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新摘的棉花,精粉面,大姑娘的皮膚,剝皮的蛋」啥意思?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農諺俗語就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經典俗語至今還流傳著,而農村俗語中「四大系列」則以簡短精悍,一針砭骨而更受人們的喜愛,四大俗語,就像一種語言格式,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形式,形象的表達了農村的一些人和事,很多俗語從字面意思看,感覺有些低俗,但卻給勞動農民的生活添加了不少的趣味性,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俗易懂,仔細想起來還真切合實際。
關於農村四大俗語系列,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版本,很多都是一些地方性俗語,也是一些簡單多見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事,被歸納成為諸多的「四大」的順口溜,轉化成為朗朗上口的民間俗語被廣為傳頌。比如四大白:「天上的雲,地上的霜,大姑娘的屁股,白菜邦」,但因為較為低俗,又被更多的版本所代替。
「頭場雪,精粉面,新摘的棉花,剛剝皮的雞蛋」,這也是被稱之為四大白,頭場雪給原本荒涼的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外衣,不但很白,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雪還會白的耀眼,小麥磨成的麵粉也是極白的,尤其是精粉面,更是白的徹底,棉花和剝皮的雞蛋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是白色的象徵。
精麵粉。過去人都窮,吃不起精粉面白面饃饃,對那白面饃饃那種渴望作為現代人是難以理解的,白面在當時就是上層人士吃的,農村人除了地主都吃的是粗糧。農村的四大白俗語,我的理解其實就是過去勞動人民長期處於底層的勞苦生活中,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對未來的一種憧憬。老古言語能流傳至今,肯定是有它的道理。
還有一種版本就是:「天上雲,頭場雪,大姑娘的皮膚,剝皮的蛋」。這裡面把大姑娘的屁股改成了大姑娘的皮膚,這樣看起來就顯得不會那麼低俗,少女的皮膚可以說是又白又嫩了,尤其是現在的女性對於自己的保養更是在意,皮膚也是越來越白。
除了「四大白」之外,農村還有很多的「四大俗語」,比如四大累:「和大泥、拉大犁、養孩子、睡老婆」。和大泥,過去農村蓋房子都是土坯房,和泥拉坯是一件非常累又髒的活,需要用腳和鐵鏟不斷的攪拌泥水和麥秸稈摻在一起,然後做成土坯,晾曬後壘房。
拉大犁。說拉大犁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何意,縴夫大家都懂吧,這勞動強度十分的吻合,拉大犁就是以前種地,家裡沒有牛馬,耕地怎麼辦?人拉啊,所以叫拉大犁,想想都覺得非常的累了。而養孩子,生孩子累,養孩子更累,這個累還是與時俱進的,不以時代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其中有多累我想不用多說了。
睡老婆。這就像前面說的「大姑娘的屁股」,都有點類似的意思,因有又有了不同的版本,「和大泥 ,拉大犁,養孩子,打溜須」。這句話就是把睡老婆改成了打溜須。打溜須是什麼意思?打溜須就是怕馬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會阿諛奉承,還要會察言觀色,不僅是口累,更是心累。
關於農村四大俗語各種說法,還有很多,比如四大怪:「幼兒園裡唱恩愛 、小夥娶個老太太 、作家出書自己買 、掏錢先解褲腰帶」。這些都是過去農民除了下地幹活,平時茶餘飯後的談笑話題。像四大白、四大累、四大毒只是其中的組成部分,還有四大黑,四大紅,四大綠,四大喜,四大悲等等,總的來說,很多民間俗語,都是話糙理不糙,放在當今社會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可以多多學習,從而規範自身,提升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