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 |「榜樣教師進網師」系列活動之十七

2020-09-05 新網師

康磊 新網師 今天

採編 | 劉悅

審核 | 馬增信 張明坤

編輯 | 李力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2020年8月23日,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榜樣教師進網師」系列活動之十七(總50期)在新網師釘釘群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林雲英老師做主持,康磊老師做主講。康磊老師是安陽市教研先進個人,省、市級初中語文骨幹教師,原滑縣優秀教師讀書會會長,他以《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為題,分享了自己從教以來對於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體會。

康老師從「班主任的工作武器」 「班主任的工作思維」「班主任的專業成長」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在康老師的分享中,我們感受到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對學生的無私呵護。

在分享之後,康老師還回答了幾位網友的提問,為大家釋疑解惑。


202284 陳雪豔
我在班級中也用小組合作,評價是使用日常規的評價表進行評價,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
200806 康磊
我採用小組捆綁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採取積分,積分可以用來優先吃飯,優先選座位等等。還應結合一些評價和獎勵,以此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在乎積分。
202033周遠香
老師好,你的「每日約談」和學生進行交流,是提前做好準備,確定一位交流對象,還是隨機交流,會出現尬聊的情況嗎?
200806 康磊
「每日約談」是提前確定好順序,按照音序排名,每天一位同學自己確定時間,自己調控。只要真誠與學生進行交流,做好傾聽者就不會出現尬聊。
202031王素花
老師好,我們班個別孩子厭學情緒很嚴重,課堂上經常發呆,分配他抄寫一首古詩,他都完不成。這樣的孩子讓我非常頭疼,請問老師,對於厭學的孩子有什麼好方法嗎?
200806 康磊
要分析原因。1.孩子學習態度的問題,對於這類孩子要及時跟家長取得溝通,讓家長多督促。2.學習能力的問題,這類孩子需要我們多鼓勵,布置一些相對簡單的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關心他,幫助他樹立學習信心。
202616郭鎮才
剛才老師在講到專題研究時,我想到了學生沉迷手機的問題。我們這邊留守兒童多,沉迷手機問題很嚴重,我感覺手機讓很多學生逐漸沒有了思考的能力,關於沉迷手機這個問題,老師能不能提供一些研究思路或經驗。
200806 康磊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識的,手機確實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個部分,也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它只是我們獲取信息、娛樂的一個工具。大部分學生沉迷手機是因為他在手機裡能夠獲得他想要的東西——成就感、歸屬感。因此,我們要去關注孩子在手機當中獲得了什麼,從而在現實生活中去彌補,找到孩子的底層需求。



康磊,河南滑縣產業集聚區英民中學語文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安陽市教研先進個人,省、市級初中語文骨幹教師,原滑縣優秀教師讀書會會長。在省市、國培班等各級交流培訓中,作《班主任工作絮談》、《走在專業成長的路上》等專題報告。

★ 2013年10月獲《教育時報》社組織評選的河南省第三屆「最具智慧力班主任」。

★ 2019年11月獲《教育時報》社組織評選的河南省第二屆「最具影響力班主任」


新網師的學員教師們:

大家好!

在2019年秋季加入新網師,參與了馮美娣老師主講的《給教師的建議》課程學習。

在馮老師的引領下,不斷學習中,深入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努力把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

今天有幸走進網師的講壇,確實有些惴惴不安,面對來自全國的教育界名師、高手,心中有些忐忑。

不過,想想今天分享的都是自己幾年來對於班主任工作的做法和思考,自我感覺真實有力,心中就有了一些底氣。

今天我分享交流的題目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

試圖總結一下,我做班主任工作以來,在專業發展方面的做法和想法,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好,下面開始我的交流。

我的交流分為三個話題:班主任的工作武器;班主任的工作思維;班主任的專業成長

一、班主任的工作武器

做班主任工作很瑣碎,很具體,因為我們要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學生,要處理班級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確實很多時候讓人身心疲憊,甚至對班主任工作產生強烈的畏懼感,對教師工作產生深深的職業倦怠感。

有沒有一些通用的班主任工作技術技巧,讓班主任工作起來不再疲憊,而是充滿樂趣呢?

