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跨來扶我一把!」這是閨蜜經常說的一句話,身高只有1.58米的她,在孕6月的時候,肚子就像個大氣球,看了有點嚇人,總給人一種它隨時都會爆炸的錯覺。
如此身形,行動起來自然不是很方便,每次由坐到站,都得有人扶一把。我也曾經笑話她,現在就像是一隻翻了蓋的烏龜,自己翻不過來。結果被她回懟,「誰說我自己翻不過來,這是醫生不讓自己翻,等你以後就懂了,小矮子!」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她並不是嘴上逞能,很多我們平時常做的小動作,在懷孕期間都不能做,否則很容易傷害到腹中胎兒。
動作會「傷胎」,4個小動作孕媽最好別做
錯誤一:蹺二郎腿
可能是習慣使然,有人只要坐下來,就喜歡蹺二郎腿,否則就會渾身難受,兩條腿不知道往哪裡放。
平時是沒問題,但懷孕之後就不同了,孕媽將一條腿搭在另外一條腿上,會對膝關節施加一個行下的載荷。在這種力道的刺激下,孕媽腿背肌肉會緊繃,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身體內部熱量循環出現問題。
尤其是關節處,熱量不斷堆積,如果長時間不變換姿勢,很有可能導致早產。
此外,美國人體力學專家查爾斯認為,孕媽在蹺二郎腿的時候,身體左右兩側受力是不均衡的,這會給她們的脊椎帶來很大壓力。原本由於腹中胎兒,準媽媽的脊椎就已經不堪重負,此時再額外增加負擔,最後會造成什麼樣子的後果,誰都無法預料。
如果說這些都是潛在威脅,那麼比較直接的就是肌肉變化,不相信的孕媽可以嘗試一下,長時間蹺二郎腿,會讓腰部肌肉緊繃。時間久了,免不了出現酸痛、勞損過度、痙攣等症狀。
不僅如此,蹺二郎腿對寶寶的影響也很大,有案例證實,胎位與媽媽的坐姿有直接聯繫。如果媽媽坐姿不對,經常給孩子施加異常外力,會迫使孩子改變原本正確的胎位,進而影響產程順利進行。
錯誤二:突然彎腰撿東西
對於這一行為,社會爭議性很大,許多人認為,懷孕又不是手術,哪裡有那麼脆弱?子宮、脂肪、肌肉,在這麼多東西的保護下,胎兒應該非常安全才對,彎腰這麼簡單的動作,不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不過從現實角度來看,我們依舊不建議孕媽嘗試這一行為,因為它會帶來很多危險。
1、增加摔倒的可能性
孕媽下蹲,意味著人體重心在不斷變化,這就帶來一個風險,萬一摔倒怎麼辦?看過古裝劇的都知道,孕婦摔倒往往與早產相連,現實中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嚴重性也差不多。
一旦孕媽摔倒,輕則碰傷、擦傷,重則在外界衝擊力下,出現胎盤早剝、胎位異常甚至早產。
有人會說,哪有那麼誇張?確實沒那麼誇張,彎腰不一定會摔倒,但孕婦無小事,明知道那樣做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不做不就好了,幹嘛非得硬著上呢?
2、致使孕媽昏倒
人要是長時間保持蹲姿,突然站起來,大腦會因為缺血而頭暈。而孕媽的身體更加敏感,她們體內有相當一部分血液集中在胎兒那裡,雖然不是長時間保持蹲姿,同樣會產生暈眩感。
此外,彎腰還會擠壓胎兒,這也不利於他們的身體發育。
錯誤三:總是一直坐著
不少孕媽都有這樣習慣,懷孕之後,總感覺到腰酸背痛,帶著孩子來回走很累,於是選擇坐著不動,往往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經過多年臨床調查,產科專家總結出了一些孕媽久坐的危害:
1、引發靜脈曲張
不單單是久站會引起靜脈曲張,久坐也一樣,坐姿狀態下,孕媽的盆腔靜脈壓增高,這會造成會陰出血液循環不暢,久而久之形成靜脈曲張。大家千萬別小瞧這個病症,它會給順產帶來額外的風險:靜脈血管破裂,一旦形成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說,就算再累,各位孕媽也得注意每天堅持鍛鍊,沒事散散步,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寶寶都有好處。
2、加重便秘症狀
孕中後期,隨著胎兒體積越來越大,他們會逐漸壓迫母體腸道,致使其局部不通暢。要是孕媽再長時間坐著,腸道空間將進一步減小,就連其本身的蠕動都會變慢,便秘症狀自然更加嚴重。
此外,在久坐以及便秘的雙重作用下,下腔靜脈回流不暢,又會誘發痔瘡,增加孕媽的痛苦,一環扣一環。
3、導致胎兒缺氧
這不是誇張的說法,由於胎兒浸泡在羊水中,不能自主呼吸,他們的氧氣來源只能依靠母體輸送,渠道為血液供養。而坐姿又很容易導致局部血液不暢,將胎兒的「呼吸渠道」給阻斷了,短時間內寶寶還可以支撐,可時間一長,氧氣含量就不夠了。
缺少氧氣,就意味著新陳代謝速率降低,線粒體無法正常工作,這將大大延緩孩子的發育速度。與此同時,為了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孩子體內的無氧代謝開始變多,這一過程又會積攢大量毒素,不利於他們的健康。
若這一狀態長時間不得到改善,甚至會出現死胎的情況!
錯誤四:劇烈運動
不管是跑步還是跳躍,亦或是快走,這些都是孕媽絕對禁止有的行為。
不錯,運動是每一位孕媽每天都應該做的,但那僅限於「適量鍛鍊」,並非劇烈運動。相對於運動帶來的好處,其風險明顯更高,性價比存在問題。
其實最好、最安全的運動方式是瑜伽與遊泳,前者可以調解孕媽的心理狀態,緩解抑鬱情緒;後者能夠增強她們的心肺能力,加大對胎寶的氧氣供應,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看完上面這些,相信大家對於「孕期禁忌行為」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其實還有很多行為是孕媽不能做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只希望天下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出生!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