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 北京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連續保持6%左右

2020-12-14 瀟湘晨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楊月涵)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新聞發言人劉佔興介紹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起草過程、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也提出要更加突出創新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新引擎,為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因此,全會提出,北京要在2025年率先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力、競爭力和輻射力全球領先。

對於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問題,北京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介紹稱,目前全市研發人員超過40萬人,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連續保持6%左右,在全球領先。北京擁有北大、清華、中科院等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科研城市首位,科學研究和科學發現的能力顯著增強;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以創新經濟為標誌的創新高地迅速崛起;世界營商環境排名穩步提升,出臺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和「科創30條」,創新生態充滿活力。

在實施科技北京戰略方面,許強稱,北京首先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全力建好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持續推進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前瞻布局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

其次,要統籌布局「從0到1」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做強戰略長板,力爭在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區塊鏈、光電子、生命科學等領域持續佔先。彌補關鍵短板,力爭在集成電路、關鍵新材料、通用型關鍵零部件、高端儀器設備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此外,北京要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鼓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部署「數據、算力、算法」為核心的公共底層技術和中試平臺。圍繞智能製造、大健康和綠色智慧能源領域,構建新的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布局城市全域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強創新鏈、產業鏈和供應鏈「三鏈」聯動。提高京津冀產業鏈和創新鏈協同水平,提升京津冀協同創新能級。

最後,要構建公平公正、資源獲取便利化的創新生態。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快形成多層次創新人才梯隊。發揮大企業領頭羊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發揮好中關村示範區先行先試改革試驗田作用和「兩區」政策優勢,探索實施科技、產業、金融融合新機制。打通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健全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體制。依託「三平臺」等高端平臺,構建國際科技合作和開放新機制。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19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報告出爐 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
    11月26日,《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記者從該報告中獲悉,2019年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2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3.5件,較5年前增加一倍;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始終處在全國前兩位。
  • 北京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紐約、柏林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24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介紹,全市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
  • 上海研發投入佔GDP的4%,《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新鮮出爐
    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高於2.23%的全國平均水平;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3.5件,較五年前增加一倍。 以大科學設施集群為載體,搭建與全球科技對話的窗口。硬X射線裝置核心部件實現技術突破和國產替代,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順利出光,光源二期首批線站、超強超短雷射裝置投入試運行。截至2019年底,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 創新濃度顯著提升。
  • 五年來,北京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在6%左右
    五年來,北京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15.9%。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楊仁全在24日舉行的「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以上表述。
  • 北京將布局新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的會議精神。北京市科委主任許強在會上介紹,為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將持續推進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前瞻布局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
  • 去年北京GDP同比增長6.6% 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約三分之一
    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32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高出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兼新聞發言人龐江倩在發布會上表示,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高於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1.5%以內的較低水平,12月份為1.4%;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2.3萬人,就業形勢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同比上漲2.5%。
  • 「十三五」末北京GDP預計超3.6萬億
    全市GDP2016-2019年年均增長6.6%,預計「十三五」期末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    「十三五」末市場主體總量約208萬戶,比「十二五」末增長67%左右;科技、信息、商務、文化等高精尖產業新設市場主體比重由2015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20年60%左右;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9萬家,是「十二五」末的2.4倍;擁有獨角獸企業93家,居全球榜首……多項數據表明,「十三五」時期北京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 北京研究試驗經費投入強度6%左右 超紐約柏林等創新城市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於立霄)五年來,北京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15.9%。
  • 北京: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GDP將超3.6萬億元
    「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生產總值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林恩全說。 林恩全表示,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GDP總值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 在市場主體發展方面,他表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始終把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擺到突出位置。
  • 宇信科技三年研發費均佔營收8% 半年淨利增兩成領先同業
    宇信科技的前身為北京宇信易誠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IT服務商,依託上市融資平臺,進一步併購業內領先廠商,此後宇信科技通過不斷整合資源,完善金融IT服務解決方案體系,注重研發投入,自2010年起其連續7年在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榜首。
  • 中英科技:助力5G時代 高頻覆銅板市佔率位列全球三甲
    基於多年的行業深耕及技術創新,當前中英科技自主研發的高頻覆銅板產品已得到華為、京信通信、通宇通訊等全球主要基站天線生產廠商的認證,並與滬電股份、深南電路、協和電子等眾多知名PCB企業保持著穩固合作。不僅如此,中英科技還憑藉核心技術優勢,與行業國際巨頭羅傑斯、泰康利展開了同臺競技,從而使自身進口替代及市場佔有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當前已成功位居全球前三甲之列。
  • 建國家實驗室、突破「卡脖子」技術……北京2025年基本形成國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支持北京等區域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近日,北京市委全會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的目標(在此之前是「全國科創中心」)。12月4日,在北京市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科委主任許強表示,目前北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經具備諸多先發優勢。
  • 從研發投入看各國未來發展-虎嗅網
    中國網絡上有不少文章,說日本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是世界第一,其實不會,這些年基本日本保持在第三或者第四的水平。這幾年日本製造頻頻暴露問題只是表象,背後是日本研發投入增長乏力,技術領先優勢不斷縮小甚至被反超,產品競爭力衰退,而日本製造又是高成本,因此企業不得不依靠放鬆質量控制的手段來維持利潤。而從研發投入數據來看,美國在發達國家中繼續保持領先毫無懸念。
  • 北京gdp2019總量多少?2019北京人均gdp同比增長6.1%
    1月20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2019年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19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  2019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4%,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7.8%;其中,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優勢行業持續發揮帶動作用。  2019年,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27318.9億元,比上年增長7.5%。
  • 如何讀懂2.12%背後的含義——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最新數據,根據科技綜合統計年快報初步測算結果,2017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12%,較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2. 12%,除了說明我國研發投入強度創下新高,還意味著什麼?如何讀懂2.12%?
  • 連續10年把盈利全部投入研發
    10月16日下午,火炬開發區工商聯副主席、中山奕安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仲斌對記者坦言,他正在廣西籌建一個高端醫藥原料藥和醫藥製劑生產基地,位於廣西貴港市覃塘甘化工業園的廣西奕安泰藥業有限公司將於今年11月初動工興建,近幾天他一直在現場忙著動工的準備工作。
  • 2017南京市科技研發分析報告(全文)
    全社會研發R&D經費的主要特點:主體在企業,約佔三分二;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較強,比重超三分之一。2016年,國家統計制度調查的規模以上企業R&D,佔全市R&D總投入的63.4%;高等院校R&D佔20.7%;科研院所R&D佔11%;另有近5%左右其他單位數據。
  • 北京經濟亮出高精尖底色,2019年GDP達3.5萬億元
    這5年,正是北京高精尖經濟結構加快構建的5年。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北京1.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經歷了一場轉型升級的「大考」:北京需要哪些產業?哪些產業符合北京的功能定位?進入「十三五」,北京更加明確捨棄「白菜幫」,專心做好「白菜心」,高精尖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 大立科技半年淨利5851萬超去年全年 研發費用率保持14%以上領先行業
    大立科技半年淨利5851萬超去年全年 研發費用率保持14%以上領先行業
  • 網易有道申請赴美上市 上半年研發投入佔營收20.3%
    北京時間10月1日凌晨,網易有道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申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代碼為「DAO」。摩根斯坦利、瑞士信貸、花旗、中金公司、滙豐將擔任此次公開招股的聯席承銷商。關注網易有道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家專注於學習產品和服務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