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人民時評)

2020-12-22 人民網

近年來,教育投入充分發揮了保障教育發展、推動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增強教育內涵、提高教育質量的政策導向作用,有力推動了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既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保持教育投入穩定增長,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也要立足基本國情,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久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

「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有效帶動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支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學生資助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尤其要看到,這一成就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決心。

這筆經費,花得暖心。從教育部提供的數據可以發現,義務教育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中佔比最高,2019年佔到52.7%,體現了「保基本」;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年均增長15.4%,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體現了「補短板」;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80%以上用於中西部地區,「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0.9%,高出全國年均增幅2.7個百分點,體現了「促公平」;教職工人員支出佔到62%,比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支出重點逐步從硬體建設向軟體建設轉變,體現了「提質量」。更讓人欣慰的是,寒門學子再不愁上學難,用於學生資助的財政資金累計支出超過5000億元(不含免費教科書和營養膳食補助),年均增長8.35%。

近年來,教育投入充分發揮了保障教育發展、推動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增強教育內涵、提高教育質量的政策導向作用,有力推動了教育事業全面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落實這一要求,要充分認識教育投入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意義,從體制機制上保證教育投入穩定增長,提高教育財務治理能力,充分發揮教育財務戰略支撐作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看到,當前教育經費投入使用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育經費多渠道籌集的體制不健全,一些地方經費使用「重硬體輕軟體、重支出輕績效」,監督管理有待進一步強化等。這就要求進一步優化結構、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建立健全適應現代財稅制度和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要求的教育財務治理體系,「好鋼用在刀刃上」。

切實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應做到統籌兼顧。既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保持教育投入穩定增長,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也要立足基本國情,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同時,要區分「輕重緩急」。在各級各類教育之間要突出「重點」,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具體支出項目之間要突出「優先」,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在地區和群體之間要突出「傾斜」,著力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傾斜,推動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在此基礎上,也需著力補齊教育發展短板,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持續加大教育教學改革投入等。

從「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到「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從「保證不讓一個學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到「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既是國計,又是民生。把教育經費的每一分錢用好,才能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1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
    「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有效帶動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支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學生資助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
  • 人民時評:把教育經費的每一分錢用好
    原標題: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有效帶動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支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學生資助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尤其要看到,這一成就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決心。
  • 把每一分教育經費都用在「刀刃」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2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
  • 統籌用好教育經費 把錢用在刀刃上
    廣東積極主動把握好新時代教育經費調結構、提效益的歷史機遇,結合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以構建「大財政大預算」工作格局為目標的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抓緊研究制定廣東省具體實施方案,統籌謀劃好教育經費籌措、使用、管理等工作,為廣東教育改革發展做好財力保障支撐。一、優先保障,增強教育經費統籌能力統籌落實省、市、縣財政「兩個只增不減」的支出責任。
  • 2019年我國教育經費投入首破5萬億,5級教育「四漲一降」
    6月12日,教育部發布公告,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投入數據新鮮出爐。其中看點多多,好消息多多,令人鼓舞。總體上看,教育投入保持較快增長,造福於教育事業,造福於各級各類師生,造福於千家萬戶。【看點】① 全口徑的教育投入繼續大增。全國教育經費2019年總投入50175億元,同比增長8.74%。
  • 教育經費年年投入巨大,2019年突破5萬億,都用在了哪裡?
    教育作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使人的全面發展的最根本途徑。因此,每年國家給予學校的教育經費投入十分巨大,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去年全國教育經費的執行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去年一年內國家在教育經費的總投入為50175億元,首度突破5萬億的大關!
  • 研究生教育關鍵在高質量(人民時評)
    研究生教育關鍵在高質量(人民時評)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培養單位切實將發展重點聚焦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內涵發展上來    從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格局來看,研究生教育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學、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是當前我國廣大研究生培養單位面臨的重要任務。
  • 中國地方教育經費投入差距有多大?
    影響一個地區教育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但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是一個稍顯粗暴,且也是一個最直觀、最重要的標準。如果僅從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看,「屏幕」內外的不同地區,它們的教育水平差距,可能比多數人想像的還要大。
  • 國家教育投入和經費保障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神州學人網訊)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教育經費籌措機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 雲南省財政廳:積極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保障
    雲南省財政廳:積極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保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雲南省財政廳切實履行職責,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提高經費使用績效,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雲南省委、省政府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 省財政積極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保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雲南省財政廳切實履行職責,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提高經費使用績效,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一、確保完成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兩個只增不減」(一)健全投入機制。
  • 去年重慶投入1144.3億元教育經費都用在哪兒了?官方公布
    12月18日,重慶市教委、重慶市統計局、重慶市財政局發布了2019年地方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的通告,公布了2019年重慶地方教育經費執行情況。2019年全市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1144.3億元(不含中央駐渝教育單位,下同),比上年的1021.63億元增加122.67億元,增長12.01%。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913.9億元,比上年的828.46億元增加85.44億元,增長10.31%。
  • 教育部: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醫學教育的經費投入!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846號建議的答覆》,對「關於配置區域均衡的醫學教育資源,保障民生工程和地方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建議」作出答覆,其中明確指出教育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醫學教育的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
  • 教育部: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醫學教育的經費投入_社會_澎湃新聞-The...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846號建議的答覆》,對「關於配置區域均衡的醫學教育資源,保障民生工程和地方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建議」作出答覆,其中明確指出教育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醫學教育的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提升薄弱地區醫學院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
  • 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報如何傳播主流聲音——基於「人民時評」與...
    一、對「人民時評」與「人民網評」的內容分析 為探究《人民日報》評論版「人民時評」欄目(下稱「人民時評」)與人民網觀點頻道「人民網評」(下稱「人民網評」)在選題、評論風格等方面的差異性,本文選取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9月31日「人民時評」與「人民網評」登載的評論文章進行內容分析。共獲得「人民網評」文章80篇,「人民時評」文章61篇。
  • 粵去年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4918.76億
    南方日報訊 (記者/鍾哲 通訊員/粵教宣)近日,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全省教育經費統計情況。2019年,全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918.7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4%,增幅高於全國增幅6.5個百分點。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突破5萬億!
    近日,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 教育部談教育經費如何用到關鍵處:對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聚焦如何籌好用好管好教育經費,對進一步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提出了明確要求。《意見》出臺有著怎樣的考慮?提出了哪些主要舉措?對推進新時代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將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
  • 遵循什麼原則解決教育經費短缺
    一、如何解決經費短缺問題  目前對教育經費存在著短缺問題是沒有爭議的。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方針,在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已有原則規定。那麼,這些規定是否應該堅持呢?有的同志認為,主要靠財政性投入不能解決問題,最便捷的辦法是把擇校高收費加以制度化,以「調動」群眾為了子女受到較好教育的「積極性」,來解決經費短缺問題。
  • 2019生均教育經費對比,重慶結構更合理,應加大義務教育階段投入
    2019年重慶市地方教育(不含部屬高校,如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及軍隊高校)經費總投入1144.3億元,相對2018年增加122.7億元;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914億元,比2018年增加85.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730.3億元,比2018年增加5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