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給教師和學生減負!嚴格精簡規範各類「進校園」活動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減少各類「進校園」活動的提案》的答覆。近年來,各種「進校園」活動豐富了學校的課程建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負擔,幹擾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答覆中稱,教育部對此十分關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規範和精簡各類「進校園」活動。

一、加強統籌指導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嚴格控制面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未經當地教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不得到學校開展有關活動。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統籌規範社會性事務進校園工作,特別是不能把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單位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和工作(如慶典、招商、拆遷等)強制攤派給中小學,不能隨意讓學校停課出人出場地舉辦有關活動,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寬鬆、寧靜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校園氛圍,確保中小學教師潛心教書、精心育人。

2018年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明確強調不得隨意要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隨意要求學校增加專題教育內容。

對於按照規定符合教育教學需要的「進校園」活動,教育部出臺專門文件進行規範和管理。如2010年出臺的《教育部 文化和旅遊部 財政部關於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意見》(教體藝〔2010〕4號),從活動宗旨、活動原則、組織管理、工作職責等多個方面規範高雅藝術進校園的管理工作。2018年印發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各地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質量管理的通知》(教體藝廳〔2018〕2號),進一步明確活動定位,完善管理機制,構建評價體系,強化監管措施。

二、嚴格精簡整合

《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針對中小學生開展的主題教育宣傳活動,要根據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由教育部門依照分類指導、同類合併的原則,整體規劃、統籌安排進入校園。如中小學課程已有類似內容,可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融入教學安排,不得重複安排此類主題教育活動進校園進課堂。例如,將遊泳、健康、心理教育等內容融入到體育與健康課中,將傳統文化教育與道德與法制、語文和歷史三科教材進行整合等。

2019年12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指出,要加強各類專題教育教材和讀本進校園的管理。教育部門之外的其他部門或地方提出的專題教育,以融入國家、地方課程教材為主,原則上不另設課程,不統一組織編寫和選用專題教育教材或讀本。

三、嚴格監管審批

2019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近期幾起商業廣告進校園事件有關情況的通報》(教基廳函〔2019〕9號)明確提出,要完善各類「進校園」活動和進入校園APP的備案審核制度,按照「凡進必審」「誰選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對主題、形式、內容等進行嚴格把關,並安排專人負責監管。對於各類進入校園或組織中小學生、在園幼兒參加的活動,須由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審批。

2018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教基廳〔2018〕4號);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教基廳〔2018〕9號),進一步對競賽的認定、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提出明確要求,不準借競賽名義開展或者變相開展商業活動進校園。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教基廳函〔2018〕102號),明確嚴格審查進入校園的學習類APP,加強學習類APP日常監管,探索學習類APP管理使用的長效機制。

2018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嚴禁商業廣告、商業活動進入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緊急通知》(教基廳函〔2018〕77號),要求各地嚴格審批「進校園」活動,實行備案管理。

2020年9月24日,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教基〔2020〕7號),圍繞對學校管的太多、幹擾太多等突出問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破解影響和制約中小學辦學活力的困難和問題,明確提出要落實中小學辦學自主權,尤其是要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自主權,並要求各地要認真落實減輕學校和教師負擔的有關規定,切實保障中小學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大力精簡、嚴格規範各類「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幹擾。

