們的語言功能幾乎是已經停滯發展,而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聽障兒童,他們的語言功能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說話是每個人的本能,也是每個人的天賦。
  • 孩子聽力障礙判斷與幹預措施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聽力障礙的問題,可從以下五點進行觀察:—、嬰兒從降生到3個月,當突然聽到強音時,父母能觀察到他的反應。最常見的是在強聲音刺激後,會立即出現全身抖動,兩手握拳,兩眼快速睜、閉,有時也會停止吸吮動作或呼吸節奏發生變化等。
  • 孩子說話不清楚,別再覺得可愛了,這分明是構音障礙!
    從類型上說,可以分為功能性構音障礙、器質性構音障礙、認知性構音障礙和聽障性構音障礙。構音障礙會導致孩子說話不清楚、韻律失常、聲調異常、語言表達能力缺失。不要以為說話不清楚是小事情,很多構音障礙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的,孩子反而會因為察覺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打罵不是最好的辦法
    大概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是家長最崩潰的時候吧,有時候氣得實在受不了忍不住就會打罵孩子,但是真的管用嗎?實則不然,大孩子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容易給孩子性格造成傷害,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首先要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找出不聽話的原因,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受了委屈,不高興,又不說,只好通過和家長對著幹來發洩,有時候是因為生病感到不舒服。家長儘可能地找出源頭,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平緩心情。孩子都會有逆反心理的時候,喜歡和家長對著幹。
  • 導致孩子語言障礙的原因
    導致兒童語言障礙的原因?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的引導孩子說話,父母帶孩子的時候要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比如,讓孩子說說今天學校裡發生的好玩兒的事,對你介紹新認識的朋友。當然爸爸媽媽們在聽的時候,要耐心專心,讓孩子知道,他的話語是有吸引力的。
  • 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無察覺,語言發育遲緩自動找上門
    可有一個群體卻沒那麼幸運,他們天生或因為後天某些原因聽不到聲音,世界上的美妙樂章與他們無緣,工作、愛情、友情漸漸離他們而去。他們,就是聽力障礙患者。一般來說,聽力障礙多為先天發生,很少由於後天外傷、藥物等原因發生。
  • 孩子不聽話的真正原因
    孩子不聽話真讓人惱火。如果你時間緊迫,而他不肯讓步,那會特別令人沮喪。在你第一次說話的時候,讓孩子聽話是很重要的。否則,忽視你的要求可能會成為一種習慣。當孩子忽視你時,你應該採取以下七個步驟。如果你的孩子能重複他應該做的事情,你就會知道你的期望是明確的。  3.警告一次  在你給孩子指示並且你確定他明白之後,等五秒鐘。信息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被吸收。但是,如果他沒有試圖執行你的命令,他會無視你。那就警告他:比如說,「如果你現在不上樓開始打掃房間,那麼你今晚就不能玩電腦了。」
  • 聽力障礙早期幹預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通過早期的發現,早期使用助聽器和父母參與的有效個性化治療,多達80%的聽力障礙孩子有可能在主流教育和社會中獲得成功。 聽力障礙孩子的語言治療通常從孩子安裝了合適的聽力設備開始。言語治療師會給孩子制定在家的訓練目標,把目標轉移到家庭環境中對孩子的治療進步是至關重要的。
  • 極重度聽力障礙的孩子,語言訓練門檻為啥那麼高
    有些聾兒家長可能有誤區,認為孩子佩戴了助聽器,就能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助聽器只要能聽到聲音,孩子就應該學會說話。語言訓練和聽力的關係聽力損失導致語音障礙,表現為發音含糊不清、發音不準等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實際上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聽力障礙患者來說,如果聽力損失完全影響了兒童語言發育過程,由於基本聽不到聲音,孩子是基本不能學會說話的,而如果是中輕度聽力障礙,由於聽不清也會說不清。
  • 「媽寶男」為什麼不能嫁,不是因為聽話,而是聽話後面的原因
    作者:神叨吳李元終於向吳倩求婚了,不過她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求婚儀式竟然是李元的母親準備的。她和李元認識一年多,是熟人介紹,算是知根知底,家裡人也都滿意。李元人長得帥,工作也不錯,不過卻是一個事事都要問母親的「媽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