根據我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以及近十年來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感受來看,我總結出四種有效且被很多班主任忽視的工作方法,供大家參考學習。

我把它們稱為武器,只是為了命名的方便,希望不要被大家理解為像對待戰爭敵人一樣,對待我們的學生。

1.學會傾聽

這裡我講一則美國主持人林克萊特與一位小朋友的故事。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有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做什麼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

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麼你要這麼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了這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這就是「聽的藝術」。

一是聽話不要聽一半

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

這則故事啟發我們,對待學生,對待成長中的兒童,作為教育者,要學會傾聽,耐心細心,才能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從而開展我們的教育影響。

講一個我自己的案例做法。

做班主任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我開始堅持在自己的班級開展「班主任每日約談」制度。

這也是受到李鎮西老師的啟發想到的。

李老師的每天的五個一工程提到:上好一堂課,至少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或社會問題,每天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

這幾項我幾乎都在堅持做著。

不管是學生吃飯的時候,在辦公室裡,在操場上,在教室的走廊外,我力爭堅持每天找一位學生約談。學生說,我聽。這樣的約談幾乎是無目的的,並不是在學生出了問題後,為處理問題的訓誡談話,就是為了傾聽學生的心聲,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學生。

我個人感覺,通過傾聽約談,我與學生的師生關係異常親近,對自己的班級管理也收穫巨大。

左圖中展示的一屆九年級時,每天利用午飯時間約談的場景。初中臨近畢業時間緊迫,吃飯時,就成了我們溝通交流傾聽的機會。

右圖中這名男生,每一次約談,就向我坦露自己是離異家庭,爸爸媽媽時常吵架,不覺流下淚來,大家能注意到他右腿膝蓋上褲子都破了個洞。

2.師德愛心

斯霞老師說:「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有童心、有純愛。與孩子打成一片,這叫有童心;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看待,這就叫對學生的母愛。」

在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一書中,對母愛與父愛專門做過討論。

他認為,母愛是無條件的愛,而父愛是有條件、有約束的愛。

通俗地說,母愛像觀音,不管孫悟空犯了多大的錯,哪怕是把五莊觀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打倒了,她也會不問原因地幫助救活;而父愛像如來,孫悟空必須完成他交給的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任務後,才能夠成佛。

那麼,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我們的師愛像什麼呢?

師愛,一方面要無條件地接納每個學生,另一方面又要對學生提一定的要求,為實現我們的培養目標而育人。

舉幾個我們例子——

我在學校中,也像李鎮西老師學習,與學生共同經歷學校生活,一同玩遊戲,一同過生日,一同成長。

這幾張照片就是我最珍藏的照片。做班主任,在必要的嚴格要求下,我仍舊能夠得到學生信賴,這既是無條件接納式的愛,又是嚴格要求的愛的體現。

3.細節關注

教育無小事,只有在點滴小事上對學生起到教育引領作用,我們的教育才會觸及學生的實際生活,觸動學生的精神靈魂。

我舉例說明。

比如,每接手一屆新班,在開學前一天拿到學生名單,我都會在布置教室時,給每個學生製作姓名座籤。

座籤,看似很小的細節設計,後來成為我接新班的慣例,也成為我們學校班主任們的開學標配。

我啟發學生:想想老師為什麼給每位同學製作座籤呢?學生討論後,領悟到:這反映了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尊重、重視,也有對學生未來的期待和祝福。因為在生活中,領導、專家、明星、評委等有權威的或者成功人士出場時,才會擺上座籤。

學生很認可這一做法。

對於座籤,我後來發展成一種教育手段。

因為老師統一製作的座籤過段時間就壞了,我就在學生中開展自創座籤設計比賽。

姓名、座右銘、裝飾畫……等等座籤上的各個設計元素,成為教育學生的手段,獨特的創意座籤也成為我們級的獨特風景。

其他需要提醒關注的班級管理細節還有——

桌凳的位置、下課收凳子、學生的名字、衛生角的垃圾、門窗電器承包、如何舉手發言、如何專心聽講、學生的衣著服飾、吃零食處理、學生的言行(身上的煙味兒)……

這裡,康老師要提醒,關注細節管理要遵循的原則:老師的每一項細節關注和反饋,都要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

4.心理技巧

我覺得,每一個班主任都要深入地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這樣才能更專業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幫助學生、教育學生。

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很多,我這裡只提供一種:冰山理論。這也是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一種重要思維工具,非常實用。

