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做細不「做戲」,「寬、松、軟」滋生的是隱患、是事故,「辣、準、狠」才能安全你我他。安全能不能保障,首先是態度,其次是堅持標準化作業。」
「對,安全無小事,一星半點的疏忽帶來的可能就是慘痛的教訓,所以意識上要重視安全,行動上要落實安規。」
7月2日,在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青曲供電所和上津供電所「雲端連線 共話安全」主題黨日活動中,「青安先鋒」蘇才普和李赫名就如何促進供電所本質安全互換想法,英雄所見略同。
蘇才普,湖北荊州人,2011年畢業於三峽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先後在十堰巨能輸變電公司、十堰公司黨委辦公室工作。在「青安先鋒」專項工作中,先後在南化供電所和青曲供電所擔任副所長、所長。
李赫名,湖北十堰人,2009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自動化專業,曾任檢修分公司配電專責,在「青安先鋒」專項工作中,先後擔任上津供電所副所長、所長。
剛上崗 就遭遇同一盆冷水
李赫名:哈嘍,才普,好久不見。咱倆都是2018年「入伍」的「青安先鋒」,按部隊的說法,算是同年兵了。
蘇才普:是的,戰友你好。
李赫名:有一點,我特別好奇,你之前是在市公司黨委辦公室掛職鍛鍊,為什麼想要「棄文從武」?
蘇才普:有個說法,「供電所就是一個小型供電公司。」供電所怎樣運作,現狀如何,同事們怎樣思考和工作……作為青年員工我想去補修這門「必修課」。當公司開展「青安先鋒」專項工作時,我就報名了。赫名,我想你的想法應該和我是一樣的,對吧?
李赫名:是的,我跟你一樣,是帶著「充電」的想法報的名。2009年到2018年近10個年頭,我一直在檢修分公司從事城區配網運維管理工作,對於供電所業務認識比較模糊,想趁著年輕去補上這一課,讓自己「長見識」「換腦筋」。
蘇才普:我剛到南化供電所的時候,有一個煩惱困擾了我很久,就是大家都很尊重我。赫名,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煩惱?
李赫名:「尊重」是個褒義詞吧,大家尊重你,為什麼還會煩惱?
蘇才普:我剛到所裡的時候,老師傅們雖說表面對我畢恭畢敬,但背地裡認為我一個幹辦公室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來「鍍金」的,時間一到就回去了。對於我在工作上提出的一些建議,並不積極配合,我懷揣的一腔熱情,被一盆冷水澆得透心涼,工作很難開展下去。
李赫名:同一盆「冷水」,同一個煩惱。那你向「冷水」屈服了?
蘇才普:當然沒有。機緣巧合,這盆冷水被一場大火燒熱了。
李赫名:哦哦,我知道!就是讓你變成「網紅」的那場火。
蘇才普:網紅算不上,改觀是真有。2018年10月31日中午,我們所隔壁的一棟五層住宅樓起火,情況危急,我和所長帶領所裡的師傅衝進火場把4罐靠近火場的液化氣罐搶了出來,疏散了樓裡的居民,撲滅了火災。因為我去所裡後給大家培訓過消防器材使用和常見火災逃生和處理技能,因此我們遇到火災時沒有慌亂。打那以後,師傅們就不再覺得安全培訓是「走過場」,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了。但是工作上的「舊疾」卻仍難祛除。
因所制宜 把「冷水」燒得滾燙
李赫名:你指的是「安全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
蘇才普:對。所裡一部分師傅雖然年齡偏大,但業務能力都很強,唯獨規範意識有待提升。大家認為自己常年從事這些工作,對管轄區域的情況也很熟悉,安規書上的安全措施過於複雜,有點「折騰」。
自2011年上班開始,我就從事輸變電基建工作,經歷了班組成員、工作負責人、項目總工、項目經理、副班長等崗位,再到公司黨委辦公室掛職,現在到供電所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須要有規範意識。無論是變電站不同型號用途電纜排面怎麼敷設、綁紮間距多少、弧度怎麼彎曲,還是辦公室工作小到公文字體選擇、行間距、符號使用,我們自己都有這個意識要去往規範上要求。
李赫名:深有同感。
蘇才普:2018年冬天,我們所50歲的龔師傅給用戶安裝一塊電錶,工作票中填寫的是兩個人,但實際去現場就他一個人。工作時沒有人扶梯子,梯子打滑他和梯子一起翻倒在地上,額頭摔紫了,鼻子也蹭破了皮,他卻不以為然。
我順勢而為,策劃了一個「違章人員說違章」故事會,請所有同事帶上家屬參會,由龔師傅「分享」他的工作過程和事後感想。龔師傅分享後,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家屬們也上了一堂安規課。
李赫名:效果如何?
