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能「忍」,孩子越優秀

2020-11-08 寧夏木易雲文教育諮詢

大家都說,養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多的是父母一點一滴地用心雕琢。在這個漫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

下面這四件事,家長越能忍,越能給到孩子更好的成長助力!

一、忍住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現下很多家庭都對孩子投注了過多的關愛,而這個關愛一旦過了度,就變成了孩子的一種束縛。困囿著他們向前飛,束縛他們奔向更遠更遼闊的天地。《少年說》有一期,一個女生控訴父母「太寵自己」,將她養成一個「高商低能」的人。小時候,她吃飯不會用筷子,家長沒有教她怎麼用,就給她一個勺子。以至於每次吃飯,她都是只管吃,家人只管夾。這一用就用到了高二,導致她到現在都不怎麼會使用筷子。節目前幾天,她第一次試著自己倒熱水。就連插個電源,家人也害怕她一不小心就觸電……就是全家人這樣密不透風的關愛讓她感到窒息,讓她在節目中發出這樣的吶喊:「我不想成為所謂的學習機器,也不想做高分低能,希望你們放開手,讓我獨立起來!」

當父母對孩子的照顧越過了邊界,那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請試著放手。讓孩子們去探索,去試錯、去成長……才不失為人父母一種最有力的成全!

二、忍住一點就著的脾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當媽後,除了技能點不斷升級,不停上漲的脾氣也讓人無法忽視。以前總說有娃後,多點耐心,多點關愛……可每次遇著孩子什麼事,我們的腎上腺素總是不受控制地攀升。娃磨蹭不做作業,氣得牙痒痒;孩子調皮不聽話,恨不得塞回肚子回爐重造。有時當孩子犯了錯時,著急上火的老母親連給娃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父母如果總是太急於訓斥,脾氣一點就著,又如何能聽到孩子的心聲呢?倘若遇到孩子一些細微的事,我們能學會多忍一忍自己的暴脾氣,聽一下孩子的心聲,或許會有更好的處理效果。

三、忍住「拔苗助長」的行為

從有孩子開始,很多家長就開始了自己漫長的焦慮期。想孩子營養好身體棒,更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乃至遇到什麼事都要將孩子打造完美。

前看育兒節目《超級育兒師》,有位媽媽就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家娃。「這個不對!」「再寫一遍。」「字太難看了!」……媽媽指導孩子描字時,一再糾錯,必須要求孩子寫得和模板上一樣。可無論優優如何寫,媽媽總是不滿意,最後還祭出最刺激娃的一句:「這麼簡單都不會,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就那麼聰明?」聽到媽媽的話後,優優就整個耷拉著腦袋趴到了桌子上,看起來非常的疲憊,讓人心疼。

其實,你的孩子也很棒,也有閃光的地方被其他家長羨慕,為什麼家長就看不到呢?而且孩子那麼小,真的沒有必要事事要求如此盡善盡美。為人父母,我們一定要明白「循序漸進」的道理,忍住自己拔苗助長的行為,太過急於求成,只會累娃累己。

四、忍住「為你好」的控制

生活中,很多父母會帶著為你好的旗號,為孩子包辦一切。《小歡喜》中,英子為何會得抑鬱症,繼而生發出跳海的衝動,歸根結底還是母親的控制讓她壓抑到無法呼吸。從日常生活到學習、專業,母親就像織了一張天羅地網般,牢牢控制著她。讓她瘋狂想要喘息,想要逃離母親的控制。

很多家長不明白:我明明是為她好,為什麼最後卻不落個好呢?那是因為你的為她好,是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之上,從而衍生了一些瘋狂的控制行為。少了有商有量,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喜好與需求,才導致了親情的一種錯位與隔膜。何不放下家長的高姿態,忍住對孩子的控制。

