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17|20年,全國教育經費花在了哪些地方?

2020-12-22 澎湃新聞
本文首發於「黑板洞察」微信公眾號(ID:heibandongcha),轉載請註明出處「黑板洞察」、作者名以及「發自澎湃新聞湃客頻道」。

導語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大關,達到900309億元。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本期文章,黑板洞察梳理了1997至2017的統計數據,來一探這20年,國家都把錢花在教育的哪些地方了?

01 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

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即各級各類的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和教育基本建設投資(建築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等。

數據顯示,我國教育經費總支出一直處於上漲狀態。從2004年起,教育經費總支出開始以每年千億元的增長速度逐年向前發展。其中,2007年,全國教育總支出達到了12148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3.77%,這一數值成了1997~2017年期間的最大增長值。

02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

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等。

和教育經費總支出一樣,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從2005年起,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支出開始以千億元的增長量逐年發展,其中200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達到了7654.9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2.08%,這數值成了20年間,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支出的最大增長值。

03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數據顯示,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不斷增長的同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表現出了一種略微波動的狀態,很有可能是受到具體增長率的影響而出現的一種現象。

04 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

公用經費支出

生均公用經費,是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的、在該區域內統一實行的、對中小學校按照計劃內學生人數的財政撥款標準。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的範圍包括:學校維持正常運轉所需開支的業務費、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和其他屬於公用性質的費用等方面。(人員經費和基建投資等方面的開支不包括在內。也即:教職工工資不屬於公用經費範疇。)

05 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

教育事業費支出

生均教育經費,即是在一定地區範圍內(如某省、某市),按照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發展實際,由政府制定的財政年度預算的依據,同時也是當地財政部門按照當地計劃內在讀學生數額,向相關教育部門撥款的依據。

事實上,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生均教育經費」包括了開辦費用和日常費用,而「生均公用經費」則往往只包括日常費用,因此「生均教育經費」會比「生均公用經費」要多。

具體到反映出的數據來看,首先從縱向來看,小學、初中、高中、職業中學的預算支出費用都呈現出一直增長的趨勢。但高等學校例外,從數據來看,無論是「生均教育經費」還是「生均公用經費」,高等學校這兩者的費用支出,在2000~2005年期間,呈現出一直下降的趨勢,2006年開始,才又繼續開始回增。很大原因在於,2000年實行了大學擴招政策,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沒有得到很大提升的同時,擴招稀釋了分攤在大學生身上的「生均費」。而2006年又開始回增可能在於,國家提出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切實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緊接著2007年,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表示:高等教育仍將繼續擴招,但是幅度將大大放緩。

而通過橫向比較小學、初中、高中、職業中學和高等教育這五個維度的「生均教育經費」和「生均公用經費」,我們會發現,中國教育存在著「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的現狀。以2017年的數據來看,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高等學校為20298.63元,小學為10199,12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高等學校幾乎是小學的2倍;而在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中,高等學校為8506.02元,小學為2732.07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高等學校足足高出小學3倍還有餘。

06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

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教育經費、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

數據顯示,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1997~2017年間,保持著持續增加的狀態。從2005年起,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開始保持每年千億元的增長速度。其中,2007年,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達到了8280.21億元,比上年多了30個百分點,達到30.43%。

07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

儘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一直處於上漲狀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衡量一國教育發展水平的指標,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達標」的。

數據顯示,1997年~2011年,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直低於4%。但事實上,在1993年我國便制定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裡面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本世紀末達到百分之四,達到發展中國家八十年代的平均水平。」。

儘管從2012年開始,這一比例一直維持在4%左右,但和其他國家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這一點可以從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中看出。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1999年~2015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就已基本維持在4%,在2015達到了4.81%。

08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

數據顯示,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一直維持在60%到80%之間,這也就意味著,剩下的20%至40%的經費支出需要靠學生和其他收入來承擔,這也是把這個佔比專拿出來的意義。

從表中看出,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的趨勢是增加的,這除了反映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一直在增加外,也意味著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是在減輕。

事實上,得益於2006年中國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負擔得以大大減輕。《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學雜費」。從2007年秋季起,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在免交學雜費的同時,還免收教科書費。受益於此,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從2008年秋季,在全國範圍內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比例從60%升至70%,用了長達10年的時間,而從70%到80%僅用了4年。

註:

1.為與《預算法》表述保持一致,從2017年起,將「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修改為「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將「公共財政教育經費」修改為「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將「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修改為「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將「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修改為「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

2.以上所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不包括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相關焦點