冰山理論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心理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亞在家庭治療中的重要理論,它實際上是一個隱喻,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即外在的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就像一座冰山一樣。藏在冰山下面的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

當班主任遇到學生問題時,不能只關注學生的行為本身,更應該深入探究學生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讀懂學生的心理世界。

聽一聽問題學生對自己問題行為的感受,以及對這種感受的認識,問一問學生對自己問題行為的看法,對自身的期待、渴望,想一想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進而可以幫助學生認清自我,糾正錯誤,改變自我。

理解了學生內在的心理機制,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就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

具體例子,時間關係,不再列舉。大家可以上網搜索相關班主任管理中運用冰山理論的例子。我只是為大家提供一個思路了。

二、班主任的工作思維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

我們用怎樣的思維方式看待學生,學生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下面,我談談在具體班主任工作中,我使用過的組織管理思維,與大家交流。

(一)構建班級文化的思維

一般認為,管理分為三個層次:人治、法治、心治。

所謂心治,就是讓學生內心認同班級的管理教育理論,從而達到自治。

在李德善編著《神奇的教育場·打造特色班級文化創新藝術》一書中,說道:

「班級管理的本質是班級文化管理,班級文化管理是由外顯的行政管理向內隱的文化驅動方向轉變的管理,是最高層次的班級管理。」

在我們新教育「締造完美教室」行動中,提出每個班都應該有一定的班級文化。班訓、班級口號、班徽、班級願景等,就是從文化的層面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這就是班主任應該做的關於班級價值的頂層設計,有了這樣的班級文化建設,班主任在帶班的過程中,就不是跟著情緒走,跟著問題走,而是朝著教育目標走。

(二)紀錄生命成長的思維

做班主任是學生成長中的指導者,更是陪伴者。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的過程,我們做一些真實的紀錄,不僅是紀錄學生的成長,更是記錄老師自己的生命故事。

我從十年前開始用相機、文字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經歷,積累自己的教育智慧。

正在不斷的紀錄中,我慢慢有了自己對於教育、對於學生、對於班級管理的思考,逐漸走上了班主任專業成長之路。

這也正應了朱永新教授說的「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對於教師專業成長的激勵效果。

我在各地做班主任專業分享的時候,有大量的真實鮮活的案例可供講述,這是我的故事,是我的教育生命傳奇。

我也希望每一個渴望走上專業成長之路的老師能夠拿起筆,記錄下自己的教育故事,不久的將來,也會對教育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和認識。

(三)寄教育於活動的思維

在班主任遇到學生問題的時候,怎樣對學生進行教育,決定了一位教師的教育層次和境界。

如果只會使用說教、獎懲等的方式,進行教育,也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不從去觸動學生的內心,教育的效果只是短期的,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微小的。

盧梭說過:「讓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去養成美德,要以行動而不是以言辭去教育青年。」

這就告誡我們,培養學生的品德教育,得靠活動去影響,在體驗中去觸動知、情、意、行,達到深入的教育影響目的。

張文質老師說:「體驗是由身心活動與直接經驗產生的情感和意識。體驗是一種生命活動狀態,體驗意味著主體的覺醒及心靈的喚醒,是外部世界與自我生命存在狀態的一種交融過程。」

生命在於運動,教育在於活動,活動在於觸動。

一名好的班主任,要養成一種思維,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寄寓在多種多樣的班級活動中,靠活動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比如,我會在九月份接新班時,以寢室為單位,讓學生做解手鍊的遊戲,增加學生之間的了解,學會團隊合作。

我會在學生之間出現矛盾時,和學生一起在體育課上做信任遊戲,增進彼此的默契和信任。

五一後,學校實行了夏季作息時間,午飯後到午休只有十幾分鐘,學生就在教室裡玩鬧,不能安靜等待或學習。我在第二周周一的午休後,讓學生做小遊戲,體驗一分鐘可以快速默念多少遍五言絕句的古詩,體驗一分鐘內能鼓掌多少次。學生體會到時間雖短,如果投入去做,會有很多收穫。從而認識到碎片時間的重要價值。

這些都是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的,比單純的批評說教效果好多了。

(四)上好主題班會的思維

做班主任,對學生進行集體教育時,班會課是個很重要的平臺。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學校的班會課,形同虛設,不是被佔用學習刷題,就是班主任簡單地傳達一下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

