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會影響其學業成績

2020-09-04 科技工作者


圖片來自pixabay.com

一項針對8至11歲兒童的最新研究顯示,經常看電視與孩子閱讀能力下降存在關聯,經常玩電腦與算術能力差有關。9月2日,澳大利亞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Lisa Mundy和同事們在《PLOS ONE》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先前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設備(如電視、電腦和電子遊戲機)與肥胖、睡眠不良和其他身體健康風險之間存在聯繫。使用電子媒體也有助於信息獲取、提高技術能力以及建立社交。然而,人們對電子設備與學習成績之間聯繫的了解相對偏少。

為了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繫,Mundy和他的同事針對澳大利亞墨爾本的1239名8至9歲兒童展開了調查。他們使用國家成績測試數據來衡量孩子們在入學時和兩年後的學習成績,還要求孩子的父母報告他們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情況。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8或9歲時每天至少看電視2個小時的孩子兩年後閱讀能力與同齡人相比顯著下降,相當於少了4個月的閱讀學習時間。每天使用電腦超過一個小時的孩子也會出現類似程度的計算能力下降。此外,分析顯示玩電子遊戲與學習成績之間沒有顯著關係。

將入學成績和潛在的影響因素(如心理健康困難和體重指數,以及入學前兒童的電子設備使用情況)考慮在內,研究人員能夠確定使用電視和電腦的長期積累效應與學習成績較差有關,即使是短期使用電視和電腦也會影響學習成績。

這些發現有助於家長、教師和臨床醫生對後期兒童成長過程中使用電子設備提出合理的規劃和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調查中學階段電子設備的使用與成績間的關聯。

