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在我們亞洲人中的比例很高,有些寶寶在轉奶或者喝牛奶,甚至餵母乳時,小肚子就會不舒服,腹脹、腹瀉、哭鬧,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給寶爸寶媽們增添了一些麻煩,那麼寶寶乳糖不耐受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一、乳糖與乳糖不耐受
我們要先知道乳糖是什麼東西,乳糖是一種母乳及牛奶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種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二糖,正常情況下,乳糖在小腸被乳糖酶分解成單糖後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後被人體利用。
當孩子體內缺乏乳糖酶時,這時候喝含乳糖高的牛奶、母乳,乳糖不能被完全分解吸收,會導致腸腔滲透壓增高,還會讓進入結腸的乳糖被細菌發酵分解成乳酸、氫氣等多種氣體,進而刺激腸蠕動增加,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這就是乳糖不耐受。還有一種情況是,體內雖然缺乏乳糖酶但是沒有明顯的症狀,這種情況是乳糖吸收不良。
而且乳糖不耐受與基因、飲食習慣等都有關係,中國人乳糖不耐受的比例比歐美人高。
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孩子出現乳糖不耐受呢?最簡單的就是寶媽們經常做的一件事,觀察孩子的便便。孩子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症狀之一就是拉肚子,可能呈現黃色、青綠色的稀糊狀。
二、乳糖不耐受的分類
乳糖不耐受根據乳糖酶缺乏的情況分為三種,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繼發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這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這種病非常少見,但是病情嚴重,出生後就有乳糖酶活性缺乏。
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一般繼發性乳糖酶缺乏是由於腸道的不健康狀況導致的,比如腸道感染性疾病,使小腸上皮損傷,影響小腸分泌乳糖酶,等到腸道恢復健康後便能停止腹瀉。
一些新生兒的腸黏膜發育不成熟,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乳糖不耐受也會逐漸減緩或者消失。
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這種情況一般為嬰幼兒時期乳糖耐受度還不錯,成年以後出現乳糖不耐受,可能是因為成長到一定階段後,體內的乳糖酶活性逐漸下降。
三、乳糖不耐受,應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的大便次數不太多,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即使存在乳糖不耐受,一般也不需特殊治療。無論兒童還是成人,若症狀明顯,影響健康或者生活,必須認真對待。
寶爸寶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應對方法。
1、食用無(低)乳糖奶粉
2、添加乳糖酶
3、食用益生菌
4、飲食調理
5、避免空腹喝奶,少量多次喝奶
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只是由於發育問題造成的乳糖不耐受,那麼不建議一直喝無乳糖或低乳糖奶粉,寶寶慢慢長大,乳糖不耐受逐漸緩解就要轉換成普通的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