所謂主題班會,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委會組織領導開展的一種自我教育自學成才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所以,做班主任要有上好主題班會的思維,要提高認識,精心準備,形成系列,才能起到集體教育的良好效果。

在確定班會主題上,我們的策略是

1.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動態確定班會主題。

2.根據節令、紀念日確定班會主題。

3.根據突發事件、時事熱點確定主題班會。

4.解決同學間問題、矛盾的主題班會。

5.班隊組織建設相關主題班會。

在設計班會課方面的思路是:

1.內容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

2.形式要多樣。

(1)互動遊戲;(2)演講和競賽;(3)觀看視頻;(4)野外現場教育;(5)社會調查成果匯報;(6)情景劇表演;(7)實物操作;(8)經驗介紹……

3.充分準備、發動

4.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例子

主題班會:成功需要四種人

這是我送走的一屆畢業生,又返校主持的班會,告誡自己的學弟學妹,在自己學生的成功之路上,我感謝指點你的高人,幫助你的貴人、批評你的對手,還有一直努力的自己。

主題班會:感悟父母恩

學生通過表現對父母意外受傷的情景劇,把平時對父母的不敬行為放大,讓學生感悟父母情感的珍惜,現場很感人。

三、班主任的專業成長

1.專業閱讀

做班主任,自然要對班主任工作中涉及的班級管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生教育、學習成績提升、班風建設、班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要有個深入的認識。

這就離不開班主任的專業閱讀。

我建議每個想專注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教師,從讀名班主任的著作開始,以案例開啟自己的班主任專業之路,這樣能很好地讀進去,用得著,並且接地氣。

我推薦的書籍有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王曉春《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李鎮西《愛心與教育》、陳宇《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雷夫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蹟》、羅恩克拉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等。這裡的很多書,都是我們新教育中提到的書。

專業雜誌如《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報刊有《德育報》《教育時報課改導刊》班主任專刊等。

2.專業寫作

這也是前面提到的教師要有紀錄生命成長的思維裡提到的。

專業寫作,對於有發展意識的班主任,意味著什麼呢?我的解讀是

(1)性質:職業寫作

(2)內容:和班級管理建設聯繫在一起

(3)目的:探索教育規律、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好的為師生成長服務

(4)風格:本色寫作,自然樸素即可,不需要好多文採!

(5)手法:以紀實寫作為主,(真實性更具力量)

(6)態度:忠於生活,忠於現實,貴在堅持!

而專業寫作的體裁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班級敘事、個案追蹤、專題研究、教育反思、讀書筆記等體裁的文章都可以。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開設微信公眾平臺,發布自己的專業寫作內容,供大家學習、同時也可以監督自我不斷堅持。

3.專業研究

研究問題比重複勞動更有意義。

不能對班主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自己的思考與研究的班主任,永遠都是在重複或倦怠中度過,永遠不能真正走向專業發展的道路。

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校長們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來。」

其實,我們不用等著校長領導來引導,每 一個想真正自我發展的教師,一定會挑戰自己的職業倦怠,自覺開展專業研究。

學生問題、學習問題、班級管理、心理健康等等凡與班級管理有關的內容都可以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

4.專業發展共同體(班主任工作室

俗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構建教師專業發展的共同體,可以相互激勵,實現同伴互助,抱團取暖。

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下,總有一批人是渴望通過專業的發展來改變自己的教育生態,而專業發展共同體是新教育實驗下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手段。

我是我們縣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核心成員。在去年的縣名班主任工作室年會上,我做了主題發言《幸福老班的五項修煉》,就談到通過名班主任工作室全體教師的集體智慧來共同發展。

在今年初疫情期間,我們通過網絡,分組討論設計了針對疫情的系列班會課,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在大家的啟發下,我設計的主題班會《科學戰疫從我做起》參加了河南省抗疫主題班會比賽,獲得「防疫與健康知識篇」一等獎。這也是來自集體的智慧。

最後,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專業分享。

關於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我們談了三方面的話題,班主任的工作武器,工作思維和專業成長,能力有限,僅供大家交流分享,歡迎批評指正。

感謝陪伴,感謝新網師提供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大家在課程學習中再見!祝學習愉快,各自在教師專業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再見!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對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將慎重選稿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



寒暑假髮布招生簡章

新網師歡迎您!



