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研電子晶片?中國晶片界「另闢蹊徑」,華為或迎新轉機?

2020-12-15 趣味科技秀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01電子晶片的優勢和劣勢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晶片對生活的需求有多大。雖然晶片不會直接展現在消費者面前,但是有晶片的加持,設備才能運作。手機晶片分為7nm或者5nm,最常見的是14nm晶片。

到了7nm和5nm級別,那麼這款手機的性能會非常好,尤其是5nm晶片,市場上使用5nm的手機還不多,搭載5nm晶片級別的手機最好都是旗艦機的國產高端機,比如即將和大家面世的mate40系列,使用的麒麟1020就是使用了5nm工藝級別。

麒麟1020

其實不管是什麼多少nm,採用的都是電子晶片的設計。在電子晶片領域,中國存在較大的短板。對國外企業的依賴是很大的,比如很多人手機中搭載的驍龍晶片就是美國高通公司的產品,還有蘋果自研的A13,A14也是國外的。

晶片

那麼中國有沒有可能在電子晶片領域超越國外的企業呢?不能說沒有,但是可能性非常低,至少在短時間內無法超越。

既然電子晶片這麼重要,肯定還是有他的優勢。電子晶片的優勢在於運算速度快,一般的電子晶片量產穩定,而且還能實現國產。劣勢在於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否則我國也不會在晶片上被困這麼多年。

晶片

02另闢蹊徑

國外企業有時間的優勢,自然要領先我們一大截。於是中國晶片界「另闢蹊徑」,不走尋常路。

我們常常聽說的晶片都是電子晶片,但是我國已經在光子晶片上做出了突破,在光子領域研發出了第一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這是全球首例研發出光子晶片的技術突破

光子晶片

如果說能夠棄研電子晶片,把研發投入到光子晶片上,並且實現量產,或許中國晶片會走在世界前沿。這是從未有過的,而這一切,都從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上完全部署。

那麼另闢蹊徑能否實現呢?從理論上來說,一旦光子晶片也能達到和電子晶片一樣的水準,並且在技術和材料以及設計等等方面進行掌控,說不定中國能成為光子晶片的開創者。

光子晶片

要知道電子晶片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誰也說不準那一天中國在光子晶片上就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中國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製造不可能,半個月建成一座醫院,5G毫米波率先領先世界,華為5G世界第一,這些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都變成了現實。

中國晶片

03能否迎來轉機?

假設光子晶片可以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華為能否迎來轉機?

很顯然,光子晶片一旦穩定量產,被華為運用的話,完全可以擺脫對美國晶片禁令的控制。而且這或許會成為華為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美國高通也要甘拜下風,所以華為或迎新轉機。

華為

不過這個轉機要想實現,也並非沒有難度。只不過相較於電子晶片遇到的瓶頸來說,光子晶片興許能成為另一個選擇。

有轉機有代表有希望,有希望就有目標,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別人沒有做好的才有必要去做,別人已經做了,想要追趕還容易被打壓,驅逐。

有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在,中國晶片半導體行業就有很大希望。等哪一天中國晶片站在世界上,美國想要對華為打壓,就要掂量掂量。

華為

04總結

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在進行實踐之前,理論很重要。更何況我們也並非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全球第一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已經被研發出來了,這證明這條路是可以走的。

既然不是絕路,就可以進行不斷嘗試,萬一走出一條通天大道,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對光子晶片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

