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

2020-12-14 歷史芷天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

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至今,經歷大浪淘沙,去除糟粕之後留下來的儘是精華。世人只覺得詩詞文賦是瑰寶,殊不知民間的俗語、民諺更傳承久遠的精神財富,畢竟都是老祖宗們在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讓咱們一起追隨古人的步伐,去探求養生之道。

亂世雄主曹操曾言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你知道千年老字號杜康酒的由來嗎?杜康作為酒的老祖宗,他創造出了高粱酒。在這之後,但凡酒水皆可稱之為杜康,借酒澆愁,古已有之,所以曹操才能有此感慨。

最古老的杜康酒由高粱釀製,因此「酒是糧食精」這話是不錯的。古老的釀酒技術要追溯到商朝時期,當時先將果實、糧食蒸熟,加酒麴後發酵壓榨。

現代釀酒方法依然大同小異,不過多了一步蒸餾。蒸餾能夠極大限度提純酒精,因此早期十杯不醉正常的,若是用蒸餾技術提純過的酒,那麼三四杯就能撂倒當時的一位壯漢。一開始酒是做藥用的,流傳到民間便成為了飲料。對於古人來說,更多的時候酒只不過是爽口工具而已,並非一味求醉。跟現代一些憂鬱的都市青年想要一醉解千愁,還是有些區別的。

古代許多帝王大權在握之後,最想做的事莫過於求得長生,返老還童。再說此句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喝酒真的能夠讓人越來越年輕嗎?

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男性進行適度的飲酒比之那些禁酒者,心臟病的發病發作風險降低了40%~60%,這可不是一個小的概率。除此之外,適當飲酒在保護血管方面也有獨特功效,對於一些高血壓男性患者來說,適量的啤酒可以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臟病發作風險,同時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腦中風。

除了上述那些對於疾病的防護,喝酒還可以使人骨骼強壯,保持活力,更加健康。2006年,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就有報告表明,適量的飲酒可以讓婦女獲得更良好的認知能力。如此多的數據都可以看出適當飲酒的好處,但若不適當飲酒,那麼其危害之大,想必各位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見到,輕則發酒瘋破壞東西,重則引發身體多方面疾病,筆者就不在此贅述了。

如此實用的俗語其實僅是上半句,其下半句更加經典,那就是「茶是樹中魂,越品越精神」。這又該如何解讀呢?

我國「茶文化」之久遠,已無法查明到底在什麼年代。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飲茶習慣都是從我國傳過去的,這倒是有依有據。因此,當事之人都覺得飲茶文化是中國人首創。茶水中所蘊含的茶多酚是一類可溶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茶色素則可以提高大腦工作效率,增強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對於一些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甚至神經紊亂都有奇效。除此之外,茶水中還擁有茶多糖,可以增加白細胞數量,提高人體免疫力,因此,「茶是樹中魂,越品越精神」是非常有道理的。

茶水有諸多好處,但飲用時也有很多禁忌。比如空腹飲茶極其傷害身體,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再者,「隔夜茶」千萬不能留。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保溫杯泡茶,其實用保溫杯泡茶容易造成營養流失,但若僅以提神這一功能來說,倒還可以。

最後,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茶室樹中魂,越品越精神」就介紹到這裡,如今天氣越來越冷,大家待在家裡的時光也越來越長,閒來無事,不妨養生。不知各位看官可有極好的養生小知識呢?不如分享一二。

