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業發展之路 | 網師作業

2020-09-11 新網師

崔俊蓮 新網師 今天




作者 | 崔俊蓮

審核 | 劉鳳娟

編輯 | 張翠琴

作為一個從教23年的教師,我從來沒有如此認真、細緻,運用理論來分析、總結一下我的專業發展之路。以前想,也多是感性的想想,回憶一路走來的坎坷和艱辛,滿足於收穫的榮譽和成就,卻從來不曾知道,原來教師的專業發展還有如此深奧的道理,還有如此多的要求和學問。

如果不是遇見《教師專業閱讀》,如果不是五次的反覆遭遇、學習,我想未來十年我的教育生涯一定會沿襲著習以為常的慣性,直到退休;如果不是機緣巧合的反覆學習,這本書也不會對我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也許它也會是我看過的若干本書的其中一本,只是輕輕的略過記憶的鴻爪,沒有留下太深的印痕。

慶幸我竟如此和它有緣,一次有一次的相遇。讓我不得不駐足反思自己曾經的專業發展中的不足和缺憾,規劃未來十年還要走的教學之路,以期成就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


新教育實驗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線性與非線性交替的過程,一個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乃至於卓越教師,不僅僅需要漫長歲月中的潛心修煉,也需要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遭遇。除此之外,新教育實驗還認為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更為本質地,也同樣擁有一個內在的無法逃遁的發展結構,或者說節奏,這種節奏,借用教育家懷特海的理論,可以簡單的表述為一種「浪漫——精確——綜合」的有機過程。

而且新教育實驗認為,專業發展的最高境界就是達到教師發展的專業本能。所謂專業本能是指教師形成了自己行動與思考的程序。經過長期的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學科學習的訓練之後,會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自動化水平,會對學生問題,學科問題迅速做出鑑別及反應。

對照以上要求,在細思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好像欠缺的真的非常多。

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教學生涯, 細細思量,我把自己的專業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五年,五年,八年。


一、浪漫階段


第一個五年是自己剛參加工作,在農村待的那五年。雖說那時日子是艱苦的,可剛參加工作的熱情和對教育的熱愛和新奇,讓自己每天都是精神抖擻的,感覺有無限的精力和希望。就像魏智淵老師在書中描述的那樣「浪漫時期是指教師感性地、直覺地、自發地進入教育場景,進入課堂,進入學科,進入師生共同構築的世界」。全身心的感受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每遇到的任何一個問題,都會激起自己的鬥志,引發自己的思考,豐富自己的教育生活。無論是教學上的,學生方面的,組織活動,帶班等等,無不充滿了好奇和挑戰。

那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教材的內容給學生教會了。這可能是所有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都要面臨的事情:如何能不照本宣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知識講授清楚,如何能準確的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如何能提高自己的成績,至於其他方面的事情真的顧不上了。那時的自己每天抱著教材,教學用書,參考書,一遍遍看,一遍遍寫教案,一道道做題,甚至將第二天上課要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寫在教案上,反覆看,反覆記。對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說,如何能快速的掌握教材,把課上好,是當時最大的心願。任何事情都要有個過程,如果沒有最初的用心,專研,就不可能對自己所教的學科的知識有深刻的認識,也就沒有後來的從寫每一個字的教案,到只寫框架和設計思路的教案了。那五年是自己在教材上用時最多的五年,甚至一個實驗現象,教材上的一句話都要反覆推敲好久。

現在回想起來,最初的那幾年讀的最多的書就是教材,教學參考,教案,習題集。每次去書店,都會搜尋一下,有沒有新出的教案書,參考資料,買回來細細揣摩一節課別人是怎麼上的,自己是怎麼想的,他的做法我能不能用,甚至連習題集上的分析思路也反覆看,因為那時真的拿不準該怎麼教。

如果和豐富對照下來,自己的浪漫期簡直太「貧瘠」了。教育學、心理學的書一本也沒看過,課堂管理方面的書一本沒看過,專業學科方面的也沒看過。靠的就是一腔熱血滿腹熱情。但那時對學生是真的好,發自內心的,和學生的關係也非常融洽。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次我請假複習,準備考本科,學生以為我不教他們了,騎著自行車走了50多裡路,一路問一路找,來看我,看到他們的那一瞬間,我的眼淚都掉了下來。

可惜由於認知的匱乏,能給於他們的太少了。


二、精確階段




在精確階段,原來只是朦朧的感受與把握的內容,現在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原來成為一個整體的,現在逐漸分化細化,一個處在浪漫時期的教師,可能只是憑著對兒童的樸素的熱愛以及推己及人去教導兒童,步入精確時間以後,他可能需要進一步理解任何一個活生生的兒童究竟意味著什麼?要系統地閱讀學科課程理論和學科教學理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學科以及教學,總之,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都要努力進行精確的理解與把握。