蘇才普:效果很好。通過那次故事會,同事們對我的安全管理工作開始慢慢接受和理解,對我的態度也日漸熱情,他們能自覺地去重視安全了,後來這種「家長會」也成為了我們所的傳統。
李赫名:親情既是「盔甲」也是「軟肋」,親情助安,值得借鑑啊。來說說我們上津所吧。我剛到上津所時便感覺到大家工作熱情不高,平時工作各幹各的很少交流。我經常也是熱臉貼冷屁股,工作不好開展。
蘇才普:我記得你們上津所基本都是供服員工對吧?
李赫名:對。後來我發現就是供服員工的考核模式出現了問題。18名供電服務員工績效工資發放竟然有11種不同考核模式。工資發放主要是循「舊例」,造成考核與實際工作的偏差較大。
蘇才普:所得與所出不成正比,難怪工作熱情不高。
李赫名: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和縣公司反覆溝通,在供電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順後,廢止了原來的各種考核發放標準,全所員工按統一的新標準考核,解決了歷史積累的矛盾,這個方式後來在鄖西公司推進全能型供電所建設時被統一採用,現在供電所都用「工作積分制」作為考核方式,大家幹得多少、拿得多少一目了然,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也高漲。
蘇才普:赫名,你的方法真贊。咱們作為「青安先鋒」,能夠通過工作票、精運維、指標提升等獎勵方式,為供服員工提升工資待遇,並確保他們的安全,讓員工的工作價值得到最直觀地體現,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潛能,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
趁熱打鐵 把安全工作幹精彩
蘇才普:赫名,我聽說你自創了一個「疏堵」工作法,運用在平時工作中很奏效,能不能讓我偷師一下?
李赫名:我來跟你說說,我們作為「青安先鋒」,其實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讓公司的各項安全管理要求有效落地,對吧?
而「填票」和「上風控」是現場工作必不可少又是供電所普遍感覺頭疼的兩個步驟,我採取的「堵」和「疏」。「堵」就是要從源頭上杜絕「無票無單」,措施是「統一派工」和「準入制」,所有工作不論大小,包括允許單人作業的工作,臺區經理上報後必須經過供電所派工、臺區經理接單(或辦票)才能開始工作,嚴格依照票(單)考核外勤員工工作量,未上報的工作一律算「私活」,不光沒有績效,發現還要嚴格考核。嚴格進行工作負責人資格考核,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工作負責人資格,寧可讓「事等人」,也不讓不具備安全管控能力的人去組織作業。
「疏」就是採取多種方式給大家講安規、析「兩票」,組織標準化作業現場,讓更多人能夠夠通過學習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識。同時分級組織工作,培育了幾名安全管控能力較強的工作負責人,重大工作由這些人組織實施,安全管控能力一般的人員作為工作班成員參與工作,減輕這部分員工的安全壓力。
蘇才普:「疏」「堵」結合,事半功倍,厲害厲害。
李赫名:對了,才普,你在南化供電所期間,所裡的運維指標從全鄖縣公司第11名提升至第2名,你是怎麼做到的?我想跟你取取經。
蘇才普:沒問題。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叫《清單革命》,講的是把工作條理化,每一步工作羅列下來形成一個清單,每完成一項打√,再進行下一項,類似於調度操作票一樣。
於是我把供電所的安全基礎臺帳也「清單化」,總結成10大類、32小類分別整理歸類,形成檔案盒。這樣不管是我自己也好,還是每個崗位的責任人也好,每天來上班一看到檔案盒就知道還差哪些事沒做,哪些臺帳沒歸檔,領導隨時來檢查我們也不慌。後來這種做法傳開了,很多其他縣公司的供電所也都來交流學習了,大家還挺認可。
供電所管理提升,主要是在於我們努力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清單,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得好壞在於平時的督導和培訓。比如,我們的樹障清除得好,得歸功於我們率先在供電所明確了設備主人制。
李赫名:是聽說設備主人制你那裡搞得很有成效。你的「樹障是高壓線路最急迫的隱患」的觀點和清除樹障的相關做法,今年在全市範圍內都掀起了浪潮啊!為你點讚。
蘇才普:哈哈,謝謝,相互學習。你們上津所去年榮獲了「中國最美供電所」稱號,真讓人羨慕。赫名,在你眼裡,上津所美在哪裡?
