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備戰:當中國武術偶遇花樣跳繩

2020-12-16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娟 實習生 武夢瑤

上午九點半,記者剛走到鄭州市九中體育館外,就聽到了繩子拍打地面發出的清脆聲響。

邁入館內,一群正在進行花樣跳繩集訓排練的隊員們映入眼帘。

他們緊握跳繩,隨著氣勢磅礴的音樂做出各種高難度跳躍動作。

他們的身形矯健上下翻飛,在腳下穿梭的繩子交匯成彩色的浪潮,直到音樂聲停止,這場視覺盛宴才落下帷幕。

這場令人震撼的「跳繩盛宴」,正是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的一個表演項目——武韻繩彩。

本屆民族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分為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表演項目又分為競技、技巧、綜合三類,「武韻繩彩」花樣跳繩表演屬於表演項目裡的綜合類參賽項目。

現場教練郭夢飛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正在集訓的這支表演隊伍來自河南省開封市回民中學,由20位回族初高中學生組成。

「我們是專門來鄭州進行集訓的,每天的訓練量都很大,但是大家能在一起就很開心。」一身汗水的隊員李文磊剛剛從訓練場上下來,稍顯疲憊的他聲音依然輕快,「每跨越過一次繩子,就像跨越過一道難關,能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上展示花樣跳繩,我覺得是一種榮幸,有點緊張,但又很期待那天的到來。」

這20位學生們的「教練哥哥」郭夢飛,是一名「準研究生」。

「我今年剛大四畢業,其實我也是學生。」教練郭夢飛笑著說,「也許在他們眼裡我是教練,但是在我眼裡我就是他們的大哥哥。」

據郭夢飛介紹,這群學生們大的不過16歲,小的才13歲,全部來自回民中學。

已經參加過河南省少數民族運動會的他們,彼此之間有了非常高的默契度。

「我們這場表演的特點在於把中華民族的武術與花樣跳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郭夢飛說,「花樣跳繩屬於入門較為簡單的項目,但是想要達到更高的水平卻很難,所以對所有同學們來說,這條路並不好走,但是孩子們都咬牙堅持下來了,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為了更加刻苦的訓練,許多隊員也付出了很多。

不久前,在訓練場上,交互繩的表演正在進行,隊員馬祺腳下突然不穩失去平衡,伴隨著腳踝處的劇烈疼痛,他摔在地上……

回憶起自己受傷的經過,馬祺依然心有餘悸。

「我當時心裡只有兩個字,『壞了!』」他看著自己包紮好的腳踝說,「現在還是有點痛,但是我不想耽誤訓練,所以除了最開始幾天的休養,後來我都在堅持訓練,我想和大家一起站在全國民族運動會的舞臺上。」

在所有隊員的共同努力下,這場表演越來越成熟。

在彩繩的紛飛中,花樣跳繩的技巧性與觀賞性得以充分展現。

「能參與到這場盛會中,對我來說是一次特別的經歷,我也即將要去上研究生,和這些孩子們的相處時間也許就只有這短短半個月了,但我相信他們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上的表現一定可以驚豔所有人。」

教練郭夢飛看著正在休息的學生們,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起立!我們再來一遍!」

郭夢飛中氣十足的口令話音未落,隊員們齊刷刷的拿起跳繩走向訓練場,鏗鏘有力的音樂聲再次響起。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邱瑾

