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師」茶的——茶的雅號別稱

2020-12-20 城主說茶
茶的別稱有好多種

今天說一個關於茶的別稱 苦口師的故事

晚唐著名的詩人皮光業襄陽人士,字文通,皮日休之子。儀表堂堂,在古代屬於高富帥外加官二代,學富五車,擅長高談闊論,博古通今。

十歲即能吟詩作對。為錢鏐收做了幕僚。錢鏐當時讓皮光業出使吳國,在皮光業回國之際,吳國贈給他了三百萬錢,但吳國不準許他將錢帶回越國,並告訴他可用錢買貨帶回國。

皮光業生氣的說:我是尊貴的使者,不是什麼賺錢的商賈。於是捨棄錢財憤然離去。吳人見狀趕忙追上去,並將錢用車裝好給送上了路。

到了吳越合併建國,官至丞相,非常尊貴。六十七歲離世,諡號尊為貞敬。著有書稿《皮氏見聞錄》。

品茶

今天就是關於皮光業在吳越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做丞相的一件趣事。

有一日,皮光業的遠方親戚,表兄弟請他去品嘗新鮮的柑橘,更是設宴好好款待下這個貴戚。

聚會那日,滿朝上下,百官雲集,達官貴胄一應俱全。宴席也都是美味珍饈,美酒香茶。當熱鬧之時,皮光業駕到。

今天是品柑橘之宴,但是皮光業卻沒有心情在這柑橘上,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

皮光業對新鮮甜美誘人的柑橘一眼不瞧,進門就大呼「我要喝茶!我要喝茶!」。

備茶

於是,侍奉的下人趕忙端來一大海碗的茶湯,皮光業也不顧丞相的威儀了,捧起碗來就是一頓猛喝。喝完以後,抹抹嘴角,才覺得舒坦起來。

不一會就聽他即興吟詩一首: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旁邊的人一聽是丞相給做的詩,那趕緊記錄下來呀。大家都把這件趣事在坊間傳頌。

久而久之,茶別有了雅號 「苦口師」。

那其實茶的別稱有特別多,那我們今天就來羅列一下。供大家學習參考,讓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樣的茶,不一樣的稱呼。

採茶

茶的 一字稱呼

荼:古代表示茶的字。「荼」在《詩經·鄴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說文解字》:「荼,苦茶也。」

茗:是雲南地區「茶」的土音,東漢時來表示茶,與茶字通用,是茶的一種雅稱。蘇軾詩云:「從來佳茗似佳人。」

荈:茶和茗的合稱。《經典釋義·爾雅音韻》:荈,尺兗反。荈、茗,其實一也。《雜子》: 茗之別名也。」

蔎: 茶的別稱。古代蜀國的西南部落方言。陸羽《茶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的 二字稱呼

甘露、酪奴、水厄、翹英、藍英、藍英、綠華、流華、玉蕊、愁草、嘉草、葉嘉、

清友、瑤草、仙掌

茶的三字稱呼

晚甘侯、王孫草、瑞草魁、滌煩子、餘甘氏、不夜侯、冷麵草、苦口師、嘉木英

紫雲腴、白雲英、離鄉草、雲霧草

茶的四字稱呼

玉川先生、龍芽鳳草

綠滿山野

古代茶的稱呼真是五花八門,奇思妙想,賦予了茶各種各樣的名頭,也是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對茶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人們在喜愛和熱愛的基礎上,也給這個神奇的植物給了他各種不一樣的寄託和鍾愛。

茶葉對於文人來說就是真摯朋友,無論是從功效作用來說,還是愉悅影響人的心智。

幫助人們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等多方面去給茶,起了不同的名字雅號別稱,可以從中看到茶文化對中國文化的遠大影響,中國文化也同時提升了茶文化的知識內涵。

在中國的詩文裡除了茶就是酒,還有誰比他倆用的最多也最讓人愛不釋手呢。應該是沒有什麼詞可以超過茶了。

泡茶

茶事便是人間事

茶是萬病之藥

大家都喜歡茶,因為它帶給了人們太多的靈感和智慧。中國古代至今有太多的情感故事都蘊含其中,說起來得泡上一壺茶說他個三天三夜,才能罷休吧。

茶打開了人們體會自然的新世界,新渠道,新體驗,讓人們明白了這萬物間,居然有這麼神奇功效的植物,把人和自然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喝綠茶讓你明目,喝黑茶讓你減肥,喝紅茶給你補血補氣。喝各種花茶用功效各異。所以喝不完的茶,品不玩的人生,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在今後的分享裡讓大家愛上喝茶,喜歡喝茶。更加的懂茶。那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的。

