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預產期,孕媽兩種坐姿不利於胎兒入盆,三個動作有助順利生產

2020-09-05 母嬰參考


胎位不正引起難產的案例時有發生,特別是臀位或橫臥位,還有可能引發胎兒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危機。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好不容易熬過了難受的孕早期和漫長的孕中期,迎來了離胎兒娩出不遠的孕晚期,孕媽就期盼著胎兒能早點入盆,趕緊卸貨,殊不知自己在孕期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可能會使胎位發生變化,影響順利入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孕媽璐璐平時坐辦公室就有蹺二郎腿的習慣,一坐下來就喜歡把兩條腿疊在一起,直到懷孕了也沒能改掉。

有次她翹著二郎腿在沙發上玩手機,正好被婆婆看見了,婆婆連忙勸阻讓她別這麼坐,說是對肚子裡的寶寶不好。

璐璐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月份又不大,還沒到大腹便便的時候,蹺二郎腿又不會壓迫胎兒,沒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她依然我行我素,只要坐下來,就忍不住把腿蹺起來,前兩天去做產檢的時候,她坐在外面等結果,也是保持著這個姿勢。

當時恰好有個醫生看見了,趕緊讓璐璐把腿放下去,醫生說別看現在胎兒月份還小,蹺二郎腿不會對腹部造成擠壓,但長時間養成習慣,到了孕晚期,很有可能對影響胎位,增加順產難度,說不定還要剖腹產。

璐璐聽到這話才開始慌起來,連連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蹺二郎腿了,沒想到這個不經意的小動作,竟有如此大的危害,不少孕媽都犯過。

孕晚期,孕媽的這兩種坐姿不利於胎兒入盆,看看你中招了沒

1、蹺二郎腿

這是生活絕大多數人的一種坐姿習慣,尤其是長期坐辦公室的女性,不過蹺二郎腿對於孕晚期腿部容易水腫的孕媽來說並無好處,可能會加重水腫,影響腿部美觀。

除此以外,胎兒在孕媽肚子裡的活動空間隨著月份增加越來越小,長時間蹺二郎腿的坐姿會胎寶造成壓迫。

當他們感到不舒適時,就會自動調整姿勢,改變胎位,因此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大大增加入盆難度,阻礙順產。

並且因胎位不正引起難產的案例時有發生,特別是臀位或橫臥位,還有可能引發胎兒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危機。

2、「葛優躺」

這種姿勢是一種非常放鬆、舒服的姿勢,隨意往沙發或者床上一躺,感覺渾身都舒暢了不少,但對於孕晚期的孕媽來說,其實並不可取。

孕媽經常保持這樣的癱坐姿勢,容易使胎兒的後腦勺正對孕媽脊柱,形成枕後位,眾所周知,胎兒處於左枕前位才是最適合順產的胎位,而枕後位無疑會導致胎兒難以入盆,給順產帶來困難。

因此,孕媽在孕晚期坐下時不要把屁股和身體全都攤在沙發上,儘量坐一半,且動作要緩慢輕柔,避免擠壓到胎寶。



三個動作幫助胎兒順利入盆,孕媽趕緊學起來

胎兒臨近娩出,必須要經歷一個入盆的過程,一般初產婦的寶寶會在孕38周左右入盆,再過1~2周就可能發動並娩出。

孕媽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幫助胎兒儘快入盆,更有利於順產:

1、爬樓梯

孕晚期爬樓梯的動作可以鍛鍊大腿和臀部肌肉,並且能鍛鍊骨盆韌帶,促進胎兒儘快順利入盆。

但孕婦爬樓梯是一個有安全隱患的事情,具有一定危險性,最好在親人的陪同下進行,並且要多加小心,注意控制運動量。

2、深蹲

這個動作可以加速身體血液循環,有利於盆底肌放鬆和延長,對分娩時骨盆打開有促進作用。

因此,孕媽在孕晚期可以做一些深蹲動作來幫助胎兒順利入盆,但要注意動作幅度,切勿過於激烈,扶好支撐物,小心摔倒。

3、散步

不管在孕早期還是孕晚期,散步都是最適合孕婦的一種運動,適當散步能幫助骨盆韌帶拉伸,更有利於胎兒頭部下墜和宮口張開,加快順產進度。

孕晚期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很多,孕媽千萬不要因為胎兒馬上就要出生了而疏忽大意,也切勿為圖自己舒服而影響胎兒健康。

