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首次提出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具體措施

2020-12-13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公共服務質量是評價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事關民生改善和營商環境優化。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通報,青海省市場監管局主動作為,結合「人員大培訓、崗位大練兵、環境大整治」活動,會同各市州政府和公共服務質量職能部門,立足青海省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癥結,剖析原因,針對《通報》反映青海省11個重點公共服務領域最不滿意的問題不足,首次提出46項具體政策措施,補短板、強弱項,從根本上形成長效機制,著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

在具體措施的制定上,強化制度約束,明確在加大財政投入和補貼力度、加強公共服務崗位培訓和創新公共服務領域治理方式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和目標。

在醫療服務方面,推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互認制度,在青海省範圍內積極推進省、市州、縣區級醫療機構臨床室間質控測評,推進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逐步解決醫藥費用高的問題。

在公共運輸方面,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對線路、站點等科學規劃,提升市民對公交出行的認可度,

在公共安全方面,加強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單位和個人佔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等嚴重失信行為披露、曝光制度,強化輿論監督。

在基礎設施方面,全力推動綠色交通三年行動,強化道路日常管護,提檔升級既有道路,提高新能源公交車比例,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落實交通維護責任,不斷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

在居住環境方面,強化小區園林綠地佔用、樹木伐移等監督管理,加強村莊環境整治,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為出發點,全力推進高原美麗鄉村建設,有效提升農牧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在公共文體方面,發揮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西寧夏季涼爽氣候優勢,積極引進舉辦國內或國際性高水平、高層次大型精品賽事,著力打造體育舞蹈公開賽、全國青年手球錦標賽、CBA聯賽、西北地區少兒輪滑挑戰賽等影響力較大的大型品牌賽事,推動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在社會保障方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建立激勵約束有效、籌資權責清晰、保障水平適度的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在義務教育方面,優化鄉村學校教師資源配置,落實中小學城鄉一體化編制核定標準,統籌國家公費師範生、特崗教師及面向社會招聘教師等多種渠道,吸引優秀大學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為鄉村學校配置合格師資,從源頭上保障鄉村教師質量。

在行政便民方面,不斷提升審批服務便民化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一窗綜合服務、一次性辦結」。

在就業服務方面,著力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培訓需求進行細緻的摸底調查,特別是對貧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進一步核實、細化。

在養老服務方面,按照「1+7+N」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布局,開展青海省養老服務業「會商會診」活動,增加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加強養老機構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

據了解,下一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將認真對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號)和《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政府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青發〔2018〕12號)等文件要求,切實加強與市州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紮實推進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及改進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有效推動公共服務質量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青海省各族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供稿:青海省市場監管局)