相關焦點

  •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今天來談談世界上最好的下酒菜是什麼?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現代人請客吃飯肯定少不了喝點白酒,喝酒想要喝得長久那就必定要邊喝邊吃。那什麼樣的下酒菜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呢?答案肯定是花生!2,一筷子一粒的花生米,可以完美控制喝酒、對話、思索的節奏;3,花生回味甘香,不是肉香,勝於肉香;4,口味正好不刺激,不讓人分神專注於吃它;5,不增加消化負擔、飽腹感,不喧賓奪主;6,吃不完,一碟花生米配多少酒都可以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別再理解錯了,下半句同樣經典!
    正是俗語這種與眾不同的特點,才沒有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淹沒。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一樣,這兩句俗語便是古人在生活中觀察原配夫妻和半路夫妻之間的區別後的經驗總結,雖然這兩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但其中的蘊藏的道理卻依舊讓人心頭一震,古人的這些老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新摘的棉花,精粉面,大姑娘的皮膚,剝皮的蛋」啥意思
    農村俗語:「新摘的棉花,精粉面,大姑娘的皮膚,剝皮的蛋」啥意思?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農諺俗語就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經典俗語至今還流傳著,而農村俗語中「四大系列」則以簡短精悍,一針砭骨而更受人們的喜愛,四大俗語,就像一種語言格式,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形式,形象的表達了農村的一些人和事,很多俗語從字面意思看,感覺有些低俗,但卻給勞動農民的生活添加了不少的趣味性,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俗易懂,
  • 農村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經歷越豐富越有體會
    文/一縷秋天的風農村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經歷越豐富越有體會俗語,作為老祖宗們傳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產生了許多影響,古人們留下的這些俗語,通常都是由他們親身經歷所得的體會,所以,具有一些借鑑和學習的作用,而這些俗語,也確實對我們有許多引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古人們留下來的幾句俗語。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鼠年也即將過去。明年將會迎來大家所喜愛的牛年。明年是辛丑年,按照農村的說法,辛也就是金,所以明年將會是一個金牛年。雞和猴的年份其實並非就會導致糧食減產,根據以往的雞猴年的糧食產量記載,這些雞猴年的糧食產量有的甚至還高過了牛馬年,之所以會有俗語說雞猴年份不好,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雞猴這倆貨太愛鬧騰,從內心來講是認為這倆年份是不好的。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
  • 酒是糧食精,亦是精神糧!
    俗話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相傳人們早期種植糧食並非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釀酒。由各種各樣的糧食釀造而成的美酒佳釀,成了人們千百年來的物質追求。而酒不僅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更是人們的精神糧食。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後半句更經典
    文/農夫也瘋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就算是在農村裡,很多人也是越來越注重養生了。在以前嚮往的是每天有大魚大肉的生活,而現在農村的一些野菜、土特產、粗糧卻成為了搶手貨,不僅農民喜歡吃了,就連城裡有些人還特意到農村來購買土特產。不過農村有些土特產,是城裡人花錢也未必能買得到的。
  • 酒是糧食精?吉林,又有人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但是富庶也會帶來新的問題,這裡的男人竟然都離不開酒?「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酒是糧食做,不喝是罪過」「白酒一斤半,啤酒隨便灌。青島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飄我不飄……「前不久,這裡就曾發生過喝醉酒打車的男人由於打不著車去找交警算帳的荒唐事件。
  • 農村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上去很是粗俗,但卻很有道理,指引著後人如何去做人做事。
  • 俗語「早買酒,晚割肉」的下一句是什麼?說的什麼意思?
    農村地區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農諺,一般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先輩們積累總結的經驗,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比如農村老話「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割豆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早買酒:意思是如果要買酒喝就要趕早去,這樣才能買到好酒。為什麼要趕早呢?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春?
    導讀: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春?隨著冬至的到來,數九連天也正式地拉開了帷幕,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度過漫長的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算完結。對於數九天氣。印象之中是最為寒冷的季節。
  • 農村俗語「越有越肯算,愈窮愈大方」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千百年來,農村裡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越有越肯算,愈窮愈大方」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又究竟揭示了窮人和富人的何種心理狀態呢?所謂「越有越肯算」意思是說,對於富有的有錢人,他們雖然有財富,但是越是富有就越是會算計。
  • 俗語:女人越離越膽大,男人越離越害怕,啥意思?道盡了人性現實
    俗語:女人越離越膽大,男人越離越害怕,啥意思?道盡了人性現實婚姻是一件大事,在古代更有「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的說法,古代的人們更是十分注重婚姻,輕易的是不會離婚或者再婚的。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婚姻觀念更加的開放,捨棄了破舊的傳統觀念。離婚與再婚也變成了比較常見的事情。關於婚姻錢鍾書在其書《圍城》中寫過一句經典名言,「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 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說的啥意思?
    有句農村的俗語是「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意思就是說如果喝酒的同時搭配著豆腐吃,那麼這樣的餐飲組合還不如拿去餵了狗,不值得人吃。據體驗過這一喝法的人了解,喝酒吃豆腐,會嘗不到酒的香醇之味,而且情緒上似乎也很難被帶動起來,也就是說,整個酒桌上的人會變得比較沉悶,沒有那種喝高了酒興大起的興奮感。可是人們喝酒不就是為了有個開心的由頭、有個助興的「傢伙」嗎?如果酒越喝越沒滋味,豈不是自找沒趣?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農村老人都說「熬糖做酒,越吃越有」!你們家也是這樣嗎?
    「熬糖做酒,越吃越有」,這是對農家生活的概括,也是農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農民從開春開始,辛勤勞作,一年忙到頭,只有將近年關才能歇上幾天。這時候,為了迎接新年,也為了犒勞自己和家人一年以來付出的辛勞,農民們就會準備很多的吃食。
  • 農村老話說:「一人不喝酒,二人不打牌」,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的俗語都是一些大實話,採用一些白描的方式簡簡單單的就把事情說得相當的清晰,這些俗語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很多似的時候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有的至今還被當作至理名言看待。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一人不喝酒,二人不打牌,這句老話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兩件事情還是我們生活之中經常遇到的現象。還真的別說,喝酒的時候,一個人還真的很少去喝,當然一些酒蟲較為嚴重的除外,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是很少飲酒的,這也是有原因的。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說:「牛遇寡婦年,糧食必生蟲」啥意思
    所以,我們會發現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的時間點從陽曆上來看會更加固定。為了調整陰曆和陽曆的這種差別,於是就出現了閏月這種情況,正是因為這種調整,讓農曆2021年(辛丑年)與立春節氣失之交臂,這也就產生了我們常說的寡婦年。在農村流傳的關於寡婦年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談論的俗語「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就是說如果寡婦年剛好出現在牛年的時候,那麼米缸裡的米就有可能會生蟲。
  • 酒越喝越暖,水卻越喝越寒
    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裡,梁家輝去找梁朝偉求和,勸他喝杯酒。梁朝偉回絕了,說他只喝水,道一句:「酒越喝越暖,水卻越喝越寒。」一句話,情義就斷了。暖酒寒水,就是這區別。古龍真是懂酒。《紅樓夢》裡面,賈寶玉去薛姨媽的梨香院做客,薛姨媽請他喝酒,吃糟的鴨掌——曹雪芹自己就愛吃南酒燒鴨,一看就是在南京呆出的食腸。黃酒溫軟甜,蜜水一般,所以賈寶玉這樣的小孩也能喝。但薛姨媽和薛寶釵先後勸他,要熱了喝,不然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