相關焦點

  • 孕晚期,這2種坐姿孕媽不要輕易嘗試,不利於胎兒「入盆」
    ,進而影響胎兒順利入盆,嚴重影響後面的順利分娩。孕晚期,這幾種「坐姿」別輕易嘗試,不利於胎兒入盆胎兒入盆,指的是孕媽臨近孕產期時,胎兒會將身體蜷縮起來,頭朝下通過媽媽的骨盆,慢慢地進入到骨盆腔,等到分娩的過程。
  • 預產期臨近,孕媽如何判斷胎兒是否已入盆?以下「信號」就是暗示
    文|好孕姐 對不少孕媽而言都有這樣的感觸,那就是越是臨近預產期,她們心裡就越忐忑。因為臨近生產,要經歷的事情也會更多,尤其是對一些初產婦來說,因沒有過生產經驗,各方面的顧慮也會更多。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預產期臨近,孕媽該如何判斷自己肚裡的胎寶寶是否已入盆呢?
  • 孕晚期兩種症狀加重,是胎兒入盆發出信號,做好三項準備順利生產
    因此,孕媽萌萌在臨近預產期出現的幾種症狀都表明胎兒已經入盆了,隨時都有可能發動娩出。兩種症狀加重,是胎兒入盆發出的信號,孕媽需早做準備一、恥骨痛加重胎兒入盆後會加重恥骨分離,孕媽疼痛感加劇,需注意這幾點:1、準備休假
  • 孕晚期胎兒遲遲不入盆,多半由於孕媽常做兩個動作,中了趕緊改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隨著孕周的不斷增長,孕晚期後,離預產期的日子越來越近,臨近臨產,胎兒入盆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可這種姿勢有個不好的特點,那就是會讓孕媽變得很懶散,甚至在無意間延長了坐的時間,長期保持這樣的坐姿就會在無形中增加身體的不適,讓骨盆首先,推遲胎兒入盆的時間。
  • 孕媽們請注意,孕晚期這個坐姿不利於胎兒入盆!
    小靜是一位孕晚期的孕媽,前幾天她來我家做客的時候,可鬧出了不小的笑話。進入家門,我就先請她坐,結果她一屁股就坐到了我家的沙發上。我說:「你可真是不客氣啊!平時在家你也這麼坐嗎?」她說:「是啊」於是幫媽我就玩笑著說:「怪不得你得屁股這麼大呢,不過,我跟你說,在孕晚期的時候,你最好不要這樣,這樣坐的話,會影響到胎兒的入盆。」
  • 孕媽這些行為要警惕,容易阻礙胎兒順利入盆,大多數人還不知道
    胎兒入盆後,也就意味著寶寶很快就要出生,孕媽要隨時做好生產的準備。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胎兒在孕晚期的發育速度會明顯加快,在子宮內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一般臨近預產期時,會有一個入盆的過程,此時胎兒的整個身體會慢慢下沉,頭部進入到孕媽骨盆內,為生產做準備。
  • 孕晚期想讓胎寶"乖乖"入盆,寶媽注意「3免2多」,讓生產更順利
    ,希望孕媽儘量要做到以下「三免」。1.避免長期躺臥,十分不利於胎兒入盆首先就是不運動,長期仰臥的孕媽,到了孕晚期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胎頭不入盆的狀況。孕期如果除了吃就是睡,孕媽不活動,胎兒也基本上不運動,而且體內的各項循環都會減慢很多。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胎頭自然是難以入盆的,後期會對順產造成一定的生產阻礙。
  • 孕9月後,孕媽儘量避開這個坐姿誤區,或許對胎兒入盆有影響
    說到胎兒入盆,應該是孕晚期媽媽都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貝貝懷孕現在也有9個多月了。但是去產檢的時候卻發現寶寶遲遲沒有入盤,剛開始的時候也沒覺得是什麼大問題,想著可能時間太早。但是這一點點過去,到現在孩子還沒有入盆,自己真的是急得不行。
  • 孕晚期不注意這個「動作」,可能會影響胎兒入盆,孕媽別再做錯了
    進入孕晚期以後,離預產期越來越近,這時候,孕媽媽的身體和腹中的胎寶寶,都在為分娩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最常見的就是孕媽恥骨分離疼痛。這主要是由於胎寶寶不斷向下移動,進入到盆腔部位,為最後的分娩做準備,所以讓孕媽媽出現這種疼痛感。
  • 孕九個月後,這個坐姿誤區儘量別碰,小心耽誤胎兒入盆
    她詢問大夫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遲遲不入盆,會不會是身體出了問題?醫生認真詢問她的生活習慣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小靜的坐姿上!小靜很疑惑,懷孕時坐姿不正確,居然還會影響寶寶入盆,那到底應該怎麼坐才好呢?其實,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孕媽平時都要多加注意,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臨近分娩前,這幾件事情不要做錯,對孕媽和胎兒都好
    辛苦懷胎十月,終於等到「卸貨」的時候,臨近分娩前,孕媽在這幾件事情上不要做錯,對孕媽和胎兒都好。1、不出遠門孕產期不是準確分娩的日期,大部分胎兒都不是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所以臨近預產期時就不要出遠門了,以免胎兒提前「報到」,到時措手不及。
  • 臨近預產期,若想胎兒順利入盆,孕婦要做到「二避免三多做」
