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罰了六萬!湖北天門查處一批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案件

2020-12-19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湖北省天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查處了一批哄抬物價、不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案件,有力維護了市場價格秩序。

1、王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案

2020年1月25日,天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12315指揮中心群眾舉報,對位於石家河鎮吳劉街道的個體診所進行檢查,發現王某以20元/個的價格銷售口罩情況屬實,且不能提供口罩進貨票據,未標明價格。當事人的行為涉嫌哄抬價格和不按規定明碼標價,該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二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之規定,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5000元,並責令其改正。

2、天門某百貨超市涉嫌哄抬蔬菜價格案

經查,天門市某百貨超市2月1日的紅洋蔥進價為2.1元/斤,售價為2.98元/斤,購銷差價率為41.9%,2月7日紅洋蔥的進價為3元/斤,售價為5.98元/斤,購銷差價率為99.33%,在商品進貨成本發生變化後,購銷差價未與1月19日前保持一致並擴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之規定,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1.5萬元並責令其改正。

3、天門市某大藥房有限公司涉嫌哄抬口罩價格案

經查,天門市某大藥房有限公司在2020年1月14日以0.2元/個的價格購入普通醫用口罩5000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始售價為5元/包(10個),後漲價至8元/包(10個),最後漲價至10元/包(10個)進行銷售,銷售額為8334元,5元/包(10個)時購銷差價為150%,8元/包(10個)購銷差價為300%,最後漲價至10元/包(10個)時購銷差價為400%;1月20日至1月21日以進價5.5元/個至7.5元/個 購入N95口罩2000個,後以20元/個進行銷售,銷售金額為8824元,購銷差價分別為264%和167%,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之規定,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5萬元,並責令其改正。

4、天門某大藥房有限公司多寶店未按規定明碼標價案

2月21日,天門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天門某大藥房有限公司多寶店購進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茶鹼緩釋片,在銷售過程中未註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等信息。對當事人銷售商品未按規定明碼標價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二條之規定,對當事人處以罰款5000元,並責令其改正。

5、天門市某生活超市哄抬物價案

2月5日,天門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消費者投訴舉報,開展執法檢查,發現天門市陸羽大道的天門市某生活超市銷售的蒜頭存在大幅度提高價格的問題,較同類市場主體價格超過66.7%,涉嫌構成哄抬價格行為,依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第六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之規定,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5萬元,並責令其改正。

6、天門某食品產銷有限公司哄抬物價案

2月9日,天門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天門某食品產銷有限公司以高於同期市場價配送生活物資,部分生鮮配送價格較同類市場主體價格超過50%,涉嫌構成哄抬價格行為,依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第六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之規定,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6萬元,並責令其改正。

7、幹驛鎮某村代購人員擅自加價案

2月21日,幹驛鎮某村代購員張某(系村幹部,負責轄區內村民生活物資的代購服務)擅自加價,謀取私利。經調查後,移交幹驛鎮委處理。幹驛鎮委對張某予以通報批評,並責令其將代購加價金額全額退還給村民,將檢討書張貼全村,並向村民逐一道歉。(供稿:天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焦點