相關焦點

  • 奮鬥正當時,行者方致遠​——寫在「榜樣教師進網師」總第50期
    奮鬥正當時,行者方致遠——寫在「榜樣教師進網師」總第50期郝志剛 新網師 回首一個多月來在新網師的義工經歷,我百感交集,作為項目負責人,覺得自己有責任,也應當為榜樣教師項目寫點什麼。家校共育研究團隊的包瑞楨、楊東進兩位老師為我們帶來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新網師晨誦團隊的徐明旭、於寧、劉建慧老師帶我們仰望詩學星空,欣賞詩歌之美;胡新穎老師用娓娓真情講述自己六年來帶領團隊開展線上教研的艱辛探索路;康磊老師則為班主任成長把脈開方指明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
  • 教師專業成長的三條路徑
    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專業化是核心。教育行政部門特別是教科研部門在設計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時,應避免單向思維、統一模式。山東省臨朐縣從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角度,設計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
  • 星光不負趕路人,更上層樓再出發 | 榜樣教師進網師「第十六期」
    作者 | 劉建慧採編 | 張學勇審核 | 郝志剛編輯 | 李力2020年8月16日,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榜樣教師進網師」系列活動之十六(總第49期)在新網師釘釘群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第二初級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劉建慧老師擔當分享嘉賓,她以《青草更青處漫溯——我的詩詞學習之路》為題,分享了自己的學習詩詞經歷和感受。劉老師從「詩詞學習的益處」、「我的詩詞學習的旅程」、「我的學習期待」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 深圳福田「督學面對面」活動之「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路徑...
    記者今天獲悉,福田區第四期「督學面對面」活動之「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路徑」(中小學專場)現場會在福田區南園小學舉行。「督學面對面」活動旨在通過搭建督學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為學校內涵發展提供交流平臺與智庫支持,本期主要圍繞新時代福田區教師隊伍專業發展的新任務、新舉措和新路徑等展開交流。1月8日,「督學面對面」活動之幼兒園專場將舉行。
  • 榜樣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東營市東營區弘文小學優秀任課教師及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紀實
    魯網9月1日訊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教學研究,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東營市東營區弘文小學建校一年來,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他們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認可。為了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8月31日下午,學校舉辦了一次優秀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以此促進全體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 「三進階」成就班主任立己達人
    班主任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應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清華附小為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通過價值引領激活班主任的育人追求、探索進階的專業發展路徑,形成班主任整體育人內生機制,實現立己達人。
  • 我的專業發展之路 | 網師作業
    讓我不得不駐足反思自己曾經的專業發展中的不足和缺憾,規劃未來十年還要走的教學之路,以期成就一個更加完美的自己。新教育實驗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線性與非線性交替的過程,一個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乃至於卓越教師,不僅僅需要漫長歲月中的潛心修煉,也需要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遭遇。
  • 我的新網師之行 | 網師打卡
    其二是我們學校正在推動教師寒假閱讀活動,選用的共讀書籍就是《給教師的建議》,基於此,我也很想深入的讀這本書,能在和同事們共讀的過程中有分享和收穫。主意一定,我開始填寫申請,發送給智靜組長。然後開始研究課程選修說明。此課程分8個課時,網上授課時間為:2月28日、3月13日,3月27日、4月10日,4月24日,5月8日,5月22日,6月5日。
  • 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會有怎樣變化
    在疫情期間,很多線下培訓轉為線上培訓,一時間誕生了大量的個體網絡直播者,很多老師成為了網紅,這些老師的教學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會有怎樣的新路徑。水木然在《個體崛起:未成生存法則》一書中提出個體崛起的三個路徑:一是持續學習,二是應用技術,三是轉換模式。一、持續學習當今資訊時代,教師之間的專業發展比的是什麼?比的是誰學得快。比如,在疫情期之前,我們很多教師都不知道騰訊課堂、釘釘在線等是什麼東西。
  • 丹心育桃李,匠心鍊師能——2020年集美區康城小學教師節系列活動