相關焦點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們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我想,那該是放風箏的人和風箏的關係吧。為什麼這麼說呢?想要把風箏放起來,放風箏的人就必須能做到把握「有風」的時機,更好的助力起飛,起飛後還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此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遠。
  • 這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父母若強勢衝動,孩子就容易膽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寬容,孩子就會更加陽光快樂……而以下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忍住不越界,才會有界限心理學大師海靈格說:「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可越在親密關係中,越需要清晰的界限,這樣愛才能夠流動,靈魂才能起舞。做個有界限感的父母,尊重孩子作自己生命主人的權利,尊重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尊重孩子獨特的生活節奏和方式,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有邊界感的人。
  • 這6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更優秀
    教育家楊詠梅曾說:「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的狀態。」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天差地別。父母若強勢衝動,孩子就容易膽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寬容,孩子就會更加陽光快樂......而以下6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 想讓孩子自律,這3件事父母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優秀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而家長的教育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乃至下一代的發展,在很多時候,如果想讓孩子真真正正的成長,那麼父母就要先知道什麼是「忍」。想讓孩子的未來能夠優秀,那麼父母就要學會「忍」這3件事一、忍住自己的嘴,停止嘮叨「嘮叨」是父母們的通病,並且不管是年輕的父母還是年長的父母,只要是看見孩子,就會嘮叨起來個沒完,而且父母對自己的嘮叨行為一點也不自知,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只要看見孩子做了什麼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情,就會開始跟孩子嘮叨,雖然家長不自知,但是這樣不停的嘮叨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教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越有出息
    想要孩子真正地成長,父母需要掌握好分寸;父母要「忍」住自己想要代勞的衝動,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長大會更自律,更優秀。比如:孩子早上賴床,家長每次都要費半天勁,才能把孩子叫起來;晚上寫作業,本來晚上八點就可以寫完的,結果磨磨蹭蹭,拖到10點;有媽媽曾說:「每到晚上寫作業的時候,我就要跟孩子展開一場耐心大戰。寫字都快一分鐘一個筆畫,中途出去喝杯水也要5分鐘,看著心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會特別著急,忍不住去催,甚至責罵孩子。但是,你越催,孩子越慢;孩子越慢,你就越著急上火,如此循環往復,導致惡性循環。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教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越有出息!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有時候,處在自己位置的父母,也需要時刻把握自己和孩子的位置和界限。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總是過度幹預,甚至事事包辦...孰知,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想要孩子真正地成長,父母需要掌握好分寸;父母要「忍」住自己想要代勞的衝動,讓孩子自己去完成。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能忍,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 「悅寶園分享」
    但也要知道的是,但凡那些孩子成才的父母,一般都有一顆很大很大的心,他們很多時候都很能「忍」。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過度幹預,而是適時放手。一隻風箏能不能飛向高處,全看放風箏的人願不願意松線。事實也證明,父母在下面這4個方面越能忍,孩子長大越優秀。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
    導讀: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越捨得給孩子花錢,孩子就越優秀嗎?
    現在的家長們,都很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買昂貴的學區房、報各類興趣班、送孩子上精英輔導課等等,只要是對孩子教育有幫助的事情,父母們砸鍋賣鐵也要做。但這些,大多是外在形式的捨得。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
  • 這3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後更優秀
    ,一個巴掌就已經甩到孩子臉上了,孩子晚上還不知道用不用挨到,能有幾個家長還能像這個家長一樣笑著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呢?那些強勢兇悍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可能會膽小懦弱。那些寬容溫柔的父母,叫出來的孩子可能會陽光積極。所以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面對以下3件事,只要父母越能&34;,養出的孩子也就越自信。
  • 致家長:這4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其實,想要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父母應該要學會「忍」。做父母的只要「忍」住這四件事,孩子未來將會很優秀。有句話說得好:父母事事包辦,子女只會成為長不大的孩子。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要分清什麼才是真正的愛。父母的愛,應該指向分離。
  • 要想孩子自律,這3件事寶媽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長為了給小孩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生活環境,無論在外掙錢多辛苦都無所謂。父母陪伴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好滿足,但若想將小孩教育成一個優秀的人,可沒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尤其下面這3件事,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不隨便插手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存在這樣一種心理上的誤區,他們通常會覺得自己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插手代勞。
  • 媽媽在這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律,將來更容易成才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父母都想教育好孩子,對自家孩子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也經常會批評、指責孩子。但是過於關心孩子,有時也會對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一直跟在孩子身邊嘮叨也不能幫他學會自律,甚至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媽媽要學會在這3件事上「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 這4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想要把風箏放起來,放風箏的人就必須能做到把握「有風」的時機,更好的助力起飛,起飛後還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此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遠。拽得過緊,風箏就飛不起來,放得過松,風箏也飛不起來。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
  • 媽媽在以下事情上越能忍,孩子將來越有出息,一家人跟著享福
    可是有了孩子後,才發現可能看了再多的書,也養不好一個娃。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書上那些理論只能是理論,只能借鑑,不能生搬硬套。但不管什麼特質的孩子,有一句話都是很適用的,那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媽媽沒有忍耐的功力,那麼就不利於孩子長遠發展。媽媽在以下事情上越能忍,孩子將來越有出息,一家人跟著享福。
  • 這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惜花重金投入,從小送孩子參加早教班,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領先同齡人。其實,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重視物質投入,更要關注精神層面的培育。有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是否做到了呢?
  • 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我認識一位媽媽,當我問她同樣問題時,她給我細數了自己育兒的經歷:作為擁有高學歷教育背景的父母,她和愛人都認為教育孩子從小抓起,她也一直致力於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的習慣,培養祖國的花朵,從小娃娃做起,身體力行的陪伴孩子。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但是,究竟應該陪孩子玩些什麼遊戲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玩對了」遊戲,還可以讓你的孩子「越玩越優秀」?最近,我發現了一本超實用的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 書中以戲劇學校裡訓練演員的系統學習方法為基礎,結合孩子的成長和認知發展特點,總結出了適合3—12歲孩子的100種遊戲,簡直就是一本專門寫給「不會玩遊戲」家長的「實用寶典」。
  • 父母越「高」、越有錢,孩子可能越無法享福
    有些人也覺得如果父母有錢,自己生活會怎麼樣。但是,其實,父母越「高」,孩子可能越無法享福。這首先是因為這樣的父母忙於賺錢,就在某方面缺乏對孩子的影響。從而使得孩子越加自私。這種自私反過來也反饋到了父母自己身上。
  • 班主任提醒: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
    父母必須明白: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優秀的父母,會和孩子一起成長,更會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長。聰明的父母,都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多少父母以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可是,父母傾其所有的全力付出,真能換來孩子將來的歲月靜好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你能相信嗎?一個22歲的小夥子,生活還不能自理,這是發生在哈爾濱的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