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過「換位思考」這幾個字,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因為人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觀點看事情,欠缺同理心,就很難設身處地與人相處。
以我為例。年輕時有段時間,我經常將自己剛學來的心理學理論套用在朋友身上,在對方開口之前就出言揣測,自以為很了解他們,結果傷害了其中幾位朋友,彼此的關係越來越差。最後我深深地反省,才察覺自己其實根本不懂他們。
要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第一件事就是傾聽與觀察,而不快速下判斷。要將自己置身於對方的立場和視角,去體驗對方的內心感受。「如果我是他,會怎麼樣呢?」想像自己與對方角色互換,將心比心,然後思考要怎麼做。
比如,這人是你的爸爸或先生,他在上班,你就想像自己開他的車去公司,你開始過他所過的一天,一直到回家進門,看到房裡一團亂、你正靠在沙發上玩手機的畫面,他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當教導孩子而情緒失控時,試著角色互換,「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怎麼樣呢?」想想他還是個孩子,想想自己也曾年輕過,是不是氣就消了?
有位朋友,常抱怨太太愛嘮叨,每次出去聚會她都碎碎念,真受不了。每天上班累得要死,難道我就不能放鬆一下嗎?
如果他能換位思考:雖然我很累,但當全職媽媽更累,從早忙到晚,買菜、洗衣、做飯、帶孩子、打掃衛生,像是一個永無休止的循環。反倒我下班回到家就可以休息,偶爾還可以和朋友聚會歡樂,也難怪她要嘮叨了。以後我應該多體貼,學著做一些家務,幫她分擔一些壓力,如此一來她就不會再嘮叨我。
跳出自己的位置,眼中不再只看到對方做了什麼,而能看到自己做了什麼。靜下來想想:如果我處在我妻子的位置,或者如果我是先生的角色,我是否期待與我這樣的人成為伴侶?我是否喜歡被這樣對待?
如果我是下屬,我是否是自己希望遇到的上司?如果我是員工,我是否為自己能待在這樣的公司而慶幸?
如果我是父母,我是否以有我這樣的孩子為榮?如果我是孩子,我是否以這樣的父母而驕傲?
你與人難相處,是因為你沒有角色互換;你批判別人,是因為你沒有將心比心;你會去傷害別人,是因為你沒有去感受他人經歷的痛苦。當你換位思考,感受對方的感受,成為對方時,一切都將轉變。
【來源:央視一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