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讀茶之茶的雅號別稱你知多少?

2020-12-20 不正經讀茶

由古至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茶的妙用,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茶就這樣淡然在杯中微微漾開,不僅利用其製藥,更讓其成為日常必需品。人們對茶深情厚愛的程度,完全可以從為茶取的高雅名號看出。

酪奴:出自《洛陽伽藍記》。書中記載,南北朝時,北魏人不習慣飲茶,而是喜愛奶酪,戲稱茶為酪奴,也就是奶酪的奴婢。

消毒臣:出自唐朝《中朝故事》詩人曹鄴飲茶詩云:「消毒器豈稱臣,德真功亦真。」唐武宗時期李德欲說天柱峰茶可以消減酒肉的毒性,曾派人煮茶澆在肉食上,並用銀盒密封起來,過了一段時間打開之後,肉已經化成了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

苦口師:相傳,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子皮光業在一次品賞新柑的宴席上,一進門,對新鮮甘美的橙子視而不見,急呼要茶喝。於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甌茶湯,皮光業手拿著茶碗,即興吟誦道:「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從此以後,茶就有了一個苦口師的雅號。

餘甘氏:宋朝學者李郛(fú)在《瑋文瑣語》中寫道:「世稱橄欖為餘甘子,亦稱茶為餘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餘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詩人胡嶠在飲茶詩中,也說:「沾牙舊姓餘甘氏。」於是,茶又被稱為餘甘氏。

葉嘉:這是蘇軾為茶取的暱稱與專名。因《茶經》首句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又因人們常常利用茶的葉片,所以取茶別名為「葉嘉」。《蘇軾文集》載此文,並作《葉嘉傳》,文中所言:「風味恬淡,清白可愛,頗負盛名。有濟世之才,雖羽知猶未評也。為社稷黎民,雖粉身碎骨亦不辭也。」此傳中用擬人手法刻畫了一位貌如削鐵,志圖挺立的清白自守之士,一心為民,一塵不染,為古來頌茶散文名篇,這也是茶別名中的最佳名號。

清友:宋朝文學家蘇易簡在《文房四譜》中記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唐朝姚合品茶詩云:「竹裡延清友,迎風坐夕陽。」

水厄:災難之意,出自《世說新語》,裡面記載了這樣的故事:晉代司徒長史王蒙,喜歡飲茶。他常常請來客人,陪他一同飲茶。但那些並不習慣喝茶,每次去拜訪王蒙的時候都會說:「今天有水厄了。」

(這是之一,明天還有之二哦!)

歡迎訂閱收藏,動動小手指點讚哦~我們每天都會有新的內容給你!

