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大多數人往往會為自己在平日裡學業而感到頭疼不已,在課餘時間就會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然而,曾經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這本書的總字數一共有30萬字,整篇文章從道家統治的角度,對文景之治、漢朝初期面臨的經濟衰退以及政局混亂進行了一次全面而完整的分析。這本書的作者叫做林嘉文。
每當有人談及自己的發表這本書,林嘉文表示這其實只是一個意外。當然,這完全是帶著謙虛的語氣來說的,在大家的眼裡,他能夠出版圖書這並不是偶然。從小就酷愛文學的林嘉文在父母的引導下,小時候就對中國的歷史帶著濃厚興趣來學習。直到林嘉文上了初中之後,他更是明確了自己的學習方向---宋史、西夏史的研究。
林嘉文
雖然林嘉文的年紀只有十幾歲,但是照片裡這位留著短髮、穿著T恤,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的大男孩似乎展露出一種超出同齡人的成熟。但凡與林嘉文交談過的人,都會覺得他是一個健談、陽光的大男孩。在周圍的老師與同學的眼裡,林嘉文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非同小可,因此他也被周圍的人稱為「林老師」。
正所謂「有一就有二」,林嘉文在出版了第一本書,不久後就出版了第二本書,然而正是這本書在當時引起了不小轟動。圖書出版後,林嘉文所就讀的西安中學更是請來了當時歷史學界重量級的嘉賓、被稱為「歷史學界泰鬥」的李裕民教授,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座談會。
在當時的座談會上,李裕民教授在看了林嘉文寫的書之後是這樣評價他的:「像林嘉文這樣的學生作家在學生中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他一位十分具有學術研究能力和水準的作者。」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林嘉文寫的書不僅完全符合學術要求且相比起同類的書籍,寫作水平也絲毫不落下風。
像林嘉文這樣的學習優秀又有著出色的專業的學生,放眼當下,還是比較少的。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看上去十分隨和的林嘉文同學,竟然會選擇以跳樓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短暫的一生。這位曾經那個期許著遨遊歷史海洋的他,究竟發生了什麼才會讓這個被人們稱之為「史學奇才」學生走向如此一條不歸路呢?
雖然林嘉文有著相對寬鬆的學習環境,也備受大家以及一些學者的關注,但是這樣的生活似乎並不是林嘉文想要的生活。一方面,林嘉文先後出版了兩本書,都對外提出了不要在書上備註自己是作者的請求,平日裡本就低調的林嘉文從來都不想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公眾人物。另一方面,無論是周圍的同學、老師還是一些專家學者,他們總是以「天才、史學奇才」這樣的稱呼來誇讚林嘉文,這樣的稱謂對一位年僅十幾歲的少年來說,又豈能不是一種無形的負擔呢?
我們甚至很難想像,曾經這樣一位與人交流總是侃侃而談的陽光大男孩,在成名之後竟會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負面的心態也在他的內心留下了種子進而不斷滋長。在林嘉文決定輕生的那刻,他終於徹底解脫了。
看完了林嘉文的故事,我不禁有些惋惜:雖然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苦難,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嚮往美好,如果林嘉文選擇以積極的方式對待人生,是不是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