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證長老直指心性諸法教授丨除暗明燈(麥彭仁波切)

2021-02-07 三摩地禪悅



麥彭仁波切(著) 

慈誠達瓦(譯)


頂禮上師如意寶!頂禮菩提心勝寶!(譯禮)頂禮上師與大智文殊菩薩!


無需廣泛學習聞思者,僅依護持竅訣規心性,

在家咒士多數持無難,達持明地唯此深道力。


自心自然無念而安住,並以正念護持此種狀態之時,將會生起中庸無記、無明昏昧之心識。於此未生起任何知此知彼之勝觀時,多數上師為這種狀態取名曰「無明」。此種,無有即此即彼之明辨,不知言說的狀態被稱為「無記」。無法言說於何住,於何想的狀態。被稱為「中庸行舍」。如果是這樣,便僅為平庸地住於普基阿賴耶之中。


依於如此的安住法,應生起無分別本智。而若不生起自性本覺之智慧,則並非為修持之正汗。在《普賢願文》中有這樣的說法:「無有所念昏昧昧,正為無明錯亂因。」如果心能這樣體驗到如是何也不念、不散之昏昧之心識,則將如是能知之心識或無想而住之心識,自然松坦而內觀。


這樣,遠離妄想雜念之覺性,通透而無有內外,就如同清明的虛空一般。雖能受與所受無二,但對自己的自性,自己已獲得了決斷,而從中生出除此之外無有其它之信念。因對其無法言思,故假其名或曰「離邊」,或曰「離言說」,或曰「原始光明」,或曰「本覺」。就認識自性後所生起之本智,能使昏味之黑暗得以消除,如同天亮能看見家中的一切,而對自心法性生起定解。此即「破開無明蛋殼之竅訣」。



如是通達之時,則知如此之法性乃為自性自然本具之不由因緣和合之無為法,亦知其三時無有變遷,除此之外,無有塵許所謂的心可得!


雖先前之黑暗昏昧不可說,但其為何也不知的不可言說,而未獲確斷;雖自性本覺亦不可說,但其於不可說之義無有疑惑,即獲確斷。如無目與有目,此二種不可言之情形差別巨大,阿賴耶與法身之差別亦集於此要之中。因此,所謂的「平常識」、「不作意」、「不可說」等有真實與虛妄兩種,若於此同名而義異之要獲得決定的話,即可對甚深之法之密意獲得體證。


自然安住心性之時,或者護持單一之明清,而住於以意識所造作的明清之中,或者心執於頑空,仿佛心識全都空掉了一般,此二者僅為以意識分貪執二取之覺受。


故此時當返觀明與執明者、空與執空者之心識——執念之心相續之本體。拔除了貪著二取之心識所依之柱的話,便可對赤裸瞭然、明空不二、遠離中邊之自性無疑確斷,清澈明晰得 以生起。此即所謂「本覺」之名。剝去了執取之覺受之糠皮,便能顯現出赤裸的智慧本覺。此即所謂「斷除生死迷網之竅訣」。


如是之本覺,遠離伺察覺受之種種虛妄,如同脫殼精米一般,應以法性的自然自明來對其進行辨認。只是認識自性本覺還遠遠不夠,而應於其上串習,使住分達到穩固。心識自然安住,以正念恆常不散而作護持非常重要。



如是護持之時,或生一切非有之愚夫無念,或生勝觀明清分之通透無念,或生有執樂受,或生種種有執明受,或生清明無垢離執之覺受,或生粗重不悅之覺受,或生細柔悅意之覺受,或生猛烈分別後欲放棄修習之覺受,或者生起不分清明與昏昧等染汙的種種覺受,此乃因無始以來種種串習之分別與業風之浪濤無法掌控,故決定生起。


如同,於遠行路途中當遇見各種悅意與險惡之境,無論何者顯現均勿專執,而應護持自道。特別在沒有串習之時,各種分別念如火一般,生起熾燃、搖擺之覺受。此時,不必煩燥,而應鬆緊適中,不舍正念,持續護持,而後便可逐步生起「得受」等諸多後續覺受。


總之,此時覺性與無明,阿賴耶與法身,心識與本智之區別應依於上師之竅訣,於實修之體悟上而予以認識、確定。在護持之時,應如水不動而得清澈一般,將心識安住於自地,則其法性本智將自然明朗現前。應當著重修持此跨訣!而不應伺察自己的所修,為心識或為本智而行取捨;也不應反覆對照理解思辨經論,因其於止觀二者稍有所礙。將獲得穩固的自然安住的正念之流的寂止串習分,與自覺自明覺知之勝觀自然融合,以此方式串習而獲穩固的話,則能生起自然本住與自性光明之止觀本來無別,自生本智大圓滿之密意。此乃住於「如同虛空平等性之竅訣」。