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茶的別稱,可以在評論裡打出來,大家共同學習分析起來。

安靜祥和的心情

相關焦點

  • 在古漢語中,原來茶的別稱可以這麼美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論飲茶方式如何變遷,人們對茶的喜愛隨著時間流轉,一直保留到今天。現在就跟著小約一同領略一下與茶相關的雅稱吧。1、 茗茗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別稱,《太平御覽》中記載,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所以,茗又指代茶葉嫩芽。
  • 不正經讀茶之茶的雅號別稱你知多少?
    由古至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茶的妙用,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茶就這樣淡然在杯中微微漾開,不僅利用其製藥,更讓其成為日常必需品。人們對茶深情厚愛的程度,完全可以從為茶取的高雅名號看出。書中記載,南北朝時,北魏人不習慣飲茶,而是喜愛奶酪,戲稱茶為酪奴,也就是奶酪的奴婢。消毒臣:出自唐朝《中朝故事》詩人曹鄴飲茶詩云:「消毒器豈稱臣,德真功亦真。」唐武宗時期李德欲說天柱峰茶可以消減酒肉的毒性,曾派人煮茶澆在肉食上,並用銀盒密封起來,過了一段時間打開之後,肉已經化成了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
  • 不吃甜橙,要喝苦茶,詩人贈給茶的一個雅稱——「苦口師」
    這件趣事讓茶有了另一個別稱雅號。有一日,皮光業的遠方親戚,一位表兄弟請他去品嘗新鮮的柑橘,更是設宴準備好好款待下這個貴戚。聚會那日,滿朝上下,百官雲集,達官貴胄一應俱全。宴席也都是美味珍饈,美酒香茶。當熱鬧之時,皮光業駕到。
  • 茶有哪些雅號別稱,茶的字形演變和流傳是怎樣的
    003茶有哪些雅號別稱?段有出黑,《請極》中利「素」在由代識即,「5」字語字,(加罪)許係為「檔」,《仿)年「」(她),《級子森秋》特「著」,《凡將畫)h「」(dwau),《做書·煙參路》作*花* 5外。吉時的款是一抽多名,在陸羽飯《新經)同世之前。
  • 茶有哪些別稱?這篇文章分享給你
    茶的雅稱就像文人們的雅號一樣,基本是依照茶的個性來取的。那麼茶都有哪些別稱呢?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 「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 各種關於茶故事的掌故
    苦口師是什麼掌故?皮光業是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子,他自幼聰慧,能文善詩,有皮目休盛年的風範,吳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除了詩文,皮光業還嗜茶,善談論,對茶頗有研究。一天,皮光業的表兄弟設宴待客,請他來品賞新柑。那天,宴席頗豐,當地的達官貴人云集。皮光業一進門,對表兄弟的新鮮甘美橙子視而不見,卻急呼要茶喝。
  • 茶的別稱 你知道幾個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划,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除了茶、檟、蔎、茗、荈等一字別稱,茶還有兩字別稱、三字別稱。
  • 喝茶也要懂點茶文化:茶的超10種別稱!
    古人茶事,總伴著風雅。在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兩千多首茶詩中,茶有著眾多優雅的別稱,細細玩味,才能體會出中國茶文化的別樣風貌。今天就來盤點茶在古代詩文中的幾種別稱。一字別稱荼這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荼」最早見於《詩經·鄴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句中「荼」字是否指茶,學者推考說法不一。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荼,苦茶也。」
  • 盤點古往今來各種茶的別稱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
  • 茶的雅稱,你知道幾個?
    茶的雅稱就像文人們的雅號一樣,基本是依照茶的個性來取的。那麼茶都有哪些別稱呢? NO.1 荼 陸羽《茶經》記載: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 陝西省十個城市的雅號別稱!陝西人也不見得都知道