李赫名:「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地處陝鄂交接的上津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們上津所美就美在「明白人」帶頭講規矩。本所自己稽查發現違章後如實上報,罰款直接打入省公司安監部指定帳戶。本所自己發現的調度令執行不規範,自行把操作人員「綁送」縣調請對方處理。很多人覺得這不近人情,其實恰恰是這樣不遮掩、不迴避的態度,才是對當事人最大的關愛,讓更多人成為「明白人」,也讓「規矩」真正成為紅線,立在所有人心裡。
蘇才普:哈,讓「明白人」帶頭講規矩,美,太美!赫名,聽說了嗎?今年公司又啟動了「青安先鋒百千萬」計劃,新一批「青安先鋒」就要來了。青安「後浪」們馬上就要拍向我們了。最近每每想到這裡,我都感慨萬千,初到供電所的景象還歷歷在目呢。
還記得到供電所工作後,我是從工作班成員到工作負責人再到籤發人這樣要求自己的。配電安規、施工工藝標準、裝表接電、登杆作業、變壓器安裝、營銷業務等等都一一跟著師傅們和農網改造現場學習,整個學習和熟悉過程花了7個月時間呢。
李赫名:是啊,那段激情燃燒的日子真是讓人難忘。在供電所工作的一年多也讓我之前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更加緊密貼合基層實際,服務了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原來「想得多」變成現在「做出來」。
不得不說,「青安先鋒」是一個青年員工激蕩思想、沉澱閱歷、鍛鍊成長的優秀平臺。回憶起咱8個人在微信群裡討論的每個深夜,在分享經歷和體會、討論觀點和方法中拉近了彼此距離,也見證著彼此的成長。「青安先鋒」這個平臺堅定了咱們立足基層幹事創業的信心,擴展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加速了各項能力的鍛鍊提升。說實話,真的要感謝「青安先鋒」這個平臺。
蘇才普:是的,感謝的話兒有千百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咱們要珍惜平臺,努力提升自我,帶動身邊更多的青年同事加入「青安先鋒」這個團隊。不負公司的培養,把安全工作幹精彩,咱繼續努力吧!
李赫名:加油,奧利給!
「安全工作做細不「做戲」,「寬、松、軟」滋生的是隱患、是事故,「辣、準、狠」才能安全你我他。安全能不能保障,首先是態度,其次是堅持標準化作業。」
「對,安全無小事,一星半點的疏忽帶來的可能就是慘痛的教訓,所以意識上要重視安全,行動上要落實安規。」
7月2日,在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青曲供電所和上津供電所「雲端連線 共話安全」主題黨日活動中,「青安先鋒」蘇才普和李赫名就如何促進供電所本質安全互換想法,英雄所見略同。
蘇才普,湖北荊州人,2011年畢業於三峽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先後在十堰巨能輸變電公司、十堰公司黨委辦公室工作。在「青安先鋒」專項工作中,先後在南化供電所和青曲供電所擔任副所長、所長。
李赫名,湖北十堰人,2009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自動化專業,曾任檢修分公司配電專責,在「青安先鋒」專項工作中,先後擔任上津供電所副所長、所長。
剛上崗 就遭遇同一盆冷水
李赫名:哈嘍,才普,好久不見。咱倆都是2018年「入伍」的「青安先鋒」,按部隊的說法,算是同年兵了。
蘇才普:是的,戰友你好。
李赫名:有一點,我特別好奇,你之前是在市公司黨委辦公室掛職鍛鍊,為什麼想要「棄文從武」?
