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費硬指標首次實現佔GDP4%目標

2020-12-22 搜狐網

  掙扎了多少年的「4%」,終在2012年達標。

  日前,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指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

  這是財政部負責人首次明確表示,「4%目標」達成。

  過去三十年間,「4%」可謂是中國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每當官方表態重視教育時,各方都會拿這個久未達標的「4%」來說事。

  早在1986年,以厲以寧、王善邁為首的幾位學者做了一份名為「教育經費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合理比例研究報告」,計算出當人均GDP達1000美元時,公共教育支出國際平均水平為4.24%。據此,1993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首次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在20世紀末」佔GDP的比例應該達到4%的目標。

  結果,到2010年,也就是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之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才3.66%。

  此後,有著「新教改」綱領性文件之稱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再一次規定,「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

  隨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不同場合多次明確表態,要在自己任期結束之前「還上4%的帳」。於是,過去兩年,成為「4%」達標的主戰場。

  2011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的文件,並召開全國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從落實教育經費法定增長、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經費、加強經費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依據上述文件,2011年全國範圍內統一了內外資企業和個人的教育費附加制度,全面開徵地方教育附加以及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比例中來計提教育資金。

  2012年,財政部又下發《關於進一步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相關政策的通知》。要求地方在收支分類科目中增加了名為「103014804 教育資金收入」的科目,以反映從土地收益中所計提的教育資金,並在地方國庫中進行分帳核算。同時,強調「各地區不得降低計提比例、改變計提方式、虛增成本費用、拖延計提時間」。

  此外,按照總體部署,在2012年和2013年年初,財政部會同教育部對各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並形成報告上報國務院,以便中央政府進行監督和問責。

  在力度前所未有的政策護航下,「4%」終在2012年達標。

  「4%」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在中共十八大召開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出席一場新聞發布會時曾算過一筆帳:「我們今年用人民幣計價的GDP可以超過50萬億,也就是說財政用於教育方面的支出要超過2萬億。2012年的財政總收入,雖然還沒有到年底,但是,我估計會超過11萬億。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拿六分之一的財政收入用到教育方面。」

  顯然,這樣一筆「巨款」如何使用好、管理好,是下一步關注的焦點。「這是不得了的錢,全國人民都在盯著這筆錢怎麼用,這筆錢要用在培養人身上,絕不能花在搞豪華裝修,宿舍變賓館、食堂變餐廳,扶梯甚至也雕花,走廊裡掛電視,其實都沒有人看。」有全國人大代表表示。

  據悉,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對各省教育經費撥付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並形成報告上報國務院,以便中央政府進行監督和問責;同時國家將設立專門的教育經費監管中心,以便對教育經費的使用、管理、監督制度化。

  教育部長袁貴仁亦坦承,現在教育部最關心的事就是「如何能把錢用到刀刃上」。

  專題策劃:增加的教育經費該怎樣花?

相關焦點

  • 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應有更高目標
    要完成《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定的各項現代化目標,必須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並優化教育支出結構。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日前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情況時透露, 「十三五」期間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年均增長8.2%,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佔GDP比例為4.04%,已經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連續8年超4%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
  • 我國5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均佔國內生產總值4%以上
    我國5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均佔國內生產總值4%以上 原標題: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2012年如期實現4%目標並連續五年保持在4%以上,並於2016年首次突破3萬億元。為實現「更好的教育」,需要教育投入的保障,其中,尤以4%目標最受矚目,最牽動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
  • 國家教育投入和經費保障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一、教育投入和經費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一)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突破4萬億元  2017年全國教育投入總量達4.26萬億元,是1978年94億元的453倍,年均增長17.1%,40年來累計投入36.26萬億元。
  • 實現4%目標有充分政策依據
    實現4%目標有充分政策依據 2007-06-05   「將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達到4%的目標明確寫到《規劃綱要》當中,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發展教育加大投入的決心
  • 鞏固4%目標 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他也深知,歷時近20年,實現4%目標這一成果是多麼來之不易。黨中央先後三次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的目標(簡稱4%目標),這一目標先後多次寫入黨和國家重要文件。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到2000年實現。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逐步達到。
  • 財政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4%
    財政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4% 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  一是促進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提高增值稅、營業稅起徵點,對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擴大政策覆蓋範圍。清理取消253項涉企收費項目。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強化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體系建設,改善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今天,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首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  「『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 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
    在今天(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投入實現了「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即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 連續8年超4%! 「十三五」教育經費「帳單」來了
    在1日的發布會上,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投入實現了「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一個不低於」就是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兩個只增不減」就是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教育支出佔GDP比例連續第八年4%以上
  • 中國科研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百分之一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一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科技統計調查顯示,二000年,全國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八百九十六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七點九,佔GDP的比重已達到一個百分點。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突破5萬億!
    近日,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 突破4萬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夠了嗎?
    教育是個費錢的事業,也被譽為最廉價的國防。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已經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12月1日至10日,教育部召開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年的教育成果。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6.55億元,首次超過4萬億元,比上年的36995.77億元增長8.25%,佔GDP比例為4.04%。
  • [央廣網]2018年北京市學前教育經費佔財政教育經費比例10% - 中華...
    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記者 王啟慧)「隨著人口高峰到來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外來人口壓力等因素,未來幾年,北京市幼兒園學位仍然存在缺口,特別是普惠性學位供給還難以滿足群眾的需要。」  據了解,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北京市有獨立法人幼兒園1657所,在園幼兒45萬,其中公辦園在園幼兒 28.32 萬人,佔比63 %,民辦園在園幼兒16.68萬人,佔比37%。  馮洪榮表示,北京市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政策是普惠制,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舉辦。
  • 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久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
  • 教育部: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2月召開的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針對德智體美勞「五育」中,一直被視為短板弱項的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教育部今年將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深化學校體育中考等評價改革。
  • 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人民時評)
    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久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
  • ...民進中央:加大教育捐贈的稅收減免力度,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圖源於圖蟲創意芥末堆5月28日訊,今年兩會,民進中央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教育財政投入體制機制改革的提案》,建議建立「後4%時代」財政教育經費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把4%的目標繼續作為政府工作的數字性指標
  • 人民時評:把教育經費的每一分錢用好
    不久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