相關焦點

  • 晶片界的袁隆平,60歲棄美國百萬年薪回國,帶領中國成就行業第一
    就拿近期中興手機由於無法解決晶片問題而被迫暫別市場的事例來看,科技問題才是如今發展的硬道理。在過去,我國有非常多的科技頂尖人才都紛紛到國進行學習,然而國外的優異條件也將這些人才留在了當地,以至於最後歸國的人才寥寥無幾。這也讓我國的科技發展遠遠的落後於其他國家,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在2004年到時候卻有一位晶片界的人才歷經萬難回到了國內,這不禁讓人動容。
  • 上海微電子正式宣布,華為晶片再迎轉機!
    「軟肋」,那就是華為雖然擁有著世界上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但是華為卻並沒有製造晶片的能力,也就是離開了高端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華為海思設計的晶片只能躺在「PPT」上,不能夠代工實現的晶片幾乎沒有任何意義,那麼最終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 新股芯原股份688521上市發行價格 中國晶片IP第一股
    主營業務:面向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及周邊、工業、數據處理、物聯網等廣泛應用市場所提供的一站式晶片定製服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  芯原股份,是一家獨特的晶片公司,被投資者視為「中國晶片IP第一股」。  「有人說芯原股份是晶片界的藥明康德。」
  • 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程師」,或將自研晶片製造技術
    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程師」,或將自研晶片製造技術最近,在美國新政的影響下,臺積電宣布在9月14日之後沒有繼續向華為供貨的計劃。消息傳出後,網上一片譁然。畢竟,臺積電是華為最大的晶片製造廠之一,華為的高端麒麟核心基本上是由臺積電製造的。如果臺積電「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華為的高端晶片將面臨「斷供」的尷尬局面。
  • 日本晶片巨頭官宣了!華為迎來轉機,麒麟晶片將「重獲新生」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說到華為,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華為是我國的科技巨頭,而華為主要的晶片供應商,其中就包含了日本鎧俠。最近日本晶片巨頭官宣了!華為迎來專家,麒麟晶片或將「重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華為要自己造晶片,不靠臺積電?每年20萬晶片人才流失
    華為今年有多艱難,相信經常關注文章的粉絲都知道!華為最近宣布出售的手機業務,這說明華為現在已經困難到要賣業務維生了。從美國宣布制裁華為公司開始,包括5G、手機等大部分業務都受到衝擊,尤其是對於今年連續兩次加大制裁力度,讓臺積電、三星電子、高通等合作企業紛紛與華為割席。
  • 晶片大戰,中國砥礪前行,美國壓制華為,並且回遷晶片製造生產線
    它是伴隨著怎樣的需求產生的呢,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佔地150平方米、重達30噸的龐然大物,實在是太大的,太不方便了。所以如果它能變得又小又快,那就太好了,於是很多科研人員為了這個目標努力,首先有人發明了電晶體,這個電晶體能夠實現電子管的功能,並且體積變小了,功耗也變小了。
  • 華為迎來「勁敵」!小米11正式確認,高通或成最大贏家
    對手機界,晶片界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11發布之前,有一位小米高管說了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該小米高管把小米用戶比作「屌絲」,這一不恰當的言論對小米十年的努力帶來了口碑上的崩壞。雖然最後以辭職收尾,但並沒有影響小米衝擊高端機型的計劃。
  • 從碳化矽材料到鯤遊光電,華為晶片版圖又落一子
    此前,鯤遊光電也是華為光電晶片領域的供應商之一。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則成立於今年4月23日,成立後便密鑼緊鼓地在材料領域、AI領域和晶片領域投資布局。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除了鯤遊光電外,華為投資的其他四家公司分別為山東嶽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傑華特微電子(杭州)有限公司,深思考人工智慧機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蘇州裕太車通電子。
  • 中國晶片遇難題,臺灣科技變棋子,美國將商業上升為政治
    美國卡中國晶片的脖子,華為無芯可用,中芯國際被「拉黑」,光刻機買不到手。臺灣的臺積電也跟著美國跑。虎落平陽被犬欺嗎?大家好我是極客兄弟 文子,科技圈裡的科普作者。美國對晶片的制裁讓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也給了我們一個變強的契機。
  • 傳臺積電已獲華為代工許可,海思或迎轉機,但手機和5G無望
