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9日消息(記者王洪旭)今年自11月份以來,海口市已先後發生2起登革熱本地疫情。近日,海口市衛健委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登革熱防控工作,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登革熱疫情的本地暴發流行。
11月以來,海口發生兩起登革熱疫情
海口市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極有利於蚊蟲孳生和繁殖。
海口市衛健委要求,全市各區、各單位要對疫情防控形勢有清醒認識,在當前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登革熱防控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多病共防的意識,結合海口市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的開展,切實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海口市登革熱防控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當前,海口市雖已進入12月份,但仍廣泛存在著登革熱流行的傳播媒介;11月份的媒介監測數據顯示,海口市仍有多個監測點位布雷圖指數超過安全值水平(5以下)。11月中旬,海口市美蘭區報告了今年首例登革熱本地病例;隨後12月初,美蘭區又發現1起本地登革熱疫情;而2起疫情之間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疫情間並無明顯關聯,說明今冬明春,海口市存在登革熱疫情風險。
加強環境衛生整治 降低登革熱流行風險
海口市衛健委要求,全市各區、各相關單位要不斷完善「政府牽頭組織、部門協作聯動、群眾廣泛參與」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多部門的溝通聯繫和信息共享,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並充分發動廣大群眾,實實在在地推進以防蚊滅蚊、清除蚊蟲孳生地為主的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督促群眾及時做好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整治,建築工地、城中村、城郊結合部、老舊小區等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和重點部位要立即清除廢棄積水容器,倒置長期閒置容器,填平廢棄水溝、石槽、樹洞等孳生場所,及時清除積水和衛生死角,徹底清除蚊蟲孳生地。
各疫點所在街道要按規範落實殺滅成蚊、清除蚊蟲孳生地等疫情處置措施,迅速將疫點布雷圖指數降至5以下、成蚊叮咬指數不超過2隻/人工小時;全市其它區域也要及時組織開展蚊媒孳生地清理和預防性滅蚊工作,對轄區開展主動摸排,動員廣大群眾防蚊滅蚊、翻盆倒罐、清除積水,迅速將布雷圖指數降至10以下,有效降低登革熱在海口市發生流行的風險。
各級醫院要加強發熱門診運行管理 避免漏診誤診
同時,海口市衛健委要求,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切實加強發熱門診的運行管理,落實全體醫務人員登革熱防治知識的全員培訓,提高登革熱診療水平和敏感度;加大對具有發熱、頭痛、肌肉痛、骨關節痛和面、頸、胸部潮紅等症狀病人的篩查和診斷,加強流行病學史的詢問,切實按照海口市衛健委9月初印發的《關於加強我市醫療機構登革熱疑似病例篩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時對就診的不明原因發熱病例按要求進行分診,並規範開展登革熱病毒NS1抗原篩查,切實做好發熱病人的排查工作,避免誤診漏診,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另外,各級疾控機構要加強疫情監測、分析和研判,繼續組織開展媒介伊蚊常規監測和應急監測,科學指導疫情處置和防控工作;衛生監督機構要強化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疫情報告、感染控制和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存在問題並跟進抓落實整改,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各區衛健委要組織轄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好登革熱應急人員、物資及設施設備的儲備,做好疫情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出現登革熱疫情後,要立即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病例隔離治療、共同暴露者調查管理、疫點消殺滅處理以及健康教育宣傳等一系列防控工作,科學規範落實疫情應急處置各項措施,嚴防疫情出現蔓延和擴散。
登革熱由伊蚊傳播 翻盆倒罐消除積水可預防
各區、各單位要繼續強化登革熱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張貼宣傳單、宣傳海報,發送簡訊,微信公眾號發布等多種形式,督促市民搞好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整治,有效提高群眾防蚊滅蚊意識,營造人人動手、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
各區要組織轄區各街道/鎮充分發揮基層幹部優勢,採取派發宣傳資料、言傳身教等方式,入戶開展宣傳預防登革熱「三句話」(即: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伊蚊生長在水缸及小型積水容器中;每隔3~5天洗缸換水,並翻盆倒罐消除小積水,就能控制伊蚊,預防登革熱),尤其要加強建築工地、城中村、城郊結合部、學校等重點區域人群宣傳教育工作,督促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滅蚊防病意識,並提醒市民如身體出現異常狀況及時到正規醫院發熱門診就醫。
如何防蚊滅蚊、有效防控登革熱?
這些知識點你要了解!
登革熱有疫苗可以預防嗎?
看海南省疾控專家怎麼說
省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註冊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法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目前也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採取支持及對症治療措施。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來源:南海網海南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