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而定。它們或直白通俗,或含蓄雋永,都生動地體現了紹興酒的個性特徵。除了日常我們熟悉的加飯、花雕、香雪、善釀等酒的代名詞外,歷史上,紹興酒曾經有過許多別名、雅號。今輯錄部分,以饗讀者。
【紹興】即以產地作為酒的別名。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說:「紹興酒各省通行,吾鄉之呼之者,直曰:『紹興』。」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中記載:「越釀著稱於通國,出紹興,膾炙人口久矣,故稱之者不曰紹興酒,而曰紹興。」
【老酒】紹興酒的品性是越陳越香,越陳越好,陳即老的意思,所以紹興酒又叫老酒,陳酒,陳年酒(古代也稱昔酒)。
【黃酒】紹興酒色澤橙黃、透明,香氣馥鬱芳香,味道醇厚甘鮮,稱之為黃酒。
【黃嬌、黃醅】「黃嬌」,取酒有媚人之意,如宋人詩云:「加餐宜白粲,取醉喜黃嬌」。黃醅代酒,白居易《嘗黃醣新酌憶微之》「世間好物黃醅酒,天下閒人白侍郎。」陸遊《山園雜賦之二》:「賴有黃醅法,終年任醉醒。」
【福水】 紹興民間認為有酒喝就是福氣,所以紹興酒又被稱為福水。
【三酉(三友)】民間稱酒又叫三酉,酒字折開即三酉。因「酉」與「友」諧音,於是紹興酒別稱「三友」。
【名士】清·袁枚《隨園食單》中說:「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餘常稱紹興為名士,燒酒為光棍。」他將紹興酒與燒酒相比,認為紹興酒堪稱「名士」,而燒酒像個「光棍」。
【黃封】 指古代皇帝所賜酒,也叫宮酒。據《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屠蘇】 紹興舊俗,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都要飲酒和貼春聯,意示一年過去,新春到來,乾元復始,萬物甦醒。屠蘇,是一種闊葉草,唐代名臣孫思邈每至臘月,以酒泡上,除夕飲用,可防瘟疫,其居稱「屠蘇屋」,其藥方稱「屠蘇酒方」,後代沿襲成俗。陸遊《除夜雪》詩云:「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桃符」即春聯,「屠蘇」即老酒。
近年來出現了狀元紅、女兒紅、鑑湖、古越龍山、會稽山、稽山鑑水、水香國色等等以其註冊商標或廠名、風景名勝等作為紹興酒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