又如吉祥薩樂哈尊者所言:「思與所思完全皆舍離,無思如同嬰童般安住」,這說的是安住法。所謂「專心致志勤勉師教言」,其中即包含了介紹覺性之竅訣。而所謂「決定無疑生起俱生智」,是指生起本來就與自心俱生的心之法性,本覺自生智慧。而此即與萬法之法性不二的原始義之光明也!因此,自然安住,並對自性自知之本覺,或心之自性或法性進行護持,即為百要攝一之竅訣!應恆常予以護持。


串習之量應以夜間之光明來予以認定。正道之標誌應以信心、悲心與智慧等之自然增長之相而予以了知。方便且容易應以自身的體證而予以了知。甚深且迅疾之道,應對比其餘需要極大的精勤修持之道與證量而予以斷定。修持自心光明所得之果,即當其上之分別及其習氣障礙自然清靜之時,二智將無勤圓滿,而定恆得原始之位,三身任運成就!甚深!格嘿!薩瑪雅!


此文著於第十五勝生周,火馬年(西元1906年),特為不能精進廣泛聞思,而又欲修持自心本性之在家咒士等,將諸具證長老所體證之直指竅訣,以簡明易行之要訣的方式而予以宣說。麥彭文殊金剛著。善哉!芒嘎朗。