蘇才普:有個說法,「供電所就是一個小型供電公司。」供電所怎樣運作,現狀如何,同事們怎樣思考和工作……作為青年員工我想去補修這門「必修課」。當公司開展「青安先鋒」專項工作時,我就報名了。赫名,我想你的想法應該和我是一樣的,對吧?
李赫名:是的,我跟你一樣,是帶著「充電」的想法報的名。2009年到2018年近10個年頭,我一直在檢修分公司從事城區配網運維管理工作,對於供電所業務認識比較模糊,想趁著年輕去補上這一課,讓自己「長見識」「換腦筋」。
蘇才普:我剛到南化供電所的時候,有一個煩惱困擾了我很久,就是大家都很尊重我。赫名,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煩惱?
李赫名:「尊重」是個褒義詞吧,大家尊重你,為什麼還會煩惱?
蘇才普:我剛到所裡的時候,老師傅們雖說表面對我畢恭畢敬,但背地裡認為我一個幹辦公室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來「鍍金」的,時間一到就回去了。對於我在工作上提出的一些建議,並不積極配合,我懷揣的一腔熱情,被一盆冷水澆得透心涼,工作很難開展下去。
李赫名:同一盆「冷水」,同一個煩惱。那你向「冷水」屈服了?
蘇才普:當然沒有。機緣巧合,這盆冷水被一場大火燒熱了。
李赫名:哦哦,我知道!就是讓你變成「網紅」的那場火。
蘇才普:網紅算不上,改觀是真有。2018年10月31日中午,我們所隔壁的一棟五層住宅樓起火,情況危急,我和所長帶領所裡的師傅衝進火場把4罐靠近火場的液化氣罐搶了出來,疏散了樓裡的居民,撲滅了火災。因為我去所裡後給大家培訓過消防器材使用和常見火災逃生和處理技能,因此我們遇到火災時沒有慌亂。打那以後,師傅們就不再覺得安全培訓是「走過場」,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了。但是工作上的「舊疾」卻仍難祛除。
因所制宜 把「冷水」燒得滾燙
李赫名:你指的是「安全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
蘇才普:對。所裡一部分師傅雖然年齡偏大,但業務能力都很強,唯獨規範意識有待提升。大家認為自己常年從事這些工作,對管轄區域的情況也很熟悉,安規書上的安全措施過於複雜,有點「折騰」。
自2011年上班開始,我就從事輸變電基建工作,經歷了班組成員、工作負責人、項目總工、項目經理、副班長等崗位,再到公司黨委辦公室掛職,現在到供電所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須要有規範意識。無論是變電站不同型號用途電纜排面怎麼敷設、綁紮間距多少、弧度怎麼彎曲,還是辦公室工作小到公文字體選擇、行間距、符號使用,我們自己都有這個意識要去往規範上要求。
李赫名:深有同感。
蘇才普:2018年冬天,我們所50歲的龔師傅給用戶安裝一塊電錶,工作票中填寫的是兩個人,但實際去現場就他一個人。工作時沒有人扶梯子,梯子打滑他和梯子一起翻倒在地上,額頭摔紫了,鼻子也蹭破了皮,他卻不以為然。
我順勢而為,策劃了一個「違章人員說違章」故事會,請所有同事帶上家屬參會,由龔師傅「分享」他的工作過程和事後感想。龔師傅分享後,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家屬們也上了一堂安規課。
李赫名:效果如何?
蘇才普:效果很好。通過那次故事會,同事們對我的安全管理工作開始慢慢接受和理解,對我的態度也日漸熱情,他們能自覺地去重視安全了,後來這種「家長會」也成為了我們所的傳統。
李赫名:親情既是「盔甲」也是「軟肋」,親情助安,值得借鑑啊。來說說我們上津所吧。我剛到上津所時便感覺到大家工作熱情不高,平時工作各幹各的很少交流。我經常也是熱臉貼冷屁股,工作不好開展。
蘇才普:我記得你們上津所基本都是供服員工對吧?
