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覃健玲,今天我們談談NLP六個思維層次對生活的影響。
如圖中所示,如果我們的重點主要是六個思維層次變化的較低級別,我們將思考我們和其他人在環境中的行為方式。
我們受到他人行為和環境變化的影響。如果天氣很晴朗,我們很高興和愉快,如果天氣陰暗潮溼,我們心情很低。這會導致我們在處理生活中的事情時產生消極的反應。
如果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較低的行為水平和環境上,那麼它很可能會對當前的"競爭"作出反應,而不是朝著未來的前景邁進。
如果我們想要得到積極的回應,我們就必須關注身份、價值和信念。我們越能控制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變化,我們的反應就變得越來越積極。
我記得史蒂芬·科維曾經說過,「你把天氣帶到了身邊。」
如果我們相信一個我們可以信任的人,即使有人讓我們失望,我們可能會繼續保持這種信念,並將事件視為例外。
讓我們看幾個例子,看看我們在考慮自己的業務時有多不一樣。
1.唐先生的考慮。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在事業和個人生活中都很幸運。我總是被錄用,現在我是我自己的老闆,工作總是讓人感到驚訝。我的個人生活有點艱難,雖然我有很多遺憾,特別是關於孩子的。
2.郭女士的考慮。
我是個女孩。我知道我想要什麼,怎樣,什麼時候能得到我想要的。我想當顧問。我在這個領域做過研究,甚至有過一些經驗。這份工作很適合我,我也很適合這份工作。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喜歡幫助別人。我可以和任何人相處得很好,這是我引以為豪的優勢。
3、夏先生的考慮
我發現自己很難寫作,可能是因為我是一個害羞和內向的人。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的真實感受和我有多消極。我對自己缺乏信心,所以我永遠無法相信我所做的事。我想讓我對生活的態度更加積極。我希望我有能力停止憂慮和放鬆。
對三者的自審議有何不同?
唐先生主要講的是行為和能力的高低。他更容易受到別人的行為、環境和他們自己的結果的影響。唐先生的風格是一種負面反應。
郭女士以自己的身份談論自己,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個快樂的人,一個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人。她對自己身份的理解和清晰貫穿於她所做的一切和她對自己經歷的感知。
讓我們看看夏先生。他自稱是一個害羞而內向的人。他不相信他在做什麼。他想改變。因此,即使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還是會產生不想要的、想改變的行為。不管別人告訴他什麼,他都能趕時間,他相信自己的身份也會使他脫離別人的意見。
所以郭女士和夏先生積極獨立地回應,但他們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唐先生更專注於更低的水平,更有可能受到行為和環境的日常變化的嚴重影響。
如果我們想像夏先生那樣改變,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種改變可能發生的程度。
對於夏先生來說,主要的評估是在身份和信仰層面:"我是個害羞而內向的人"和"我從不相信我做了什麼"。
一種信仰不一定導致另一種信仰。他可以繼續害羞內向,但要相信自己所做的。所以,對他來說,要做出他想要的改變,就需要在身份或價值信念的層面上進行改變.
但對於像唐先生這樣的第一個人來說,這取決於他是否想改變。如果他覺得自己受到行為和環境的不適當影響,想要發展更大的獨立性,那麼他可以專注於能力、信仰和認同。
我是覃健玲,NLP心理學社群創始人,NLP執行師,幫助你提升個人修為,升級你的大腦軟體。
學習正確心理規律,讀懂人心,糾正自己偏差行為,改善人際關係,有技巧地處理。通過NLP學習成長,由內而外,活出屬於你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