  • 資訊|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快報
    近期,教育部對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相關情況進行了統計,現將初步統計情況公布如下:  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2557億元,比上年增長9.43%。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為34204億元,比上年增長8.94%。
  • 教育部 國家統計局 財政部關於2017年 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一、全國教育經費情況   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2562.01億元,比上年的38888.39億元增長9.45%。  二、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情況   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情況  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為29919.78億元,比上年增長8.01%。其中,中央財政教育經費4663.16億元,比上年增長5.03%。
  • 中國地方教育經費投入差距有多大?
    根據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祿勸縣的GDP為91.2億元。而媒體報導,該縣2017年的教育經費投入為9.6億,超過財政收入3.5億元,佔GDP的比重為10.5%。可以作為對比的是,2017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為4.14%。也就是說,祿勸縣是國家平均水平的2倍多。從這一角度看,祿勸的確是算是比較重視教育了。
  • 資訊丨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有多少?都花在了哪?權威數據來啦!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情況2018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為31992.73億元,比上年增長6.93%。其中,中央財政教育經費5007.72億元,比上年增長7.39%。
  • 國家教育投入和經費保障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一、教育投入和經費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一)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突破4萬億元  2017年全國教育投入總量達4.26萬億元,是1978年94億元的453倍,年均增長17.1%,40年來累計投入36.26萬億元。
  •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關於2016年 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一、全國教育經費情況  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8888.39億元,比上年的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關於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教財〔2020〕8號  一、全國教育經費情況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  二、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情況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情況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為34648.57億元,比上年增長8.30%。其中,中央財政教育經費5322.32億元,比上年增長6.28%。
  • 教育部發布關於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
    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快報顯示,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6135億元,比上年增長8.39%。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50175億元,比上年增長8.74%
    近期,教育部對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相關情況進行了統計,現將初步統計情況公布如下:一、全國教育經費投入情況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5億元,比上年增長8.74%。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為40049億元,比上年增長8.25%。
  • 粵去年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4918.76億
    南方日報訊 (記者/鍾哲 通訊員/粵教宣)近日,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全省教育經費統計情況。2019年,全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918.7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4%,增幅高於全國增幅6.5個百分點。
  • 統籌用好教育經費 把錢用在刀刃上
    ,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總投入的比重從2007年的61.6%提高到2017年的74.5%。「十二五」以來,全省教育投入累計超過5000億元。2016年,全省教育經費總投入1033.53億元,較全國平均增長水平高3.83個百分點,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總投入的86.2%。2017年初步統計分析,全省教育經費總投入超過1200億元。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成績的背後,是貴州教育事業縱向發展快、橫向對比差距仍然大、基礎仍然薄弱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教育經費管理也面臨不少挑戰。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突破5萬億!
    近日,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連續8年超4%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6.55億元,首次超過4萬億元,比上年的36995.77億元增長8.25%,佔GDP比例為4.04%。
  • 教育經費硬指標首次實現佔GDP4%目標
    據此,1993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首次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20世紀末」佔GDP的比例應該達到4%的目標。  結果,到2010年,也就是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之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才3.66%。
  • 2019研發經費排名:北上深佔全國20%,一個華為超25省市
    8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共投入R&D經費(研發投入)22143.6億元,同比增長12.5%,與GDP的比值為2.23%,比上一年提高了0.09個百分點。
  • 教育部 國家統計局 財政部關於2019年 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為40046.55億元,比上年的36995.77億元增長8.25%。
  • 教育部 國家統計局 財政部關於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情況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為34648.57億元,比上年增長8.30%。其中,中央財政教育經費5322.32億元,比上年增長6.28%。
  • 7.1億教育經費,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花?
    某地花7.1億建豪華中學,引起了網友廣泛討論。如果是北上廣,甚至是二線城市,花7.1億也只能建個一般化的學校。對於一個2019年財政收入只有1.78億,2019年5月才摘帽脫貧的縣來說,這就有點過了。這七個多億,如果用在教師和學生身上,即使在草屋裡上課,教育質量也會有大幅度提升。再好的建築,沒有教師的提升,也不會有教育質量的改變。
  • 每個職工都有的一項教育經費福利,你收到了嗎?
    以記者最新獲取的某地方工會2016年隨機對18家企業的調查情況為例。調查顯示,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的企業僅為11家,佔比61.1%,其中按照1.5%額度提取的有7家,按照2.5%額度提取的有4家。調查還顯示,有的企業工資總額已上漲很多,基數已增大,但未按足額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