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孩子的脊椎成長情況,嬰幼兒時期是脊椎發育的黃金時期,人體脊椎的三個生理彎曲都在這一階段形成。那寶寶脊柱成型關鍵期有哪些呢?
寶寶出生後的3個月:
抱過孩子的人都知道,新生寶寶全身都是軟軟的,脊椎完全沒有任何的支撐能力,直到寶寶出生3個月左右,才慢慢的能做出抬頭的動作。寶寶頸和背部的肌肉開始發育,也就是頸椎發育成型。
寶寶6個月
6個月大的寶寶,大多都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著,在這個慢慢坐立的過程中,寶寶的胸椎發育形成。
1歲寶寶
1歲的寶寶一般已經可以爬行,並開始蹣跚著學走路了,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腰椎發育形成。
處於脊椎發育階段的寶寶,他們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稍不留意就會導致寶寶的脊椎變形。脊椎一旦出現變形,對於人身體的危害會非常大,而且還會引發很多疾病,一般都會有頭部,頸部或者是前胸等等一些關鍵部位疼痛。那麼脊椎變形對孩子生長發育傷害到底有多大呢?
駝背
寶寶脊椎發生了彎曲,會出現兩個肩膀高度不一樣以及駝背等情況,還有的寶寶會有後背不對稱的情況,一側會更凸起來。
影響心肺發育
寶寶脊柱彎曲後可能會出現腰背疼痛,產生骨刺,壓迫脊髓或神經,引起截癱或椎管狹窄,導致限制性肺病,影響胸廓發育,壓迫心肺,進而引起心肺功能障礙或衰歇。
影響女孩體型發育
如果是女孩兒,脊椎彎曲會導致雙乳發育不對稱,左側的乳房一般會比較大一些,影響女孩兒的體型發育和外貌美觀。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脊椎彎曲會給孩子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有的孩子長大後因為駝背等比較自卑,甚至會形成自閉性格。
在寶寶脊椎發育的黃金時期,寶媽們日常的一些動作習慣,會無意間損傷到寶寶的脊椎,以下這些行為寶媽們一定要注意。
抱娃姿勢不正確
不同年齡的寶寶,脊椎骨骼的發育情況都不一樣,抱法也不一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3個月之內的寶寶不要豎抱,會導致脊椎變形。
抱寶寶的時候,頭部和頸部都要託穩,確保頭、頸椎、脊椎垂直,並且頭部和胸部要有足夠的支撐。
長時間抱睡
有些寶媽喜歡抱著娃睡,但抱睡時寶寶脊柱處於彎曲狀態,長期如此,會導致寶寶脊椎變形,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讓寶寶久坐
寶寶的脊椎沒有發育成熟,不能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長時間的坐著會給脊椎造成壓力,很可能讓寶寶出現駝背,影響長大後的身高和身形。
讓寶寶玩手機
現在手機也成了不少家長的哄娃神器,寶寶長時間地坐著或者低頭玩手機,會無形中增加脊椎和頸椎的負擔,導致脊椎或頸椎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