李赫名:對。後來我發現就是供服員工的考核模式出現了問題。18名供電服務員工績效工資發放竟然有11種不同考核模式。工資發放主要是循「舊例」,造成考核與實際工作的偏差較大。
蘇才普:所得與所出不成正比,難怪工作熱情不高。
李赫名: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和縣公司反覆溝通,在供電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順後,廢止了原來的各種考核發放標準,全所員工按統一的新標準考核,解決了歷史積累的矛盾,這個方式後來在鄖西公司推進全能型供電所建設時被統一採用,現在供電所都用「工作積分制」作為考核方式,大家幹得多少、拿得多少一目了然,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也高漲。
蘇才普:赫名,你的方法真贊。咱們作為「青安先鋒」,能夠通過工作票、精運維、指標提升等獎勵方式,為供服員工提升工資待遇,並確保他們的安全,讓員工的工作價值得到最直觀地體現,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潛能,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
趁熱打鐵 把安全工作幹精彩
蘇才普:赫名,我聽說你自創了一個「疏堵」工作法,運用在平時工作中很奏效,能不能讓我偷師一下?
李赫名:我來跟你說說,我們作為「青安先鋒」,其實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讓公司的各項安全管理要求有效落地,對吧?
而「填票」和「上風控」是現場工作必不可少又是供電所普遍感覺頭疼的兩個步驟,我採取的「堵」和「疏」。「堵」就是要從源頭上杜絕「無票無單」,措施是「統一派工」和「準入制」,所有工作不論大小,包括允許單人作業的工作,臺區經理上報後必須經過供電所派工、臺區經理接單(或辦票)才能開始工作,嚴格依照票(單)考核外勤員工工作量,未上報的工作一律算「私活」,不光沒有績效,發現還要嚴格考核。嚴格進行工作負責人資格考核,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工作負責人資格,寧可讓「事等人」,也不讓不具備安全管控能力的人去組織作業。
「疏」就是採取多種方式給大家講安規、析「兩票」,組織標準化作業現場,讓更多人能夠夠通過學習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識。同時分級組織工作,培育了幾名安全管控能力較強的工作負責人,重大工作由這些人組織實施,安全管控能力一般的人員作為工作班成員參與工作,減輕這部分員工的安全壓力。
蘇才普:「疏」「堵」結合,事半功倍,厲害厲害。
李赫名:對了,才普,你在南化供電所期間,所裡的運維指標從全鄖縣公司第11名提升至第2名,你是怎麼做到的?我想跟你取取經。
蘇才普:沒問題。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叫《清單革命》,講的是把工作條理化,每一步工作羅列下來形成一個清單,每完成一項打√,再進行下一項,類似於調度操作票一樣。
於是我把供電所的安全基礎臺帳也「清單化」,總結成10大類、32小類分別整理歸類,形成檔案盒。這樣不管是我自己也好,還是每個崗位的責任人也好,每天來上班一看到檔案盒就知道還差哪些事沒做,哪些臺帳沒歸檔,領導隨時來檢查我們也不慌。後來這種做法傳開了,很多其他縣公司的供電所也都來交流學習了,大家還挺認可。
供電所管理提升,主要是在於我們努力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清單,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得好壞在於平時的督導和培訓。比如,我們的樹障清除得好,得歸功於我們率先在供電所明確了設備主人制。
李赫名:是聽說設備主人制你那裡搞得很有成效。你的「樹障是高壓線路最急迫的隱患」的觀點和清除樹障的相關做法,今年在全市範圍內都掀起了浪潮啊!為你點讚。
蘇才普:哈哈,謝謝,相互學習。你們上津所去年榮獲了「中國最美供電所」稱號,真讓人羨慕。赫名,在你眼裡,上津所美在哪裡?
