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真實行為鑑賞】你以為VS實際上

2021-02-06 上海大學研究生

不少同學在考研之前都是

對研究生生活充滿著無限幻想:

「我光輝燦爛的人生就要從此開始了!」

入學之後逐漸發覺:

研究生生活,就這?

@peace: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並且理想經常要遭受現實的毒打。相信大多數同學在研究生生活開始的那段時間意氣風發, 立志讀博,做學術人!往往經歷過一個或半個學期的現實毒打之後,就會發現:「論文怎麼這麼難寫,我能畢業嗎?」

不單單是學習上開始自我懷疑,

感情、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是如此。

讓我們一起

細數那些「你以為」「實際上」

讀研之前不少同學都會以為研究生主要就是做研究的,只需要每天看看文獻,做做實驗就可以,所以都會認為研究生的課程安排是比較少的,一個星期也就三四節課而已。

實際上研究生的課程安排還是有的,除了一些專業課和公共課,還要繼續不間斷學習才行。各種組會匯報,PPT匯報需要你花費大量時間來準備,真是「一節更比六節強」

還沒進入實驗室之前,科研在研究生的印象中就是高端的代名詞,乾淨整潔明亮的實驗室以及動輒數百萬的實驗儀器都讓研究生們無限遐想。

實際來到實驗室之後發現,有的實驗儀器幾乎不用,並且由於經費限制,實驗設備經常出問題也不能換,往往導致你的實驗數據不對。實驗室也沒有那麼乾淨整潔明亮,害怕老闆檢查實驗室,經常突擊搞衛生。尤其是一些土木、能源的研究生,你們的實驗室可能不在室內而在室外。

不少同學都是大學單身了四年,以為考上了研究生變得更加優秀就會有女朋友了。夢想著在研一多認識幾個女孩來開啟自己的戀愛生活,騎自行車的你希望帶著她穿梭在校園的每條街街道。

然而實際上入學之後的你會發現班裡全是男生,尤其是一些工科專業,你能看到的只有同性。有的同學開始想通過社交來改變,結果發現每天都在實驗室哪有時間找女朋友、談戀愛,漸漸地,接受了自己要單身的事實。

不少同學以為上了研究生就有時間來關注的自己的個人形象問題了。能夠在讀研期間變美變帥簡直就是所有同學的夢想呀。

然而實際情況是科研的壓力能夠讓你遠離一切。看文獻,做實驗,寫文章幾乎佔據了你的全部生活,還會時不時的被老師打擊一下,這些都足夠讓你在脫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然你變禿了,也變強了。

不知道上面這幾點,有沒有哪個戳中了你的心?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事情,跟實際發生的事情之間,也就差了幾個太平洋吧~

你以為大家一起努努力都能上王者,但實際上,只有你還一直停留在青銅;你以為自己還有懟天懟地的那股子勁兒,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你還沒開口就已經慫了;你以為自己能攢很多很多錢,但實際上,錢在哪打水漂的你都不一定知道……

以前考駕照的時候,一開始以為沒那麼難,對於自己而言也就是個小case。結果去模擬考場練習科目三的時候,看到前面有車,準備減速時一緊張腳抖了,把離合器踩成了油門,差點把車帶溝裡,當時坐在車裡的教練都替我捏了一把汗~

你以為的

媽媽說到中午了,就是真的到中午了

你以為的
減肥是跑步、跳操……每天準時健身打卡,面對美食毫不動搖

你以為的我們:

光鮮亮麗、碼字飛快

實際上的我們:

今天怎麼還沒有小可愛給我點讚文章?

(瘋狂暗示「一鍵四連」!)

雖然已經在這種落差裡摔了無數的跟頭,但下次遇上,大概還是忍不住一頭扎進去,栽進更深的坑裡。

不知道大傢伙兒有沒有其他「你以為」和「實際上」不同的時刻呢?

「你以為」的理想是美好的,「實際上」的現實卻並不總是那麼一帆風順,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只有積極的面對這種差距,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接受這種差異,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如何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這需要自己從思想和行動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

要明確現實與理想之間總是存在著的差距,通過在現實中不斷的加強自我訓練,積極樂觀的去接受這種差距。

現實是理想的基礎,只有積極面對現實,通過不斷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的理想。堅持不懈,朝著理想的目標不斷求取進步,相信總有一天會達到勝利的彼岸。

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擁有切實可行的理想,過於超現實的理想太過虛無飄渺,實現起來也很困難。只有擁有現實意義的理想,才具備可實現性,實行起來才會有意義。

努力奮鬥,追求理想,只有這樣,理想之花才會綻放,才有可能變理想為現實。明白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無法實現理想的話,也不要灰心,因為自己畢竟曾經奮鬥過,理想和現實之間本來就是有差距的。

