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娟 實習生 武夢瑤
上午九點半,記者剛走到鄭州市九中體育館外,就聽到了繩子拍打地面發出的清脆聲響。
邁入館內,一群正在進行花樣跳繩集訓排練的隊員們映入眼帘。
他們緊握跳繩,隨著氣勢磅礴的音樂做出各種高難度跳躍動作。
他們的身形矯健上下翻飛,在腳下穿梭的繩子交匯成彩色的浪潮,直到音樂聲停止,這場視覺盛宴才落下帷幕。
這場令人震撼的「跳繩盛宴」,正是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的一個表演項目——武韻繩彩。
本屆民族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分為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表演項目又分為競技、技巧、綜合三類,「武韻繩彩」花樣跳繩表演屬於表演項目裡的綜合類參賽項目。
現場教練郭夢飛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正在集訓的這支表演隊伍來自河南省開封市回民中學,由20位回族初高中學生組成。
「我們是專門來鄭州進行集訓的,每天的訓練量都很大,但是大家能在一起就很開心。」一身汗水的隊員李文磊剛剛從訓練場上下來,稍顯疲憊的他聲音依然輕快,「每跨越過一次繩子,就像跨越過一道難關,能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上展示花樣跳繩,我覺得是一種榮幸,有點緊張,但又很期待那天的到來。」
這20位學生們的「教練哥哥」郭夢飛,是一名「準研究生」。
「我今年剛大四畢業,其實我也是學生。」教練郭夢飛笑著說,「也許在他們眼裡我是教練,但是在我眼裡我就是他們的大哥哥。」
據郭夢飛介紹,這群學生們大的不過16歲,小的才13歲,全部來自回民中學。
已經參加過河南省少數民族運動會的他們,彼此之間有了非常高的默契度。
「我們這場表演的特點在於把中華民族的武術與花樣跳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郭夢飛說,「花樣跳繩屬於入門較為簡單的項目,但是想要達到更高的水平卻很難,所以對所有同學們來說,這條路並不好走,但是孩子們都咬牙堅持下來了,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為了更加刻苦的訓練,許多隊員也付出了很多。
不久前,在訓練場上,交互繩的表演正在進行,隊員馬祺腳下突然不穩失去平衡,伴隨著腳踝處的劇烈疼痛,他摔在地上……
回憶起自己受傷的經過,馬祺依然心有餘悸。
「我當時心裡只有兩個字,『壞了!』」他看著自己包紮好的腳踝說,「現在還是有點痛,但是我不想耽誤訓練,所以除了最開始幾天的休養,後來我都在堅持訓練,我想和大家一起站在全國民族運動會的舞臺上。」
在所有隊員的共同努力下,這場表演越來越成熟。
在彩繩的紛飛中,花樣跳繩的技巧性與觀賞性得以充分展現。
「能參與到這場盛會中,對我來說是一次特別的經歷,我也即將要去上研究生,和這些孩子們的相處時間也許就只有這短短半個月了,但我相信他們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上的表現一定可以驚豔所有人。」
教練郭夢飛看著正在休息的學生們,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起立!我們再來一遍!」
郭夢飛中氣十足的口令話音未落,隊員們齊刷刷的拿起跳繩走向訓練場,鏗鏘有力的音樂聲再次響起。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