答覆中提到,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相關規定,完善各類「進校園」活動審批和監管制度,推動各地出臺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舉措,繼續加強對各類「進校園」活動的規範管理和統籌安排,紮實推進規範進校園工作取得實效,為中小學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嚴格精簡規範各類「進校園」活動
    近年來,各種「進校園」活動豐富了學校的課程建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負擔,幹擾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答覆中稱,教育部對此十分關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規範和精簡各類「進校園」活動。
  • 減少中小學各類「進校園」幹擾教育教學!教育部最新回應了
    ,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負擔,幹擾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教育部對此十分關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規範和精簡各類「進校園」活動。  據悉,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嚴格控制面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未經當地教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不得到學校開展有關活動。
  • 教育部詳解「減負20條」 明確不得向教師攤派無關事務
    中辦、國辦日前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教育部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予以解讀,提出對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要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意見》對中小學教師減負共提出約四方面共20條要求。首先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
  • 教育部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福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福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這些活動不得要求教師參與日前,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要求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事項,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幹擾,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為廣大中小學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 教育部:為中小學教師減負!讓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
    要求省級黨委和政府對現有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嚴格控制總量和頻次。要對各類校園創建活動嚴格審核把關,能合併的儘量合併,能取消的堅決取消。經過清理,確保對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
  • 給1100萬教師減負!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意見即將印發!
    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減少50%以上;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嚴格清理規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中央深改委審核通過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等事宜,「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並實行清單管理,將惠及1100萬中小學教師,使他們能夠安心教書、靜心育人」。是不是說到了各位老師們的心坎上呢?
  • 教育部:不準借競賽名義開展或者變相開展商業活動進校園
    12月7日,教育部就《關於減少各類「進校園」活動的提案》作出回復,稱要大力精簡、嚴格規範各類「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幹擾。自2018年起,國務院、教育部等印發各類指導性文件,在加強統籌領導、嚴格精簡整合、嚴格審批管理三個方面加強對各類「進校園」活動的規範管理和統籌安排。
  • 20省份出臺清單 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20省份出臺清單 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光明日報2020-12-14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
  • 教師的壓力誰懂? 教育部:「減負」刻不容緩
    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要把時間和精力還給教師,讓他們靜下心來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專業化水平。陳部長的講話直陳時弊。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    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山西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這些活動被叫停…
    5、嚴禁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管理運營的各類平臺通過中小學校和教師向學生及家長推介,並把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參與情況作為評價中小學校和教師的標準。 6、嚴格控制會議數量。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各類視頻會、獎懲會、觀摩會等活動,確需中小學教師參加的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會議,要精減次數、壓縮時間、提高質量。
  • 山西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這些活動被叫停……
    有關部門進校園指導教師開展相關工作須經教育部門同意。11、嚴格規範文明、衛生、綠色、宜居、旅遊等城市創優評選活動,確需中小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由教育部門按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不得隨意安排教師走出校園承擔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任務。不得要求教師上街執勤、參與網上宣傳投票等活動。
  • 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如何減、減什麼?教育部9問答權威解讀、一圖看懂!
    文件從提高認識,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以及加強組織領導6個方面提出20項務實舉措。 《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主要有哪些舉措?
  • 黑龍江省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清單!
    在開展文明、衛生、綠色、宜居、旅遊等城市創優評先及迎檢活動等重要專項工作中涉及中小學校的,由教育部門嚴格按照「進校園」活動清單制度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原則上不得安排教師上街執勤或做其他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未經教育部門同意,不得擅自進校園指導教師開展相關工作。7.不得向教師攤派不合理的社區事務。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要求,各地要在今年年底前,對本地區現有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嚴格控制總量和頻次,確保對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到目前為止,《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出臺近20天。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要求,各地要在今年年底前,對本地區現有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嚴格控制總量和頻次,確保對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到目前為止,《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出臺近20天。
  • 「減負20條」發布 中小學教師評比考核將減半
    文件明確,要減掉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書育人的主業上去,放到立德樹人的使命上去。 老師們對「減負20條」的出臺表示熱烈歡迎。採訪中,不少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減少評比考核事項 規範社會事務進校 「作為老師,都希望能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教研、教學上,把課上好,把學生帶好。
  • 新疆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來了
    一、減少和規範進校園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1.嚴格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審批。把扶志扶智作為學校和教師參與扶貧工作的主戰場,原則上不安排教師承擔各類扶貧檔案資料整理填報、承擔扶貧包戶任務,確保學校和教師聚焦主責主業。三、減少社會事務進校園8.嚴格規範各類專項任務進校園。嚴格規範學校和教師參與掃黑除惡、禁毒防艾、消防安全、防災減災等重要專項工作,確需學校參與的,學校主要承擔宣傳教育任務。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減負效果難立馬顯現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教育部:堅決杜絕給教師強制攤派無關事務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中小學教師減負這個制度性文件,正是貫徹中央為基層減負精神、回應基層教師負擔過重呼聲的重要舉措。  任友群指出,文件從提高認識,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以及加強組織領導6個方面提出20項務實舉措,系統回答了為什麼要減負、怎麼來減負、重點減哪些負以及由誰來減負4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