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 人人享健康

2020-09-04 陽山發布

時間:

陽山縣第二小學2100多名師生參加《開學第一課》

金秋時節,又迎來新一年的開學。9月1日,廣東省醫療衛生人才「組團式」緊密型幫扶專家、廣東省鍾南山醫學基金會理事及科普服務隊隊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呼吸健康科普基地特聘講師、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網絡醫院副主任醫師、陽山縣人民醫院網絡醫院主任、陽山縣陽城鎮衛生院副院長任妮娜為陽山縣第二小學2100多名師生進行《開學第一課》授課。

任妮娜以《適應新常態,人人享健康》為主題,就新冠病毒病原學特點、傳播途徑、臨床表現等進行詳細講解,並根據返校後容易在校園內出現人群高密度聚集的現象,科學精準指導學生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她指出,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多發,同學們要保持良好的衛生健康素養,適應新常態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少聚集。任妮娜還親自示範和教會大家七自創的七步洗手法兒歌視頻《洗手手》。引導同學們加深了解病毒傳播方式,繼續保持警惕,採取有關簡單行動保護自己和他人,共同抗疫,人人參與,成為榜樣,人人享有健康。

此外,她還鼓勵同學們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傑出貢獻的模範人物學習,學習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團結起來,繼續行動,努力學習,保持健康的行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清遠日報訊 (特約通訊員/雷發清)