將理想分解成若干個階段,分階段的來實現。在實現理想過程中,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相信只有奮鬥才有可能實現理想,如果沒有奮鬥,理想就不可能實現。

理想和現實的博弈,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在人生的整個路上,只有把持著理想,但是要看到現實,用現實的方式去實現理想,才可以做出自己要做的事,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雖然「你以為的」和「實際上」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感受當下,坦然接受,

或許能發現生活不一樣的色彩。

不被生活的一成不變的節奏所困住,

做真實又快樂的自己。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獻給正在努力奮鬥的夥伴們

部分圖片來源 | 微博

文案 編輯 封面 | 陳甸甸

責編 | 胥明珠

編審 | 陳甸甸

相關焦點

  • 你以為VS實際上疫情後男生髮型,過於真實,網友:是飄柔不好用嗎?
    你是不是也以為自己在疫情過後的髮型也會像電視劇中的那些長發帥哥一樣迷人呢?就像是上面《流星花園》中的四位男生一樣,迷倒眾位美女。 但是實際上,你可能只是這個樣子的,就算是你的臉長得還比較好看,可是天天宅在家中,幾天都懶得洗一次頭的你,頭髮還能像上面的幾位帥哥那麼飄逸嗎?
  • 寒假你以為的自己VS實際上的自己……
    你以為的寒假生活跟你現實的寒假生活真的一模一樣嗎?不不不,一切都是你們的錯覺!下面來跟學考妹一起來看看吧!你以為的自己在學校學習太忙碌了沒時間跑步,從明天開始我要早起鍛鍊、吃早餐,先調3-4個鬧鐘叫醒自己,加油!
  • 你以為的忙,實際上是在划水
    划水,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泛指工作和學習期間的偷懶行為。忙忙碌碌的打工人,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上班的一天中,白天是各種開會,與同事協商問題……而在臨下班前才開始準備自己明天匯報要用的資料。你以為你的忙,實際上不是真的忙,還摻雜著划水行為。那麼怎樣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減少頻繁的無效加班,無意義的划水?一、時間管理,做自己時間的主人。每天開始工作前,制定一天的工作計劃,排好優先級,並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執行,拒絕拖延行為。
  • 想像中的網工vs實際上的網工
    你想像中的網工:實際上的網工:網絡規劃畢業前以為:實際上:產品選型畢業前以為:實際上:網絡調試畢業前以為:實際上:網絡優化畢業前以為:實際上:公司伺服器畢業前以為:實際上:公司資料庫畢業前以為:實際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6張被誤以為是PS的照片,但全都是真實的,你能看出來幾張?
    6張被誤以為是PS的照片,但全都是真實的,你能看出來幾張?文/大千歷史之說在相機被發明出來以前,人們想要過去了解的事情,只能是通過文字描述來想像。但是當相機被發明出來以後,人們可以通過照片清楚地還原真實的場景。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照片也可以進行一些合成處理,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對於一些照片的真實性存在一些質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6張被誤以為是PS的照片,但其實這些照片都是真實的,你能看出來幾張?第一張:房屋上的雪影。
  • 留學,你以為是來學英語,實際上是來學做飯!
    點擊關注這樣澳,帶你看細節中的澳大利亞,為您架起來澳留學、移民、投資、旅遊的橋梁。
  • 你以為自己很努力,實際上你只是把時間的流逝誤以為是技能的精進
    你以為自己很努力,實際上你只是錯把時間的流逝誤以為是技能的精進。你工作多少年了?如果你工作超過十年了,那麼你應該成為專家了,是吧?我想答案是:不是。為什麼呢?因為你還沒有要成為專家的意識,你只是日復一日地重複同樣的事情。你只是浪費時間而已。有一個人,他熱愛籃球,打籃球10年了。
  • Pushy AI Bots推動人類改變行為
    特別是改變群體中的人類社會行為。首先,研究人員要求在線網絡中安排收費志願者,每個人都佔據20個連接位置之一或「節點」,以解決一個簡單問題:從個人或「本地」中選擇三種顏色之一(綠色,橙色或紫色) 「與鄰近鄰居有著不同色彩的目標,以及確保網絡中每個節點都與其鄰居有不同顏色的」集體「目標。
  • 大數據時代可預測的人類行為:上帝從不擲骰子
    如塔勒布的人類行為是隨機的;那全球複雜網絡權威巴拉巴西則認為,人類行為93%是可以預測的。巴拉巴西的新書《爆發:大數據時代預見未來的新思維》,在其中文版封面上赫然印著:人類行為93%是可以預測的,這既顛覆人的常識,又抓撓人的好奇心。要知道,人的矛盾之處無所不在,我們既要通過已知尋求安全感,又要通過未知維持新鮮感。是未知造就了人的想像力,又是想像力在創造著新的未來。
  • 真實社交:騰訊「朋友」Vs阿里「Real如我」Vs「V名」
    騰訊「朋友」和阿里「Real如我」都是去年下半年推出的追求「真實」的社交產品。註:為了方便表述,以下「社交觸發點」指的是產品用什麼理由來觸發用戶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互動加好友等社交行為的動機。它的對「真實」的追求,是鼓勵真實頭像真實姓名,要求提供學校或職場背景。「朋友」的社交觸發點,就是同城、同公司……用戶使用真實姓名的比例看起來不少,但整個產品感覺沒什麼意思。可能官方帳號就是它整個產品的核心了,官方帳號下倒有不少評論。身為主打「圖片」社交的產品,拍攝功能也沒有特別定製,就是很簡單的相機,可以拍攝和錄製。
