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遠逝的稻草垛(圖)

2020-12-14 天津日報

  前些時候接到父親的電話,他告訴我家裡的稻子已經收割完畢,稻穀曬乾了收進了糧倉。那稻草呢?我問父親。還要那草幹嘛,早就賣給小販了,父親說。放下電話我悵然若失。殊不知,稻草在我們農村,曾是千家萬戶用於炊事的主要柴薪,草和糧同樣寶貴,是我們生存活命的根本。

  我的家鄉地處平原,沒有山峰丘陵,缺少枯柴野枝,燒鍋煮飯大都用莊稼的秸稈。「稻既登倉,禾秸雜沓,翁命收積為垛。」記得每年秋收之後,我的父母就非常珍惜地將從脫粒機裡吐出的稻草儲存起來,以備日常燃用。亂秸比較好堆,父親用那長柄鐵叉一次能叉一個小丘似的草垛,幾個草垛堆上去後,用鐵叉拍拍,用腳踩踩實,然後再用鐵叉叉草,兩三畝田的稻草個把小時就能堆好。紮成把的齊秸則難堆一些,要一把一把地拎到草堆上,還要排齊壓實,到頂時又要做成屋脊似的上蓋,以便雨水外洩。堆好的稻草垛猶如一個倒扣著的大元寶,高大結實,飽滿陡峭。狂風吹不散,暴雨滴不進,終年保持草質如新。

  稻草垛曾是水鄉平原上的一大景觀。它們散落在房前屋後,河沿樹旁,是那樣的瀟灑、典雅,給家鄉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春季,和煦的春風從稻草垛上掠過,那清新的稻草香混合著花兒的芳香彌散在村莊上空,令人陶醉。夏日,草垛上爬滿了豆苗瓜秧,把草垛染得濃綠一片。到了秋天,草垛上又是另一番情趣。繽紛多姿的絲瓜花、扁豆花、牽牛花把草垛裝扮得一片燦爛,楚楚動人,隨便掀開哪一片綠葉,都能看到一個個果實笑藏在裡邊。月朗風清的夜晚,寄居在藤蔓上的紡織娘、織布郎,放聲歌唱;隱蔽在草隙間的俏蟋蟀、錢駝子,輕聲吟和,鬧哄哄,不停歇,草垛簡直成了「音樂演奏廳」。冬天,鄉下人衣著單薄,瑟縮著身子依偎在草垛上曬太陽,人們得到的撫愛、溫暖,只有母親的懷抱可與之相比。

  炊煙,在鄉間曾經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稻草的炊煙,更有它獨特的俊美。稻草不耐燒,在鍋膛裡火力一會兒旺,一會兒微,因此,煙囪口冒出來的炊煙,也一會兒濃,一會兒淡。濃時如烏雲翻滾,繚繞著升向空中;淡時絲絲縷縷,嫋嫋娜娜,似有誰在描繪著一幅畫,漫不經心。細品炊煙,它的靈性啟人遐想,它的芳顏怡人情懷。

  稻草垛還是我們兒時最大的樂園。每年暑假,小夥伴們就三五成群以稻草垛為碉堡、據點,或捉迷藏或打遊擊戰。我們在這個沒有任何裝飾的舞臺上輪番上演從課本中學來的「小英雄雨來」「王二小放牛」「黃繼光堵槍眼」。隊裡偶爾放一場電影,我們會早早地趕到稻草垛,佔據有利地形,誰也別想侵佔。等到電影放完的時候,我們早已倚在稻草垛上甜甜地進入了夢鄉,脖子上還掛著涎水哪。

  上世紀90年代初,擺脫了貧困的農民開始使用電飯鍋、煤氣灶。電飯鍋需用電,煤氣灶要用液化氣,電費、煤氣費在那時的農家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那些靠種地為生的農戶收入有限,因此,農民還捨不得天天使用電飯鍋、煤氣灶,僅僅是在來了客人或是在大忙時節來不及做飯、炒菜,才偶爾用上它們。因此,到了收穫季節,農家仍然要堆一個大大的稻草垛。