相關焦點

  • 貴州師範學院花樣跳繩隊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本網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2019年9月8日至9月16日在河南鄭州隆重舉行。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受關注的綜合性民族傳統體育盛會。
  • 河南民族武術代表隊全力備戰
    隨著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的臨近,河南民族武術代表隊的隊員們全身心投入訓練備戰,力爭在賽場上為家鄉贏得榮譽。作為河南大學的一名體育教師,曹帥已習武14年。「我會力爭把狀態調整至最佳,在比賽中把套路打得更流暢,為河南爭光,把少林拳發揚光大。」曹帥說。
  • 鄭東新區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紀念公園「十一」迎客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成功舉辦點燃了全市上下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激情熱情,更加堅定了開創鄭州改革發展新局面的信心決心。為了抓住運動會成功舉辦形成的好氛圍好勢頭,「十一」期間,由鄭東新區管委會精心打造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紀念公園正式落成,面向社會免費開放,主體鮮明、設計新穎的紀念公園也成為激發廣大市民「同心共築中國夢」,全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譜寫新時代出彩鄭州絢麗篇章的新載體、新平臺。
  • 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開幕 萊州中華武校亮相演繹民族風採
    齊魯網9月9日訊昨晚,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幕。開幕式上,山東省代表團駐停表演方隊煙臺市萊州中華武校表演了節目《民族風採》,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來自中華武校的46名武術小子,在短短30秒的表演時間裡,融合了回族棍術、朝鮮族扇子舞、藏族水袖等少數民族文化元素,音樂以中國鼓作為整個樂曲支撐骨架,採用大調旋律,主要表現形式為沂蒙山小調,配器上選用樂器笛子、嗩吶、板胡,節目將燦爛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國武術相結合,彰顯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和中國力量。
  • 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最小參賽選手上場比武 新疆小姑娘陳佳慧...
    陳佳慧在女子軟器械小項中展示三節棍 新華社/圖河南商報記者鄭超9月11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武術競賽收官之戰維吾爾族小姑娘陳佳慧今年只有9歲,是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所有參賽選手中年紀最小的一位。比賽 9歲的她英姿颯爽,氣勢不輸老江湖對於最後一場比賽,9歲的陳佳慧有些心理負擔:「我怕打不好。」
  •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鄭舉行 會徽、吉祥物等公布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見習記者 劉楊)6月13日,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新聞發布會,明年9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鄭州舉行。
  • 上海市代表團出徵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上海代表團在開幕式上亮相 圖片來源:官方通訊社9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河南省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幕。這些各民族運動員們將代表上海參加蹴球、毽球、射弩、陀螺、龍舟、押加、板鞋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健身操等9個競賽項目和「火彝繩花」「瀟灑的牧馬人」「布魯光斯基撒鐺基」等3個表演項目。作為我國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民族傳統體育賽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迄今已成功舉辦10屆。
  • 31歲重回賽場 河南大學教師全國民族運動會武術項目奪魁展少林功夫...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武術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用以鍛鍊身體和自衛的一種方法,被視為中華文化之精粹。9月11日下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武術所有比賽項目已落下帷幕,在男子傳統四類拳項目中,河南大學武術學院教師曹帥以9.5分的高分奪魁,賽出了河南風採。
  • 「中華跳繩王」胡安民去世:他把花繩跳到國慶典禮,跳向世界
    正是在他推動下,花樣跳繩躋身陝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他還把花繩跳到了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上,跳進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跳出了陝西、在世界舞臺上展示。胡安民生長的地方,以及他籌辦的西安市跳繩協會,就位於西安城牆下的刁家村。沒錯,正是前段時間熱播劇《裝臺》裡刁大順一家的住處。
  • 寧夏健兒全力備戰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
    12月21日,寧夏體育運動訓練管理中心各項目訓練館內熱火朝天,運動員們加緊訓練,為即將到來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運會」)做準備。面對「十四運會」競賽規程的重大改革,自治區體育局遵循競技體育發展規律,創新制度舉措,全力備戰,力爭實現「『十四運會』有金牌」的目標。
  • ...展臺——寫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倒計時30天之際
