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生活當中,關於帶孩子這一個問題,基本上大多數人給不出一個最統一的回覆。
就比如說有很多老年人如果真的不願意幫忙帶孩子的話,那麼年輕夫婦只能自己想辦法,因為沒有任何法律站在年輕夫婦這邊說,老人就一定有義務,有責任要幫忙年輕人帶孩子,所以只要老人拒絕都是情分之中的事情。
在論壇當中就看到這樣一些故事,說張姐家的情況就是這樣,雙方父母都不願意幫忙帶老人。女方父母給出來的回應稱:老夫妻當中有一位已經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另一位老人也只能留在家裡幫忙照顧生病的老人,如果貿然離開了已經生活習慣了的老家,很有可能那位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生活就會出現大麻煩。
所以女方的老人也不能幫忙帶孩子,但是男方的老人家也給出了拒絕的態度,並且表示自己也有很多事情還沒有完成,婆媳關係本身也不是很好解決的事情,所以距離產生美,於是便以這樣的原因就拒絕了年輕夫婦來幫忙帶孩子。
那麼孩子到底誰來帶呢?該是由年輕夫婦當中的誰辭職在家,主要工作是負責照顧好孩子呢?當時這個問題也煩躁了很久,最後張姐夫妻倆人商量出來的結果就是說請來一個保姆專門照顧孩子,直到孩子能夠獨立上下學的時候,再考慮其他的問題。
但是保姆真的就百分百放心嗎?當初張姐請孩子保姆的時候,也並沒有了解更多的資料,第一任保姆可能大多數都容易出錯,張姐家的情況也正是如此。
由於張姐家的保姆對孩子的照顧也並不是很貼心,有時候會因為覺得工資比較少,所以對待孩子的態度也並不是很友好。有時候孩子哭哭鬧鬧也就是放在一邊,不管不顧忙著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和保姆之間鬧的矛盾也比較深的話,保姆還有可能會打孩子,這樣的情況層出不窮的親子關係也疏遠了很多。最嚴重的一次是,保姆把孩子哄睡著了之後,一個人出門買菜,稍微逗留了一會。家裡又沒有人,孩子就從醒來的時候一直哭,哭到呼吸管發炎,進了醫院。
但是這樣的情況,其實相對比那些惡劣的保姆事件而言其實要好很多,畢竟在那些殘忍新聞的對比之下,這種小矛盾還沒有鬧出來一些大問題。但是從這樣的故事當中也可以得知,沒有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的年輕夫婦,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的確是需要考慮太多,沒有人在自己脆弱的時候站出來幫忙的話,有一種無助感。
如果老年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的話,寶媽應該怎麼辦?
第一:要讓孩子的爸爸也參與進問題的討論。孩子的成長和孩子的教育都不是寶媽一個人的事情,所以關於孩子的很多棘手的問題,寶媽也應該讓孩子的爸爸做出一些決定性的決策,這樣能夠分擔自己身上的雙重壓力感。
第二:請保姆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碼要做好各種準備工作。這種準備工作主要就包含了解保姆,讓孩子和保姆相處的過程中有自己的陪伴。也就是說自己不要請了保姆之後,就立即將重心回歸到單位當中去。而是在孩子和保姆熟悉了之後,兩人相處有了固定節奏了之後,寶媽們才將白天更多的時間交付給自己放心得下的保姆,這樣才能夠比較妥當。
第三:老人不幫忙帶孩子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能做出超乎情理之外的事情。也就是說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年輕夫婦不能勉強,這是鐵打的事實不容更改。但是老人畢竟是孩子的長輩,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能出錢出力的事情,儘量還是要做。不是說孩子是誰生的就一定要誰養,退一萬步說長輩還是孩子的親屬,沒有道理就一定要撇的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