相關焦點

  • 江西日報:適應新常態 要有新狀態
    原標題:適應新常態 要有新狀態 在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強衛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常態、從嚴治黨新常態等四個方面,就紮實做好2015年全省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
  • ...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
    原標題:九、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
  • 人民日報:適應新常態 邁向新階段
    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更高階段的表現   新常態是我國經濟運行度過增速換擋期、轉入中高速增長的階段性特徵。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符合後發追趕型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後發優勢的內涵與強度、技術進步模式發生變化的必然結果,其實質是追趕進程邁向更高階段出現的新變化新特徵。   後發優勢是追趕型國家可以長期保持較高經濟增速的根本原因。
  • 屈曉東:科學認識新常態 主動適應有作為
    原標題:科學認識新常態 主動適應有作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九大趨勢性變化,全面闡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我們要科學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常態,保證我省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
  • 認識和適應「走出去」新常態
    原標題:認識和適應「走出去」新常態(專題深思)   「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是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實施「再工業化」和「經濟再平衡」。
  • 部分幹部不適應經濟新常態 慣性行為被指最大心障
    今年從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的波動性持續增強,儘管季度增速數據波幅微小,但經濟速度的放緩已日趨明顯,以中高速增長為特徵的「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逐步成為了全社會的統一共識。  然而,「新常態並不會從天而降,適應新常態的過程,也不會是閒庭信步,更不可能一帆風順。」
  • 「十三五」開局良好 穩中求進總基調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
    「十三五」開局良好 穩中求進總基調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6年12月12日 15:50
  • 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同志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全面回答了我國經濟發展怎麼看、怎麼幹的重大問題,對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華泰地產:政策鬆緊並舉 適應地產新常態
    資本市場過去習慣於從個別城市的政策變化來觀察宏觀地產政策的脈絡,但我們認為這個範式在2019年已經不太適用,未來我們應該逐漸習慣這樣一個「黃牌」和「呵護」共存、鬆緊並舉的政策環境,這也是「一城一策」環境下的地產行業新常態。我們繼續看好二季度地產板塊估值修復空間。
  • 順應新形勢 適應新常態 桑村學區召開2020年暑期師德培訓會
    第一階段,於民主任領學文件 、傳達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學區主任徐欽國就縣管校聘、核編定崗、規範課時量、人員調整、提高教學質量等工作做了詳細解析,要求大家要順應新形勢,適應新常態。  會議第二階段,「齊魯名校長」王志作報告,題為《新時代教師賦能健康幸福的理性思考
  • 泰安泰山區「加減乘除」法適應新常態發展大旅遊
    泰安泰山區「加減乘除」法適應新常態發展大旅遊近年來,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及旅遊產業發展形勢,泰山區立足當地旅遊發展實際,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積極探索,推行了「加減乘除」旅遊工作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來,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及旅遊產業發展形勢,泰山區立足當地旅遊發展實際,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積極探索,推行了「加減乘除」旅遊工作法,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5月份,泰山區接待遊客總人次612.14萬,實現旅遊總收入45.91億元。其中景區入園遊客102.0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39億元。
  • 當防疫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防控工作已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常態化,既不同於「非常態」時期,也有別於正常生產生活狀態下。當防疫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5月20日,陝西省寶雞市市民在金臺區渭河灘「愛情主題」花海遊覽(無人機照片)。
  • 紐崔萊「蛋白質•優享吧」 優享健康早生活
    如果「草率的早餐」成了一種生活常態,那遲早會收到身體的抗議。一日之計在於晨,飲食營養方面同樣如此,從一份優質早餐開始關愛自己,就是美好人生的起步。  健康的早餐有賴於習慣的養成。為增進大家對健康早餐的認識,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早餐的習慣,自今年4月起,紐崔萊陸續在全國逾200個城市,推出「蛋白質•優享吧」健康早餐教育推廣活動,與消費者及廣大市民零距離互動,以豐富多彩的「視、嘗、觸全方位體驗」的現場活動,全面展示健康美妙早生活。  優早餐觀念:引領健康人生  早餐是一天能量供應、營養補充的開始。
  • 人民日報專題深思:經濟新常態下的「四個不等式」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戰略判斷,並要求各級幹部正確認識、努力適應、積極引領新常態。面對經濟新常態,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堅決擺脫傳統思維方式和工作慣性,堅持用與新常態相適應的新理念來謀劃、推動經濟工作。
  • 立足高質量 應對經濟新常態下的挑戰
    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回答好這樣的問題:以什麼樣的姿態適應新常態?特別是緊緊抓住經濟進入新常態這一發展主軸,主動適應職業教育發生的顛覆性變化,由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適應,從大規模的擴張轉向以內涵發展為主體的高質量發展,從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轉變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從以學校為主的教學轉變為開放式、多元式、共享式的校企合作型教學,全面進入高質量時代。
  • COVID-19的「新常態」
    「新常態」可能會出現,新的系統和假設將取代其他長期以來理所當然的看法。但在早期我們必須更加誠實地將Covid-19正常化視為一種選擇,而不是預測。特別是,大流行至少持久改變了護理的6大方面:節奏、標準、工作環境、接近性、準備和公平性。學習的速度在新常態下,學習和進步的速度會比以前快嗎?
  • 人民網評:實事求是校準新常態下的政績量尺
    一個最顯著的表現是,各地紛紛依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制定本省的GDP增速,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重慶將增速目標從11%下調到10%,陝西則要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速,而上海,乾脆就取消了GDP增長的具體目標。在過去的30年,高速的經濟增長,是「中國奇蹟」的重要特徵,也塑造了唯GDP是尊的政績觀。
  • 全國高校推航信天工智慧宿舍管理解決方案適應"智慧+安防"新常態
    (圖片源自百度)近年來,為切實解決智慧校園安全重建設、輕應用、安全保障相對不足問題,深圳航天信息統籌做好智慧宿舍安防的頂層設計,構建高效、共享的航信天工智慧宿舍建設管理服務平臺,指導高校適應&34;新常態,突出深度融合、創新應用為重點抓手,加大投入持續升級改造校園安防信息化裝備,強化培訓不斷普及提高學校後勤人員信息化素養,打造智慧宿舍新場景。
  • 拜耳緊抓「新常態」下的健康消費新態勢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消費者對健康的認知進入了成熟期,從被動的應對健康問題轉變為主動管理的健康生活方式。以營養品為例,消費者在此類產品的花費增加了三成,同時呈現出需求持續細分的趨勢,對特定功能的營養品需求也越來越大。
  • 李偉:新常態下,以創新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而要做好2015年的工作,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準確理解、正確遵循「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深刻認識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的必經階段,而實現這一階段演化的重要標誌,一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階段性任務基本完成,二是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式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三是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