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我的孩子不吃青菜。」
「我的孩子不吃海鮮。」
「我的孩子不喝牛奶。」
這裡我們說的挑食不是指孩子因為過敏不能吃某種食物,而是指孩子因為食物的口味、口感或是食物的顏色而反感,甚至是完全排斥這種食物。
下面是孩子極端挑食的一些跡象:
*吃的特別少
*厭惡食物(視覺、觸覺、聲音、味道、口感)
*不喜歡髒亂,或者皮膚上似乎沒有食物殘渣
*吃飯時把頭從食物上移開
*口腔運動無力
*體重增加困難
*吃飯時間或外出就餐是一種緊張的經歷
孩子挑食,讓家長頭疼。家長們想方設法、「軟硬兼施」想改變孩子的挑食習慣,可是常常並不奏效。
一項來自國外的新的研究可能會回答這個由來已久的育兒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如此挑食?」
事實證明,父母才是孩子挑食的「罪魁禍首」。
研究人員對大約300名兒童及其父母進行了5年的跟蹤調查。
他們發現,父母的要求和限制越多,孩子就會變得越挑剔。
他們說,這些父母在飲食方面不自覺地給孩子製造了負面體驗。
研究人員建議父母不要堅持讓孩子把盤子裡的東西吃得乾乾淨淨,也不要用食物作為「賄賂」,比如孩子按照家長的要求做了什麼事情之後就會得到某個食物,或是反過來,家長答應孩子吃了某種食物就可以做什麼事情(如打遊戲或是買玩具)。
相反,給孩子們一些選擇,給他們一些自我控制的權力,並不要強迫他們吃新的食物。
奧利維亞·拉博德是一個新手媽媽,在餵養兒子馬克斯的問題上,她覺得自己什麼都做錯了。
奧利維亞沮喪地說:「養育孩子很難,而且沒有規則可循。」
這位新媽媽說,她不知道可能有潛在的問題會導致她的孩子不想嘗試新事物。她只是覺得他太挑剔了。
「馬克斯從出生起就一直吃不飽,」奧利維亞說。「餵他從來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我用注射器給他餵過一段時間,因為他會哭,會尖叫,他有嚴重的反流。當我們試著給它固體食物時,他拒絕吃任何不是泥狀的東西。」
奧利維亞說她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讓馬克斯餓著肚子睡覺。
「我聽說過讓他們餓著肚子睡覺的主意,他們餓了就吃。我想了想,得出的結論是我不能對一個1歲的孩子做這種事。」
「我意識到所嘗試的事情並不是正確的事情,」奧利維亞開始求助於治療師的幫助。
現在,雖然馬克斯還不是對所有的食物感興趣,但已經好多了。
奧利維亞分享了一點具體做法:「比如金魚餅乾和胡蘿蔔,因為它們都是橙色的,所以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他喜歡吃金魚,但吃胡蘿蔔就不行了。一開始,他不會吃那些讓他不舒服的東西,但僅僅是在那裡,被放在他面前,就已經很重要了,我不強迫他吃胡蘿蔔。接觸是非常重要的。他開始在吃金魚餅乾的時候摸胡蘿蔔,然後終於有一天,他開始吃這些東西了。」
奧利維亞對其他父母的建議是,要有耐心,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