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北京藍皮書》系列報告、集刊和論叢。根據藍皮書,去年,北京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所佔GDP比重為9.64%,位居全國第一。
北京多項文化指標全國第一
《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9-2020)》指出,2019年,北京市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各個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報告顯示,在2019年相關指數排名中,中國內地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在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營商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等方面都處於全國各城市前列。在發揮文化的經濟作用方面,北京、上海和深圳具有明顯的競爭性。
在中國城市文化發展方面,2019年,北京在中國城市文化品牌、省市文化產業、文旅形象、文化旅遊和城市創意指數排名中均位居第一。北京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所佔GDP的比重為9.64%,位居全國第一。這些指數排名表明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強勁的優勢地位。
12345市民熱線滿意率超八成
「接訴即辦」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12345市民服務熱線在首都城市治理上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截止到2019年10月,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共辦理205萬件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群眾訴求響應率始終在100%,訴求的解決率和滿意率都大幅提升。
北京城市治理地標熱詞「回天有我」倍受關注,社會組織在「回天地區」社會治理創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北京回天地區共引進和培育社會組織85家,開展了安全、文化、助老、扶幼等服務活動765場次,服務社區居民25萬餘人次。
公共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北京藍皮書: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19-2020)》指出,北京公共服務均衡化布局進一步趨向合理,公共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在科學技術方面,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6%左右的領先水平,基礎研究經費佔比超過15%。基礎教育方面,實現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陽光餐飲」工程全覆蓋。推進了入學制度改革,取消了特長生招生,全部名額用於派位。公共文化方面,利用四級聯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網發展,持續開展首都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工作,不斷推進首都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擴大全市公共圖書館「一卡通」服務,推進北京數字文化館平臺建設,組織開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社會保障方面,推進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實行集中採購,有效控制了醫藥費用的增長。基礎設施方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投入使用,使首都邁入航空交通「雙樞紐」時代,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到700多公裡,基礎設施建設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公共安全方面,緊密結合重大活動推動平安北京建設,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市民安全感全面提升。環境保護方面,同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空氣品質繼續提升。
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快速增長
《北京藍皮書:北京經濟發展報告(2019-2020)》預測2020年北京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數字經濟新動能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2019年,全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3505家,實現營業收入13464.2億元,同比增長14.4%,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達到13%,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在23%左右。行業創新保持活躍,專利授權量為1164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7302件,佔比超六成。軟體著作權登記量超17萬件,同比增長22.3%。行業對外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2020年1季度至3季度,本市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970.1億元,增長12.9%。
內容來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