    導讀:臨近預產期,若想胎兒順利入盆,孕婦要做到「二避免三多做」到了孕晚期,胎兒發育速度快速增加,在宮內的位置也會發生改變。尤其是臨近預產期,很多胎兒都陸陸續續入盆了。不過入盆時間因人而異,跟胎次、胎位以及孕婦的身體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孕婦早在孕33-34周胎兒已經入盆,有的臨近分娩,還沒有任何反應。麗麗是初產婦,臨近預產期胎兒還沒有入盆,每天都急的不得了,就怕影響了後期的分娩。昨天又去醫院做檢查了,醫生說胎兒胎位很正,發育也正常,只是暫時還沒有入盆而已,不過也不要太擔心,入不入盆對後期的分娩沒有太大影響。
  • 孕晚期,2項運動或許有利於胎兒入盆,孕媽媽不妨試試看!
    在孕晚期到了臨近生產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入盆的過程,入盆之後才為順利生產做好了一個準備。所以在孕晚期的時候,孕媽媽要時刻注意一下胎兒是不是入盆了,這時候還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坐姿等等,有的孕媽在孕晚期的時候比較喜歡躺在沙發上覺得這樣比較舒服,但是這種習慣是非常不利於胎兒入盆的,所以在孕晚期的時候也應該多做一些有利於胎兒入盆的運動,或許更加有助於生產孕媽不妨試試看吧。孕晚期與媽媽該怎麼做才有利於胎兒入盆呢?
  • 想讓寶寶順利入盆,孕晚期要做到「一避免三多做」,孕媽收藏
    所謂入盆,就是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裹下,整個身體下沉,頭部慢慢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胎兒入盆的時候,孕媽會感覺到腹部有一些墜痛,和緊繃。胎兒入盆後,也就意味著寶寶很快就要出生初產婦最早的有在懷孕32周左右就入盆的。
  • 沒到預產期卻有宮縮疼的感覺,孕媽別先慌,這可能是胎兒入盆
    瀟瀟這天中午照常吃完飯,慢慢的被老公攙扶著躺上床,誰知剛躺下,瀟瀟突然感覺孕肚發緊,而且還有些疼痛,孕肚下方還有往下墜的感覺,瀟瀟頓時有些慌了,自己懷孕還不足9月啊,預產期還沒到就要生產了嗎?丈夫看到這情況,帶著瀟瀟就去醫院,誰知醫生檢查後卻不當回事,醫生這時候不應該立刻安排病房生產嗎?醫生說這只是正常的胎兒入盆,不是胎兒要出生了。
  • 胎兒都是多少周才入盆?會有四個變化,孕媽能感受到
    胎兒入盆只是臨近分娩的一個信號,距離生產可能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有些孕媽32周胎兒就入盆了,但分娩也是38周以後。 如果胎頭和產道不契合,導致胎兒遲遲無法入盆,或胎兒胎位不正的話,醫生在產檢時也會告訴產婦,並提醒她做好剖腹產的準備。 身邊有位孕媽,懷孕8個月去醫院做產檢,醫生告訴她,胎兒還沒有入盆,而且胎位是恆位,可能無法順產了。後來到臨產前,胎兒都沒轉正胎位,最終選擇了剖腹產。
  • 如果孕媽有這5種表現,說明胎兒已經入盆,離出生不遠了
    臨近預產期時,胎兒就已經開始為分娩做準備了,他會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讓自己的頭部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裡,並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入盆」。二、如果孕媽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寶寶已經入盆了。
  • 孕晚期,孕婦常做一件事,利於「催動」胎兒入盆,後期分娩更順利
    共計280天,醫生通常會根據受孕時間給出一個胎兒生產的大致時間,也就是預產期。和欣欣有相同經歷的產婦並不在少數,好多孕媽到了預產期還沒有生產的跡象,據統計,一半以上的孕婦都沒有在預產期當天分娩,提前或推後幾天均屬正常情況。
  • 孕期,孕媽經常保持這個姿勢,會影響胎兒入盆,早知道早避免!
    孕期,對於孕媽們來說真的是一種生活的考驗。特別是有了身孕以後,發現原來自己也有細心的一面,只要講到的不利於胎兒的一些因素和注意事項。孕媽們幾乎都記得特別的清楚,這難道就是母愛的表現嗎?想想自己懷孕的時候,會因為寶寶而做了多少的注意事項,有些孕媽們可能數都數不過來吧。特別是孕早期和孕後期,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多了起來。其中孕晚期孕媽需要注意的事項更多,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胎動,圍繞著胎寶寶轉悠。如果到了孕晚期,孕媽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寶寶什麼時候入盆?因為入盆後根據孕媽的情況,預示著可能就是要生產了。
  •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胎兒入盆後,寶媽會有什麼感覺?
    到了孕晚期,寶媽的身體會發生不同的變化,首先:肚子變大了,人也變臃腫了,臨近預產期胎兒也會入盆。有的胎兒入盆得比較早,有的胎兒入盆比較遲,還有的胎兒遲遲不入盆,具體懷孕幾周胎兒開始入盆呢?什麼是胎兒入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