    通過誦讀,展示尊師重道;通過誦讀,演繹愛師之情;通過誦讀,表達敬師之意。會上首先歡迎今年新進校的老師們,他們滿懷教育理想、意氣風發,為康城小學這個大家庭注入了一股奔湧的新鮮血液,助力學校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揚帆。
  • 榜樣教師進網師「第十五期」| 讀詩準而後深
    2020年8月9日晚,新網師特別策劃的新網師晨誦項目系列直播活動暨榜樣教師第15期,總第48期,在新網師釘釘群準時開播。於寧老師與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在「求準中走進詩境」。老師不能成為參考書的複讀機,要承擔好教師這個角色,要有對知識對學生的精準的認知,靈活的把握。在精細的教學設計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引領學生達到最近發展區。環節二:詩是什麼?怎麼讀?怎麼教?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透過教師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提升專業知能。即教育者在職業生涯中,調整自己的教學以達到學生需求之過程。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是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提高的直接決定因素,是教師能力提升的關鍵。
  • 武漢六初、六中上智著力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建設,青年教師智慧營在行動
    為進一步強化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落實武漢市教育局《關於創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六中上智中學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為重點,以校本研修為主要載體,依託名師工作室資源,著力搭建青年教師實踐智慧與專業能力提昇平臺,促進學生、教師與學校的和諧發展。
  • 在教師「專業閱讀、寫作和交往」中經由浪漫朝向精確抵至綜合期
    字數不少於1000字,格式按新網師作業要求,2020年8月27日晚23:59時之前提交。作業答案:下面我結合自身閱讀經歷從「教師專業閱讀五大假設」中的第二條「專業發展,必然會經歷一種『浪漫—精確—綜合』的有機過程」來進行解讀和闡述。
  •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怎麼走
    《給教師的建議》第六條《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中,蘇霍姆林斯基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年級的費佳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算術應用題和乘法表,蘇霍姆林斯基給這少數孩子編了一本首先要動腦筋思考的習題集,由讀題到思考,費佳越來越感興趣,由此閱讀更多的書籍,五年級趕上了同學,六年級對物理發生了興趣,七年級畢業後進了中等技術學校,後來成為一名高度熟練的專家——工具機調整技師。
  • 【師說】戴智: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路徑
    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 曹園芳)「1994年大學畢業進入湖南省衡陽藝術學校,從事專業舞蹈學科教學,帶著一群追夢少年心隨舞動,這是我教育之夢的開始。」「基於這種現實和對育人的擔當,迫切需要我們進行課題研究,需要學校通過校園文化創建、藝術課程教學、課外和校外藝術教育等藝術活動,使學生在審美感知、審美想像、審美表現、審美創造活動中,提高審美能力,形成審美素養,進而建構起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並最終形成健全人格的活動。」
  • 清涼一夏 雲端共讀——新網師附屬學校教研活動
    ,在黑土地上耕耘20多年的她,2019年8月與新網師相識,閱讀的興趣被點燃並愛上經典。,校學生發展中心主任,新網師2018級學員。擔任學校英語教師和班主任工作,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先後組織各類團體心理諮詢輔導十餘場,是學生心中的「知心姐姐」。
  • 「夢想激勵人生」系列公益活動第十七期
    「夢想激勵人生」系列公益活動第十七期《榜樣力量燃夢想——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學習經驗分享會》活動,在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南校區大禮堂舉行。 20物聯網應用技術三班肖藝聰      今天參加完夢想激勵人生第十七期活動,我在這次活動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師兄師姐說的熬夜到凌晨四五點,我在高中曾在社團裡當了一年部長,因為自己時間安排不當,也會出現經常熬夜的情況。學習跟社團活動也經常會衝突,但是師兄師姐們都能夠很好的規劃自己的時間,而我卻不能。這是我要向師兄師姐們學習的地方。
  • 人才集聚,助推發展 杭州市濱江實驗小學優秀教師側影系列(八)
    學校依託藍海計劃,立足課堂改革,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積極發揮名師、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成立「室、站、坊」三級平臺,進行示範引領。注重教師梯隊的培養,注重教師「艦隊」的創建。不同層次的教師在不同平臺有展示的機會,有不同層次的培訓。名師、優秀教師發揮引領作用,骨幹教師起到示範作用,青年教師緊隨其後。新進一年的教師成立「新芽班」,每周進行班主任工作、教學能力等培訓。
  •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集團均衡發展
    ——南陽市第三中學教育集團2020年暑期教師全員培訓圓滿結束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集團均衡發展為了提升教師的教育情懷和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智慧和能力,使教師以昂揚的精神面貌和充實的知識儲備迎接新學期的到來,為集團教育向高質量均衡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