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3 07:2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梁建偉
「又來了一位,而且非常優秀,基本上能確定下來,這個人我們要定了。」前兩天,杭州育海外國語學校的學術指導周凡之對記者說,一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女孩通過了試講,馬上就將成為學校的一名美術老師。
再早些時候,該校初中部剛招進兩名英語老師,也都有國外名校背景。而周凡之本人,就是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是一位心理學專家。
作為一所去年才開辦的民辦學校,杭州育海外國語學校的老師中,有海外求學經歷的已經佔到了約三分之一,其中有兩個是劍橋大學的博士。「這些海歸老師絕大多數畢業於名校,大部分是碩士學位,有些還是雙碩士。」周凡之說,包括她自己在內,幾乎是「毫不猶豫就選擇當了老師」。
寒窗苦讀十數載,好不容易在海外名校拿到了博士、碩士學位,他們回國後為什麼甘願當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呢?
溫州小夥放棄劍橋在讀博士
回杭州當了一名小學英語老師
小練是去年3月份到杭州育海外國語學校當初中英語老師的。這個來自溫州的帥小夥,頭上頂著兩個惹眼的碩士學位:倫敦大學東亞研究專業碩士,劍橋大學歷史專業碩士。實際上,在決定回國前,他甚至在劍橋讀了一年的博士。
為什麼要回來當老師?因為沒有申請到獎學金。
「這個博士我以後還會回去讀的,不過那得等積累了一些經濟基礎。」小練對記者說,「在英國,攻讀文科博士耗時較長,起碼要5到7年,如果是工科博士,相對會快一些。」這麼長時間在英國讀書,沒有獎學金,沒有收入來源,經濟壓力會非常大。
其實,回國後,畢竟履歷擺在那裡,小練的就業機會挺多。「有所高校邀請我去教書,我考慮再三拒絕了。」小練說,除了大學老師工資相對較低,他還嫌評職稱太麻煩。在大學任教,職稱往往和收入、地位掛勾。「我對評職稱一點興趣都沒有,但如果進了大學,就不可能繞過去。」
小練選擇當一名初中老師,主要是從興趣出發,他喜歡這一行,想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這種興趣,在大學時就開始了。在國內讀本科時,他給一些孩子做家教,學生的英語成績上升非常快,讓他頗有成就感。到英國後,他又給老外教中文,算是從教經驗豐富。
在杭州當上老師後,學校交給小練一個任務,和一些同樣有海外求學經歷的老師一起,研發國際課程。「素質教育不等於不考試,但素質教育需要提供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體驗社會的課程,我對這方面很感興趣。」小夥子說。
她在英國拿了雙碩士
還考出了註冊會計師證
小王也是一位海歸,2013年從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畢業,她還有一個該大學金融專業碩士學位。而且,在英國期間,她還考出了十分難考的皇家註冊會計師證。
有這麼亮眼的簡歷,為什麼最後還是選擇當一名英語老師呢?小王畢業後,在英國留校工作了兩年,專門負責給海外留學生審核材料、註冊等。回國後,她又到一家知名培訓機構教了兩年英語。去年考出教師資格證,小王毫不猶豫到杭州育海應聘當了一名小學老師。
其實,在培訓機構教書收入並不低,每年有20多萬元。「我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是從小的熱愛。」小王說,她的外公就是當老師的。「從小我就覺得這個職業特別崇高,長大後當一名老師的想法就更清晰了。」
自從當上「正規」的老師,收入雖然比以前少了些,但成就感、幸福感卻強多了。「培訓機構的學生流動性大,課程周期短,跟學生還沒混熟,新面孔就來了。在學校當老師就不同啦,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學生從一個單詞都不會說,到後來能簡單地對話,說一長串的句子,我就非常開心。」
當光環不再耀眼
海歸們擇業更趨理性
在杭州育海外國語學校負責老師招聘的周凡之,自己就是一名海歸。她在英國整整待了12年,從高中一直讀到劍橋大學的博士,是一位心理學專家。
「這些年,海外學成後選擇回國的人越來越多。實際上,有些海歸不一定比國內院校的畢業生優秀。」周凡之說,「海歸派的光環不再那麼耀眼了,他們回國後在擇業時也變得越來越理性。」
周凡之說,她所在的學校今年招聘老師,一共收到近千份簡歷,經過一輪篩選後,剩下的重點考察對象,有三分之一有海外求學背景。
那麼,海歸派在向學校求職時,有沒有什麼優勢呢?「主要是在英語方面,畢竟都在海外待過一段時間,口語的純正度肯定比國內畢業的要好。」周凡之說,不過,學校選人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求職者是否適合當老師。
如果求職者履歷再漂亮,不適合當老師,學校也不會要的。
「前幾天剛面試一位女老師,是國內大學畢業的,後來去英國一所小學當了一年的漢語老師,英語口語非常好。雖然沒有國外大學學歷,但我們當即決定要她。」
【浙江新聞+】
中國正迎最大規模「海歸潮」
據人民日報報導,近年來,中國政府支持創新創業力度空前,越來越多海外留學人員選擇「海歸」。
10年前,中國每送出3個人出國留學,只能迎回1人;如今,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已從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現人才加速回流態勢。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回流佔比明顯提升,中國正在經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歸潮。
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1978-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累計達404.21萬人。其中,126.43萬人處於學習研究階段,221.86萬人選擇學成回國,學成回國學生佔已完成學業學生群體的79.87%。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藍皮書,2015年中國留學回國人數達40.91萬,較2014年增加4.43萬,增幅為12.14%。而2016年,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增幅明顯。
有報導說,「海歸潮」的到來大大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