李赫名:「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地處陝鄂交接的上津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們上津所美就美在「明白人」帶頭講規矩。本所自己稽查發現違章後如實上報,罰款直接打入省公司安監部指定帳戶。本所自己發現的調度令執行不規範,自行把操作人員「綁送」縣調請對方處理。很多人覺得這不近人情,其實恰恰是這樣不遮掩、不迴避的態度,才是對當事人最大的關愛,讓更多人成為「明白人」,也讓「規矩」真正成為紅線,立在所有人心裡。
蘇才普:哈,讓「明白人」帶頭講規矩,美,太美!赫名,聽說了嗎?今年公司又啟動了「青安先鋒百千萬」計劃,新一批「青安先鋒」就要來了。青安「後浪」們馬上就要拍向我們了。最近每每想到這裡,我都感慨萬千,初到供電所的景象還歷歷在目呢。
還記得到供電所工作後,我是從工作班成員到工作負責人再到籤發人這樣要求自己的。配電安規、施工工藝標準、裝表接電、登杆作業、變壓器安裝、營銷業務等等都一一跟著師傅們和農網改造現場學習,整個學習和熟悉過程花了7個月時間呢。
李赫名:是啊,那段激情燃燒的日子真是讓人難忘。在供電所工作的一年多也讓我之前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更加緊密貼合基層實際,服務了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原來「想得多」變成現在「做出來」。
不得不說,「青安先鋒」是一個青年員工激蕩思想、沉澱閱歷、鍛鍊成長的優秀平臺。回憶起咱8個人在微信群裡討論的每個深夜,在分享經歷和體會、討論觀點和方法中拉近了彼此距離,也見證著彼此的成長。「青安先鋒」這個平臺堅定了咱們立足基層幹事創業的信心,擴展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加速了各項能力的鍛鍊提升。說實話,真的要感謝「青安先鋒」這個平臺。
蘇才普:是的,感謝的話兒有千百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咱們要珍惜平臺,努力提升自我,帶動身邊更多的青年同事加入「青安先鋒」這個團隊。不負公司的培養,把安全工作幹精彩,咱繼續努力吧!
李赫名:加油,奧利給!
「安全工作做細不「做戲」,「寬、松、軟」滋生的是隱患、是事故,「辣、準、狠」才能安全你我他。安全能不能保障,首先是態度,其次是堅持標準化作業。」
「對,安全無小事,一星半點的疏忽帶來的可能就是慘痛的教訓,所以意識上要重視安全,行動上要落實安規。」
7月2日,在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青曲供電所和上津供電所「雲端連線 共話安全」主題黨日活動中,「青安先鋒」蘇才普和李赫名就如何促進供電所本質安全互換想法,英雄所見略同。
蘇才普,湖北荊州人,2011年畢業於三峽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先後在十堰巨能輸變電公司、十堰公司黨委辦公室工作。在「青安先鋒」專項工作中,先後在南化供電所和青曲供電所擔任副所長、所長。
李赫名,湖北十堰人,2009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自動化專業,曾任檢修分公司配電專責,在「青安先鋒」專項工作中,先後擔任上津供電所副所長、所長。
剛上崗 就遭遇同一盆冷水
李赫名:哈嘍,才普,好久不見。咱倆都是2018年「入伍」的「青安先鋒」,按部隊的說法,算是同年兵了。
蘇才普:是的,戰友你好。
李赫名:有一點,我特別好奇,你之前是在市公司黨委辦公室掛職鍛鍊,為什麼想要「棄文從武」?
蘇才普:有個說法,「供電所就是一個小型供電公司。」供電所怎樣運作,現狀如何,同事們怎樣思考和工作……作為青年員工我想去補修這門「必修課」。當公司開展「青安先鋒」專項工作時,我就報名了。赫名,我想你的想法應該和我是一樣的,對吧?
李赫名:是的,我跟你一樣,是帶著「充電」的想法報的名。2009年到2018年近10個年頭,我一直在檢修分公司從事城區配網運維管理工作,對於供電所業務認識比較模糊,想趁著年輕去補上這一課,讓自己「長見識」「換腦筋」。
蘇才普:我剛到南化供電所的時候,有一個煩惱困擾了我很久,就是大家都很尊重我。赫名,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煩惱?
李赫名:「尊重」是個褒義詞吧,大家尊重你,為什麼還會煩惱?
蘇才普:我剛到所裡的時候,老師傅們雖說表面對我畢恭畢敬,但背地裡認為我一個幹辦公室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來「鍍金」的,時間一到就回去了。對於我在工作上提出的一些建議,並不積極配合,我懷揣的一腔熱情,被一盆冷水澆得透心涼,工作很難開展下去。
李赫名:同一盆「冷水」,同一個煩惱。那你向「冷水」屈服了?
