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這4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2020-10-12 方圓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想要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父母應該要學會「忍」。

做父母的只要「忍」住這四件事,孩子未來將會很優秀。

1

忍住不包辦

孩子才能獨立

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刷新了三觀。

一位四十多歲的成年男子,從小學霸,大學讀的是同濟,後來又在加拿大名校滑鐵盧大學拿到了工程碩士學位,可以說從小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回國後的他,一直不肯工作,天天宅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而他的母親八十多歲了,有尿毒症,每周需要三次坐公交車去透析。

一個月3500塊的退休金,醫療費要花2000多,再養活自己和兒子,根本就很難很難。可是她苦苦勸兒子出去工作,他就是死活不肯。

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哭著說:「都是我害了他,樣樣包辦,他從小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依賴慣了。」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事事包辦,子女只會成為長不大的孩子。

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要分清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父母的愛,應該指向分離。

負責任的父母,應該要學會放手,捨得用孩子,教會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自己長出強健的翅膀,而不是事事包辦。

美國作家鄧肯曾說:「我們給子女最好的遺產就是放手讓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兩條腿走自己的路。」

為了孩子好,父母要忍住不包辦,放手讓孩子獨立。

2

忍住不比較

孩子擁有自信

前段時間,有個13歲男孩因離家出走的原因登上了熱搜。

南京六合區,13歲的男孩天天離家出走,幸運的是警察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找到了他。

天天向警察叔叔訴說了自己的「傷心事」:「爸爸老是覺得我這不行那不行,還經常拿我和別人家孩子比,他不喜歡我,我就走。」

天天離家出走前,還給爸爸留下便條,上面寫著:

「親愛的爸爸,你不用找我了。以後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你不該有我這樣的兒子,再見了爸爸。」

短短幾行字,足以表達天天的決絕。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習慣性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然而一味拿孩子去比較,挫傷的不僅是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更會破壞他們的安全感。

時間久了,父母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親子關係會變得越來越疏遠。

「別人家的孩子」,最終傷害的只會是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為人父母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如果真要比較的話,就請拿孩子自身的變化來比較。

學會關注孩子的變化,肯定孩子的進步。

3

忍住不催促

孩子變得自律

生活中,不少家長說過這樣的話:

「你怎麼還在看電視,還不快點去寫作業!」

「到點了,該上學了,快點!」

「都幾點了,還想著玩,快點睡覺!」

……

養育孩子,許多家長仿佛就有了著不完的急。而著急的第一大原因,就是孩子實在太磨蹭了。

孩子一磨蹭,父母就不斷地催促。

然而有位教育專家說:面對孩子磨蹭,催促,是毒害孩子最深的毒藥。

要知道,催促,只能使身體到位,卻無法讓心思到位。

再者,父母一再地催促,毀掉的是孩子的自律性。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焦慮,容易養成馬虎、不思考的壞習慣,甚至還會帶來習得性無助。

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家長一定要忍住催促孩子。

當孩子磨蹭時,儘量嘗試去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嘗試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嘗試讓孩子去承擔放縱自己的後果……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自律,學會責任,才能做到對自己負責。


4

忍住不偏袒

孩子有教養

曾有一則新聞,上海迪士尼8歲孩子摸臀的新聞引發公眾熱議。

一個姑娘看完表演出來後,感覺到自己被一個8歲男孩摸了屁股,就說了男孩幾句。

沒想到與男孩同行的母親和其餘兩個女伴發飆了,對著姑娘又是辱罵又是推搡。

「你有妄想症吧,你屁股沒被人摸過啊?」

「碰到就碰到了,你長這個X樣,還摸你屁股啊!」

家長本可以大事化小,跟姑娘道個歉,孩子可能只是不小心碰到沒有惡意。

然而這位家長卻不論孩子對錯,只一味偏袒孩子,對姑娘又罵又打,最後淪為了笑柄。

其實,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縱容孩子犯錯的家長。

在孩子犯錯時,不及時糾正而去指責受害者,是否有一天,犯錯就變成犯罪?

當從小錯變成大罪,那時候無論家長再如何偏袒,都是無用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對孩子的偏袒,遲早會親手把孩子推入深淵。

每位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請讓這份愛有理有度。

在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偏袒,而是要讓孩子明確是非黑白,知錯能改,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你可以不優秀,但絕不能沒有教養!

