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皮日休(約838-約883 ),晚唐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漢族,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鹹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曾任蘇州軍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等。後參加黃巢起義,有點說被黃巢俘虜任職,任翰林學士,有的說說被後被唐軍所殺,反正起義失敗後不知所終。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晚唐大詩人皮日休才華橫溢,聲名遠播,其子皮光業(字文通)也是滿腹文章,儀表堂堂,學富五車,擅長高談闊論,博古通今,做官後也頗有政績。據記載,皮光業自小聰慧,十歲即能詩文,頗有家風,容儀俊秀,氣質倜儻,如神仙中人。用現代的詞語描繪就是,高富帥外加官二代,
今天就是關於皮光業在吳越天福二年,即公元937年,做丞相的一件趣事。這件趣事讓茶有了另一個別稱雅號。
有一日,皮光業的遠方親戚,一位表兄弟請他去品嘗新鮮的柑橘,更是設宴準備好好款待下這個貴戚。
聚會那日,滿朝上下,百官雲集,達官貴胄一應俱全。宴席也都是美味珍饈,美酒香茶。當熱鬧之時,皮光業駕到。
今天本是品柑橘之宴,但是皮光業卻沒有心情在這柑橘上,因為天氣炎熱、加之趕路的緣故,自是舌幹口燥的。
皮光業對新鮮甜美誘人的柑橘一眼不瞧,進門就大呼「我要喝茶!我要喝茶!」。
於是,侍奉的下人趕忙端來一大海碗的茶湯,皮光業也不顧丞相的威儀了,捧起碗來就是一頓猛喝。喝完以後,抹抹嘴角,才覺得舒坦起來。
詩人就是詩人,才情在舒坦時馬上迸發出來。不一會就聽他即興吟詩一首: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旁邊的人一聽是丞相給做的詩,那趕緊記錄下來呀。大家都把這件趣事在坊間傳頌。
於是乎,久而久之,茶另有了雅號 「苦口師」。
看到「苦口師」一詞稱呼茶,還真是貼切。我們品茶也都是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往往是先苦後甜,才是有回味和成就的人生。茶,就如同老師一樣,品茶也是學會品味人生。幾口之後,回味一下,才會苦甜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