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事情或矛盾的時候,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人,應該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奉獻精神,不自私,甘於吃虧,你想,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樣的人是很少了。大部分人心裡時刻想著的是自己的利益如何最大化,自已如何規避風險,使自己不受到損失和傷害。
正是由於現在能夠換位思考的人少了,才有了許多交通事故中,車子撞傷行人而棄傷者不顧,駕車逃逸者;正是由於能換位思考的人少了,才屢屢出現購票不按次序排隊而插隊者;正是由於能換位思考的人少了,出現路人暈倒,別人前去施救,反而遭到親屬訛詐的現象,使得大家見義而不敢為了。
只有人人懂得換位思考,家庭才會和睦,社會才會和諧、文明、進步。現在,由於這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一些人私慾膨脹,極端自私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能叫他換位思考呢?
我國古代就有個成語,叫做「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是古人教育人要懂得換位思考的重要見證,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思想境界還不及古人,我們不感到汗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