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研究試驗經費投入強度6%左右 超紐約柏林等創新城市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於立霄)五年來,北京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15.9%。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楊仁全在24日舉行的「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以上表述。

楊仁全表示,「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發展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北京不斷強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支持開展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自主探索。

五年來,北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實現翻番。湧現出馬約拉納任意子、新型基因編輯技術、天機芯、量子直接通信樣機等一批世界級重大原創成果。

2019年,北京人工智慧相關產值規模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2015年的2.4倍;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突破2000億元,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北京強化科技支撐疫情防控,組織優勢力量開展疫苗、診斷試劑、藥物研發攻關,截至目前,全國有5支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其中北京研發4支;全市9個診斷試劑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居全國第一。

五年來,北京出臺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建設量子、腦科學、人工智慧、應用數學等領域全新體制新型研發機構,為國家實驗室建設先行探路。

「十三五」期間,北京地區單位立項數量和經費投入均居全國首位,布局12個超算中心、46臺全球算力500強的超級計算機以及鳳凰工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19個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完)

相關焦點

  • 北京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紐約、柏林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24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介紹,全市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
  • 五年來,北京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在6%左右
    五年來,北京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15.9%。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楊仁全在24日舉行的「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以上表述。
  • 如何讀懂2.12%背後的含義——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最新數據,根據科技綜合統計年快報初步測算結果,2017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12%,較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2. 12%,除了說明我國研發投入強度創下新高,還意味著什麼?如何讀懂2.12%?
  • 中國科研投入強度地哪個省最捨得砸錢
    而科研實力,往往取決於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國際上通常用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量,以及在GDP的佔比,也即R&D經費投入強度,來觀察一個地區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發展上限。比如2016年,中國的R&D經費投入強度為2.11%,世界前列的以色列是4.25%,韓國是4.23%,日本是3.49%。
  • 國家統計局、科技部、 財政部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持續提高。2019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2143.6億元,比上年增加2465.7億元,增長12.5%;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2] 之比)為2.23%,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3] 。按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為46.1萬元,比上年增加1.2萬元。
  • 2019研發經費排名:北上深佔全國20%,一個華為超25省市
    8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共投入R&D經費(研發投入)22143.6億元,同比增長12.5%,與GDP的比值為2.23%,比上一年提高了0.09個百分點。
  • 全球領先 北京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連續保持6%左右
    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新聞發言人劉佔興介紹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起草過程、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 北京多項文化指標全國第一 公共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在中國城市文化發展方面,2019年,北京在中國城市文化品牌、省市文化產業、文旅形象、文化旅遊和城市創意指數排名中均位居第一。北京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所佔GDP的比重為9.64%,位居全國第一。這些指數排名表明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強勁的優勢地位。
  • 以高精尖產業領航北京未來創新發展
    這也正是北京將此視為發展引擎,以帶動高精尖產業進步,進而助推北京高質量發展的原因所在。 一直以來,北京的高新技術產業都處於全國領先位置,即使是在疫情期間,相關研發投入水平也持續了高增長態勢。而此次發布會披露的「十四五」目標,無疑是為這一趨勢進一步「定調」:高精尖產業正在成為北京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定位和重點方向所在,北京未來邁向技術創新引領發展的路徑已然十分清晰。
  • 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蓋博銘、俠克)「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19」17日在2019年中關村論壇「構建全球創新網絡,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平行論壇上發布。該指數監測了5年來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情況:2018年,北京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得分322.9,是2014年指數得分近兩倍,年均增速超過18%,明顯高於2010年至2013年11.8%的年均增速。
  • 「東莞創新地圖」發布 由6大板塊組成
    在創新要素上,有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專利、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團隊、「四眾」平臺等子欄目,每一個欄目點擊進去,都可以看到其在鎮街的具體分布情況。另外,創新地圖顯示,東莞市共有新型研發機構32家。  而在創新實力一欄顯示,2015年東莞市GDP達到6275.06億元,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為1008.51億元,社會R&D經費投入強度為2.36%。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稱,2015年全國R&D經費投入強度為2.07%.東莞R&D經費投入強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學術頭條:新冠二次感染是個別現象,2019研究經費超2萬億,天問一號...
    NIH向曾與武漢病毒所合作的非營利組織提供新的研究經費當地時間8月27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向曾與武漢病毒所有合作關係的非營利性組織EcoHealth Alliance提供了一筆新的75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
  • 創新藥轉讓收益5年超6億 華西醫院如何激活醫生創新?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舉例說道,對於一個經過篩選的創新項目,如醫院決定給予100萬元支持,則政府同時提供100萬元經費支持。「效果非常好,可以說是前期投入少,後期收益大。」4月25-26日,2018中國醫學創新峰會在海南博鰲盛大召開。
  • 北京市教育經費超六成用於教師工資 五年累計投入1787億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全市教育經費超六成用於教師工資本報訊(記者 孫杰)日前,市財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本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全力支持39萬名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師傾斜,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持續增長。
  • 畢馬威城市科技勢力報告:上海北京秒殺東京紐約?
    *不同區域/國家人士對於全球技術中心的看法城市角度,上海擊敗了紐約和東京,成為繼矽谷之後,未來四年最有可能引領全球技術突破的城市。技術驅動的城市發展排名前十的有上海、紐約、東京、北京、倫敦、華盛頓、柏林、芝加哥、特拉維夫(以色列)和波士頓。
  • 原始創新打地基 核心技術北京造
    目前北京地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佔全國1/3左右,已經運行、在建、擬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有19個。   熱點   北京不僅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之首,而且基礎研究經費佔R&D經費的比重高達15%左右。
  • 貴港市召開促進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工作推進會
    為加快推進我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工作,近日,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促進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工作推進會。就貫徹落實《貴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貴港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攻堅方案的通知》《貴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貴港市促進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
  • 北京柏林友好城市25周年:雖相隔遙遠 仍碩果纍纍
    今年上半年,北京對德進口124.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雙向投資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來京投資,涉及的行業包括汽車、醫藥、電子電氣等。截至2019年6月,德國在京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973家,累計實際投資71.3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柏林市在京成立駐華商務聯絡處,希望以此加強兩市的聯繫,充分挖掘雙方在經濟方面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