相關焦點

  • 簡單到不可思議的觀心和觀行修法(麥彭仁波切)
    慈誠羅珠堪布講授有一個最殊勝的禪定修法,是麥彭仁波切開示的簡單到不可思議的觀心和觀行修法:心靜下來,所有的念頭歸零,零就是阿賴耶識所有雜念的源頭(阿賴耶識是八識當中的一部分,沒有很明顯的思維活動,相對平靜),把心回歸到阿賴耶識的上面,停留下來。
  • 《夢幻西遊三維版》法明長老在哪 法明長老位置介紹
    導 讀 夢幻西遊三維版手遊裡面我們很多小夥伴在做任務的時候找不到法明長老在哪,那麼應該怎麼找到呢?
  • 明就仁波切:上師相應法 推薦閱讀
    明就仁波切:上師相應法 讓未亮的心被點亮,就是加持。 金剛乘修持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虔敬心。「皈依」讓我們從諸佛菩薩那裡得到加持,讓我們建立正向的因緣。就像這個蠟燭沒點燃(仁波切拿起一支未點亮的蠟燭),這就是我們,我們還沒開展出對心性的認識。這時,如果有另一支已經點燃的蠟燭,接觸到這支沒點燃的蠟燭,本來沒點燃的就會被點燃。諸佛菩薩就像這支已經點燃的蠟燭,我們連結、接觸聖者之心,就有機會被點亮──這就是加持。
  • 夏壩仁波切降魔的故事!
    17歲時被下密院住持果索仁波切及意希旺秋仁波切共同認定為理塘長青春科爾寺第三世夏壩活佛·阿旺洛桑登貞應巴賢德的轉世靈童,隨後進入色拉寺學習深造五部大論。此外,夏壩仁波切還先後在拉薩三大寺、扎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等寺院學習顯密教授。先後拜第十世班禪大師、阿旺提秋仁波切、果索仁波切、永嘉仁波切、意希旺秋仁波切、阿欽仁波切等三十多位格魯派高僧大德為師,學習各種顯密經典和大小五明。
  • 敬問索達吉堪布仁波切:能對付一切恐怖外境的方法是什麼?
    祈禱至尊蓮花生大士:吽,鄔金剎土西北隅,蓮花蕊莖之座上,稀有殊勝成就者,世稱名號蓮花生,空行眷屬眾圍繞,我隨汝尊而修持,為賜加持祈降臨,格熱班瑪色德吽祈禱遍智無垢光尊者:託嘎雪山寶藏頸,圓諸功德喜樂園,二義精藏瑜伽士,祈禱龍欽繞降賢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
  • 為高考學生祈福文殊道場供燈祈願通知
    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文殊菩薩代表大般若無上光明智慧。須知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在6月6號至9號為期三天在五臺山文殊道場各個寺院專供求學智慧燈,借文殊菩薩大智之燈所放出的光明,照破我們的妄想無明,使我們心生慧解,成就般若波羅蜜,所求諸事圓滿成就,所作一切究竟成功!
  • 佛前供燈的含義你知道嗎?「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維摩經》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在沒有遇到佛法以前我們是愚痴的,在塵世中往復,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一切都在妄想、無明中輪迴,想想真是可憐啊!普燃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滅無盡;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提心燈亦復如此一入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暗障,悉能除盡。」這裡是把佛法比喻為破除諸暗的明燈,用佛法的智慧之燈照亮我們多劫以來的痴暗。
  • 敬問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弟子選擇上師很難,戒律嚴格的,形象比較保守...
    祈禱至尊蓮花生大士:吽,鄔金剎土西北隅,蓮花蕊莖之座上,稀有殊勝成就者,世稱名號蓮花生,空行眷屬眾圍繞,我隨汝尊而修持,為賜加持祈降臨,格熱班瑪色德吽祈禱遍智無垢光尊者:託嘎雪山寶藏頸,圓諸功德喜樂園,二義精藏瑜伽士,祈禱龍欽繞降賢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
  • 海濤法師 專訪 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雖然是短短的幾天,卻好像過了好幾世。當然我自己這樣講,好像有點驕傲──但是,就好像智慧開了,我回來也不太會發脾氣了。因此各位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去參加。這一次很殊勝,有法王、明就仁波切授課,然後大家一起祈願,為世界祈福。我想就像我們漢傳佛教教人念佛,希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因為阿彌佛陀所講的和你在經上所看到的是一樣的。
  • 夜聽| 《佛前燈,寺中僧》——作者:慧峰法師,誦讀:王厚蓉
    佛前燈,寺中僧作者:釋慧峰誦讀:王厚蓉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愚頑弟子點燃光明燈.虔誠祈願歡喜哀納受,祈請除我心中之痴暗.往昔無量殊勝光明燈,供養藍色藥師琉璃光.此時無量殊勝智慧燈,供養至尊妙吉祥菩薩.久遠無量殊勝遍照燈,供養大悲觀世音菩薩.他方無量殊勝清淨燈,供養賢劫恩德佛千尊.佑我恩師護法及弟子,有緣眾生我虔心供養.但願利樂有情度苦厄,圓滿光明自性照無窮.
  • 中觀|論一切顯現法即是中觀的所破
    由此引發開來,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辨答日光論》中說「勝義非心境,許心是世俗」為所立與能立之關係,其目的亦是為了說明:凡心前有所顯現或心有攀緣境,則成世俗,非勝義之心境,故趨入勝義之關要應為心無一切攀緣,而非將勝義立為所知,否則勝義仍無法成離心之境,而墮在世俗一方裡。
  • 布推長老:聖訓「我的穩麥中惟有一伙人得救」的正確理解
    布推長老:對聖訓「我的穩麥中惟有一伙人得救」的正確理解真主的使者(願主福安之)說:「猶太人分為71夥人,基督徒分為72夥人……」當話說到這時,在提到了猶太人我的穩麥將分為73夥人,除一伙人得救外,其餘都將入火獄。有人便問:得救的這夥人是誰呀?真主的使者回答說:他們就是遵循我和我的聖伴們道路之人。另有傳述是:他們便是大眾派。(這段聖訓是健全的聖訓。
  • 阿知仁波切傳授收穫美滿幸福姻緣的法門——作明佛母修法儀軌竅訣、感應匯集
    ——近日有位居士與我聯繫,想向阿知仁波切求授此法。由於仁波切所著的儀軌屬於自生本尊修法不能公開,故而將阿知仁波切弘揚此法的緣起紀錄,與廣大佛子分享。(《竅訣寶藏論釋》) 3.殊勝儀軌阿知上師傳承作明佛母對生簡軌(阿知上師開許:未授皈依、灌頂及口傳亦可憑清淨信心修持此儀軌)皈依發心(3遍):諸佛正法聖僧眾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願成佛禮讚(至少1-3遍):引貪入智紅寶石身色手持紅蓮弓箭鉤絹索一面四臂雙足莊嚴身正覺作明母前祈加持持咒(至少3遍,多多益善):嗡m 格熱格樂 申m 梭哈回向:(1遍)我及與我無別之眾生無明痛苦黑暗皆消除加持俱生大樂如日顯心中如法善願皆成就注
  • 康薩仁波切
    信宗喀巴大師及康薩仁波切諸人成就者,則得僧證淨,四證為如理思想維、法隨法行,乃至證得二禪內證內證淨之基礎,有之則禪定可成,無則習定無成功也,得四證淨於佛法僧戒,生大歡喜。「康薩」系藏語,即康為西康,薩是地方之意,喇嘛仁波切宿世是西康地方人,稱康薩而不名,是恭敬之意;是從宗喀巴大師之以宗喀也是地名,不直稱其名係為表示尊敬也。
  • 修忿怒本尊如果不如法,後果很可怕!
    (摘自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在密乘裡,修忿怒尊或護法,一定要建立在絕對的慈悲心和空性的見地之上。兼具此二修為,方能真正幫助我們除去障礙,使我們順利成就佛道。      其實,最大的仇敵、魔鬼乃是我們自己的無明煩惱。因此我們在修持時會觀想:用智慧的普巴杵、悲心的鉤子和空性的利劍,來降伏煩惱的魔鬼和仇敵。這些修持屬於息、增、壞、誅四法中的前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