  • 【人美版】高中美術鑑賞教案
    同學們能談談你在生活中最關注的美術現象是那些。2、  感悟美術鑑賞在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人類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創造出新的美術形式,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給我們留下了浩瀚的美術珍品,今天人類還在不停地創造新的藝術形式,人類的發展以及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對美術關注、認識、理解和體驗。這就是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
  • 讓美術鑑賞充滿人文的情感和關懷
    在教授學生進行美術鑑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通過實際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和情感來感受美術這門藝術。例如,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等,並引導學生試著動手用點、線、面勾勒出自己眼中的生活場景,並給這些生活場景加上色彩,還可以進行明暗、空間和質感的處理。
  • 心理學家:一個人對你說這3句話,別以為是禮貌,實際上是看輕你
    話術差的,一下就被人看穿真實目的,顏面掃地。話術高的,三言兩語間便將所思所需盡收囊中。因此我們在與人交談時也要留心,不能傻傻地著了對方的道還不自知,誤將假意當真心。心理學家:一個人對你說這3句話,別以為是禮貌,實際上是看輕你。現將三句平時我們常見的「語言陷阱」告知大家,一起擦亮眼睛來看看吧。
  • 常識普及:了解人類行為的經典心理學實驗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以某種方式抑制自己,也就是說,我們通常不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當匿名時,我們則會做一些讓人感到驚訝的事。你現在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網上有人頂著個假名,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幹了吧。
  • 初中女生上課別有3種行為,你以為很萌,實際上男生非常討厭
    要想讓喜歡的異性注意到自己,有些初中生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覺得這樣就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結果卻事與願違,他們所做的只會讓喜歡的人厭惡自己。許多初中女生也是想讓男生注意自己,所以經常在班上做一些自以為很萌的動作。但男人和女人在認知上有不同,可能女生覺得很萌的行為,在男生眼裡,就很討厭了。
  • |《真實的人類》
    快來看《真實的人類》中的這個片段。  《真實的人類》是由Lewis Arnold執導,美國AMC電視臺和英國Channel 4頻道聯合製作,講述了合成人(Synth)被繁忙都市中生活的人類廣泛使用的平行世界中,人類與合成人越來越相似,人類的行為受到合成人影響而發生變化的故事。
  • 孩子的這3種行為,看上去很機靈,實際上卻是沒出息的表現!
    然而,有些行為從表面上看上去好像他很聰明,但實際上卻是沒出息的表現。最要命的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一個勁地誇他、鼓勵他。這樣的行為無疑助長了他的行為,只會讓他越來越沒有出息!那麼,究竟是哪幾種行為呢?
  • 你以為是《甜蜜家園》,實際上卻是2020年最驚悚的喪屍片!
    改編自韓國熱門漫畫《家》的《甜蜜家園》在12月播出啦初看名字還以為是一部溫馨甜蜜的治癒劇,但萬萬沒想到,它竟然是一部融匯了末世、喪屍、血腥等多種恐怖元素於一身的重口味致鬱劇。另外「人不可貌相」這話在劇中還真是滿真實的,長得越兇不見得越狠!剛出場的刀疤男特愛裝酷,哪想卻是個戰鬥渣渣,出乎我意料的則是眼鏡男牧師,看起來文質彬彬,說話也不利索,卻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士刀砍喪屍。
  • 優先清單與人類行為爆發的秘密
    這個已獲得大量好評的方法並不是我們空想出來的,而是源於《爆發》這本書中提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價值70萬美元的點子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過億的聯合企業老闆查理斯•麥可•施瓦布曾經為提升企業的效率而發愁。在一次聚會上,一位名為艾維•李的公關人員聲稱可以提高員工的效率和銷售量,而且只需要讓他跟每個部門主管聊15分鐘。施老闆問:需要付多少錢給你?
  • ...人造人」NEON將成S21 Ultra專屬功能:外觀和行為像真實人類
    去年三星就曾預告過三星的新 「人造人」NEON,三星表示,AI 助手 NEON 可以像真正的人類一樣進行對話,NEON 的網站上宣傳 「人造人」外觀和行為都像真實的人類,能夠表現出情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