  • 新疆查處3起疫情期間哄抬物價違法案件
    自7月17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27起鬨抬價格、未明碼標價、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等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其中8月16日-19日查處價格違法案件3起,現將該3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
  • 喀什市查辦4起「哄抬價格」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6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其中10月31日-11月2日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起,現將該4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
  • 喀什市查辦4起「哄抬價格」 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6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其中10月31日-11月2日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起,現將該4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
  • 喀什市查辦2起「哄抬價格」 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2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現將該2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案件一喀什市麥某便利店哄抬價格銷售預包裝食品案
  • 喀什市查辦2起「哄抬價格」 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2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現將該2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喀什市麥某便利店哄抬價格銷售預包裝食品案簡要案情2020年10月25日,喀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上級部門推送的「關於網民舉報麥某便利店哄抬物價」輿情線索核查單,立即指派執法人員前往喀什市克孜都維路50號樓左1號鋪的喀什市麥某便利店進行核實,通過與當事人詢問、調取進貨票據及對經營場所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店內「康師傅牌香辣牛肉麵
  • 新疆喀什查處4起價格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6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其中10月31日-11月2日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起,現將該4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
  • 疫情期間哄抬蔬菜價格,新疆喀什市查辦4起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6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其中10月31日-11月2日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起,現將該4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
  • 方便麵2.5元漲至5元,新疆喀什查處2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2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現將該2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案件一:喀什市麥某便利店哄抬價格銷售預包裝食品案簡要案情2020年10月25日,喀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上級部門推送的「關於網民舉報麥某便利店哄抬物價」輿情線索核查單,立即指派執法人員前往喀什市克孜都維路50號樓左1號鋪的喀什市麥某便利店進行核實,通過與當事人詢問、調取進貨票據及對經營場所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店內「康師傅牌香辣牛肉麵
  • 盤點各國如何嚴打哄抬物價
    南都記者梳理26起價格違法典型案件發現,已有12起公布處罰結果,執法部門開出的罰單以10萬元至50萬元居多,最高罰款180萬元,最低罰沒3600元。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熔噴布、額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糧油肉蛋菜等民生商品價格,繼續加強價格監管,依法查處有關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穩定。
  • 市場監管總局嚴懲哄抬物價行為 再曝光5起典型案件
    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對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價格監管力度,著力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
  • 口罩不合格、哄抬價格,錢塘新區公布六起違法典型案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燕 為切實維護疫情期間市場價格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合法權益,錢塘新區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查處了一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案件,現公布六起違法典型案例。案例四2月4日,根據上級部門交辦線索,反映杭州康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高價出售口罩,涉嫌哄抬價格。
  • 棗莊曝光第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大眾網·海報新聞棗莊2月19日訊 連日來,棗莊市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持續加強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等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監管,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等借疫情牟利的違法行為,現曝光第一批價格違法案件。
  • 上海嚴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家樂福一門店擬罰200萬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30日,上海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召開(點擊觀看直播),針對節日期間菜價、口罩價格上漲的問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回應稱,市場監管局將堅決從重從嚴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 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價格 兩部門發布典型案例
    2020年1月初,被告單位以每盒5.125元(50隻/盒)的價格購入一批普通民用口罩,在公司的淘寶店鋪上對外銷售,日常銷售價格為每盒7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謝某決定提高該批口罩的售價牟利,遂於1月23日至29日連續漲價,從每盒21元一路漲至每盒198元。經查,該公司高價銷售口罩的經營數額為17萬餘元,違法所得數額為16萬餘元。
  • 非常時期,「哄抬物價」的標準能否放寬一點兒?
    如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查處的一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有的企業將前一日進貨價為15元/只的KN95摺疊式防顆粒物呼吸器以30元/只的價格銷售,將前一日進貨價為10元/包的一次性口罩以20元/包的價格銷售,認為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有的企業被認為在疫情防控期間,以明顯高於同期同類商品市場價格30%的售價銷售口罩,屬於亂漲價和擾亂市場價格秩序行為;還有將之前售價為12元/盒的醫用口罩
  • 多起鬨抬物價行為被嚴懲:口罩5元購入198元售出
    當前,一些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特別是重點原材料仍然供應緊張,不法經營者趁機通過囤積居奇、轉手倒賣等方式哄抬價格、牟取暴利,危害較為嚴重。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4起典型案例,依法嚴懲哄抬物價犯罪。
  • 新疆查辦4起鬨抬物價案!
    自10月25日以來該局共查處了6起鬨抬價格違法案件,有效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其中10月31日-11月2日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起,現將該4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並要求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守法經營。
  • 治理商家哄抬口罩價格,北京12315出手了!
    「請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哄抬物價的奸商查處力度,罰它個傾家蕩產。發國難財,吃人血饅頭,不怕遭報應嗎?」一名網友在#N95口罩#的話題下發表呼籲稱。另一名網友則表示,「現在,有些網店的口罩已經被賣上了天價,有很多人趁機發國難財。建議相關部門和購物網站儘快平抑市場物價,對囤積居奇和哄抬物價者予以嚴厲打擊。」
  • 製售假冒偽劣、哄抬價格、朋友圈詐騙——各地查處多起「口罩」案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製售假冒偽劣、哄抬價格、朋友圈詐騙——各地查處多起「口罩」案新華社記者記者近日在各地採訪了解到,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警方加大對製售假冒偽劣口罩、哄抬口罩價格、利用
  • 遼寧省本溪市查處一批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遼寧省本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月3日消息,本溪市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組織執法力量,快速反應、主動出擊,開展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價格監督檢查,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防疫用品、藥品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現公開曝光第一批涉關口罩等防疫用品、藥品的價格違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