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一個關於茶的別稱 苦口師的故事
晚唐著名的詩人皮光業襄陽人士,字文通,皮日休之子。儀表堂堂,在古代屬於高富帥外加官二代,學富五車,擅長高談闊論,博古通今。
十歲即能吟詩作對。為錢鏐收做了幕僚。錢鏐當時讓皮光業出使吳國,在皮光業回國之際,吳國贈給他了三百萬錢,但吳國不準許他將錢帶回越國,並告訴他可用錢買貨帶回國。
皮光業生氣的說:我是尊貴的使者,不是什麼賺錢的商賈。於是捨棄錢財憤然離去。吳人見狀趕忙追上去,並將錢用車裝好給送上了路。
到了吳越合併建國,官至丞相,非常尊貴。六十七歲離世,諡號尊為貞敬。著有書稿《皮氏見聞錄》。
今天就是關於皮光業在吳越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做丞相的一件趣事。
有一日,皮光業的遠方親戚,表兄弟請他去品嘗新鮮的柑橘,更是設宴好好款待下這個貴戚。
聚會那日,滿朝上下,百官雲集,達官貴胄一應俱全。宴席也都是美味珍饈,美酒香茶。當熱鬧之時,皮光業駕到。
今天是品柑橘之宴,但是皮光業卻沒有心情在這柑橘上,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
皮光業對新鮮甜美誘人的柑橘一眼不瞧,進門就大呼「我要喝茶!我要喝茶!」。
於是,侍奉的下人趕忙端來一大海碗的茶湯,皮光業也不顧丞相的威儀了,捧起碗來就是一頓猛喝。喝完以後,抹抹嘴角,才覺得舒坦起來。
不一會就聽他即興吟詩一首: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旁邊的人一聽是丞相給做的詩,那趕緊記錄下來呀。大家都把這件趣事在坊間傳頌。
久而久之,茶別有了雅號 「苦口師」。
那其實茶的別稱有特別多,那我們今天就來羅列一下。供大家學習參考,讓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樣的茶,不一樣的稱呼。
茶的 一字稱呼
荼:古代表示茶的字。「荼」在《詩經·鄴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說文解字》:「荼,苦茶也。」
茗:是雲南地區「茶」的土音,東漢時來表示茶,與茶字通用,是茶的一種雅稱。蘇軾詩云:「從來佳茗似佳人。」
荈:茶和茗的合稱。《經典釋義·爾雅音韻》:荈,尺兗反。荈、茗,其實一也。《雜子》: 茗之別名也。」
蔎: 茶的別稱。古代蜀國的西南部落方言。陸羽《茶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的 二字稱呼
甘露、酪奴、水厄、翹英、藍英、藍英、綠華、流華、玉蕊、愁草、嘉草、葉嘉、
清友、瑤草、仙掌
茶的三字稱呼
晚甘侯、王孫草、瑞草魁、滌煩子、餘甘氏、不夜侯、冷麵草、苦口師、嘉木英
紫雲腴、白雲英、離鄉草、雲霧草
茶的四字稱呼
玉川先生、龍芽鳳草
古代茶的稱呼真是五花八門,奇思妙想,賦予了茶各種各樣的名頭,也是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對茶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人們在喜愛和熱愛的基礎上,也給這個神奇的植物給了他各種不一樣的寄託和鍾愛。
茶葉對於文人來說就是真摯朋友,無論是從功效作用來說,還是愉悅影響人的心智。
幫助人們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等多方面去給茶,起了不同的名字雅號別稱,可以從中看到茶文化對中國文化的遠大影響,中國文化也同時提升了茶文化的知識內涵。
在中國的詩文裡除了茶就是酒,還有誰比他倆用的最多也最讓人愛不釋手呢。應該是沒有什麼詞可以超過茶了。
茶事便是人間事
茶是萬病之藥
大家都喜歡茶,因為它帶給了人們太多的靈感和智慧。中國古代至今有太多的情感故事都蘊含其中,說起來得泡上一壺茶說他個三天三夜,才能罷休吧。
茶打開了人們體會自然的新世界,新渠道,新體驗,讓人們明白了這萬物間,居然有這麼神奇功效的植物,把人和自然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喝綠茶讓你明目,喝黑茶讓你減肥,喝紅茶給你補血補氣。喝各種花茶用功效各異。所以喝不完的茶,品不玩的人生,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在今後的分享裡讓大家愛上喝茶,喜歡喝茶。更加的懂茶。那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的。
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茶的別稱,可以在評論裡打出來,大家共同學習分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