到了第二個五年,由於工作的突出,自己已離開了農村學校,回到城裡的一所當時還是比較出名的中學任教。現在回想起來,這五年是自己提升能力的關鍵五年,由於環境的變化,學生的變化,已讓我認識到光能將教材講清楚已遠遠不夠了。這期間我又考取了函授本科,花了三年時間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學歷。同時買了很多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看,學習,《高效課堂》《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改變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為什麼我們錯了》《走進學生的心靈》《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工作漫談》《班主任工作案例》等書籍,從中學到了很多方法和教學思路。可是那時根本不知道,當時所讀的書有很多類似心靈雞湯,只是交給了一些速成的方法,沒有從觀念和理論的高度學到知識,這也是在學習《教師閱讀地圖》中才發現的,可當時根本沒有意識,還當寶貝的學習。

但同時,學科方面的書還是讀得太少了,像學科課程理論和學科教學理論的書、心理學方面的系統書籍都涉獵得不多,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東西,也有的是從有經驗的老教師那裡學來的。當時的認知就是,能把課上好,學生的成績好,班管理好,就是最好的。至於學生的發展,未來的走向,素質的養成,教育中的弊端,好像真沒想過。那時的學生還是比較愛學習的,因此感觸和矛盾都沒有現在這樣深刻。

現在想想,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甚至是完全不可取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也許因為我們錯誤的做法,可能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人生軌跡。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雖然這五年自己取得了很多榮譽和成績,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成為了大家眼中的好老師,學生心中愛戴的老師,當時自己也感覺自己確實很好了,可是現在回過頭看看,自己是多麼的幼稚和淺薄啊。學了《給教師的建議》後我在想,十年過去了,我依然只是一名好的傳授知識的教書匠,並沒有成為一名專家型的教師,其中的差距和原因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和總結嗎?

專業發展是一個辛苦的修煉過程,渴望專業發展的我們,必須穿越許多理論,才能夠最終清晰而深刻地把握教育,理解自己的學科。


三、綜合階段


我不知道以後的八年算不算綜合階段,因為這一時期,在學科教學方面我已沒有任何問題,教材的所有知識已熟爛於心,重點、難點的把握也遊刃有餘,雖然沒有學過認知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對於哪個知識點該如何讓學生掌握也心中有數。當然從應試的角度看,我可能進入了綜合階段,如果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也許還有很遠的距離吧!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說,知識只有是活的,對當下有用的,才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教授一堆死的知識,只能用來應付考試。我想,到目前為止,我講授的或許就是用來考試的知識。

而與此同時,就像蘇氏所說,我已將注意力從教材逐漸轉移到學生身上去了。如何能讓他們學會,理解,掌握,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教學手段,如何更有效的組織教學,如何能讓差生學會,這一系列問題成了我教學的中心。而這八年也是教育上大變革的年份,各個不同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洋思,杜郎口,衡水,素質教育,各個學校不停地派出教師們去各地學習,回來實踐,可是都不能長久的堅持下去。誰也知道教育急不得,可是誰也沒有耐心將一種方法堅持下去。期間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小組合作就非常不錯,我將它運用到自己所帶的班級,堅持了三年,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可是這一教學改革只能在自己當班主任的班裡實施,其它任教的班級就開展不起來,因為它需要各方面配合。剛摸出點規律來,才實施了一屆,就因外在因素,不得不放棄了。於是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十幾年,自己是成熟了,無論教學,還是帶班,都有了很多經驗和想法,期間參加了很多培訓,學習了很多別人的好的理念和做法,閱讀了很多書籍,也曾堅持寫了一段時間的教學反思,確立過自己的科研課題,可是很多事情最終無疾而終,沒有什麼成效。

魏智淵老師說「綜合階段要提防的是封閉,也就是說學無止境,新的情境,新的或許更好的理論不斷湧現,要始終保持開放的姿態,不斷地豐富、加深以及修正自己的教育哲學。開放的表現,是面對問題,不斷的尋求更為合理的解釋,而封閉的表現則是將自己的教育哲學合理,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應對一切問題。許多教師過早的自我封閉,以一套固定的程式,多年不變的應對學生問題以及教學問題,即是一種綜合期的封閉」。

感謝新網師,讓我從迷茫和職業瓶頸中走出,從「封閉」中走出,學習新的理論,新的理念,認識到更廣闊的教育天地,再次走進新的「浪漫階段」。


崔俊蓮,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六中學物理教師,從教22年,曾兩度被評為臨河區『百家教師』,巴彥淖爾市『優秀教學能手』,臨河區『教學大比武一等獎』,臨河區『優秀班主任』。擔任校教研組長。2018年遇見新教育,加入新網師,跟著一群尺碼相同的人在教育的路上前行,啃讀著經典,改變了思維,改變了自己的課堂,希望可以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為教育事業貢獻一點力量。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請註明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