蘇才普:當然沒有。機緣巧合,這盆冷水被一場大火燒熱了。
李赫名:哦哦,我知道!就是讓你變成「網紅」的那場火。
蘇才普:網紅算不上,改觀是真有。2018年10月31日中午,我們所隔壁的一棟五層住宅樓起火,情況危急,我和所長帶領所裡的師傅衝進火場把4罐靠近火場的液化氣罐搶了出來,疏散了樓裡的居民,撲滅了火災。因為我去所裡後給大家培訓過消防器材使用和常見火災逃生和處理技能,因此我們遇到火災時沒有慌亂。打那以後,師傅們就不再覺得安全培訓是「走過場」,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了。但是工作上的「舊疾」卻仍難祛除。
因所制宜 把「冷水」燒得滾燙
李赫名:你指的是「安全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
蘇才普:對。所裡一部分師傅雖然年齡偏大,但業務能力都很強,唯獨規範意識有待提升。大家認為自己常年從事這些工作,對管轄區域的情況也很熟悉,安規書上的安全措施過於複雜,有點「折騰」。
自2011年上班開始,我就從事輸變電基建工作,經歷了班組成員、工作負責人、項目總工、項目經理、副班長等崗位,再到公司黨委辦公室掛職,現在到供電所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好一件工作,就必須要有規範意識。無論是變電站不同型號用途電纜排面怎麼敷設、綁紮間距多少、弧度怎麼彎曲,還是辦公室工作小到公文字體選擇、行間距、符號使用,我們自己都有這個意識要去往規範上要求。
李赫名:深有同感。
蘇才普:2018年冬天,我們所50歲的龔師傅給用戶安裝一塊電錶,工作票中填寫的是兩個人,但實際去現場就他一個人。工作時沒有人扶梯子,梯子打滑他和梯子一起翻倒在地上,額頭摔紫了,鼻子也蹭破了皮,他卻不以為然。
我順勢而為,策劃了一個「違章人員說違章」故事會,請所有同事帶上家屬參會,由龔師傅「分享」他的工作過程和事後感想。龔師傅分享後,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家屬們也上了一堂安規課。
李赫名:效果如何?
蘇才普:效果很好。通過那次故事會,同事們對我的安全管理工作開始慢慢接受和理解,對我的態度也日漸熱情,他們能自覺地去重視安全了,後來這種「家長會」也成為了我們所的傳統。
李赫名:親情既是「盔甲」也是「軟肋」,親情助安,值得借鑑啊。來說說我們上津所吧。我剛到上津所時便感覺到大家工作熱情不高,平時工作各幹各的很少交流。我經常也是熱臉貼冷屁股,工作不好開展。
蘇才普:我記得你們上津所基本都是供服員工對吧?
李赫名:對。後來我發現就是供服員工的考核模式出現了問題。18名供電服務員工績效工資發放竟然有11種不同考核模式。工資發放主要是循「舊例」,造成考核與實際工作的偏差較大。
蘇才普:所得與所出不成正比,難怪工作熱情不高。
李赫名: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和縣公司反覆溝通,在供電所工作分配和考核方式理順後,廢止了原來的各種考核發放標準,全所員工按統一的新標準考核,解決了歷史積累的矛盾,這個方式後來在鄖西公司推進全能型供電所建設時被統一採用,現在供電所都用「工作積分制」作為考核方式,大家幹得多少、拿得多少一目了然,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也高漲。
蘇才普:赫名,你的方法真贊。咱們作為「青安先鋒」,能夠通過工作票、精運維、指標提升等獎勵方式,為供服員工提升工資待遇,並確保他們的安全,讓員工的工作價值得到最直觀地體現,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潛能,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
趁熱打鐵 把安全工作幹精彩
蘇才普:赫名,我聽說你自創了一個「疏堵」工作法,運用在平時工作中很奏效,能不能讓我偷師一下?
李赫名:我來跟你說說,我們作為「青安先鋒」,其實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讓公司的各項安全管理要求有效落地,對吧?