  進入新世紀,農家漸漸富裕起來了,大部分農民蓋起了高大氣派的樓房,農戶的廚房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廚房裡貼上了瓷磚,吊了屋頂。舊式老灶不用了,裝上了嶄新的櫥櫃,電磁爐、微波爐、高壓鍋等各種新式灶具也飛進了尋常百姓家。農民們不再吝惜那點電費、煤氣費了,一天三頓燒煮炸炒都用電器灶具和煤氣灶。不用燒鍋了,稻草垛也就漸漸失寵了。收穫的稻草多是付之一炬,後來因為露天焚燒汙染環境,政府禁燒秸稈,便賣給收稻草的小販了。

  而今,管道煤氣也正向農村延伸。千百年來與農民同呼吸共患難的稻草,在農村漸漸銷聲匿跡了。由此,我是該為稻草垛的消失高興還是傷感?但我知道,不管怎麼樣,稻草垛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因為在那甜蜜的追憶中,它帶著時代變遷的縮影。

相關焦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那些年的冬天
    遠眺,空曠的田野袒露著灰褐色的胸襟,如小丘般的柴禾垛零星地點綴于田埂溝邊,稀疏的房屋頂上已見炊煙嫋嫋,靜謐而又溫馨。近瞧,連接鄰村的小河岸邊,枯草敗葉早已被勤勞的村民們收幹拾淨,因此,冰凍的河面更顯寬闊。這自然的溜冰場,哪裡擋得住孩子們的興致。於是,一呼百應,你拉我拽,伴著歡聲笑語,向小河的盡頭滑去……  夜幕徐徐落下,風塵僕僕回到家,一股腦鑽進家門,周身頓覺溫暖。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榜樣天津(圖)
    玉屏旅遊  天津玉屏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玉屏旅遊誠實經營、恪守信譽,注重服務品質,公司屢獲殊榮,連續多年被中國旅遊總評榜評選為「年度最受歡迎旅行社」、「年度最受消費者信賴旅行社」、「最具影響力旅行社」等,並成為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的戰略合作夥伴,以及各權威旅遊組織機構授予的
  • 睡在稻草垛裡的人
    睡在稻草垛裡的人 南方農村報2019-08-05 13:18:01 閱讀(71072)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鹹水沽的船
    上面掛著鰲頭和紅燈,以圖吉利,都是為遠航的大船祈福。鰲頭,也叫鬧魚,大多為木雕的龍頭,以紅布做身尾,隨風飄擺,很是醒目。小時候,我曾經在鄭家後人處,看到過一個還完好無損的鰲頭,雕刻精巧細膩,氣勢威嚴。  鹹水沽沿海河一溜,大約三裡多地,幾乎都是碼頭。還有許多河叉小灣,都是冬天捻船的船塢。鹹水沽八大家在海河上都有碼頭,不僅停靠自家的船舶,還可以租給外地來往的船隻停留裝卸貨。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青麻記憶
    2020年8月31日,我閱讀了《天津日報》「滿庭芳」欄目中的李顯坤《層層苘葉光》一文,方知農作物「青麻」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苘麻,查字典,方知此物竟古來有之。  李先生在文中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一文言文,解釋了苘麻之形象:「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於溼處,人亦種之。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對近期有建設需求或重點發展村莊,擇優編制綜合型村莊規劃;對近期沒有建設需求、以現狀保留為主的村莊,建議簡化規劃內容、成果形式,在鎮規劃「一張圖」中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兜底」要求;環城四區可依據區級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全覆蓋」要求。  二是建議完善用地流轉政策,盤活土地,提高用地效能。完善全市統一的村莊建設用地指標和指標流轉機制。細化宅基地管控機制。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風行一時月份牌(圖)
    近代中國「五口通商」以來,洋商洋貨跨海而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上海鴻福來票行(彩票專銷店)推出了《滬景開彩圖》,這是目前所知第一幅正式標明「月份牌」字樣的廣告畫海報。  傳統農曆(陰曆)紀年法在民間根深蒂固,最初的月份牌上多採用農曆與西曆(公曆)並行的方式。孫中山先生倡導「步武泰西,參行新法」,力主採用西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魯班工坊建設與發展成就2020
    統籌管理項目建設  實現規模化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魯班工坊建設。為更好地協同魯班工坊項目建設各方力量,天津市不斷加強項目建設的頂層設計與統籌管理,專門成立了由三位市領導任組長,市教委、市外辦、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天津市魯班工坊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合力推進魯班工坊建設。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楓葉國際學校退費標準遭質疑
    ▼ 讀者來信   天津日報:  我的孩子就讀於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現高三已經畢業。全年繳費共計79000元,其中包括70000元學費、3000元住宿費、1060元社會實踐費等。高三年級第二學期因疫情原因,未能按時返校上課,但學校老師並未組織學生上真正的網課。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集思廣議共謀高質量發展大計