編譯:小貝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PLOS ONE》

期刊編號:1932-6203

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02152150.htm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兒童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是如何影響學業成績的?
    圖片來自pixabay.com一項針對8至11歲兒童的最新研究顯示,經常看電視與孩子閱讀能力下降存在關聯9月2日,澳大利亞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Lisa Mundy和同事們在《PLOS ONE》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先前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設備(如電視、電腦和電子遊戲機)與肥胖、睡眠不良和其他身體健康風險之間存在聯繫。
  • UCB:睡前使用電子設備會減少兒童睡眠
    過去的研究發現,如果兒童的臥室裡有電視,他們的睡眠時間會減少,而兒童睡眠減少又會引發包括肥胖、學業等問題。研究人員在《兒科》雜誌上寫道,很少有研究會關注到臥室的電子產品對兒童的影響。對於該項新研究,Falbe 和他的同事在馬塞諸塞州使用了來自 2048 名四年級和七年級的在校學生參加關於在肥胖研究方面的數據。
  • 睡前玩手機影響孩子的身高?當心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帶來的潛在危害
    現如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這些電子產品真是太容易令人著迷,我們可以離開電視,卻離不開手機,甚至連小朋友們也離不開這些電子設備。孩子過度不科學的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還會受到潛在一些危害。》中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3.6%,不科學的使用電子屏幕就是導致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之一。
  • 研究:限制兒童使用電子設備時間非明智之舉
    研究顯示限制兒童使用電子設備時間並非明智之舉讓孩子少看屏幕,真是家長多慮了?對視力的影響只是一方面「面對電子屏幕,視力受到影響,這還只是表象,關鍵是孩子的認知能力可能會受到更大程度的損害。」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張運紅說。此前,她對大學生觀看1個小時動畫片後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觀看者認知能力有所下降。「對面孔加工能力、注意能力都會產生影響,長期使用電子屏幕甚至還會使反應抑制能力下降。」
  •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削弱孩子認知能力    近年來,像小明這樣的網絡、遊戲成癮的兒童呈低齡化趨勢,有些三四歲的孩子就對遊戲產生強烈依賴,這些「電子娃娃」需引起家長重視。    周旭輝向記者介紹,電子產品不僅會對兒童視力、聽力產生不良影響,還將削弱孩子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能力。
  • 誘發抑鬱、語言遲緩……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正在誘發至少6種症狀!
    田園詩般的童年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對今天的許多孩子而言,草地上的自由嬉戲已經被電子屏幕的陪伴取代。本文摘編了長時間使用智能設備對兒童、青少年健康影響的相關研究,我們不妨延伸思考:現代人對手機等智能設備越來越依賴了,這對我們的健康有影響嗎?
  • 手機只會對孩子產生壞處?教你的孩子如何健康使用電子產品
    對於孩子來說,電子設備一直都是父母特別擔心的東西,因為父母認為長時間玩電子設備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眼睛,而且對孩子的學業百害而無一利。那麼電子設備真的只對孩子沒有好處嗎?父母應該如何來利用電子設備來幫助孩子呢?要知道,現在讓孩子徹底避免電子設施幾乎是不大可能的。
  • 兒童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有哪些危害?讓富士銀離子產品為你來支招
    兒童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有哪些危害?,水槍,四驅車,取而代之的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但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雜誌發表的新研究顯示,每天超過2小時的電子使用時間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成長。
  • 教養方式對兒童學業能力的影響
    提要:教養方式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而相關研究的結論卻頗具爭議。本文使用2012年清華大學「中國城鎮化與兒童發展調查」數據,運用逆概率加權回歸調整(IPWRA)方法研究了教養方式對童年中期、青少年早期兩組兒童的語文認知能力的影響。
  • 小學生肥胖問題,影響學業的因素和如何提高學業水平
    如今的學齡期兒童更少參加戶外遊戲和運動鍛鍊。在許多社區和學校中,體育教育被削減。有許多兒童並沒有表現出他們應有的活力。 為什麼兒童超重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對學齡期兒童來說,超重絕對是一個不利因素。 那些被歸為超重或過度肥胖的10歲兒童,其生理和社會性的發展均落後於他們的同學。
  •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日本孩子「鬥雞眼」增加
    來源:環球時報來源:視覺中國【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日本《每日新聞》26日報導,在日本患急性內斜視的兒童人數增多,醫學專家稱,很可能與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電子產品有關。報導稱,記者走訪了日本濱松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了解到該院近年來接診的內斜視兒童人數顯著增加。醫學專家通過對病例的分析發現,患有急性內斜視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長達3-4小時,由此推測孩子的視力問題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密不可分。所謂內斜視,就是人們經常說的「鬥雞眼」,臨床表現為視力重影,一般無法自然恢復。
  • 如何與電子產品化敵為友|孩子過度使用手機怎麼辦
    用手機查答案,互相之間交流作業,這個是小問題,它最多影響學習成績。晚上睡覺前,繼續使用手機,難以自制,導致晚上睡不好,第二天精神不好。長此以往,對視力、身心健康、學習成績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同學之間聊天,或者是跟陌生網友聊天,發展到私下見面、談戀愛。玩遊戲充值,投入大量資金。
  • 過度運動會影響兒童的發育嗎?
    一種情況是指競技運動中的過度訓練,另一種情況是一般運動疲勞。運動性疲勞是由運動本身引起的一種生理現象,經過適當的休息和調整後可以恢復。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機體變化的綜合反應過程。兒童和青少年的生理特徵www.bomide.cn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骨骼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軟骨成分較多,骨組織中有機質與無機物的比例為5:5(成人為3:7)。
  • 兒童對屏幕電子設備成癮,看看專家的指導意見
    屏幕電子設備成癮雖然沒有被列為精神疾病,但在成人和兒童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兒童。這主要是因為,儘管技術給生活帶來便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屏幕電子設備無節制的使用會嚴重削弱兒童的創造、社交和認知能力,而這一切都會對他們未來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 荷小魚1周年直播會,專家深度探討電子產品使用VS兒童專注力
    電子產品應如何正確使用使用呢?有何操作技巧?整個分享的過程中雷琛老師可謂是妙語連助,深入淺出,幹活不斷!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雷琛老師的分享吧!一、電子產品和兒童專注力之間的「相愛相殺」在我們的普遍認知當中,孩子高頻率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電子遊戲的高頻變化的畫面,刺激的聲音,確實會對專注力、視力等方面是有著負面的影響的。
  • 報告稱超八成高中生近視 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成元兇之一
    資料圖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成元兇之一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了視力障礙,特別是近視的困擾?《世界視力報告》中分析稱,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改變和獲得眼科護理機會有限,是視力障礙人數不斷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尤其如此。
  • 電子設備會干擾心臟起搏器?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心臟起搏器無異於一個性命攸關的「開關」,其工作性能可受強磁場或電流的幹擾,從而影響正常功能。 因此有些患者在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會有意避開手機、電視、微波爐等電子設備
  • 假期大量使用電子設備,保護寶寶視力,這套手法必須會
    今天去親戚家發現,假日期間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小朋友大量使用電子設備對視力的損害。那天我因為有別的事,仔爸提前帶仔仔去了親戚家,我是最後才到的。進屋後就首先看見的就是正捧著手機玩得歡的仔仔,我問他為什麼在玩手機,不跟小朋友一起玩,他說他們都在玩手機。然後我才發現其他小朋友都各自捧著一部手機在認真地玩著。
  • 回流兒童心理學業易受影響 權利保障值得重視
    與留守兒童和一般的流動兒童相比,回流兒童群體的特徵更為複雜,他們面臨的學業和心理問題也更為嚴重,已經成為值得關注的普遍性問題。 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大量兒童被迫回流 近幾年,受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農民工出現返鄉潮以及一些地區異地中高考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回流兒童群體出現。
  • 愛勞動的學生成績更好!2019蘇州市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監測報告來了
    《報告》主要從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電子設備使用、體美勞教育、課外補習、壓力感受等方面呈現了最新的監測結果。總體來說,近三年蘇州學生整體主觀幸福感越來越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藝術、體育和勞動態度和習慣好的學生,學業成績更好。