    總結來看,美國的終極目的是想禁華為的5G技術,也就是遏制中國5G的發展,並非單純要弄死某家企業。華為海思的命運似乎迎來重要轉機。10 月 9 日晚間有消息傳出,繼AMD、英特爾之後,臺積電已經從美國商務部拿到繼續供貨華為的許可證,可以幫華為繼續代工生產一部分成熟製程技術的產品。
  • 晶片界「搖滾明星」Jim Keller離職英特爾,Chip God到底在想啥?
    在從業的二十多年裡,Keller在AMD、蘋果、英特爾和特斯拉之間來來回回,把Alpha、x86、MIPS、AI和ARM都研究了個遍,參與電子領域的幾大頂尖晶片設計,外號「chip god」。2008年,蘋果計劃脫離對晶片製造商的依賴,收購PA Semi團隊,自行設計了A4/A5系列晶片,這些晶片用於iPad,iPhone,iPod和Apple TV等可行動裝置,而A系列晶片的負責人正是Keller。2012年,Keller再次加入AMD開發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處理器內核,領導Zen架構的開發。
  • 華為出現新轉機?282家美企聯合發聲,任正非說的沒錯
    華為的轉機華為是國產科技公司的一面旗幟,任何挫折和壓力都無法打倒它,這是近兩年無數國人公認的事實!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5G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之後,在收穫合作夥伴的同時,也引來了美國的無理針對。因為單論5G技術和設備而言,沒有一家美企是華為的對手,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為此,美國不僅要求眾多美企放棄與華為合作,還勸說其他國家不要採購華為的5G設備,儘管沒有任何能讓人信服的理由。除此之外,今年5月份,美國還制定了新的晶片規則,目的就是讓華為的各種終端設備都失去晶片的供應,無法再正常發展下去。
  • 潛伏的王者之師,華為「備胎」晶片家族譜
    華為海思晶片的戰略是一大一小計劃,大海思計劃包括麒麟晶片、巴龍系列基帶晶片、天罡系列基站晶片、鯤鵬系列伺服器晶片、達文西架構AI晶片等。這裡匯集了華為絕大多數的技術核心,也是依靠這些核心技術晶片,華為才能有今天的通訊地位,才讓今天的中國能在5G市場上有自己的話語權。
  • 華為哈勃入股昂瑞微電子-中國最領先射頻前端晶片和SoC晶片廠商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10月28日,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昂瑞微」)發生股東股權變更,新增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為股東,同時註冊資本提高至5759.6619萬元,增幅5.70% 。
  • 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但隨著中興、華為事件之後,也是讓國內眾多科技企業都紛紛意思到了「自研晶片」的重要性,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夠在關鍵時刻,成為自己的「免死金牌」,對於華為而言,便是如此,在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晶片、作業系統」的斷供之後,華為也是強勢將「備胎晶片」轉正,目前華為海思晶片性能也是堪比國際晶片巨頭,同時華為還推出了華為鴻蒙OS系統以及華為HMS服務,以讓華為全面擺脫
  • 華為手機業務復甦?美國或放寬制裁華為條件-非5G晶片供應
    NE5EETC-電子工程專輯據《金融時報》報導,最近一些參加了美國簡報會的知情人士表示,只要供應商不將其晶片產品提供給華為的5G業務,美國將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提供晶片組件。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嚴厲」,從而對其整體業務構成威脅,而華為重要的智慧型手機部門可能有機會復甦。
  • 華為轉機來了!美國允許7家企業供應,俄羅斯貢獻30%手機市場分額
    俄羅斯的煤炭、天然氣、大豆、牛肉等主要創匯產品紛紛來華,同時俄羅斯人也是最愛買中國製造的民族。最愛中國製造!而MTS在去年6月,就與華為籤署了一項協議,並計劃在2019年和2020年在俄羅斯試驗5G網絡。據此,華為計劃將俄羅斯研發中心的員工數量增加近3倍。損失11173億,美國允許7家企業恢復對華為晶片供應!與俄羅斯互利共贏理念不同的是,美國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華為海思晶片 10 年備胎史!
    對技術人才綠卡放寬,意圖抄中國人才的後路。據改革方案顯示,以技能為基礎的移民配額從12%升至57%。所以,海思這才趕緊招兵買馬!28年間,海思從未安逸過,正是這份「不安分」,才讓海思結出碩果。時間要回到2004年秋天,那一年,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在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基礎上註冊成立。
  • 【回顧】戴輝: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
    1.老兵戴輝: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2.老兵戴輝:華為海思的麒麟手機晶片是如何崛起的?;3.老兵戴輝:海思機頂盒晶片是如何成為霸主,並與中國標準相互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