    陝西省現轄西安、鹹陽等10個設區市,他們的別稱、雅號一一說來。文化古都——西安西安是陝西省省會,古稱長安,曾稱西都、大興城、京兆府等,地處「八百裡秦川」的關中平原中部。桑、茶、煙、果、藥五大商品基地初具規模。汞、銻、鉛、鋅、黃金以及絞股藍、富砸茶、魔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秦嶺璣珠——商洛商洛位於陝西東南部,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是歷史上商鞅的封地。林特產品核桃、板慄、柿子、生漆等產量居全省之首,有中藥材1119種,年產量萬噸以上。
  • 評彈藝人的雅號與別稱
    大市場必然大競爭,早在20世紀20至30年代起就掀起了競爭的浪潮,特別是到了20世紀40年代評彈的競爭浪潮更是風起雲湧,在競爭中湧現一批批名家響檔,人們還給這些藝人評選桂冠,封予雅號別稱,如「塔王」沈儉安、薛筱卿,「蛇王」楊仁麟,「描王」夏荷生,「翡翠玉蜻蜓」周玉泉,「彈詞皇帝」嚴雪亭,「電臺狀元」蔣月泉,「彈詞皇后」範雪君,「飛機英烈
  • 「適量飲酒 快樂生活」酒的別稱與雅號
    隨著酒文化內涵的豐富,我國古代的人們在飲酒之時,大多喜歡為其所飲之酒叫上一個別稱或雅號。而被古人奉稱的這些不同的酒的稱謂,其中大多數都有一定的歷史由來。或引經據典,由歷史典故演繹而來;或根據其所唱飲之酒的口感、功效、用途,酒的液體所呈現的顏色、濃鬱程度等;或根據此酒的釀製方法、釀造原料的構成等等而定。
  • 茶竟然有這麼多雅號,快來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茶亦是俗物亦是雅物,不論是從古還是至今,茶一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更是借用詩詞表達對茶的深厚喜愛。 歷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義變化多端,有很多異名、別稱、雅號,如荼、檟、荈、茗、皋蘆、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還通用。就是一個「茶」字,也表示諸多意思。
  • 古箏在歷代流傳中有多少別稱雅號?
    古箏除有起源地秦箏名稱之外,它的別稱雅號甚多。
  • 人有外號,茶也有「花名」,這些對茶葉的別稱你知多少
    hello大家好,我是鮮哉君,一位主營六堡茶、茉莉花茶和泥興陶得90後小夥。還記得小時候別人給你起的外號嗎 ,你身形瘦一些的叫「小猴子」,帶個眼睛的得叫「四眼仔」,如牛飲水一樣的叫「大水牛」等等。就像人的外號一樣,茶葉在除了有大名「茶」之外,在古時候也有不一樣的「花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茶的「花名」都有哪些。漏影春「漏影春」這個名字出現在宋·陶谷 《清異錄》茗荈門三十五事中,有這樣寫到:「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點湯攪。」
  • 茶字的由來,茶字之始其字為「荼」,以及關於茶的眾多稱謂
    在我國,對於茶的野生利用,有5000年之久;西周時候移為家種,也有3000多年了。然而茶這個字的出現卻要比這晚很多。「茶」字的出現,大都認為在中唐時期,約公元8世紀,以前指稱茶的是「荼」字。「荼」在指稱茶時,讀音也是茶,因為「荼」是茶的古體字。《辭海》又在「苦荼」條下注釋:苦荼的荼讀cha(茶),苦荼就是茶。我們的祖先雖在近5000年前就發現並利用了茶,然而在相當長的時期裡,沒有「荼」這個字,到漢魏時期,民間口頭上已把茶這種植物或飲料稱呼為」cha」,可在文字上還假借「茶」這個字。湖南省有一個縣,現在叫「荼陵」,而在《漢書地誌》中寫成「荼陵」。這個荼陵的「荼」即讀作cha。
  • 水滸中多次出現茶博士,「茶博士」到底是啥意思?
    小談侃茶:第2集喜歡看《水滸》的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名詞—茶博士,這和我們理解的博士是一個意思嗎?顯然不是。那麼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這一稱謂,和茶到底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就帶大家一塊看看,水滸中茶博士到底是怎麼回事。
  • 96真淳雅:堪稱易武中期茶的標杆茶品,業界稱之為新「宋聘號」
    他決心尋找易武傳統制茶技術,讓「易武正山普洱圓茶」再次與世人見面。▲易武古鎮二、96真淳雅的誕生1995年,呂禮臻與張毅談好合作,以易武野放大樹茶為原料,找到舊有石模,採用書中記載的制茶古法,試製一批茶品。
  • 古代中國對茶的稱謂
    在唐以前,對茶有許多稱呼,除了陸羽在《茶經》中提及的「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外,在唐以前的古書中,對茶的稱呼經常提到的除「荼」外,還有「荈詫」、「水厄」、「葭萌」等多種別稱。現分別闡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