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日的發布會上,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投入實現了「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一個不低於」就是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兩個只增不減」就是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教育支出佔GDP比例連續第八年4%以上
從2016—2019年財政教育投入情況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2019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達到3.5萬億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長7.6%。2019年各級教育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分別達到幼兒園8615元、普通小學11949元、普通初中17319元、普通高中17821元、中職學校17282元、普通高校23453元,年均增幅分別為12.8%、5.6%、6.6%、9.4%、6.8%、4.8%。
國家教育經費使用 義務教育佔比最高
從2016—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使用情況看,著重體現了「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和「提質量」。在各級教育之間,義務教育佔比最高,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用於義務教育的經費佔到52.7%,四年始終保持在53%左右。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年均增長15.4%,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 劉景: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80%以上用於中西部地區。「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0.9%,高出全國年均增幅2.7個百分點。用於學生資助的財政資金累計支出超過5000億元(不含免費教科書和營養膳食補助),年均增長8.35%。
此外,教職工人員支出佔到62%,比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支出重點逐步從硬體建設向軟體建設轉變,更加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