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務集中宣傳活動現場
11月29日下午,由省司法廳主辦,西寧市司法局、城西區司法局、城中區司法局、城北區司法局、城東區司法局、西寧仲裁委員會協辦的「開展公共法律服務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集中宣傳活動在西寧市中心廣場拉開帷幕。青海省總工會、共青團青海省委、省老齡辦、省婦聯、省殘聯相關同志受邀出席活動,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六家法律服務機構、青海師範大學法學院、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志願者參加活動。
省司法廳黨組成員、援青辦主任 王林 致辭
省司法廳黨組成員、援青辦主任王林在宣傳活動上致辭,他指出,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回應群眾期待、承擔政府責任的具體體現,省司法廳聯合相關單位舉辦這次宣傳活動,是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服務保障民生,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是法治惠民,助力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他說,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的需求更加突出。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覆蓋城鄉、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豐富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就是為了回應社會新常態、群眾新訴求,更好的滿足各類主體多層次、多領域、個性化、高品質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他強調,在第三個「憲法宣傳周」到來之際,要認真把握「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活動主題,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作用,積極服務「一優兩高」「五個示範省」建設,為廣大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可選擇的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務,為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設譜寫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律師現場講解民法典相關內容
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向群眾宣傳獲取公共法律服務的六種途徑
群眾積極參與現場公共法律服務競答
此次活動以「開展公共法律服務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主題,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尊法守法 攜手築夢」品牌宣傳活動,針對扶貧對象、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組織西寧市及四區法律援助中心,設立法律援助諮詢受理點,開展精準法律援助服務,為扶貧攻堅助力加油。帶你走進《民法典》法治講座活動」邀請知名律師,設立民法典法治講座專區,通過法律問題講授、以案釋法,聚焦日常法律問題和熱點問題,法律知識問答贈送小禮品等現場互動,普及民法典相關知識。「公共法律服務零距離」邀請司法鑑定、公證服務、法律援助、律師服務、人民調解、仲裁等六家法律服務機構專業人員,劃分服務場地,設立諮詢臺和醒目提示標牌,介紹各自服務事項和服務標準,開展一對一、點對點法律諮詢服務。「公共法律服務途徑指引」通過設立六個展區,製作公共法律服務途徑指引,組織11名志願者參與公共法律服務機構和服務終端指引,引導老百姓從不同服務窗口、不同的服務終端獲取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務。六個展區有網際網路服務+「12348」青海法網、語音服務+「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智能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亭·機器人、掌上服務+微信公眾號·抖音·手機端、廣播熱線服務+崑崙大律師、人工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
律師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公共法律服務零距離」區域,法律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宣傳冊
活動現場,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寧市及所屬四區法律援助中心和西寧仲裁委員會、青海正信司法鑑定所、西寧市恆源公證處、青海恩澤律師事務所、城中區醫患調解委員會、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的志願者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不同內容的公共法律服務諮詢服務和宣傳教育,實現宣傳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把公共法律服務送到廣大群眾身邊,讓公共法律服務深入人心。活動還通過「12348青海法網」抖音平臺現場直播。
「12348」青海法網抖音號對活動現場直播
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
活動期間,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2種3萬餘份,累計提供各類法律諮詢450人次,提供法律和行政業務指引308人(次),免費代寫法律文書24份,現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3件,參與群眾1萬餘人次。
作者:李建業
供稿:青海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