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下設四部門新舊臂章對比
法制晚報訊昨晚,《解放軍報》成都軍區分社在其官方微信上發表文章,「四總部」全部更名,體現出「軍委管總」新格局。
從發布的新臂章圖片上記者看到,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改為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改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改為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改為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四總部改革後突出隸屬中央軍委
據《解放軍報》報導,四總部改革後突出隸屬中央軍委,這是總部制改為軍委多部門制的結果。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改為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這也是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的體現。
1月1日,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牢牢把握『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同時強調,2015年,重點組織實施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領導管理體制改革中就包括,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2015年12月31日,根據改革部署,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
形成作戰指揮和建設管理職能相對分離新格局
據2015年12月1日《解放軍報》報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的核心要義。軍委主席負責制是我國憲法確定的根本軍事制度,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最高實現形式。我軍現行的總部、軍區領導指揮體制,集決策、執行、監督職能於一體,暴露出不少弊端。特別是四總部權力過於集中,事實上成了一個獨立領導層級,代行了軍委許多職能,客觀上影響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
這次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主席負責制,真正使軍隊的最高領導權、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確保軍隊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後,軍委機關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制」,原來權力高度集中的「總部領導機關」,變成權力互相有所制約的「軍委辦事機關」。大軍區也不再是權力很大的「一方諸侯」,而是形成「戰區主戰、軍種主建」,作戰指揮職能和建設管理職能相對分離的新格局。這樣更加有利於加強中央軍委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地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為習主席和軍委牢牢掌握對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指揮權,提供堅強的組織體制機制保證。
四總部對落實改革任務進行動員部署
軍改會議後,四總部相繼召開會議,對落實改革任務進行動員部署。總參謀部召開的是「機關師以上幹部大會」,其餘三總部均召開「黨委擴大會議」。交接工作成為部署重點。
總參謀長房峰輝強調,要把抓改革舉措落地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責任,扭住宣傳教育、幹部調整、轉隸交接、調整組建準備等重點環節,搞好有關工作、經費、文件、人員、車輛、房地產清理歸檔安置移交。要努力適應全面改革新要求,儘快從原有體制運行模式中轉變過來,保持戰備值班、信息保障、重要工作、安全管理、作風建設不斷線。
總政治部主任張陽指出,這輪改革是對軍隊組織形態的重塑,是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要落實總政肩負的改革任務,做好調整組建準備,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轉隸交接,加快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轉變工作方式。總政機關要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正確對待利益調整,堅決服從和執行組織決定,嚴守改革中各項紀律規定。
總後勤部部長趙克石指出,這輪改革是大幅度調整、整體性推進,有破有立、邊建邊改、上下聯動。要保證改革任務在後勤領域順暢推進完成。改革展開後,無論是後勤的調整組建還是各項供應保障,都會面臨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做到多手準備、疏而不漏。
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強調,堅決維護中央改革決策部署的權威性、嚴肅性,做好轉隸交接工作,按照軍委明確的時間節點,確保機關部隊以新的領導關係和指揮關係順暢運行。李文姬
如果您有更多新聞線索,請撥打法制晚報熱線電話:010-52165216
作者:李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