部分出自《中國茶學》,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苦口師」茶的——茶的雅號別稱
    不一會就聽他即興吟詩一首: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旁邊的人一聽是丞相給做的詩,那趕緊記錄下來呀。大家都把這件趣事在坊間傳頌。久而久之,茶別有了雅號 「苦口師」。那其實茶的別稱有特別多,那我們今天就來羅列一下。供大家學習參考,讓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樣的茶,不一樣的稱呼。
  • 茶有哪些雅號別稱,茶的字形演變和流傳是怎樣的
    003茶有哪些雅號別稱?段有出黑,《請極》中利「素」在由代識即,「5」字語字,(加罪)許係為「檔」,《仿)年「」(她),《級子森秋》特「著」,《凡將畫)h「」(dwau),《做書·煙參路》作*花* 5外。吉時的款是一抽多名,在陸羽飯《新經)同世之前。
  • 茶有哪些別稱?這篇文章分享給你
    茶的雅稱就像文人們的雅號一樣,基本是依照茶的個性來取的。那麼茶都有哪些別稱呢?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 「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 在古漢語中,原來茶的別稱可以這麼美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論飲茶方式如何變遷,人們對茶的喜愛隨著時間流轉,一直保留到今天。現在就跟著小約一同領略一下與茶相關的雅稱吧。1、 茗茗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別稱,《太平御覽》中記載,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所以,茗又指代茶葉嫩芽。
  • 茶的別稱 你知道幾個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划,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除了茶、檟、蔎、茗、荈等一字別稱,茶還有兩字別稱、三字別稱。
  • 人有外號,茶也有「花名」,這些對茶葉的別稱你知多少
    hello大家好,我是鮮哉君,一位主營六堡茶、茉莉花茶和泥興陶得90後小夥。還記得小時候別人給你起的外號嗎 ,你身形瘦一些的叫「小猴子」,帶個眼睛的得叫「四眼仔」,如牛飲水一樣的叫「大水牛」等等。就像人的外號一樣,茶葉在除了有大名「茶」之外,在古時候也有不一樣的「花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茶的「花名」都有哪些。漏影春「漏影春」這個名字出現在宋·陶谷 《清異錄》茗荈門三十五事中,有這樣寫到:「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點湯攪。」
  • 茶的雅稱,你知道幾個?
    茶的雅稱就像文人們的雅號一樣,基本是依照茶的個性來取的。那麼茶都有哪些別稱呢? NO.1 荼 陸羽《茶經》記載: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 喝茶也要懂點茶文化:茶的超10種別稱!
    古人茶事,總伴著風雅。在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兩千多首茶詩中,茶有著眾多優雅的別稱,細細玩味,才能體會出中國茶文化的別樣風貌。今天就來盤點茶在古代詩文中的幾種別稱。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划,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茗這據說是雲南某地區的「茶」之土音,大約東漢時始用來表示茶,現在與茶字基本通用,為茶之雅稱。
  • 不正經讀茶之「茶」字的其他模樣你認識嗎?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各地語言中的「茶」字,都是從中國對外貿易港口所在的地區通過「茶」的方言音譯而來。我國古代的許多史料,都有關於茶的記載:《神農本草經》中,稱茶為「荼【tú】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中提到的「荈【chuǎn】詫「就是指茶;楊雄的《方言》中,稱茶為"蔎【shè】;此外,還有「檟【jiǎ】」「茗」。接下來我將一一介紹它們的來源與本義。
  • 茶字的由來,茶字之始其字為「荼」,以及關於茶的眾多稱謂
    荼,一字多義,又一字多音,《辭海》「荼」字條,註明三個讀音:一讀tu(音途),二讀cha(音茶),三讀shu(音書)。「荼」在指稱茶時,讀音也是茶,因為「荼」是茶的古體字。《辭海》又在「苦荼」條下注釋:苦荼的荼讀cha(茶),苦荼就是茶。
  • 盤點古往今來各種茶的別稱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
  • 評彈藝人的雅號與別稱
    大市場必然大競爭,早在20世紀20至30年代起就掀起了競爭的浪潮,特別是到了20世紀40年代評彈的競爭浪潮更是風起雲湧,在競爭中湧現一批批名家響檔,人們還給這些藝人評選桂冠,封予雅號別稱,如「塔王」沈儉安、薛筱卿,「蛇王」楊仁麟,「描王」夏荷生,「翡翠玉蜻蜓」周玉泉,「彈詞皇帝」嚴雪亭,「電臺狀元」蔣月泉,「彈詞皇后」範雪君,「飛機英烈
  • 陝西省十個城市的雅號別稱!陝西人也不見得都知道
    陝西省現轄西安、鹹陽等10個設區市,他們的別稱、雅號一一說來。文化古都——西安西安是陝西省省會,古稱長安,曾稱西都、大興城、京兆府等,地處「八百裡秦川」的關中平原中部。明星城市——鹹陽鹹陽市位於關中平原中部,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都之地。旅遊資源豐富,其中帝王陵就有 21座。工業以電子、紡織為主,棉毛紡、印染、服裝、醫藥保健品也很有名。
  • 古代對茶的雅稱,你知道多少?
    後來,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划,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古人茶事,總伴著風雅,茶在詩文中,有著各種稱呼,今天我們也盤點茶在古代詩文中的幾種別稱。
  • 不吃甜橙,要喝苦茶,詩人贈給茶的一個雅稱——「苦口師」
    這件趣事讓茶有了另一個別稱雅號。有一日,皮光業的遠方親戚,一位表兄弟請他去品嘗新鮮的柑橘,更是設宴準備好好款待下這個貴戚。聚會那日,滿朝上下,百官雲集,達官貴胄一應俱全。宴席也都是美味珍饈,美酒香茶。當熱鬧之時,皮光業駕到。
  • 「適量飲酒 快樂生活」酒的別稱與雅號
    隨著酒文化內涵的豐富,我國古代的人們在飲酒之時,大多喜歡為其所飲之酒叫上一個別稱或雅號。而被古人奉稱的這些不同的酒的稱謂,其中大多數都有一定的歷史由來。或引經據典,由歷史典故演繹而來;或根據其所唱飲之酒的口感、功效、用途,酒的液體所呈現的顏色、濃鬱程度等;或根據此酒的釀製方法、釀造原料的構成等等而定。
  • 古箏在歷代流傳中有多少別稱雅號?
    古箏除有起源地秦箏名稱之外,它的別稱雅號甚多。李白、岑參、盧綸、李端、劉禹錫、元稹、白居易、李商隱等數不清的詩人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古箏詩篇。白居易有近20首詩提到箏,在《箏》一詩中,描寫了一女箏手的精妙表演:「雲髻飄蕭綠,花顏旖旎紅,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張牯在《箏》裡有兩句「夜風生碧柱,春水咽紅弦」寫出了古箏音色如水的特點。更有李端在《聽箏》中寫了三國的故事「鳴箏金慄柱,素手玉房前。
  • 「紅杏尚書」、「白衣卿相」:詩人雅號你知多少?
    ,或與其生活起居息息相關,而有一類雅號的來源則是這些詩人的驕傲,這類雅號代表著人們對他們詩歌的認可。這首紫薇花寫得極富新意,誇讚紫薇卻不提紫薇,在桃李中反襯紫薇的淡雅,是詠紫薇花中的佳作,杜牧因這首詩而得了一個「杜紫薇」的雅號。
  • 茶竟然有這麼多雅號,快來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茶亦是俗物亦是雅物,不論是從古還是至今,茶一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更是借用詩詞表達對茶的深厚喜愛。 歷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義變化多端,有很多異名、別稱、雅號,如荼、檟、荈、茗、皋蘆、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還通用。就是一個「茶」字,也表示諸多意思。
  • 茶的別稱:荈字之考釋
    《茶經·一之源》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也就是說直到《茶經》編訂的時代,野生茶樹的生產能力依然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而園圃種植的茶葉不僅不普遍,在市場上也不受歡迎,因而以園圃生產的規範去分辨茗與荈之區別,不具備起碼的佐證價值。而必須以野生茶樹的管護狀態去解讀這兩個字的區別,方能貼近這兩者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