    新華社鄭州8月7日電 題:全民健身的大舞臺 民族文化的大展臺——寫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倒計時30天之際新華社記者張浩然作為新中國歷史最長的全國性綜合運動會,66年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成為展示少數民族風採的閃亮舞臺,也是各族同胞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為推動全民健身和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全國跳繩聯賽安徽亳州落幕 花樣跳繩 跳向世界盃
    近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主辦的全國跳繩聯賽亳州站暨2019年跳繩世界盃賽選拔賽在安徽省亳州市圓滿落幕。亳州體育局局長張培陽、全國跳繩運動推廣中心執行秘書長蔡穎敏等出席了開幕式。
  • 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的參與者,臨別前對鄭州有話要說:多謝款待!
    各民族的朋友,在鄭州留下了燦爛的微笑 運動會的順利舉行,離不開安保力量9月16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鄭州市奧體中心閉幕。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運動員在這屆盛會期間,發展了友誼、結交了朋友。運動會迎來尾聲,別離之際,他們對鄭州有話要說。「鄭州人民太熱情了!」這是北京代表隊隊員田源對鄭州的印象。「小夥伴們對我很好,吃得好,住得也好。」
  • 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聯賽花樣跳繩比賽圓滿舉行
    開幕式上,以花樣跳繩、籃球、跆拳道、足球為主共15個聯賽項目承辦單位一一為開幕式帶來了精彩的表演。其中,由上海躍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跳繩天團帶來的花樣跳繩表演壓軸出場。當音樂響起,他們如精靈般在繩中起舞,個人秀、多人同步、交互繩等表演融入舞蹈、體操、武術等時尚元素,展現了傳統項目的新活力,現場掌聲如潮。
  • 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再掀花樣跳繩熱潮
    一根小小的跳繩,如何在參賽者手中呈現出變幻莫測的花樣?11月21日,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華新杯」花樣跳繩總決賽在青浦區體育文化活動中心火熱進行,來自上海各區的近200餘名跳繩愛好者齊聚一堂,以「繩」會友,掀起了申城花樣跳繩運動的新高潮。
  • 校園裡的民族運動會:鄭州小學生近距離感受民族體育
    瀟灑的牧馬人 人民網鄭州9月13日電(記者慎志遠)12日下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海代表團走進鄭州金水區緯五路第一小學,為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特別」的體育課。「瀟灑牧馬人」引起了師生們的陣陣歡呼,激發了同學們體育鍛鍊的積極性;富有新疆氣息的民族獨舞,讓同學們感受到濃濃的民族風情;「花式跳繩」「雙搖跳」等異彩紛呈的跳繩表演更使同學們對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個個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上場與運動員們互動。
  • 武林泰鬥張文廣:第1次將中國武術帶進奧運賽場
    從即日起本報將對這18名專家進行逐一介紹,與讀者一起探尋他們的武術之路,領略他們的風採。  是他,第一次在奧運會上表演武術,將中華武術的魅力傳播到全世界;是他,第一批獲得中國武術最高段位——九段;是他,參與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武術系;是他,培養出我國第一批武術碩士研究生。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武術家和教育家、北京體育大學張文廣教授。
  • 舉城正展新顏 喜迎民族盛會——寫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作為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吉祥物,「中中」在鄭州市民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再過30天,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大幕就要在鄭州拉開,這個有著36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將迎來民族大團圓的盛會。目前,以「迎民族盛會,慶七十華誕」為主題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入「衝刺」階段。
  • 花樣跳繩打造「花樣」青春
    學校根據學生特點,發展了特色體育項目——花樣跳繩。學校以特色創建為目標,以花樣跳繩特色活動為主體,積極推進活力青春體育大課間活動,不斷挖掘花樣跳繩文化內涵,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統籌推進體育教育等重點工作,全面提升辦學水平。花樣跳繩近十年來在全國發展、普及很快。
  •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和第十一屆殘運會項目競委會成立
    新華社西安12月23日電(記者趙英博、王澤)23日,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和第十一屆殘運會項目競委會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行,53個十四運會項目競委會和18個殘運會項目競委會成立。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各項目競委會將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殘聯的要求,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做好競賽組織和賽事保障工作,確保每一項賽事順利進行。競委會成立後,十四運會組委會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陝西有限公司籤訂了贊助協議,宣布陝西移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官方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