    本報訊 (記者 袁廣齊 劉鑫 孫承聖 趙金輝)12月9日,靜海2020·企業家大會在區會議中心召開,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天津2020·企業家大會精神,向企業家匯報,請企業家建言。來自全區75位企業家代表圍繞「圓滿『十三五』,擘畫『十四五』」主題,為靜海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微信群裡曬溫度
    其中,天津能源集團濱海熱電公司提前制定完善保障方案,周密謀劃2500萬平方米負荷區供熱準備和用戶服務各項工作,於10月23日前全面完成各項生產準備工作,熱電聯產熱源及管網自10月26日即開始逐步升溫。自11月1日凌晨起,天津能源集團濱海熱電公司熱電聯產主管網平均供熱溫度已經達標,滿足供熱運行要求,公司供熱區域順利實現全面達標供熱,目前各類管網設施運轉平穩有序。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穆成寬傳(圖)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西青電視臺一周節目預告
    >  12:05民生實驗室  12:20西青新聞  12:45印跡  13:10健康大問診  13:42德雲社相聲  14:00西青新聞  14:30為黨旗增輝  15:00電視劇:良心26-28  17:30長鴻說電影  18:20中北新聞  18:30轉播天津新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讓文明之風吹遍新農村(圖)
    智能管理已逐步融入到付村村居民的生活中,付村黨總支副書記劉偉介紹說:「為實現村居民生活的便利化,我們搭建了付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平臺。平臺通過電視屏、手機屏、電腦屏,實現了三屏合一的信息互通與共享。平臺分為智慧黨建、垃圾分類、網格管理、圖書借閱、老人家食堂、智能腕錶、積分管理、綜治管理八大板塊。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致廣大自來水用戶的一封信
    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水務集團將於兩年內免費更換375萬具物聯網居民智能水錶,對居民自來水錶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  如您在生活中遇到用水問題,可撥打天津水務集團24小時供水服務熱線96655,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象牙海岸魯班工坊「雲揭牌」
    本報訊(記者 姜凝)12月9日,象牙海岸魯班工坊「雲揭牌」啟運儀式在天津理工大學和象牙海岸亞穆蘇克羅國立博瓦尼理工學院同步舉行。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做有溫度有情懷的教師(圖)
    她曾先後榮獲「天津265農村骨幹教師校級骨幹」「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天津優秀帶隊教師」榮譽稱號;在中學生物教師說課評比中獲區級一等獎,並多次製作區級、校級展示課、研究課,其中《細胞分化》一課在首屆全國名師工作室創新發展特色成果博覽會上被評為優秀課例一等獎。她還撰寫了多篇論文,參與多項課題研究,其中課題《基於課堂建構學習的教學案例研究》獲天津市「十三五」市級課題「優秀中期研究子課題」。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一雙球鞋
    我倆手拉手入座後,他說:「你還不知道我的情況吧,我就介紹一下,我叫劉江,1952年出生,山東寧津人,父母早逝,從小和唯一的姐姐生活,當時家裡很窮,為了能吃頓飽飯,央求生產隊長帶我到天津來挖河,這才和你相識,從小我學習成績就很好,輟學後一直堅持學習,改革開放恢復高考,我是第一批高考被山東大學錄取的大學生,畢業後在山東一所大學任教,去年才從教授崗位上退了下來,是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保護視力 做視力健康好少年
    宣傳教育月活動期間,發揮我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的作用,把宣講場地搬上「雲端」,線上線下開展互動,著名眼科專家、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顏華分別走進天津市耀華中學、天津市實驗中學,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近視防控,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天津市中小學視力健康管理中心共推出5期「睛彩雲課堂」,在線收看觀眾達到10餘萬人次;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100餘場線上線下宣講,受眾達到20餘萬人次,為廣大師生、家長提供全面的護眼指導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自甘風險」條款及其適用(圖)
    法律支持 天津允公(北京)律師事務所  什麼是「自甘風險」  1.「自甘風險」及其法律規定。  所謂「自甘風險」原則,是指行為人在已經知道有風險而自願去冒風險的情形下,如果相關風險確實出現,則行為人應當自行承擔責任及損害後果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