相關焦點

  • 我的新網師之行 | 網師打卡
    因為杜威的《民主與教育》更有名氣吧,所以當時買書的時候買了杜威的,配套閱讀的書籍有《歷史深處的憂慮》《夏山學校》《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通往奴役之路》等。後來發現買錯了,而李鎮西老師的書居然很難買,最後在李利的幫助下買到了。李鎮西老師每月授課一次,一共四次授課,四次作業,四次作業分數分別是80分,85 分,100分,100分,打卡次數超過100次,以優秀的成績過關。
  • 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 |「榜樣教師進網師」系列活動之十七
    2020年8月23日,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榜樣教師進網師」系列活動之十七(總50期)在新網師釘釘群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林雲英老師做主持,康磊老師做主講。今天我分享交流的題目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試圖總結一下,我做班主任工作以來,在專業發展方面的做法和想法,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好,下面開始我的交流。我的交流分為三個話題:班主任的工作武器;班主任的工作思維;班主任的專業成長。
  • 新網師周報「36」A版
    在網師學習的日子中,沒有確保充足的時間。正如郝曉東院長所說:「聽課每次看回放,直播課沒有參加就沒有互動,效果還是不一樣」。二、關於作業昨天群裡公布了第一次預習作業成績58分,當我看到成績的那一瞬間心裡還是失落的。不過,再想想就明白了。第一、僥倖心理在作怪。
  • 取經心態學習,修行心態教書 | 網師打卡
    在此之前我並不太了解新網師的各項規定,通過今天晚上的講座心中基本上有一個明晰的框架,知道了入學、選課、提交作業、休學、結業等具體政策。二、做一項偉大的公益事業太不容易。聽了郝曉東老師講述新網師的發展歷程,不禁感慨新網師一路走來實在不易,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新網師的運營資金居然是主要來自李鎮西老師和朱永新老師的稿費贊助。
  • 哪吒動畫電影課程設計 | 網師作業
    哪吒動畫電影課程設計 | 網師作業199155 李飛 新網師 【新網師第二次作業·《中小學電影課程》】作者 | 李飛審核 | 張明坤無論是學識還是教法,都感覺力不從心,故於2019年秋加入新網師,希望能有長進。願在新網師大家庭中,讀書、思考、寫作,不求名利,只為成長。
  • 成長為何「椰風擋不住」| 網師學習
    成長為何「椰風擋不住」 | 網師學習184455姜豔敏 新網師 今天我被郭老師的寫作能力震撼了。今早,看到郭老師的文章,才真正明白了郭老師這學習現狀是我們方言裡說的「肥上加膘」呀。越優秀越努力,越努力越優秀。郭老師的 「浪漫期」非常豐富,導致她對於精確聚焦能快速轉變。
  • 結束自由舞步,專注精準舞步,以求自由漫步 | 網師作業
    特別是閱讀了魏老師《教師閱讀地圖》,其提出的教師專業閱讀五大假設來看:1.對於任何一個具體的專業領域而言,存在著一個最合理的知識結構;2.專業發展,必然會經歷一種「浪漫-精確-綜合」的有機過程;3.每一門類知識的掌握,都存在著一條由淺入深的路徑;4.對每一個教師而言,都存在著一條獨一無二的閱讀路徑;5
  • 心師的聯接與發展(4)——聯接是成長之路
    眾多的心理健康服務職業或專業,只好用「心師」一詞來概括所有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者。心師一詞也是健康中國戰略中心理健康服務被重視後,各種不同專業分工的心理健康服務者走向聯接的最具象徵意義詞。那心師的聯接在促進心師成長中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呢?
  • 從合格到優秀,鬼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 網師學習
    逼自己走出舒適區,閱讀與思考中,每一個活潑潑的生命都在告訴我:生命,唯有謙卑,唯有貼身大地,才能有更好的綻放。浪漫期的感性閱讀讓我一直保有對教育的熱情,經由上學期的合格成績這一遭遇,在重要他人的帶領下,促使我採用知性閱讀的方式,步入專業發展的精確期。
  • | 網師閱讀
    | 網師閱讀新網師 今天以下文章來源於樸素小屋 ,作者樸素小屋慢慢地也接受了這種說法(孩子對自我的評價總是來自周圍人的評價反饋)不僅不覺得自己無能,相反還覺得自己「很聰明」,似乎產生了「只要我不懶了,還有什麼我不能做的」的自負心理,並因此獲得滿足感。
  • 新網師周報「34」A版
    ★8月20日,新網師講師孫靜給全體學員主講《在新網師如何有效學習》。深受大家歡迎。★8月22日-23日,新網師執行院長郝曉東在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高新區等地做了三場講座《以深度學習重構底層認知結構——新網師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與實踐》,與新網師學員張建娥等交流對話。郝院長此行深深感受到榆林教育同仁對理想教育的執著追求,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對新教育實驗的內在認同。
