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史學奇才」少年林嘉文生前學校,得到確認,網上公開的「林嘉文『最後的話』」確實為其本人所寫,學校也將此複印件上報了相關部門。
18歲高三學生林嘉文被稱為「史學奇才」少年,24日有媒體報導,其因抑鬱症跳樓自殺身亡。儘管僅是一名高三學生,林嘉文已先後出版《當道家統治中國:道家思想的政治實踐與漢帝國的迅速崛起》《憂樂為天下:範仲淹與慶曆新政》等幾十萬字的學術專著。著名史學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曾破例為其書《憂樂為天下:範仲淹與慶曆新政》作序。
「以我自己的解釋為準就好」
2月23日晚,這名熱衷於史學研究的少年在留下「最後的話」之後,選擇與這個世界告別。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其學校,西安中學信息中心魏主任確認,網上公開的「林嘉文『最後的話』」確實為其生前所寫,學校也將此複印件上報了相關部門。
「對於這類『特殊學生』的成長學校比較關心。去年底我們還專門為林嘉文的新書舉辦了專家座談會。」在西安中學信息中心魏主任看來,可以用「天才、怪才」來形容林嘉文,他在史學方面研究的深度是同齡人很難達到的。2015年,他作為學校智囊團的一員,還和同學一起參加了《中華好故事》活動。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裕民在接受《華商報》採訪時,曾這樣評價和他相識不到一年的林嘉文:「從史學界來說,新中國成立後能出歷史方面的史學著作的,他是最年輕的。從他這個年齡看,他的專業素養是很不錯的。」
說到這次不幸,魏主任表示:「林嘉文患有抑鬱症大概有半年時間了,家長也很清楚孩子的病情,但是平時他並沒有表現出來。」23日是學校第一天正式上課,當天林嘉文正常到校,根據魏主任了解到的情況,林嘉文晚上回家也沒有其他異樣的表現。
「太遺憾了,我的看法就是天妒英才吧。」 魏主任在接受電話採訪時感慨道,「如果高考正常發揮,他考上一本基本是沒啥問題的。」
中國青年報記者還從魏主任處了解到,事發之後,校方及時向西安市教育局及陝西省教育廳進行上報,學校還組織相關人員一起到林嘉文家中弔唁慰問。
魏主任還向記者表示,目前林嘉文家長不希望事情引發太大影響。就像林嘉文本人在「最後的話」中寫的:「煩請所有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們覺得不能理解我,請給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題發揮,像對江緒林一樣,那種行為挺卑劣、愚昧的。我實在不想虛偽地以令人作嘔的謙虛把自己『留與後人評說』——以我自己的解釋為準就好了。」
他的抑鬱似乎早有先兆
網友「子扉我」的微信號發表文章稱,2月19日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江緒林自盡離世的消息可能對林嘉文有一定的影響。
「子扉我」還在文章中援引2015年12月24日澎湃新聞披露林嘉文心路歷程的稿子《出歷史專著的高中生釋疑:家裡無背景,深知年少成名的壓力》,認為該篇文字中的某些段落,或許已經反映出了林嘉文的抑鬱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