而「填票」和「上風控」是現場工作必不可少又是供電所普遍感覺頭疼的兩個步驟,我採取的「堵」和「疏」。「堵」就是要從源頭上杜絕「無票無單」,措施是「統一派工」和「準入制」,所有工作不論大小,包括允許單人作業的工作,臺區經理上報後必須經過供電所派工、臺區經理接單(或辦票)才能開始工作,嚴格依照票(單)考核外勤員工工作量,未上報的工作一律算「私活」,不光沒有績效,發現還要嚴格考核。嚴格進行工作負責人資格考核,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工作負責人資格,寧可讓「事等人」,也不讓不具備安全管控能力的人去組織作業。
「疏」就是採取多種方式給大家講安規、析「兩票」,組織標準化作業現場,讓更多人能夠夠通過學習完善自己的安全知識。同時分級組織工作,培育了幾名安全管控能力較強的工作負責人,重大工作由這些人組織實施,安全管控能力一般的人員作為工作班成員參與工作,減輕這部分員工的安全壓力。
蘇才普:「疏」「堵」結合,事半功倍,厲害厲害。
李赫名:對了,才普,你在南化供電所期間,所裡的運維指標從全鄖縣公司第11名提升至第2名,你是怎麼做到的?我想跟你取取經。
蘇才普:沒問題。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叫《清單革命》,講的是把工作條理化,每一步工作羅列下來形成一個清單,每完成一項打√,再進行下一項,類似於調度操作票一樣。
於是我把供電所的安全基礎臺帳也「清單化」,總結成10大類、32小類分別整理歸類,形成檔案盒。這樣不管是我自己也好,還是每個崗位的責任人也好,每天來上班一看到檔案盒就知道還差哪些事沒做,哪些臺帳沒歸檔,領導隨時來檢查我們也不慌。後來這種做法傳開了,很多其他縣公司的供電所也都來交流學習了,大家還挺認可。
供電所管理提升,主要是在於我們努力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清單,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得好壞在於平時的督導和培訓。比如,我們的樹障清除得好,得歸功於我們率先在供電所明確了設備主人制。
李赫名:是聽說設備主人制你那裡搞得很有成效。你的「樹障是高壓線路最急迫的隱患」的觀點和清除樹障的相關做法,今年在全市範圍內都掀起了浪潮啊!為你點讚。
蘇才普:哈哈,謝謝,相互學習。你們上津所去年榮獲了「中國最美供電所」稱號,真讓人羨慕。赫名,在你眼裡,上津所美在哪裡?
李赫名:「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地處陝鄂交接的上津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們上津所美就美在「明白人」帶頭講規矩。本所自己稽查發現違章後如實上報,罰款直接打入省公司安監部指定帳戶。本所自己發現的調度令執行不規範,自行把操作人員「綁送」縣調請對方處理。很多人覺得這不近人情,其實恰恰是這樣不遮掩、不迴避的態度,才是對當事人最大的關愛,讓更多人成為「明白人」,也讓「規矩」真正成為紅線,立在所有人心裡。
蘇才普:哈,讓「明白人」帶頭講規矩,美,太美!赫名,聽說了嗎?今年公司又啟動了「青安先鋒百千萬」計劃,新一批「青安先鋒」就要來了。青安「後浪」們馬上就要拍向我們了。最近每每想到這裡,我都感慨萬千,初到供電所的景象還歷歷在目呢。
還記得到供電所工作後,我是從工作班成員到工作負責人再到籤發人這樣要求自己的。配電安規、施工工藝標準、裝表接電、登杆作業、變壓器安裝、營銷業務等等都一一跟著師傅們和農網改造現場學習,整個學習和熟悉過程花了7個月時間呢。
李赫名:是啊,那段激情燃燒的日子真是讓人難忘。在供電所工作的一年多也讓我之前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更加緊密貼合基層實際,服務了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原來「想得多」變成現在「做出來」。
不得不說,「青安先鋒」是一個青年員工激蕩思想、沉澱閱歷、鍛鍊成長的優秀平臺。回憶起咱8個人在微信群裡討論的每個深夜,在分享經歷和體會、討論觀點和方法中拉近了彼此距離,也見證著彼此的成長。「青安先鋒」這個平臺堅定了咱們立足基層幹事創業的信心,擴展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加速了各項能力的鍛鍊提升。說實話,真的要感謝「青安先鋒」這個平臺。
蘇才普:是的,感謝的話兒有千百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咱們要珍惜平臺,努力提升自我,帶動身邊更多的青年同事加入「青安先鋒」這個團隊。不負公司的培養,把安全工作幹精彩,咱繼續努力吧!
李赫名:加油,奧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