總之,父母忍住以上這四件事,孩子將來差不到哪裡去。

相關焦點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嘉誠說:父母事業再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子女教育上的失敗。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作為父母,最可貴的就是時常反思,不以錯誤的方式埋沒了孩子的成長成才。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天差地別。
  • 這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而對這兩個本質上「一個比一個壞」的消息,媽媽也沒有深究,直接牽孩子回家了。不少網友看後感慨:「家長和孩子心態都很好,身心健康最重要。」「這個媽媽脾氣太好了吧,難怪孩子這麼陽光!」的確如此,換做其他家長,知道孩子又考這麼差,早就一巴掌甩上去了,哪裡還會笑得這麼溫柔?
  • 這3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後更優秀
    ,一個巴掌就已經甩到孩子臉上了,孩子晚上還不知道用不用挨到,能有幾個家長還能像這個家長一樣笑著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呢?光是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一樣,不同心態的家長就會對孩子有著千種不同的態度,教出來的孩子也就各有不同。
  • 這6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更優秀
    教育家楊詠梅曾說:「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的狀態。」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天差地別。父母若強勢衝動,孩子就容易膽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寬容,孩子就會更加陽光快樂......而以下6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 父母越能「忍」,孩子越優秀
    大家都說,養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多的是父母一點一滴地用心雕琢。在這個漫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下面這四件事,家長越能忍,越能給到孩子更好的成長助力!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
    導讀: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4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想要把風箏放起來,放風箏的人就必須能做到把握「有風」的時機,更好的助力起飛,起飛後還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此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遠。拽得過緊,風箏就飛不起來,放得過松,風箏也飛不起來。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
  • 媽媽在這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律,將來更容易成才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父母都想教育好孩子,對自家孩子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也經常會批評、指責孩子。但是過於關心孩子,有時也會對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一直跟在孩子身邊嘮叨也不能幫他學會自律,甚至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媽媽要學會在這3件事上「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教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越有出息
    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長大會更自律,更優秀。比如:孩子早上賴床,家長每次都要費半天勁,才能把孩子叫起來;晚上寫作業,本來晚上八點就可以寫完的,結果磨磨蹭蹭,拖到10點;有媽媽曾說:「每到晚上寫作業的時候,我就要跟孩子展開一場耐心大戰。寫字都快一分鐘一個筆畫,中途出去喝杯水也要5分鐘,看著心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會特別著急,忍不住去催,甚至責罵孩子。但是,你越催,孩子越慢;孩子越慢,你就越著急上火,如此循環往復,導致惡性循環。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教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越有出息!
    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長大會更自律,更優秀。生活中,有些孩子,總是顯得慢慢吞吞,磨磨蹭蹭。比如:孩子早上賴床,家長每次都要費半天勁,才能把孩子叫起來;晚上寫作業,本來晚上八點就可以寫完的,結果磨磨蹭蹭,拖到10點;有媽媽曾說:「每到晚上寫作業的時候,我就要跟孩子展開一場耐心大戰。
  • 想讓孩子自律,這3件事父母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優秀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而家長的教育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乃至下一代的發展,在很多時候,如果想讓孩子真真正正的成長,那麼父母就要先知道什麼是「忍」。,那麼父母就要學會「忍」這3件事一、忍住自己的嘴,停止嘮叨「嘮叨」是父母們的通病,並且不管是年輕的父母還是年長的父母,只要是看見孩子,就會嘮叨起來個沒完,而且父母對自己的嘮叨行為一點也不自知,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只要看見孩子做了什麼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情,就會開始跟孩子嘮叨,雖然家長不自知,但是這樣不停的嘮叨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能忍,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 「悅寶園分享」
    但也要知道的是,但凡那些孩子成才的父母,一般都有一顆很大很大的心,他們很多時候都很能「忍」。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過度幹預,而是適時放手。一隻風箏能不能飛向高處,全看放風箏的人願不願意松線。事實也證明,父母在下面這4個方面越能忍,孩子長大越優秀。
  • 媽媽在這4件事上越「懶」,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可別太勤快
    不少父母都覺得自己什麼樣,教出來的孩子就什麼樣,所以平時在家裡面都表現得很勤快,希望孩子以後也能夠像自己一樣勤快,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你越是勤快孩子越是懶,而相反你越懶孩子則越勤快。,基本上都是姐夫在做飯,有時候做家務都懶得做,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懶媽媽能夠養出一個勤快的孩子呢?
  • 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本事,別不當回事
    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本事,別不當回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孩子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小時候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現在太苦孩子又怕委屈了孩子,到底是該富養孩子還是窮養孩子呢?別著急,家長在這些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出息,別不放在心上。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有些家長也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上學了,而且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那樣孩子一定能成才。
  • 要想孩子自律,這3件事寶媽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長為了給小孩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生活環境,無論在外掙錢多辛苦都無所謂。尤其下面這3件事,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不隨便插手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存在這樣一種心理上的誤區,他們通常會覺得自己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插手代勞。
  • 父母在這5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優秀,家長別不忍心
    父母在這5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優秀1、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絕對不代勞現實生活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後來都怎樣了?教養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寵愛,家長千萬別狠不下心。5、不該花的錢一分也別多給孩子有的家長抱怨:我家這孩子也太能花錢了,給他多少他就花多少,一點也不懂金錢來之不易。與其抱怨,你還不如想一想是否是自己的原因,如果你不縱容孩子花錢,平時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錢,孩子又怎麼能有錢花?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家長都捨不得
    很多家長都是這麼想的,愛孩子,就應該將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給孩子,甚至有些父母直接把孩子本該自己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導致孩子從小懶散放縱。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家長都捨不得 1、面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狠」如果父母不想把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娃,就一定要在這方面狠心點。
  • 這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惜花重金投入,從小送孩子參加早教班,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領先同齡人。其實,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重視物質投入,更要關注精神層面的培育。有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是否做到了呢?
  • 媽媽在以下事情上越能忍,孩子將來越有出息,一家人跟著享福
    可是有了孩子後,才發現可能看了再多的書,也養不好一個娃。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書上那些理論只能是理論,只能借鑑,不能生搬硬套。但不管什麼特質的孩子,有一句話都是很適用的,那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媽媽沒有忍耐的功力,那麼就不利於孩子長遠發展。媽媽在以下事情上越能忍,孩子將來越有出息,一家人跟著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