  • 不要讓自己新網師的學習停留在浪漫期 | 網師打卡
    ,這一學期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參加新網師的選課學習,特別遺憾。回顧網師學習歷程,第一學期,選修《數學共讀》,王麗星老師的《我是這樣整合數學的》教材讀了三遍,每次作業都在80分以上,也獲得了課程優秀,但除了「整合」這兩個字,我的頭腦裡還留下了什麼呢?第二學期選修《靜悄悄的革命》,因為學習的理論與教室聯繫較多,且老師另外要求我們學習了對話、傾聽等理論,每次作業也在80分以上,勉強獲得課程優秀。
  • 新網師的與眾不同 | 網師打卡
    用丁敬耘老師《發展心理學》課程上的講解,中年人多看看自己的優點,並無限放大他,生當如此,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可我——很遺憾,我遺憾青春易逝,年華不在;遺憾我四十歲的年齡,才明白如何做明白事,做真誠人;遺憾我白白存活了四十年。剛才新學員的培訓內容,我總結兩點感觸。
  • 李海波:做一顆火種 I 新網師新學員培訓分享稿
    (本文是2021年2月22日晚新網師新學員培訓的分享稿)發言提綱:學習經歷結合個人職業規劃近期取得成果未來發展願景對新學員鼓勵我是2020年春季學員李海波。很高興藉此機會認識各位新學友,首先,恭喜所有新學友加入新網師,從此我們就是一家人。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是我們都尺碼相同,我們都奔著專業成長的願景聚在一起。2月10號我接到新網師教務處的通知,讓我這名老學員與各位新學友談談我在新網師的學習經歷,我誠惶誠恐,非常感激新網師對我的信任。
  • 新網師周報「35」A版
    ●8月29日,新網師2020秋通識課程《教師閱讀地圖·第一講:五大假設》在新網師釘釘群舉行,講師:王小龍。教師閱讀地圖的背後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路徑。但又沒有確定的目的地,不同於城市的地圖,是封閉的。它是協助閱讀者本人更有效的建立自己的閱讀地圖的思維力量。建構我們自身特有的閱讀經驗體系。城市地圖是客觀的布局,教師閱讀地圖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觀追索路徑。四、教師是過自己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專業就是合意的大腦和思考方式。
  • 新網師一周觀察(65)| ​新網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新網師按照《教師閱讀地圖》教師所需知識體系,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本體性知識、專業知識與人類基本常識等課程,幫助教師構築合宜的大腦。新網師課程編排關注教師專業發展規律,符合懷特海認知三階段論,即「浪漫——精確——綜合」原理,知行合一,學用相伴。  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的基本課程分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以及畢業課程三大類。
  • 原來我也如此的想念你們 | 網師筆記
    池俊玲 新網師 今天下樓時,遇見我曾經的課代表韓昊洋寶貝抱著作業本去辦公室。「老師,第四節課我去聽你的課。」 「第四節,你們是什麼課?」 「體育課!」「體育課上體育課!再說,今天作文課,我上午沒課。」「我想再聽聽你的課。」我下了樓,與她匆匆而別。
  • 書裡尋它千百度 | 網師作業
    161406盧雪松 新網師 今天工作以後,我依然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大多是從興趣出發,也讀了一些專業書籍,其中《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一書對我的工作幫助和影響最大,我想可以算作我的根本書籍了。和這本書相遇是一種奇妙的緣分。
  • 從一起作業網看在線教育發展
    這個於2011年10月正式上線運營的年輕網站,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我們將充分利用這筆資金加深與第三方定製合作,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繼續努力服務好中國老師、學生和家長,為促進中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貢獻力量。」「一起作業網」執行長劉暢說。
  • 順勢而為,聚師網推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鼓樓區給出的答案是——以「幼教發展共同體」為途徑,通過「領銜園+共建園」模式,放大區域內名優幼兒園的輻射引領作用,縮小園際差距,推進學前教育走向優質均衡發展。聚師課堂匯集名師授課,專注在線教培新發展當前,「教育從娃娃抓起」成為教育發展的新口號,隨著經濟基礎的不斷完善,幼教發展共同體成為幼兒園辦學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