相關焦點

  • 46條措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本報訊(記者 小蕊)推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互認制度,逐步解決醫藥費用高的問題;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日前,省市場監管局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通報中我省11個重點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不足首次提出46項具體措施,著力提升全省公共服務質量水平
  • 青海省司法廳舉辦公共法律服務集中宣傳活動
    青海省總工會、共青團青海省委、省老齡辦、省婦聯、省殘聯相關同志受邀出席活動,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六家法律服務機構、青海師範大學法學院、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志願者參加活動。省司法廳黨組成員、援青辦主任 王林 致辭省司法廳黨組成員、援青辦主任王林在宣傳活動上致辭,他指出,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回應群眾期待、承擔政府責任的具體體現,省司法廳聯合相關單位舉辦這次宣傳活動,是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服務保障民生,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是法治惠民,助力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
  • 優化服務措施 提升服務質量臨沂市檢驗檢測中心召開計量工作座談會
    12月14日上午,臨沂市檢驗檢測中心召開「優化服務措施 提升服務質量」計量工作座談會,邀請全市22家企業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高立存及計量所相關人員參加。參會企業代表就如何更好的優化服務措施、提升服務質量進行交流發言,就提高計量檢定工作時效性、提升服務能力以及對企業加強技術指導、開展人員培訓,提高企業設備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計量所相關負責人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2020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校園監控...
    一、項目編號: 青政採公招(貨物)2020-138-1號   二、項目名稱: 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2020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校園監控及消防設施維護採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1.中標結果: 序號
  • (關於「強化司法為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的建議)
    吳青代表:您提出的關於「強化司法為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一、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概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要求以來,我們超前謀劃、主動作為,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實踐。
  • 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國家發改委提出17項「補短板強弱項」建設任務  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縣城城鎮化發展在公共衛生、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
  • 公共法律服務
    各地要切實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建設,不斷健全完善「三大平臺」功能,提高公共法律服務便捷性和可及性,推動公共法律服務總量、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不斷提升,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貫徹落實情況請及時報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
  • 市民政局打造多元養老模式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領域公共服務質量 於...
    為此,市民政局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領域公共服務質量,提出了「政府引導、部門協調、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原則,通過政策扶持、產業規劃、資金投入、設施建設、創新機制等措施,對初步建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發展體系進行鞏固。
  • 青海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出臺
    (陳晨)  ~~相關新聞~~  省人社廳負責人就《青海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答記者問  9月25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問:印發《青海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背景和依據是什麼?
  • 《深圳市關於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若干措施》解讀材料
    市政府辦公廳於2020年11月2日印發了《深圳市關於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的出臺,完善了頂層設計,健全了政策體系,有助於解決問題,有助於更好發揮社會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助推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 美好生活需要基本公共服務質量保障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基本公共服務質量;美好生活;生活;民生導向型 作者簡介:   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並就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重要要求。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不變初心。
  • 司法部出臺措施強化疫情防控公共法律服務職能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堅持積極作為、努力作為的工作導向和實事求是、分類施策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作用,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任務和要求,充分利用平臺陣地優勢,積極主動提供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
  • 北京多項文化指標全國第一 公共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12345市民熱線滿意率超八成「接訴即辦」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12345市民服務熱線在首都城市治理上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截止到2019年10月,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臺共辦理205萬件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群眾訴求響應率始終在100%,訴求的解決率和滿意率都大幅提升。北京城市治理地標熱詞「回天有我」倍受關注,社會組織在「回天地區」社會治理創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格物訪談 | 發展社群文化,提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社群運營提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黃曉麗認為,對於公共文化領域來說,社群運營是網際網路時代下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社會化發展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公共文化機構可以依託當前網絡信息技術,以需求為導向,挖掘或搭建起特定的文化社交網絡,將有相同志趣的人員集結在一起,並以此為陣地去策劃組織常態、精準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不斷培育壯大新的文化隊伍和力量,來反哺社會文化事業發展。這對於文化館的發展來說尤其重要。因為與其它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相比,文化館業務更綜合、運作更複雜、門類更多樣,更依賴於人員提供服務。
  • 青海提升牧區藏語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近年來,青海省司法廳積極建設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為服務牧區群眾大力推進藏語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線諮詢專為藏族同胞提供24小時線上法律諮詢;律師預約由既懂藏語又懂法律的專業律師為群眾提供可選擇的全天候預約服務;視頻服務系統對接公共法律服務亭、12348青海法網、青海法網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服務終端,實現電腦端、手機端多渠道遠程視頻諮詢服務,為偏遠牧區找不到律師的群眾提供了便利,有效緩解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 以「廁所革命」帶動旅遊公共服務品質提升
    在數量增加的基礎上,注重提升旅遊廁所建設及服務質量,新建和改擴建廁所均達到A級以上標準,基本實現了「數量充足、分布合理、乾淨無味、管理有效」的目標。近年來,貴州不斷加大投入,推動城鄉廁所全面改造升級,並將「廁所革命」由旅遊景區擴展到全域,從城市擴展到鄉村;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鞏固和提升前4年的「廁所革命」工作成果,健全廁所管理體制,推廣廁所科技應用,推動「廁所革命」向有旅遊資源的貧困村傾斜,促進貧困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完善。
  • 供給垂直化提升鄉鎮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另一方面,鄉鎮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仍較為薄弱,在鄉鎮政府決策中並不佔主導,存在供給不充分、供給效率不高、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具體表現為,財政投入較低,設施較少,產品質量低、種類少,專業人員不足。在供給端,鄉鎮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急需從供給思路、供給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推動鄉鎮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進一步釋放,進而輻射到鄉域或鎮域內更多的鄉村地區。
  • 努力實現青海旅遊業平穩較快發展———訪青海省旅遊局局長吳大偉
    我們要對照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密聯繫全省旅遊業發展實際,跳出青海、立足全國、放眼世界,縱向分析,橫向比較,尋找差距,發現不足,進一步找準旅遊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發展定位,看清發展優勢,完善發展思路,細化發展措施,推動跨越發展。  記者:今後青海省旅遊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 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與農民工需求側獲得感提升策略
    一、公共服務供給側與農民工需求側重新配置  農民工市民化的關鍵在於獲得感的提升,其實現策略主要有三:第一,擴大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的資源供給,提升農民工的期待感;第二,豐富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內容,提升農民工的獲得感;第三,明確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和義務,提升農民工的責任感。
  • 陝西省就殘疾預防提出具體措施 將加強婚前孕檢
    8月11日記者從省殘聯獲悉,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陝西省殘疾預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殘疾預防工作體系基本建成,防控網絡進一步完善,殘疾預防意識與能力顯著提高,可比口徑殘疾發生率不超過國家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